“我的修为,并不如你们所想那般高深。”
“此界不过环绕地仙界的万千小界之一。”
“最强者也只是太乙金仙而已,实在渺小。”
“你们困于此地,眼界如豆,可悲可叹。”
无天低头不语,心中却满是怀疑。
这片世界也有盘古开天、鸿钧传道的传说,圣人们早已远走混沌,不再现身。正因如此,他们才得以称雄一方。
可如今听来,自己引以为傲的修为,在地藏眼中竟只是太乙金仙层次?
荒谬!绝无可能!
地藏瞥了他一眼,声音平静:“我是地仙界的地藏魔尊。”
“六位候补圣人之一。”
“我缺一名亲传弟子,便选你了。”
无天急忙跪下:“拜见师尊!”
地藏微微摇头:“你的执念,我会替你斩断。”
“但在那之前,还有一事要做。”
未等无天发问,地藏已仰头喝道:
“出来!否则莫怪我不留情面!”
无天茫然四顾——出来?
谁?
难道还有比佛陀更强大的存在?
地藏轻描淡写地看了他一眼:“佛教已灭,如来亦亡。”
“全都被我亲手抹去。”
无天惊骇,连忙掐指推演,掌心佛纹尽碎——竟是真的!
这位新师尊,究竟是何来历?
地藏伫立半晌,虚空依旧寂静。
他面色转寒:“本源意识,给我现身!”
“明白告诉你,你已触怒地仙界所有至强者。”
“立刻交出本源,否则哪怕违背平心圣人之令,我也让你彻底消亡!”
无天浑身一颤——平心圣人?
那不是执掌轮回、统御幽冥的至高圣者吗?
师尊竟能与之相通?
怒吼之声响彻三界,每一生灵皆听得清清楚楚。
众生战栗,人间无数寺庙在同一夜轰然崩塌,瓦砾遍地。
佛门号称无所不能,如今却透着诡异。无天尚未反应过来,眼前景象骤变——地藏身前浮起一团耀眼光芒。
那光华如晨曦初照,纯净而深邃。无天凝视其中,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竟一一解开,恍然间仿佛窥见天地运转的根本法则。“原来如此,这是……世界本源!”他低声呢喃。
光芒忽而裂开,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缓缓落入地藏掌心,安稳如归宿;另一半则微微震颤,像是在祈求宽恕。
无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世界本源,竟会对一人低头?只见地藏轻哼一声:“还算懂事,否则今日便是你的终焉。”
话音落下,那半团光芒悄然隐退,消散于虚空。无天总觉得,它消失时竟带着几分欣然。
地藏手持半颗天道本源,领着无天深入黑暗之渊最底层。四周死寂无声,唯有他的脚步回荡。他环顾四周,嘴角扬起一丝讥笑:“六道轮回,竟被糟蹋成这般模样。”
“真想亲手毁了这腐朽的世界啊。”他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无天脊背发凉。
原以为自己已足够极端,可眼前之人言语之间竟是彻底的终结。不是劫难,不是重塑,而是连根基都抹去的毁灭。
这才是真正的疯狂。
地藏整了整衣袍,跪伏于地:“弟子地藏,恭请师尊降临。”
无天连忙效仿:“徒孙无天,恭请师尊降临。”
刹那间,慈悲之光自天外洒落,黑暗之源为之动摇。魔气不再肆虐,反而围绕灭世黑莲凝聚成一道通途。六条幽深莫测的通道浮现空中,旋转不息。
“六道轮回……”无天忍不住低语。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地藏背后的师尊,正是传说中的平心圣人。
光影流转,一位女子身影显现。她立于虚空中,周身散发着至公至善的气息,没有丝毫私欲杂念。那一瞬,三界万灵皆感召动,无论妖魔鬼神,齐齐朝着黑暗之渊跪拜:“拜见平心圣人,圣人圣寿无疆!”
声浪滚滚,震动寰宇。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威,绝非虚名可比。
平心的目光扫过这片天地,眉心微蹙:“真是个污浊的地方……”
地藏眼中燃起战意:“师尊,不如由弟子来清理一番?”
无天心头一紧。
连伪圣都不敢轻易出口的话,竟从这位大慈大悲的圣人口中自然流露。他生怕一个点头,整个世界就此终结。
平心轻轻摇头:“此界虽败坏,终究是从地仙界分裂而出的一支,不可尽毁。”她目光落在无天身上,“紧那罗,既入我玄门,往后当潜心修持,莫负机缘。”
“无天这个名字,今后不可再提。”
“头顶三尺有天理,若执意走向覆灭,倒不妨继续这么称呼。”
无天,不,如今应唤作紧那罗,心中一震。
圣人之言,岂敢有丝毫违逆?
平心望着他说道:“你的化身暂时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类似的下层界域数不胜数。”
“你需承担起开化众生的使命。”
地藏眼神微闪:“看来不少同道,都被这些小天地困住了。”
此言非虚。玄门诸多高手确实深陷其中。
混沌虚空浩渺无垠,纵然是鸿钧、杨眉这等合道境的圣者,乃至混元大能,也无法窥尽其边界。正如凡俗之人总以为所居世界无穷无尽,终究受限于修为眼界。
而漂浮在混沌中的小世界,更是难以计数。
要将所有此类界域一一梳理,尽数纳入六道轮回体系,实为一项浩瀚如星海的伟业。
哪怕玄门弟子皆可分身亿万,依旧显得力不从心。
并非仅仅夺下世界本源、设立轮回便可收工。
若是如此,进程必快上许多。
但他们身为玄门栋梁,深知教化之重。传道于虚无之间,功德无量。
点化一方尘世,即是积攒无上善果。
既是圣人门下,又岂会轻易舍弃这样的机缘?
况且,平心圣人早已明令:六道治下之地,不容野蛮滋生。
攻占一个世界并不难,抽取本源不难,设轮回亦不难,真正艰难的是治理与教化!
每位玄门高手一旦踏入某个小界,便会被其纷繁因果牵绊。
原本势如破竹的推进,骤然迟滞。
再加上洪荒与地仙界不断向混沌投射影响力,使得诸位大能遭遇的世界千奇百怪,有时竟令人啼笑皆非。
譬如孙悟空的化身,接连撞见多个存在“自己影子”的世界——《大话西游》《大圣归来》《西游降魔》《功夫之王》……
以他亚圣之能,也气得七窍生烟!
谁准你们这般糟蹋俺老孙名声?!
他自不会客气。
一个个全打了粉碎!
那些冒充对手的角色,更被砸得形神俱灭。
混世四猴,从来不懂什么叫手下留情。
随着道行日深,石矶座下四猴已悉知自身来历。
四猴虽逍遥自在,却实为劫难前兆。
四猴不得齐聚,一旦同现,便是天地倾覆之时。
石矶命中注定收四猴为徒,但第四只至今下落不明。
唯有一条天机隐现:当四猴归一,便是石矶渡劫之日。
孙悟空并不在意眼前的纷扰。洪荒天地自有其运行法则,天道无形中主宰一切。众猴得以汇聚,并非偶然,而是天道运转出现了新的契机。若无这般大势推动,那位尚未降生的小师弟,恐怕连现身的机会都没有。
佛门中有三尊并立:过去燃灯古佛,现今教主如来,未来许诺之弥勒。可“未来”二字,终究缥缈难测。
在孙悟空眼中,弥勒能否真正登临世尊之位,实难预料。横三世、竖三世诸佛虽共撑佛法根基,但当下之主位从不轻移。即便如来已达圣境,亦不会轻易退隐。佛统的延续,并非时间到了便自然交接。
因此,弥勒成尊之路,遥不可期。同理,自己那未出世的小师弟,也需等待极其久远的机缘成熟。想到此处,孙悟空不禁皱眉。
他出手时总是兴致勃勃,金箍棒挥舞间雷霆万钧。毕竟猴子本性顽烈,好斗喜动,打打杀杀最合心意。
可若要他安安静静讲经说法、引导众生,却是大为棘手。哪怕分出一具化身,也难以长久维持那份庄严。
然而,身为亚圣境界的存在,他终究还是有能力担起教化之责。尤其身怀《上清玉宸金章》这等至高典籍,他比谁都明白——小千世界的教化成果,将直接转化为无上功德,成为自己突破瓶颈的关键助力。
这条路,已无选择。孙悟空只能沉下心来,暂作传道之人。
但他并未察觉,体内的气机正悄然变化,一丝丝厚重的功德之力,已开始重塑他的根本。
像他这样的弟子,并非孤例。玄门之下,众多门徒皆在积累气运与功果。而这些细微的增长,第一时间便被玄门诸圣所感知。
圣人们以大道为宗,传法于世,泽润万物,所求正是那绵延不绝的功德。说到底,道统之争,即是功德之争。
纵然贵为圣人,修行之路亦无止境。天道圣人之上,尚有天道级,再往上则是合道之境,而后是半步超脱、全然超脱,直至触及大道本源。
更高的层次,早已沦为传说,无人得见真貌。洪荒之中,公认最强者莫过于鸿钧与杨眉,皆已达合道之巅。可即便是他们,仍未踏足“道”的终极彼岸。
故而,探索永无尽头,感悟天道不可停歇。
“此界不过环绕地仙界的万千小界之一。”
“最强者也只是太乙金仙而已,实在渺小。”
“你们困于此地,眼界如豆,可悲可叹。”
无天低头不语,心中却满是怀疑。
这片世界也有盘古开天、鸿钧传道的传说,圣人们早已远走混沌,不再现身。正因如此,他们才得以称雄一方。
可如今听来,自己引以为傲的修为,在地藏眼中竟只是太乙金仙层次?
荒谬!绝无可能!
地藏瞥了他一眼,声音平静:“我是地仙界的地藏魔尊。”
“六位候补圣人之一。”
“我缺一名亲传弟子,便选你了。”
无天急忙跪下:“拜见师尊!”
地藏微微摇头:“你的执念,我会替你斩断。”
“但在那之前,还有一事要做。”
未等无天发问,地藏已仰头喝道:
“出来!否则莫怪我不留情面!”
无天茫然四顾——出来?
谁?
难道还有比佛陀更强大的存在?
地藏轻描淡写地看了他一眼:“佛教已灭,如来亦亡。”
“全都被我亲手抹去。”
无天惊骇,连忙掐指推演,掌心佛纹尽碎——竟是真的!
这位新师尊,究竟是何来历?
地藏伫立半晌,虚空依旧寂静。
他面色转寒:“本源意识,给我现身!”
“明白告诉你,你已触怒地仙界所有至强者。”
“立刻交出本源,否则哪怕违背平心圣人之令,我也让你彻底消亡!”
无天浑身一颤——平心圣人?
那不是执掌轮回、统御幽冥的至高圣者吗?
师尊竟能与之相通?
怒吼之声响彻三界,每一生灵皆听得清清楚楚。
众生战栗,人间无数寺庙在同一夜轰然崩塌,瓦砾遍地。
佛门号称无所不能,如今却透着诡异。无天尚未反应过来,眼前景象骤变——地藏身前浮起一团耀眼光芒。
那光华如晨曦初照,纯净而深邃。无天凝视其中,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竟一一解开,恍然间仿佛窥见天地运转的根本法则。“原来如此,这是……世界本源!”他低声呢喃。
光芒忽而裂开,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缓缓落入地藏掌心,安稳如归宿;另一半则微微震颤,像是在祈求宽恕。
无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世界本源,竟会对一人低头?只见地藏轻哼一声:“还算懂事,否则今日便是你的终焉。”
话音落下,那半团光芒悄然隐退,消散于虚空。无天总觉得,它消失时竟带着几分欣然。
地藏手持半颗天道本源,领着无天深入黑暗之渊最底层。四周死寂无声,唯有他的脚步回荡。他环顾四周,嘴角扬起一丝讥笑:“六道轮回,竟被糟蹋成这般模样。”
“真想亲手毁了这腐朽的世界啊。”他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无天脊背发凉。
原以为自己已足够极端,可眼前之人言语之间竟是彻底的终结。不是劫难,不是重塑,而是连根基都抹去的毁灭。
这才是真正的疯狂。
地藏整了整衣袍,跪伏于地:“弟子地藏,恭请师尊降临。”
无天连忙效仿:“徒孙无天,恭请师尊降临。”
刹那间,慈悲之光自天外洒落,黑暗之源为之动摇。魔气不再肆虐,反而围绕灭世黑莲凝聚成一道通途。六条幽深莫测的通道浮现空中,旋转不息。
“六道轮回……”无天忍不住低语。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地藏背后的师尊,正是传说中的平心圣人。
光影流转,一位女子身影显现。她立于虚空中,周身散发着至公至善的气息,没有丝毫私欲杂念。那一瞬,三界万灵皆感召动,无论妖魔鬼神,齐齐朝着黑暗之渊跪拜:“拜见平心圣人,圣人圣寿无疆!”
声浪滚滚,震动寰宇。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威,绝非虚名可比。
平心的目光扫过这片天地,眉心微蹙:“真是个污浊的地方……”
地藏眼中燃起战意:“师尊,不如由弟子来清理一番?”
无天心头一紧。
连伪圣都不敢轻易出口的话,竟从这位大慈大悲的圣人口中自然流露。他生怕一个点头,整个世界就此终结。
平心轻轻摇头:“此界虽败坏,终究是从地仙界分裂而出的一支,不可尽毁。”她目光落在无天身上,“紧那罗,既入我玄门,往后当潜心修持,莫负机缘。”
“无天这个名字,今后不可再提。”
“头顶三尺有天理,若执意走向覆灭,倒不妨继续这么称呼。”
无天,不,如今应唤作紧那罗,心中一震。
圣人之言,岂敢有丝毫违逆?
平心望着他说道:“你的化身暂时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类似的下层界域数不胜数。”
“你需承担起开化众生的使命。”
地藏眼神微闪:“看来不少同道,都被这些小天地困住了。”
此言非虚。玄门诸多高手确实深陷其中。
混沌虚空浩渺无垠,纵然是鸿钧、杨眉这等合道境的圣者,乃至混元大能,也无法窥尽其边界。正如凡俗之人总以为所居世界无穷无尽,终究受限于修为眼界。
而漂浮在混沌中的小世界,更是难以计数。
要将所有此类界域一一梳理,尽数纳入六道轮回体系,实为一项浩瀚如星海的伟业。
哪怕玄门弟子皆可分身亿万,依旧显得力不从心。
并非仅仅夺下世界本源、设立轮回便可收工。
若是如此,进程必快上许多。
但他们身为玄门栋梁,深知教化之重。传道于虚无之间,功德无量。
点化一方尘世,即是积攒无上善果。
既是圣人门下,又岂会轻易舍弃这样的机缘?
况且,平心圣人早已明令:六道治下之地,不容野蛮滋生。
攻占一个世界并不难,抽取本源不难,设轮回亦不难,真正艰难的是治理与教化!
每位玄门高手一旦踏入某个小界,便会被其纷繁因果牵绊。
原本势如破竹的推进,骤然迟滞。
再加上洪荒与地仙界不断向混沌投射影响力,使得诸位大能遭遇的世界千奇百怪,有时竟令人啼笑皆非。
譬如孙悟空的化身,接连撞见多个存在“自己影子”的世界——《大话西游》《大圣归来》《西游降魔》《功夫之王》……
以他亚圣之能,也气得七窍生烟!
谁准你们这般糟蹋俺老孙名声?!
他自不会客气。
一个个全打了粉碎!
那些冒充对手的角色,更被砸得形神俱灭。
混世四猴,从来不懂什么叫手下留情。
随着道行日深,石矶座下四猴已悉知自身来历。
四猴虽逍遥自在,却实为劫难前兆。
四猴不得齐聚,一旦同现,便是天地倾覆之时。
石矶命中注定收四猴为徒,但第四只至今下落不明。
唯有一条天机隐现:当四猴归一,便是石矶渡劫之日。
孙悟空并不在意眼前的纷扰。洪荒天地自有其运行法则,天道无形中主宰一切。众猴得以汇聚,并非偶然,而是天道运转出现了新的契机。若无这般大势推动,那位尚未降生的小师弟,恐怕连现身的机会都没有。
佛门中有三尊并立:过去燃灯古佛,现今教主如来,未来许诺之弥勒。可“未来”二字,终究缥缈难测。
在孙悟空眼中,弥勒能否真正登临世尊之位,实难预料。横三世、竖三世诸佛虽共撑佛法根基,但当下之主位从不轻移。即便如来已达圣境,亦不会轻易退隐。佛统的延续,并非时间到了便自然交接。
因此,弥勒成尊之路,遥不可期。同理,自己那未出世的小师弟,也需等待极其久远的机缘成熟。想到此处,孙悟空不禁皱眉。
他出手时总是兴致勃勃,金箍棒挥舞间雷霆万钧。毕竟猴子本性顽烈,好斗喜动,打打杀杀最合心意。
可若要他安安静静讲经说法、引导众生,却是大为棘手。哪怕分出一具化身,也难以长久维持那份庄严。
然而,身为亚圣境界的存在,他终究还是有能力担起教化之责。尤其身怀《上清玉宸金章》这等至高典籍,他比谁都明白——小千世界的教化成果,将直接转化为无上功德,成为自己突破瓶颈的关键助力。
这条路,已无选择。孙悟空只能沉下心来,暂作传道之人。
但他并未察觉,体内的气机正悄然变化,一丝丝厚重的功德之力,已开始重塑他的根本。
像他这样的弟子,并非孤例。玄门之下,众多门徒皆在积累气运与功果。而这些细微的增长,第一时间便被玄门诸圣所感知。
圣人们以大道为宗,传法于世,泽润万物,所求正是那绵延不绝的功德。说到底,道统之争,即是功德之争。
纵然贵为圣人,修行之路亦无止境。天道圣人之上,尚有天道级,再往上则是合道之境,而后是半步超脱、全然超脱,直至触及大道本源。
更高的层次,早已沦为传说,无人得见真貌。洪荒之中,公认最强者莫过于鸿钧与杨眉,皆已达合道之巅。可即便是他们,仍未踏足“道”的终极彼岸。
故而,探索永无尽头,感悟天道不可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