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内心复杂至极。
鸿钧恶尸在远处大笑:“这镇元子,当年可不是这般性子,如今怎变得这般刁钻?”
他确实有资格说这话。
在某种意义上,镇元子也算曾受他指点。
要知道,红云是洪荒中有名的老好人,而他的挚友,唯有一人——镇元子。
能与红云交好,他的为人自然可知。
可就是这般的老实人,如今也变得这般“阴损”。
“看来,佛门将镇元子得罪得不轻啊!”鸿钧恶尸语气中带着感叹。
老实人不惹事,但一旦惹上,后果极为严重。
菩提听后,心中一紧。
若镇元子真要与佛门为敌,那灵山那边,如来能招架得住吗?
如来此刻也彻底没了脸色,先前种种幻想尽皆破灭。
镇元子对佛门,成见极深。
这般不留余地之举,别说是得道高人,就连普通修行者也不会做出。
镇元子显然已下定决心,与西方势不两立!
弥勒愤愤地说:“镇元子当年若去牧野战场多好!”
若镇元子真去了牧野战场,必然要登封神榜。
那样,他怎会在此时出来搅局?
如来沉声喝道:“师弟,慎言!”
“这是唐三藏命中注定的一劫,乃西行路上必经之难。”
弥勒听后,默默不语。
如来这是在点拨他:镇元子设下难关,一是合乎天道规则;二是西方便该对他心存感激。
西方教反倒欠了如来一份因果!
事实上,镇元子越是为难唐僧,西方便越要感谢他。
这便是因果之道的玄机!
大势至皱眉问道:“世尊,我等难道只能坐视不理?”
如来缓缓点头。
不然还能怎样?
孙悟空不曾出来求助,他们若贸然前往五庄观,岂非要与镇元子正面冲突?
真是荒唐!
如今佛门步步维艰,唯恐落入他人圈套,怎敢招惹镇元子这等三界顶尖的准圣?
要知道,镇元子如今的至交乃是天庭玉帝赵公明!
便是给如来十个胆子,他也不敢与赵公明正面为敌!
毕竟,赵公明背后站着的是整个碧游宫!如来只觉心头沉重,仿佛有一股无形的阴影正笼罩佛门,那阴影自四面八方袭来,隐约可见玄光仙气、血海魔气,交织其中!
那些传说中的大能,仿佛全都冷眼注视着灵山……如来顿时警觉,神识震荡,心血翻涌!
洪荒之中,有一铁律:宁信心血来潮,莫信己念决断。
如来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佛门是两位圣人交予我手的,纵然万难,也必竭力支撑到底!”
镇元子淡笑:“酒足饭饱之后,几位可要委屈些了。”
猪八戒慌张地问:“大仙,你不会真要将我们绑起来吧?”
沙僧却平静地答:“任由大仙发落!”
他心里清楚,自己与八戒不过是陪衬的角色。与其让镇元子动手,不如自行了断,还能少吃些苦头。
镇元子笑道:“那就得罪两位了。”
猪八戒听罢,也认了命。
他与沙僧相互将彼此捆好,接着跑到唐僧面前喊道:“师傅,我来陪您了!”
唐僧感动地说道:“八戒,辛苦你了。”
沙和尚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天蓬元帅转世为猪,果然不是没有道理!
孙悟空笑着对镇元子说:“大仙,我这就去西天搬救兵了。”
镇元子哈哈大笑:“不急,不急!”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把珠子,随手一撒。
那珠子飞出,迅速结成一座大阵,顷刻间将整个五庄观笼罩其中!
“定海神珠,天罡大阵!”孙悟空惊呼。
定海珠共有三十六颗,正好应了天罡之数。
镇元子这一抛,绝非随意之举。
这一抛形成了三十六天罡大阵,阵势连绵不断,哪里还能瞧见五庄观的模样?
孙悟空低声说道:“大仙,我记得赵公明师伯曾经提过,这三十六颗定海神珠,他有意化作三十六重天外天?”
镇元子哈哈一笑:“大圣说得一点没错!”
“幸好我和大天尊关系不错,才能借到这等神器!”
他催促着:“大圣快去快去,我这就展开地书,等着佛门来解这局!”
镇元子果真雷厉风行,只见玄黄光芒一闪,那光不仅覆盖五庄观,还与定海珠紧密相连。
孙悟空愣住了,如来拿什么来应对这一局?!
洪荒大世界,三十三重天之外,紫霄宫内寂静无声。
鸿钧端坐于天地本源之上,身影时隐时现,仿佛与大道融为一体。
他不动如山,却散发着无形的威压,令人心悸。
宫中,诸圣列坐两侧,气氛凝重。
众人愈发觉得鸿钧变得难以捉摸,尤其是玄门四圣,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鸿钧……真的变了!
女娲神情淡然,素来不拘一格,逍遥自在。
若非那日在封神战场之上,鸿钧祭出四枚陨圣丹,震撼诸圣,女娲恐怕不会轻易加入四圣联盟。她对鸿钧的实力始终无法准确判断:只知道,强,非常强!
她努力也没用,始终望尘莫及。
仅此而已。
但对于盘古三清而言,感受完全不同。
三清心中皆有警觉,认定鸿钧的道行再度提升。自封神劫开启后,三清便在通天的提醒下,察觉到了鸿钧潜藏的野心。
从那时起,他们便对他心存戒备。
一切可以削弱鸿钧力量的可能,他们都会尝试。
地仙界的出现,正是由此而生。
虽然地仙界看似顺应天道大势,但其真正目的,是通过两个世界的交融,使洪荒世界的天道本源不断流入地仙界,从而悄无声息地削弱鸿钧的力量。
这才是根本。
前些时日的议事中,盘古三清明显感受到了鸿钧“力量减弱”。
尤其是太上与通天,体悟最深。
太上已踏入天道圣人第十重天巅峰,距离第十一重天仅一步之遥。
他对力量的细微变化极为敏锐。
那段时间,鸿钧的气息仿佛一个强撑着疲惫之躯的凡人,战力尚在,却因过度消耗,最多只能发挥出九成实力。
可如今,那种疲惫感全然消失!
通天的感知更为清晰。
他与其他圣人不同,是唯一一位天道级圣人,且已至第八重天顶峰,随时可能踏入第九重天。
一旦突破,便是天道级高阶。
通天的修为越接近鸿钧,越觉其状态反常!
要知道,此前他曾三次促成洪荒与地仙界的交汇。
换言之,洪荒世界的天道本源已三次流向地仙界。按理说,鸿钧的实力应大为削弱,甚至与他相差无几才对!
但现实却截然相反。
通天只觉鸿钧与他之间,似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
他心神震动,低声自语:
“鸿钧的状态完全不对!”
“他做了什么?”
“传闻他因斩三尸之法出了差错,导致道行受损……”
“为何如今,反而更进一步?”
通天盯着鸿钧,眼神一动不动。鸿钧身上那股气息,竟然让他觉得似曾相识——像是回到了封神之前,那个尚未证道的年代。
当然,这只是错觉。那时的通天,与现在的他,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差了不知多少重天。
但鸿钧此刻的样子却变了。仿佛一位毫无偏私的执法者,冰冷、中立、毫无情绪。
真是荒唐!
通天脑中闪出一个念头:“鸿钧,真的换套路了?”
“他要用天道规则,来压制我?”
“若真是如此,那事情就难办了。”
的确,相当难办。
圣人不违天意,违天意就不是圣人。
这是洪荒世界的根本法则,谁也不能例外。
诸位圣人无论做什么谋划,都要在这一规则下行动。
但若天道规则的解释权归鸿钧所有,那一切就不好说了。
就像封神劫难刚开始时,通天问出的几个问题:“圣人亲自出手,行不行?”
“圣人之间的大战,破坏洪荒,能不能接受?”
“拿两国国运做赌注,合不合适?”
鸿钧说能,那就是能;说不行,那就得停下。
因为这些事本来就没有明确界限,全看他怎么定性。
要是你擅自行动,没等他点头,那就是逆天而行。
通天怎会不觉得棘手?
稍有差池,就会陷入被动。
鸿钧面对诸圣,神情冷淡,内心却在暗自懊悔:“三尸之法,果然藏了隐患。”
“幸好通天开辟了地仙界,让我的三尸得以回归。”
“估计他没想到,在那地仙界中,我的三尸竟能挣脱束缚,重新与我建立联系。”
“更关键的是,地仙界的天道本源印记,竟对我大有裨益。”
“让我稍稍摆脱了天道的掌控。”
“可惜地仙界如今落在通天和平心手中,否则我真要将其夺回。”
鸿钧的三尸在地仙界吸收了天道本源印记后,迅速壮大,修为已至难以想象的境地。
所以,哪怕隔着一个无法触及的世界,鸿钧依旧能掌握其中的一切变化。
甚至,还有机会将自己的境界,真正推向天道圆满之境。
正因如此,他终于不再被通天与平心的算计所压制。
走出了那段低谷。
精神状态,已与之前判若两人。
不只是鸿钧,就连其他圣人也未察觉,此前的鸿钧,早已不是那个以洪荒为棋盘、诸仙为子、布局万古的道祖。
如今的鸿钧,冷静地回看封神劫以来的种种行为,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那时的表现,实在太过失水准!
鸿钧恶尸在远处大笑:“这镇元子,当年可不是这般性子,如今怎变得这般刁钻?”
他确实有资格说这话。
在某种意义上,镇元子也算曾受他指点。
要知道,红云是洪荒中有名的老好人,而他的挚友,唯有一人——镇元子。
能与红云交好,他的为人自然可知。
可就是这般的老实人,如今也变得这般“阴损”。
“看来,佛门将镇元子得罪得不轻啊!”鸿钧恶尸语气中带着感叹。
老实人不惹事,但一旦惹上,后果极为严重。
菩提听后,心中一紧。
若镇元子真要与佛门为敌,那灵山那边,如来能招架得住吗?
如来此刻也彻底没了脸色,先前种种幻想尽皆破灭。
镇元子对佛门,成见极深。
这般不留余地之举,别说是得道高人,就连普通修行者也不会做出。
镇元子显然已下定决心,与西方势不两立!
弥勒愤愤地说:“镇元子当年若去牧野战场多好!”
若镇元子真去了牧野战场,必然要登封神榜。
那样,他怎会在此时出来搅局?
如来沉声喝道:“师弟,慎言!”
“这是唐三藏命中注定的一劫,乃西行路上必经之难。”
弥勒听后,默默不语。
如来这是在点拨他:镇元子设下难关,一是合乎天道规则;二是西方便该对他心存感激。
西方教反倒欠了如来一份因果!
事实上,镇元子越是为难唐僧,西方便越要感谢他。
这便是因果之道的玄机!
大势至皱眉问道:“世尊,我等难道只能坐视不理?”
如来缓缓点头。
不然还能怎样?
孙悟空不曾出来求助,他们若贸然前往五庄观,岂非要与镇元子正面冲突?
真是荒唐!
如今佛门步步维艰,唯恐落入他人圈套,怎敢招惹镇元子这等三界顶尖的准圣?
要知道,镇元子如今的至交乃是天庭玉帝赵公明!
便是给如来十个胆子,他也不敢与赵公明正面为敌!
毕竟,赵公明背后站着的是整个碧游宫!如来只觉心头沉重,仿佛有一股无形的阴影正笼罩佛门,那阴影自四面八方袭来,隐约可见玄光仙气、血海魔气,交织其中!
那些传说中的大能,仿佛全都冷眼注视着灵山……如来顿时警觉,神识震荡,心血翻涌!
洪荒之中,有一铁律:宁信心血来潮,莫信己念决断。
如来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佛门是两位圣人交予我手的,纵然万难,也必竭力支撑到底!”
镇元子淡笑:“酒足饭饱之后,几位可要委屈些了。”
猪八戒慌张地问:“大仙,你不会真要将我们绑起来吧?”
沙僧却平静地答:“任由大仙发落!”
他心里清楚,自己与八戒不过是陪衬的角色。与其让镇元子动手,不如自行了断,还能少吃些苦头。
镇元子笑道:“那就得罪两位了。”
猪八戒听罢,也认了命。
他与沙僧相互将彼此捆好,接着跑到唐僧面前喊道:“师傅,我来陪您了!”
唐僧感动地说道:“八戒,辛苦你了。”
沙和尚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天蓬元帅转世为猪,果然不是没有道理!
孙悟空笑着对镇元子说:“大仙,我这就去西天搬救兵了。”
镇元子哈哈大笑:“不急,不急!”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把珠子,随手一撒。
那珠子飞出,迅速结成一座大阵,顷刻间将整个五庄观笼罩其中!
“定海神珠,天罡大阵!”孙悟空惊呼。
定海珠共有三十六颗,正好应了天罡之数。
镇元子这一抛,绝非随意之举。
这一抛形成了三十六天罡大阵,阵势连绵不断,哪里还能瞧见五庄观的模样?
孙悟空低声说道:“大仙,我记得赵公明师伯曾经提过,这三十六颗定海神珠,他有意化作三十六重天外天?”
镇元子哈哈一笑:“大圣说得一点没错!”
“幸好我和大天尊关系不错,才能借到这等神器!”
他催促着:“大圣快去快去,我这就展开地书,等着佛门来解这局!”
镇元子果真雷厉风行,只见玄黄光芒一闪,那光不仅覆盖五庄观,还与定海珠紧密相连。
孙悟空愣住了,如来拿什么来应对这一局?!
洪荒大世界,三十三重天之外,紫霄宫内寂静无声。
鸿钧端坐于天地本源之上,身影时隐时现,仿佛与大道融为一体。
他不动如山,却散发着无形的威压,令人心悸。
宫中,诸圣列坐两侧,气氛凝重。
众人愈发觉得鸿钧变得难以捉摸,尤其是玄门四圣,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鸿钧……真的变了!
女娲神情淡然,素来不拘一格,逍遥自在。
若非那日在封神战场之上,鸿钧祭出四枚陨圣丹,震撼诸圣,女娲恐怕不会轻易加入四圣联盟。她对鸿钧的实力始终无法准确判断:只知道,强,非常强!
她努力也没用,始终望尘莫及。
仅此而已。
但对于盘古三清而言,感受完全不同。
三清心中皆有警觉,认定鸿钧的道行再度提升。自封神劫开启后,三清便在通天的提醒下,察觉到了鸿钧潜藏的野心。
从那时起,他们便对他心存戒备。
一切可以削弱鸿钧力量的可能,他们都会尝试。
地仙界的出现,正是由此而生。
虽然地仙界看似顺应天道大势,但其真正目的,是通过两个世界的交融,使洪荒世界的天道本源不断流入地仙界,从而悄无声息地削弱鸿钧的力量。
这才是根本。
前些时日的议事中,盘古三清明显感受到了鸿钧“力量减弱”。
尤其是太上与通天,体悟最深。
太上已踏入天道圣人第十重天巅峰,距离第十一重天仅一步之遥。
他对力量的细微变化极为敏锐。
那段时间,鸿钧的气息仿佛一个强撑着疲惫之躯的凡人,战力尚在,却因过度消耗,最多只能发挥出九成实力。
可如今,那种疲惫感全然消失!
通天的感知更为清晰。
他与其他圣人不同,是唯一一位天道级圣人,且已至第八重天顶峰,随时可能踏入第九重天。
一旦突破,便是天道级高阶。
通天的修为越接近鸿钧,越觉其状态反常!
要知道,此前他曾三次促成洪荒与地仙界的交汇。
换言之,洪荒世界的天道本源已三次流向地仙界。按理说,鸿钧的实力应大为削弱,甚至与他相差无几才对!
但现实却截然相反。
通天只觉鸿钧与他之间,似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
他心神震动,低声自语:
“鸿钧的状态完全不对!”
“他做了什么?”
“传闻他因斩三尸之法出了差错,导致道行受损……”
“为何如今,反而更进一步?”
通天盯着鸿钧,眼神一动不动。鸿钧身上那股气息,竟然让他觉得似曾相识——像是回到了封神之前,那个尚未证道的年代。
当然,这只是错觉。那时的通天,与现在的他,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差了不知多少重天。
但鸿钧此刻的样子却变了。仿佛一位毫无偏私的执法者,冰冷、中立、毫无情绪。
真是荒唐!
通天脑中闪出一个念头:“鸿钧,真的换套路了?”
“他要用天道规则,来压制我?”
“若真是如此,那事情就难办了。”
的确,相当难办。
圣人不违天意,违天意就不是圣人。
这是洪荒世界的根本法则,谁也不能例外。
诸位圣人无论做什么谋划,都要在这一规则下行动。
但若天道规则的解释权归鸿钧所有,那一切就不好说了。
就像封神劫难刚开始时,通天问出的几个问题:“圣人亲自出手,行不行?”
“圣人之间的大战,破坏洪荒,能不能接受?”
“拿两国国运做赌注,合不合适?”
鸿钧说能,那就是能;说不行,那就得停下。
因为这些事本来就没有明确界限,全看他怎么定性。
要是你擅自行动,没等他点头,那就是逆天而行。
通天怎会不觉得棘手?
稍有差池,就会陷入被动。
鸿钧面对诸圣,神情冷淡,内心却在暗自懊悔:“三尸之法,果然藏了隐患。”
“幸好通天开辟了地仙界,让我的三尸得以回归。”
“估计他没想到,在那地仙界中,我的三尸竟能挣脱束缚,重新与我建立联系。”
“更关键的是,地仙界的天道本源印记,竟对我大有裨益。”
“让我稍稍摆脱了天道的掌控。”
“可惜地仙界如今落在通天和平心手中,否则我真要将其夺回。”
鸿钧的三尸在地仙界吸收了天道本源印记后,迅速壮大,修为已至难以想象的境地。
所以,哪怕隔着一个无法触及的世界,鸿钧依旧能掌握其中的一切变化。
甚至,还有机会将自己的境界,真正推向天道圆满之境。
正因如此,他终于不再被通天与平心的算计所压制。
走出了那段低谷。
精神状态,已与之前判若两人。
不只是鸿钧,就连其他圣人也未察觉,此前的鸿钧,早已不是那个以洪荒为棋盘、诸仙为子、布局万古的道祖。
如今的鸿钧,冷静地回看封神劫以来的种种行为,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那时的表现,实在太过失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