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瑾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尽头,鎏金铜环碰撞的脆响余音未散,大殿内的凝重气息却依旧如铅块般沉沉压下。
丞相苏墨染垂眸立在台阶之下,玄色官袍上的仙鹤暗纹在光影中忽明忽暗。他见龙椅上的帝王久未出声,上前一步恭敬拱手:“陛下,户部核计的秋粮入库清单尚需臣回去督办,若暂无其他吩咐,臣先行告退。”
北辰烨坐在龙椅上,他微微颔首,目光仍胶着在御案上那卷明黄圣旨上,朱红印章在烛火下泛着刺眼的光。苏墨染躬身退下,青石板路的凉意透过皂靴浸上来,却不及他心底的寒凉——方才皇子殿下掷地有声的“臣不娶”三字,哪里是拒婚,分明是在皇家颜面的锦缎上划开了一道深痕,而这道裂痕之下,不知还蛰伏着多少窥伺的暗流。
殿内只剩帝王孤身一人时,北辰烨眼中的隐忍终于化作决然。他猛地抬手,掌心拍在御案上:“陈敬安!”
侍立在侧的太监总管连忙躬身上前,拂尘低垂,声音压得极低:“奴才在。”
“宣逍遥侯慕容轩进宫,朕有要事相托。”北辰烨的声音冷得像殿外的秋霜,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奴才遵旨。”陈敬安不敢耽搁,提着拂尘快步退去。北辰烨望着空荡荡的殿门,胸腔中怒火翻腾——皇子抗旨乃大逆不道,可他更忧心的是,北辰瑾为何偏要为一个风尘女子与自己反目?这背后,是否藏着第三方势力的推波助澜?
不多时,殿外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慕容轩缓步入殿。他身姿挺拔,袍上暗金云纹随动作流淌,未戴官帽的发间仅插一根墨玉簪,既有侯门贵胄的威严,又带着几分江湖儿女的洒脱。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他单膝跪地,双手交叠于额前。常年游走于官场与江湖的敏锐直觉,让他甫一进殿便嗅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帝王眼中未散的怒火与殿内凝滞的气氛,都在诉说着一场不小的风波。
北辰烨目光如炬,牢牢锁着他,开门见山道:“轩儿,瑾儿拒婚之事,你应该已经知晓了吧!”
慕容轩心头一震,果然是为了此事。他颔首道:“臣晨间已听闻风声,只是不知详情。”
“详情?”北辰烨冷笑一声,语气陡然加重,“他为了雅韵坊那个叫柳诗音的女子,当众抗旨,将皇家颜面弃之不顾!”指尖叩击扶手的力道愈发沉重,“你即刻去查——柳诗音的来历、她与瑾儿相识的始末、背后是否有旁人指使,朕要最详细的底细,一丝一毫都不能遗漏!”
“臣遵旨!”慕容轩心中一凛,知晓此事事关重大,不敢有半分懈怠,连忙拱手应道,“臣必会给陛下一个答复。”
起身退去时,他脑中已飞速盘算起手头的人脉——这个柳诗音,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让皇子不惜抗旨?
离开皇宫后,慕容轩片刻不敢耽搁,命人取来一身风流公子的装扮:月白色锦袍绣着银线流云,腰间系着一块羊脂玉珏,头戴嵌珠玉冠,面敷薄粉,瞬间从威严的侯爷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富家子弟。他带着两名同样乔装打扮的随从,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雅韵坊。
一进坊门,丝竹管弦之声便扑面而来,夹杂着女子的软语轻笑,香风阵阵,一派纸醉金迷。
大堂内宾客满座,公子哥们或与乐伎调笑,或举杯畅饮,喧嚣热闹;二楼雅间帘幕低垂,隐约可见里面的人影晃动。慕容轩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坊内景象,最终落在了角落的琴案上。
柳诗音正端坐于此,一袭月白长裙曳地,裙摆上绣着几株淡雅幽兰,青丝如瀑般垂落肩头,仅用一根白玉簪固定。她面容清冷,眉宇间带着一丝疏离,仿佛周遭的喧嚣都与她无关,唯有指尖下的琴弦,能牵动她的心神。
慕容轩暗自赞叹:这般容貌,这般才情,难怪北辰瑾会为之倾心,甚至不惜抗旨。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踱步上前,在柳诗音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声音放柔:“姑娘琴音绝妙,如空谷流泉,在下闻之心醉。不知可否赏脸,与在下共饮一杯?”
柳诗音闻言,指尖的动作微微一顿,琴音戛然而止。她缓缓抬眸,目光扫过慕容轩,掠过他精心伪装的面容,随即闪过一丝明显的厌烦:“公子自重,小女子只是雅韵坊的乐伎,只卖艺不卖身,无意与公子共饮。”
慕容轩并不气馁,笑意依旧不减,又道:“姑娘何必拒人千里之外?在下对姑娘倾慕已久,今日得见芳容,实乃三生有幸。这般才情,若不能与知己畅聊,实在可惜。”他一边说,一边示意随从递上一锭沉甸甸的银子,放在桌上,“这点心意,还望姑娘笑纳。”
柳诗音秀眉紧蹙,眼中的厌烦更甚。她站起身,提起裙摆便要走:“公子若是再纠缠不休,小女子只能唤人了。”
慕容轩见她态度坚决,丝毫不为银钱所动,心中暗忖:这女子看似柔弱,实则性子坚韧,警惕心极强,不好对付。看来直接搭讪是行不通了,得另寻他法。
他没有再阻拦,看着柳诗音的身影消失在帘幕之后,才收回目光。随后,他叫来雅韵坊的伙计,笑着递上一锭银子:“方才那位抚琴的柳姑娘,真是才情出众,不知她是何时来雅韵坊的?家乡何处?”
伙计接过银子,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却只是含糊其辞:“柳姑娘是年前来的,至于家乡何处,小的就不清楚了,姑娘没怎么提过。”
慕容轩又问起柳诗音平日里的往来之人、有无特殊客人拜访,伙计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干脆摇头说“不知”,显然是被人叮嘱过,不肯透露半点信息。
离开雅韵坊后,慕容轩又派人去打探往来的商贾富户,甚至动用了江湖上的线人,可结果依旧一无所获。柳诗音的过往,仿佛被一层厚重的迷雾包裹着,没有丝毫破绽,也没有任何线索可寻。
这愈发激起了慕容轩的探究之心——一个风尘女子,若只是寻常人家出身,怎会有如此高的警惕心?又怎会将过往隐藏得如此之深?能让皇子这般牵挂,又藏得这般严实的女子,绝非寻常之辈。
丞相苏墨染垂眸立在台阶之下,玄色官袍上的仙鹤暗纹在光影中忽明忽暗。他见龙椅上的帝王久未出声,上前一步恭敬拱手:“陛下,户部核计的秋粮入库清单尚需臣回去督办,若暂无其他吩咐,臣先行告退。”
北辰烨坐在龙椅上,他微微颔首,目光仍胶着在御案上那卷明黄圣旨上,朱红印章在烛火下泛着刺眼的光。苏墨染躬身退下,青石板路的凉意透过皂靴浸上来,却不及他心底的寒凉——方才皇子殿下掷地有声的“臣不娶”三字,哪里是拒婚,分明是在皇家颜面的锦缎上划开了一道深痕,而这道裂痕之下,不知还蛰伏着多少窥伺的暗流。
殿内只剩帝王孤身一人时,北辰烨眼中的隐忍终于化作决然。他猛地抬手,掌心拍在御案上:“陈敬安!”
侍立在侧的太监总管连忙躬身上前,拂尘低垂,声音压得极低:“奴才在。”
“宣逍遥侯慕容轩进宫,朕有要事相托。”北辰烨的声音冷得像殿外的秋霜,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奴才遵旨。”陈敬安不敢耽搁,提着拂尘快步退去。北辰烨望着空荡荡的殿门,胸腔中怒火翻腾——皇子抗旨乃大逆不道,可他更忧心的是,北辰瑾为何偏要为一个风尘女子与自己反目?这背后,是否藏着第三方势力的推波助澜?
不多时,殿外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慕容轩缓步入殿。他身姿挺拔,袍上暗金云纹随动作流淌,未戴官帽的发间仅插一根墨玉簪,既有侯门贵胄的威严,又带着几分江湖儿女的洒脱。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他单膝跪地,双手交叠于额前。常年游走于官场与江湖的敏锐直觉,让他甫一进殿便嗅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帝王眼中未散的怒火与殿内凝滞的气氛,都在诉说着一场不小的风波。
北辰烨目光如炬,牢牢锁着他,开门见山道:“轩儿,瑾儿拒婚之事,你应该已经知晓了吧!”
慕容轩心头一震,果然是为了此事。他颔首道:“臣晨间已听闻风声,只是不知详情。”
“详情?”北辰烨冷笑一声,语气陡然加重,“他为了雅韵坊那个叫柳诗音的女子,当众抗旨,将皇家颜面弃之不顾!”指尖叩击扶手的力道愈发沉重,“你即刻去查——柳诗音的来历、她与瑾儿相识的始末、背后是否有旁人指使,朕要最详细的底细,一丝一毫都不能遗漏!”
“臣遵旨!”慕容轩心中一凛,知晓此事事关重大,不敢有半分懈怠,连忙拱手应道,“臣必会给陛下一个答复。”
起身退去时,他脑中已飞速盘算起手头的人脉——这个柳诗音,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让皇子不惜抗旨?
离开皇宫后,慕容轩片刻不敢耽搁,命人取来一身风流公子的装扮:月白色锦袍绣着银线流云,腰间系着一块羊脂玉珏,头戴嵌珠玉冠,面敷薄粉,瞬间从威严的侯爷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富家子弟。他带着两名同样乔装打扮的随从,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雅韵坊。
一进坊门,丝竹管弦之声便扑面而来,夹杂着女子的软语轻笑,香风阵阵,一派纸醉金迷。
大堂内宾客满座,公子哥们或与乐伎调笑,或举杯畅饮,喧嚣热闹;二楼雅间帘幕低垂,隐约可见里面的人影晃动。慕容轩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坊内景象,最终落在了角落的琴案上。
柳诗音正端坐于此,一袭月白长裙曳地,裙摆上绣着几株淡雅幽兰,青丝如瀑般垂落肩头,仅用一根白玉簪固定。她面容清冷,眉宇间带着一丝疏离,仿佛周遭的喧嚣都与她无关,唯有指尖下的琴弦,能牵动她的心神。
慕容轩暗自赞叹:这般容貌,这般才情,难怪北辰瑾会为之倾心,甚至不惜抗旨。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踱步上前,在柳诗音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声音放柔:“姑娘琴音绝妙,如空谷流泉,在下闻之心醉。不知可否赏脸,与在下共饮一杯?”
柳诗音闻言,指尖的动作微微一顿,琴音戛然而止。她缓缓抬眸,目光扫过慕容轩,掠过他精心伪装的面容,随即闪过一丝明显的厌烦:“公子自重,小女子只是雅韵坊的乐伎,只卖艺不卖身,无意与公子共饮。”
慕容轩并不气馁,笑意依旧不减,又道:“姑娘何必拒人千里之外?在下对姑娘倾慕已久,今日得见芳容,实乃三生有幸。这般才情,若不能与知己畅聊,实在可惜。”他一边说,一边示意随从递上一锭沉甸甸的银子,放在桌上,“这点心意,还望姑娘笑纳。”
柳诗音秀眉紧蹙,眼中的厌烦更甚。她站起身,提起裙摆便要走:“公子若是再纠缠不休,小女子只能唤人了。”
慕容轩见她态度坚决,丝毫不为银钱所动,心中暗忖:这女子看似柔弱,实则性子坚韧,警惕心极强,不好对付。看来直接搭讪是行不通了,得另寻他法。
他没有再阻拦,看着柳诗音的身影消失在帘幕之后,才收回目光。随后,他叫来雅韵坊的伙计,笑着递上一锭银子:“方才那位抚琴的柳姑娘,真是才情出众,不知她是何时来雅韵坊的?家乡何处?”
伙计接过银子,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却只是含糊其辞:“柳姑娘是年前来的,至于家乡何处,小的就不清楚了,姑娘没怎么提过。”
慕容轩又问起柳诗音平日里的往来之人、有无特殊客人拜访,伙计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干脆摇头说“不知”,显然是被人叮嘱过,不肯透露半点信息。
离开雅韵坊后,慕容轩又派人去打探往来的商贾富户,甚至动用了江湖上的线人,可结果依旧一无所获。柳诗音的过往,仿佛被一层厚重的迷雾包裹着,没有丝毫破绽,也没有任何线索可寻。
这愈发激起了慕容轩的探究之心——一个风尘女子,若只是寻常人家出身,怎会有如此高的警惕心?又怎会将过往隐藏得如此之深?能让皇子这般牵挂,又藏得这般严实的女子,绝非寻常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