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主帐内,气氛与往日剑拔弩张的紧张截然不同,一种微妙的缓和正悄然蔓延——柳诗音伫立在中央,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袖,最终她咬了咬牙,声音轻却坚定:“我答应与你合作。”
狄凛纱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得意的锐光,她向前两步,上下打量着柳诗音,嘴角勾起一抹胜券在握的笑。她双手抱胸,微微仰起头,语气里满是不容置疑的霸气:“既然你应了,那便该商议接下来的计划。本王的意思是,一路攻破城池,直抵京城,让北辰烨那老儿跪在殿前投降。”
柳诗音闻言微微皱眉,她太清楚强攻意味着什么——城墙下堆积的尸骸,街巷里流淌的鲜血,还有无数家庭在战火中支离破碎。她深吸一口气,语气恳切:“陛下,我懂您急于取胜的心情,但一路强攻,不仅我军伤亡会剧增,沿途城池的百姓更会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不如我们另辟蹊径,借前往京城和谈的机会暗中布局,既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也能让对方放松警惕,届时里应外合,反而能更快攻破京城。”
“和谈?”狄凛纱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冷笑一声,带着浓浓的不屑,“你当北辰烨是三岁孩童?他在龙椅上坐了这么多年,岂会轻易相信我们的鬼话?这计划太冒险,本王可不想为了虚无缥缈的‘减少伤亡’,错失眼下的大好良机。”说罢,她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显然对这提议毫无兴趣。
柳诗音赶忙上前一步:“陛下,正因北辰烨老谋深算,我们才更要反其道而行。如今他对您早有防备,边境布防必定严密,强攻之下他们定会拼死抵抗。即便我们最终取胜,也会元气大伤,得不偿失。但若以和谈为幌子——对外宣称您不忍见两国百姓再受战乱之苦,主动提出罢兵和谈;暗地里,我们调集最精锐的部队,秘密潜伏在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等和谈的消息传到京城,他们的防守定会因‘和平将至’而松懈,届时我们的精锐部队突然发动突袭,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她一边说,一边抬手在空中划出路线,指尖的弧度里藏着孤注一掷的决心。
狄凛纱的眉头紧紧皱起,嘴唇微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脸上写满纠结。柳诗音的提议确实有几分道理,可她心中的戾气却难以平息——她本就对边疆的这些人毫无好感,这场战争于她而言,既是夺权的契机,也是宣泄积压怒火的出口,哪怕代价再大,她也恨不得将这方土地搅个天翻地覆。
最终她停下脚步,转身直面柳诗音:“你这计划听着巧妙,可风险太大。北辰烨老奸巨猾,万一被他识破我们的计谋,不仅潜伏的精锐会陷入重围,连本王的主力部队都可能被反包围。到时候,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不说,本王的大业也要毁于一旦。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柳诗音迎着她锐利的目光,微微一笑,试图安抚她的担忧:“陛下,风险可以通过细节规避。我们可以让细作故意在茶馆酒肆‘无意’泄露和谈风声,要做得自然,让北辰烨的探子觉得是偶然得知;边境撤军要分三批进行,第一批撤走老弱残兵,第二批减少粮草运输,第三批才调动主力,每一步都间隔数日,让他们逐渐放下戒心;同时,我们早已在京城安插的细作会随时传回消息,一旦发现他们有增兵、布防的异常举动,我们立刻终止计划,转而集中兵力强攻边境薄弱处。多重准备之下,风险定能降到最低。”
帐内陷入长久的沉默,狄凛纱垂眸盯着地面,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的玉佩,仿佛在计算着利弊得失。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此事太过重大,本王需召集心腹再议。你先退下吧。记住,在本王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此事若泄露半个字,休怪本王无情。”
柳诗音赶忙躬身行礼:“陛下放心,诗音明白轻重,定守口如瓶,静候陛下定夺。”言罢,她转身缓缓退出营帐,掀起帐帘的瞬间,夜风吹起她的发丝,带着边疆特有的凛冽寒意。
她望着天边稀疏的星辰,心中清楚,这场以和谈为名的赌局一旦开启,便是生死未卜的前路。
狄凛纱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得意的锐光,她向前两步,上下打量着柳诗音,嘴角勾起一抹胜券在握的笑。她双手抱胸,微微仰起头,语气里满是不容置疑的霸气:“既然你应了,那便该商议接下来的计划。本王的意思是,一路攻破城池,直抵京城,让北辰烨那老儿跪在殿前投降。”
柳诗音闻言微微皱眉,她太清楚强攻意味着什么——城墙下堆积的尸骸,街巷里流淌的鲜血,还有无数家庭在战火中支离破碎。她深吸一口气,语气恳切:“陛下,我懂您急于取胜的心情,但一路强攻,不仅我军伤亡会剧增,沿途城池的百姓更会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不如我们另辟蹊径,借前往京城和谈的机会暗中布局,既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也能让对方放松警惕,届时里应外合,反而能更快攻破京城。”
“和谈?”狄凛纱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冷笑一声,带着浓浓的不屑,“你当北辰烨是三岁孩童?他在龙椅上坐了这么多年,岂会轻易相信我们的鬼话?这计划太冒险,本王可不想为了虚无缥缈的‘减少伤亡’,错失眼下的大好良机。”说罢,她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显然对这提议毫无兴趣。
柳诗音赶忙上前一步:“陛下,正因北辰烨老谋深算,我们才更要反其道而行。如今他对您早有防备,边境布防必定严密,强攻之下他们定会拼死抵抗。即便我们最终取胜,也会元气大伤,得不偿失。但若以和谈为幌子——对外宣称您不忍见两国百姓再受战乱之苦,主动提出罢兵和谈;暗地里,我们调集最精锐的部队,秘密潜伏在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等和谈的消息传到京城,他们的防守定会因‘和平将至’而松懈,届时我们的精锐部队突然发动突袭,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她一边说,一边抬手在空中划出路线,指尖的弧度里藏着孤注一掷的决心。
狄凛纱的眉头紧紧皱起,嘴唇微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脸上写满纠结。柳诗音的提议确实有几分道理,可她心中的戾气却难以平息——她本就对边疆的这些人毫无好感,这场战争于她而言,既是夺权的契机,也是宣泄积压怒火的出口,哪怕代价再大,她也恨不得将这方土地搅个天翻地覆。
最终她停下脚步,转身直面柳诗音:“你这计划听着巧妙,可风险太大。北辰烨老奸巨猾,万一被他识破我们的计谋,不仅潜伏的精锐会陷入重围,连本王的主力部队都可能被反包围。到时候,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不说,本王的大业也要毁于一旦。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柳诗音迎着她锐利的目光,微微一笑,试图安抚她的担忧:“陛下,风险可以通过细节规避。我们可以让细作故意在茶馆酒肆‘无意’泄露和谈风声,要做得自然,让北辰烨的探子觉得是偶然得知;边境撤军要分三批进行,第一批撤走老弱残兵,第二批减少粮草运输,第三批才调动主力,每一步都间隔数日,让他们逐渐放下戒心;同时,我们早已在京城安插的细作会随时传回消息,一旦发现他们有增兵、布防的异常举动,我们立刻终止计划,转而集中兵力强攻边境薄弱处。多重准备之下,风险定能降到最低。”
帐内陷入长久的沉默,狄凛纱垂眸盯着地面,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的玉佩,仿佛在计算着利弊得失。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此事太过重大,本王需召集心腹再议。你先退下吧。记住,在本王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此事若泄露半个字,休怪本王无情。”
柳诗音赶忙躬身行礼:“陛下放心,诗音明白轻重,定守口如瓶,静候陛下定夺。”言罢,她转身缓缓退出营帐,掀起帐帘的瞬间,夜风吹起她的发丝,带着边疆特有的凛冽寒意。
她望着天边稀疏的星辰,心中清楚,这场以和谈为名的赌局一旦开启,便是生死未卜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