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日出忆前尘-《重逢山海间,侠义于江湖》

  列位看官,书接上文!

  上回咱们说到众人登得蓬莱仙岛,恰逢机缘齐聚,这便有了日升峰观日出的一段故事。

  次日天刚蒙蒙亮,天边还笼着层灰扑扑的暗霭,归鹤和栖霞两个小娃娃早已按捺不住雀跃心思。

  脚底下生风似的,兴冲冲直奔那日升峰观日台而去。

  二人寻了块光滑平整的岩石稳稳坐下,正对着无边无际的黄水洋。

  海风徐徐漫来,拂过归鹤的额发与栖霞的脸颊,带着清晨特有的清冷,又掺着海水独有的微咸。

  眼前视野开阔得没个边际,直叫人心胸为之一畅,真真是海天相连、浑然一体,正应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壮阔景致!

  忽然间,远处海面猛地冒出来个圆圆的小火球,刚露个头,又“倏”地一下缩了回去,快得像个调皮躲闪的孩童。

  众人屏息凝神再等片刻,那小火球竟又怯生生地探出头,一点一点涨得更红、变得更大,连带着暖意也跟着由远及近,从微弱的丝缕渐渐变得真切可感。

  终于,那又大又圆的太阳挣脱海面束缚,“腾”地一下跃出了海平线,稳稳悬在微白泛蓝的天际。

  金光洒遍整片海面,霎时间,海水波光粼粼,恰似攒了无数五彩宝石,耀眼得晃人眼!

  方才还带着凉意的风,也跟着暖烘烘地裹住了众人。

  归鹤眼都不眨地盯着太阳,那金光映在他明亮的眸子里,小脸上满是激动与欢喜。

  他正想转头跟栖霞说“姐姐,这初升的太阳好暖,像阿娘的手抚在脸上呢”,却见栖霞闭着双眼,正贪婪地嗅着海风与阳光交织的味道。

  再一瞧,两行清泪正从她眼角落下,像两颗晶莹的珍珠般滚过脸颊。

  “栖霞姐姐,你怎么了?”

  归鹤顿时慌了神,急忙拽了拽她的衣袖问道。

  栖霞缓缓睁开眼,脸上却带着满足的浅笑,轻声道:

  “归鹤,不妨事,我只是太感动了。”

  她望着眼前双眸澄澈的归鹤,心底早已翻起惊涛骇浪

  ——前世里,这个静谧淡泊的小师叔,曾给孤独无依的她添过一抹暖,照亮她那幼小又饱受摧残的心灵,最后为救她更是赔上了性命。

  那是她童年最暖也最痛的记忆,这份诚挚情谊,每逢她遇着难处险境,总在耳边提点:

  “不管发生什么,都要活下去!”

  如今才六岁的归鹤,哪里晓得栖霞心底的这些过往?

  但见她笑得坦诚,便知她是真的开心,于是挠了挠后脑勺,也跟着咧嘴笑起来,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

  前世的栖霞,其实一直想问归鹤小时候的事,却总怕触碰到他的伤心处。

  今日借着日出的好景致,心情畅快,她便试探着开口:

  “归鹤,你还记得你阿娘的样子吗?”

  “阿娘?”

  归鹤的眼眸瞬间蒙了层淡淡的雾,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讲起了那些模糊却深刻的片段。

  他幼时记忆本就零散,唯有关于阿娘的琐事,记得格外清晰。

  他说阿娘总不开心,极少出门,大多时候都待在厢房里,靠着窗边的锦榻坐着,手里常年捏着一方棉帕。

  即便阳光洒在她那秀美出众的脸上,她的双眼也像结了冰似的,又冷又幽,没半分暖意。

  那时他总在锦榻上爬来爬去,抓住阿娘的手甜甜喊“阿娘”。

  阿娘便会轻轻摸着他的头发、他的脸颊,指尖带着独有的温度,低声呢喃:

  “阿鹤,阿娘和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回到那片雪花缤纷的纯净之地?”

  那雪花缤纷的纯净之地是哪儿?

  小小的归鹤答不上来,只能呆呆望着阿娘,似懂非懂地眨眼睛。

  后来有天夜里,阿娘突然急急忙忙叫醒他,他一睁眼就闻着满屋子烟味,还瞥见窗外火光冲天,院子外更是吵吵嚷嚷,不知在闹些什么。

  阿娘早收拾好了一个包袱,此刻忽然变得力气极大,抱起还不到三岁的他,身形一跃便潜入夜色,之后背着他匆匆跑了很远的路。

  再后来找了辆马车,母子俩又坐了许久许久,直到曹家庄才停下脚步,暂且安身。

  可到了曹家庄,阿娘依旧不快乐,话少得很,夜里还常常咳嗽,身子日渐衰弱,整个人像一片失去生机的雪花,慢慢蜷缩下去。

  没多久,风伯伯寻到了他们,可阿娘那时已快说不出话,只剩一口气,临终前只攥着他的手嘱咐:

  “归鹤,过简单平常的生活。”

  说完便把一直揣在怀里的棉帕给了他,那帕子上用银线绣着一朵小巧精致的雪花,针脚细密。

  之后风伯伯妥善葬了阿娘,把他托付给曹家夫妇。

  曹家夫妇没有孩子,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疼爱,日子也算安稳。

  只是往后,再想感受阿娘的手抚过脸颊的温度,便只能在梦里了。

  栖霞听完,紧紧握住归鹤的小手,轻声安慰:

  “归鹤,别担心,总有一天,我们一定能找到那片雪花缤纷的纯净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说是伤心的回忆,但有最要好的伙伴陪在身边,归鹤心里的伤感也淡了不少,用力点了点头。

  再说那慕容金梧与陆蝉,二人坐在稍远些的岩石上,望着这壮丽日出,十指紧紧相扣,眉眼间满是浓情蜜意。

  陆蝉声音轻柔似羽,缓缓道:

  “梧哥,这海天日出真美,美得像场不真切的梦。”

  慕容金梧难得开了回玩笑,温声应道:

  “嗯,梦里我的婵儿,比这日出还要美。”

  一句话说得陆蝉脸颊泛红,似染了胭脂,忙转过头去,小声嗔道:

  “哪里及得上慕容公子,翩翩如玉,风采过人……”

  二人低语缠绵,倒与眼前日出景致相映成趣。

  另一侧,柏忆安独自立在山峰僻静处,身形略显孤寂。

  他自己也记不清,多久没这般静下心来看风景了。

  十年寻觅,十年杳无音信,十年风霜雨雪,十年身心俱疲,早已磨平了他当年的锐气。

  直到遇上归鹤,遇上旧识慕容金梧,再瞧见这震撼人心的日出,他从前那些坚定不移的念头,竟悄悄松动了。

  他望着不远处的慕容金梧,不由得想起了望月山门。

  想当初,他因剑法理念与师父起了激烈争执,自恃天资过人,又觉得江湖风雨尽可闯,便傲气十足地摔门离了师门,却没曾想,那竟是最后一次见师父。

  两年后,他偶然听闻师妹因心疾离世,刚满花甲的师父悲痛欲绝,没过几日也撒手人寰了。

  这时他才知晓,看似强健的师父,早因师娘之死郁结于心,身体早已每况愈下,只是一直强撑着罢了。

  他曾暗下决心,望月山门是自己永远不会再踏入的地方——毕竟回去了,也见不到那个曾和蔼夸他“天资卓绝”、也曾严辞训他“心浮气躁”的师父了!

  可此刻,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慕容金梧,如今已是人夫人父,却心无旁骛,只想带着妻女回望月山门。

  那份坚决与毅然,在这日出的清晨,不经意间便触动了他心底最软的地方。

  柏忆安心底忽然冒出个念头:

  是该回去了!

  不为别的,就为去拜祭师父,在师父墓前磕三个响头,把那句迟到了太久的“我错了”,说给师父听,说给自己听,也说给望月山门的青山与大海听,了却这桩多年心愿。

  他又转头看向不远处的归鹤

  ——他早已认这孩子做了义子。

  归鹤那双澄澈明亮的眼眸,曾深深打动他;

  而归鹤耳后的那处小标志,又与自己失散的儿子那般相似。

  莫不是老天爷可怜他半生漂泊,给了他一份慰藉,让他放下那些追不回的过往,珍惜眼前所拥有的?

  这也正是他此次不远万里来蓬莱仙岛碰机缘,执意要拜会那位传说中莫真人的缘由啊!

  欲知众人拜会莫真人能否顺遂?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