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红色的规则边界,如同宇宙尺度的潮汐,无声无息,却带着改写现实的绝对意志,从柯伊伯带外围向内太阳系弥漫。它并非实体,而是一种规则的“染色”,所过之处,物理常数的细微平衡开始发生不可逆的偏移。人类现有的绝大多数观测手段对此一无所知,唯有李默借助“铁幕”网络和系统的规则视角,才能清晰地“看”到那片正在缓慢扩张的、令人心悸的暗红。
“铁幕网络报告,规则压力持续升高,初始渗透速率约为每小时0.003个标准规则单位(‘织网’自定标度)。”技术人员的汇报声在指挥频道中响起,带着压抑不住的紧张。
0.003,这个数字看似微小,但放在行星尺度上,并且是持续不断的渗透,其累积效应将是毁灭性的。这印证了将军的推测——“覆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启动一级干扰响应。”李默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优先序列:近地轨道空间站、大型粒子对撞设施、已标记远古遗迹外围。”
命令下达,“铁幕”网络中预设的数十个关键节点同时亮起。这些节点并非物理装置,而是李默通过【能量塑形】与【空间锚定】,结合“织网”计算资源,在特定规则薄弱点构筑的微型“规则加固区”和“感知谐振器”。
刹那间,在无形的规则层面,一场静默的攻防已然展开。
李默能“看”到,当那暗红色的规则潮汐触及他设置的加固区时,如同水流遇到了礁石,产生了细微的滞涩和绕流。加固区的规则结构在压力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能量储备在飞速消耗,但确实有效地迟滞了“覆写”在这些点的渗透速度!
同时,谐振器将捕捉到的“覆写”规则特征实时反馈回来,经由系统【规则解析(中级)】的疯狂运转,不断更新着对抗模型。
【干扰节点能量消耗速率12%……预计持续运行时间:8.3小时。】
【规则渗透整体速率下降至每小时0.0027标准单位。干扰有效,但效率偏低。】
【检测到‘覆写’规则具备自适应特性,正在微调渗透模式以绕过加固点。】
系统的提示冰冷而客观。李默心中一沉。效率偏低,且对方会学习适应!这就像是用沙袋去阻挡不断上涨且会寻找缝隙的潮水,绝非长久之计。
“将军,干扰只能延缓,无法根除。我们必须加快‘节点计划’和‘意识防御场’的构建!”李默迅速沟通后方,“我需要全球范围内,所有已确认具备高‘意识协同’潜力节点的最新坐标和状态评估!”
“数据已传输!”苏晚的声音紧接着响起,带着高效运作后的疲惫与坚定,“另外,默资本和‘星火’联盟利用商业网络,已经开始秘密铺设‘心弦’计划的预备渠道,可以在六小时内完成全球主要人口区域的基础覆盖。”
“很好。”李默深吸一口气,将一部分心神沉入对“覆写”规则的深度解析中。他要找到这种规则的“核心逻辑”或者“底层驱动”,哪怕只是一丝破绽。
就在他全神贯注之际,识海中,那“协议之灵”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同于往常的、近乎“人性化”的凝重。
【检测到异常信息流附着于‘覆写’规则波段。正在尝试剥离解析……】
【解析成功。信息流内容:一段重复的、非攻击性高维编码。】
【开始转译……】
一段断断续续、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意念信息,流入李默的意识:
“……‘播种者’……遗民……听到请回应……”
“……‘最终协议’是否激活?‘文明火种’是否保存?”
……警惕‘收割’……警惕‘同化’(指启迪者)……”
“……我们……在‘边界’之外……等待……”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
李默的呼吸几乎停滞!
“播种者遗民”?“最终协议”?“文明火种”?
这段信息,是附着在“收割者”的规则覆写波上传递进来的!是谁?是真正的“播种者”幸存者?还是一个陷阱?信息中提到了“警惕‘同化’”,这与系统日志中提及的“播种者”与“启迪者”的战争记录吻合!
“系统!这段信息的来源能追溯吗?可信度多少?”李默急问。
【信息源极度模糊,似乎来自‘覆写’规则本身的深层结构,无法精确定位。信息编码方式与‘守护者日志’残卷中记录的‘播种者’紧急通讯协议相似度71%。可信度:待评估。建议保持警惕,暂不回应。】
系统给出了谨慎的建议。
李默心念电转。如果信息为真,那意味着“播种者”文明并未完全消亡,尚有“遗民”在“边界”之外活动,并且他们似乎知晓“守护者协议”和“最终协议”的存在!他们可能在寻找什么,或者……在确认什么。
如果信息是假的,是“收割者”或“启迪者”设下的圈套,目的是为了定位可能存在的“播种者”遗产(比如他李默),那回应将暴露自身。
但无论如何,这段信息的出现,揭示了这场宇宙棋局,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复杂!除了明面上的“收割者”、“启迪者”、“星鸟”、格陵兰“寂静守卫者”之外,竟然还可能存在第五方——疑似“播种者遗民”!
他暂时压下了回应的冲动,但将这个信息列为最高机密。这或许是危机中的一丝变数,必须谨慎对待。
五十七天。
“铁幕”网络的干扰节点在持续运行了七小时后,开始陆续因能量耗尽或规则过载而失效。“覆写”的渗透速率逐渐回升。李默不得不动用自身储备的系统能量,进行临时性的补充和修复,但这并非可持续之道。
他意识到,单纯的规则层面被动防御,如同用堤坝阻挡海啸,终有极限。必须尽快启动更根本的防御——基于文明集体意识的主动防御场。
“苏晚,启动‘心弦’计划第一阶段预热。”李默做出决定,“以‘希望’、‘守护’、‘生命’为核心关键词,进行低强度的、非指向性的全球信息铺垫,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情绪,为最终的共鸣做准备。”
“明白!信息模板已就位,渠道开始激活。”苏晚立刻执行。
同时,李默将“节点计划”筛选出的第一批、共计十七个位于不同大洲、具备较高“意识协同”潜力的团体坐标,输入了自己的导航系统。他需要亲自前往这些地方,不是去感受,而是去 “连接” 和 “赋能” ,将这些分散的节点,初步串联成网的雏形。
他看了一眼星图,那暗红色的边界又向太阳系内部推进了一丝。
时间,越来越少。敌人的面纱一层层揭开,而盟友的影子,却依旧模糊不清。
他深吸一口气,驾驭着接应舰船,破开海浪,向着最近的一个“节点”——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古老修行圣地——疾驰而去。
播种者的影子已然浮现,而承载着文明最后希望的“锚点”,即将开始编织那张以亿万人心念为线的,最后的防御之网。
“铁幕网络报告,规则压力持续升高,初始渗透速率约为每小时0.003个标准规则单位(‘织网’自定标度)。”技术人员的汇报声在指挥频道中响起,带着压抑不住的紧张。
0.003,这个数字看似微小,但放在行星尺度上,并且是持续不断的渗透,其累积效应将是毁灭性的。这印证了将军的推测——“覆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启动一级干扰响应。”李默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优先序列:近地轨道空间站、大型粒子对撞设施、已标记远古遗迹外围。”
命令下达,“铁幕”网络中预设的数十个关键节点同时亮起。这些节点并非物理装置,而是李默通过【能量塑形】与【空间锚定】,结合“织网”计算资源,在特定规则薄弱点构筑的微型“规则加固区”和“感知谐振器”。
刹那间,在无形的规则层面,一场静默的攻防已然展开。
李默能“看”到,当那暗红色的规则潮汐触及他设置的加固区时,如同水流遇到了礁石,产生了细微的滞涩和绕流。加固区的规则结构在压力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能量储备在飞速消耗,但确实有效地迟滞了“覆写”在这些点的渗透速度!
同时,谐振器将捕捉到的“覆写”规则特征实时反馈回来,经由系统【规则解析(中级)】的疯狂运转,不断更新着对抗模型。
【干扰节点能量消耗速率12%……预计持续运行时间:8.3小时。】
【规则渗透整体速率下降至每小时0.0027标准单位。干扰有效,但效率偏低。】
【检测到‘覆写’规则具备自适应特性,正在微调渗透模式以绕过加固点。】
系统的提示冰冷而客观。李默心中一沉。效率偏低,且对方会学习适应!这就像是用沙袋去阻挡不断上涨且会寻找缝隙的潮水,绝非长久之计。
“将军,干扰只能延缓,无法根除。我们必须加快‘节点计划’和‘意识防御场’的构建!”李默迅速沟通后方,“我需要全球范围内,所有已确认具备高‘意识协同’潜力节点的最新坐标和状态评估!”
“数据已传输!”苏晚的声音紧接着响起,带着高效运作后的疲惫与坚定,“另外,默资本和‘星火’联盟利用商业网络,已经开始秘密铺设‘心弦’计划的预备渠道,可以在六小时内完成全球主要人口区域的基础覆盖。”
“很好。”李默深吸一口气,将一部分心神沉入对“覆写”规则的深度解析中。他要找到这种规则的“核心逻辑”或者“底层驱动”,哪怕只是一丝破绽。
就在他全神贯注之际,识海中,那“协议之灵”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同于往常的、近乎“人性化”的凝重。
【检测到异常信息流附着于‘覆写’规则波段。正在尝试剥离解析……】
【解析成功。信息流内容:一段重复的、非攻击性高维编码。】
【开始转译……】
一段断断续续、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意念信息,流入李默的意识:
“……‘播种者’……遗民……听到请回应……”
“……‘最终协议’是否激活?‘文明火种’是否保存?”
……警惕‘收割’……警惕‘同化’(指启迪者)……”
“……我们……在‘边界’之外……等待……”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
李默的呼吸几乎停滞!
“播种者遗民”?“最终协议”?“文明火种”?
这段信息,是附着在“收割者”的规则覆写波上传递进来的!是谁?是真正的“播种者”幸存者?还是一个陷阱?信息中提到了“警惕‘同化’”,这与系统日志中提及的“播种者”与“启迪者”的战争记录吻合!
“系统!这段信息的来源能追溯吗?可信度多少?”李默急问。
【信息源极度模糊,似乎来自‘覆写’规则本身的深层结构,无法精确定位。信息编码方式与‘守护者日志’残卷中记录的‘播种者’紧急通讯协议相似度71%。可信度:待评估。建议保持警惕,暂不回应。】
系统给出了谨慎的建议。
李默心念电转。如果信息为真,那意味着“播种者”文明并未完全消亡,尚有“遗民”在“边界”之外活动,并且他们似乎知晓“守护者协议”和“最终协议”的存在!他们可能在寻找什么,或者……在确认什么。
如果信息是假的,是“收割者”或“启迪者”设下的圈套,目的是为了定位可能存在的“播种者”遗产(比如他李默),那回应将暴露自身。
但无论如何,这段信息的出现,揭示了这场宇宙棋局,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复杂!除了明面上的“收割者”、“启迪者”、“星鸟”、格陵兰“寂静守卫者”之外,竟然还可能存在第五方——疑似“播种者遗民”!
他暂时压下了回应的冲动,但将这个信息列为最高机密。这或许是危机中的一丝变数,必须谨慎对待。
五十七天。
“铁幕”网络的干扰节点在持续运行了七小时后,开始陆续因能量耗尽或规则过载而失效。“覆写”的渗透速率逐渐回升。李默不得不动用自身储备的系统能量,进行临时性的补充和修复,但这并非可持续之道。
他意识到,单纯的规则层面被动防御,如同用堤坝阻挡海啸,终有极限。必须尽快启动更根本的防御——基于文明集体意识的主动防御场。
“苏晚,启动‘心弦’计划第一阶段预热。”李默做出决定,“以‘希望’、‘守护’、‘生命’为核心关键词,进行低强度的、非指向性的全球信息铺垫,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情绪,为最终的共鸣做准备。”
“明白!信息模板已就位,渠道开始激活。”苏晚立刻执行。
同时,李默将“节点计划”筛选出的第一批、共计十七个位于不同大洲、具备较高“意识协同”潜力的团体坐标,输入了自己的导航系统。他需要亲自前往这些地方,不是去感受,而是去 “连接” 和 “赋能” ,将这些分散的节点,初步串联成网的雏形。
他看了一眼星图,那暗红色的边界又向太阳系内部推进了一丝。
时间,越来越少。敌人的面纱一层层揭开,而盟友的影子,却依旧模糊不清。
他深吸一口气,驾驭着接应舰船,破开海浪,向着最近的一个“节点”——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古老修行圣地——疾驰而去。
播种者的影子已然浮现,而承载着文明最后希望的“锚点”,即将开始编织那张以亿万人心念为线的,最后的防御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