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洞察之眼-《无敌神豪系统你想要吗?》

  贝法资本的第一轮攻势,如同撞上礁石的海浪,在付出不小代价撕开的口子前,暂时退却。舆论风向被扭转,供应链危机解除,国企订单重启。默资本内部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但李默和苏晚都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他们像是在试探我们的深浅和反应速度。”苏晚站在李默办公室的巨幅电子战略图前,上面标注着贝法资本已知的关联节点和资金流向,许多线条仍处于模糊的虚线状态。“损失了一些筹码,但摸清了我们的部分底牌。接下来,恐怕不会是这种隔山打牛的把戏了。”

  李默的目光落在战略图上一个若隐若现的区域——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产业协会(SEMI)即将在浦东举办的年度峰会。这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顶级盛会,巨头云集,也是新技术、新合作、新联盟诞生的温床。

  “贝法资本是SEMI的白金会员,他们的一位资深合伙人,理查德·王,是这次峰会‘全球供应链韧性’分论坛的主席。”李默缓缓道,“我们收到了邀请,但只是普通参会资格。”

  [战略推演启动:分析SEMI峰会潜在博弈场景…]

  [高概率事件(78%):贝法资本利用主场优势,在峰会期间联合国际友商,从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或市场准入层面,对科瑞/灵犀体系进行‘合法性’或‘先进性’质疑。]

  [中概率事件(55%):借峰会场合,接触并拉拢我们潜在的国内合作伙伴或投资人,进行分化瓦解。]

  [低概率事件(30%):直接提出收购或战略投资要约,进行资本层面的捆绑或控制。]

  无论哪种,峰会都将成为一个放大器和角力场。

  “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李默眼神锐利,“既然他们搭好了台,我们也要上去唱一出戏。”

  他转向苏晚:“我们需要一个能在那个级别的论坛上,让所有人,尤其是那些国际巨头和顶级投资人,都无法忽视的‘爆点’。”

  苏晚立刻领会:“技术突破?科瑞下一代扫描仪的原型机不是快好了吗?”

  “原型机还不够震撼。”李默摇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能看到清晰商业化路径的解决方案。把灵犀的传感器,科瑞的扫描技术,加上我们正在秘密研发的基于AI的数据分析平台,三者融合,形成一个针对半导体前道检测的‘智能质量控制系统’雏形。名字就叫……‘洞察之眼’。”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将三个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模块强行整合,在短短一个月内拿出一个能登上国际顶级舞台的演示系统,风险极高。

  “时间太紧了!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满盘皆输!”苏晚蹙眉。

  “所以需要极限施压。”李默语气没有任何转圜余地,“告诉刘工和灵犀的团队,这是死命令。资源无限量供应,所有流程绿灯。我要在峰会前,看到‘洞察之眼’至少完成核心功能的闭环演示!”

  命令下达,默资本旗下的研发力量再次开足马力,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冲刺状态。松江的科瑞工业园和张江的灵犀实验室,灯火彻夜通明。

  与此同时,李默授意陈律师,启动了对冯振国及其关联势力海外资产的清理行动。一系列经过精心准备的匿名举报材料和资产冻结申请,通过特殊渠道,被分别送达了香港、开曼群岛和瑞士的相关机构。这不是为了立刻置其于死地,而是要让他和他背后的残余势力彻底失去搞小动作的资源和精力,斩断贝法资本可能利用的一条内应线索。

  就在“洞察之眼”项目攻坚到最关键时刻,一个意外的访客,通过苏晚的关系,要求秘密会见李默。

  来人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华微装备”的首席技术官,郭永年。华微装备是国企背景,在部分领域已能与国际巨头一较高下,但在前道检测这类最尖端的环节,仍依赖进口。

  郭工年近花甲,气质儒雅,但眉宇间带着技术人特有的执拗和急切。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表明来意:

  “李总,苏小姐,冒昧打扰。你们在科瑞和灵犀做的事情,我一直在关注。”他拿出一份厚厚的技术资料,“这是我们华微在晶圆加工环节遇到的一个卡脖子问题,涉及纳米级别的缺陷捕捉和分类,现有的进口设备,要么价格是天价,要么核心算法对我们封闭。我们自己的团队攻关了三年,进展缓慢。”

  他将资料推到李默面前:“我听说你们在做一个叫‘洞察之眼’的东西?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合作?或者,让我们看看你们的演示?如果方向可行,华微可以投入资源,甚至……可以考虑采购。”

  李默和苏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机遇。华微装备的认可和潜在订单,其分量远超那两家国企!这不仅是巨大的商业机会,更是对科瑞、灵犀技术实力的最强背书!如果能拿下华微,SEMI峰会上,贝法资本的任何诘难都将显得苍白无力。

  但风险也同样巨大。“洞察之眼”尚在襁褓之中,此刻向华微这样的权威机构展示,无异于一场豪赌。成功了,一步登天;失败了,可能连带着科瑞和灵犀积累的所有信誉一同葬送。

  [战略推演启动:评估与华微装备提前接触风险与收益…]

  [收益:获得顶级客户背书,极大提升峰会话语权,潜在巨额订单,加速技术迭代。成功概率(基于‘洞察之眼’当前完成度):35%。]

  [风险:技术不成熟导致演示失败,失去华微信任,负面影响扩散至整个行业,可能被贝法资本利用并放大。失败概率:65%。]

  [建议:推迟接触,待‘洞察之眼’更成熟后再议。]

  推演结果倾向于保守。

  李默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郭工带来的资料上,那些复杂的技术参数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他眼中仿佛变成了一个个跳跃的坐标。他能感觉到,“洞察之眼”的初始设计思路,与华微的需求存在着某种高度的契合。

  “郭工,”李默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资料我们留下研究。三天后,还是这里,我们给您一个初步的方案演示。”

  苏晚猛地看向李默,眼中满是惊愕。这比战略推演的建议激进得多!

  郭工也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三天?李总,你确定?”

  “不确定。”李默坦诚道,“但有些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我们愿意赌一把,就赌我们的技术方向,能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送走将信将疑又满怀期待的郭工,苏晚立刻关上门:“你疯了?只有三天!现在的完成度连内部演示都勉强!”

  “压力是最好的催化剂。”李默眼神灼灼,“告诉刘工,目标变了。三天后,不是内部演示,是面对华微装备CTO的生死考核!把所有能调动的人手全部压上,二十四小时轮班!我需要看到‘洞察之眼’至少能跑通华微提供的那个核心缺陷检测案例!”

  命令如山。整个研发团队被推向了极限。李默亲自坐镇协调,利用“信息过滤器”快速处理着各个模块反馈来的海量技术问题,用“战略推演”模拟着不同技术路径的优劣和风险。苏晚则调动一切资源,保障后勤,并动用媒体关系,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外界可能出现的任何风声。

  三天时间,在近乎窒息的紧张氛围中流逝。

  第三天傍晚,约定的时间将至。秘密会议室内,郭工准时到来。他身后还跟着两位表情严肃的技术专家。

  演示台上,连接着“洞察之眼”原型系统的屏幕亮着,线条和数据缓缓流动。刘工站在一旁,脸色苍白,嘴唇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李默和苏晚坐在对面,表面平静,但桌下紧握的拳头泄露了内心的波澜。

  “郭工,请。”李默做了个手势。

  刘工深吸一口气,开始操作。他将华微提供的那组包含特定纳米级缺陷的晶圆数据流,导入系统。

  屏幕上,数据开始剧烈波动,算法运行指示灯疯狂闪烁。时间一秒一秒过去,预期的缺陷标记和分类结果却迟迟没有稳定输出。

  刘工额头冷汗涔涔,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试图进行临时调整。

  郭工身后的专家微微摇头,交换了一个失望的眼神。

  苏晚的心沉了下去。

  就在刘工几乎要绝望放弃的那一刻,李默突然起身,走到操作台前,俯身对刘工低声快速说了几个极其专业的技术参数和算法调整指令。那是他在“信息过滤器”和“战略推演”双重加持下,基于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瞬间判断,找到的一个可能突破口。

  刘工愣了一下,随即如同抓住救命稻草,飞快执行。

  屏幕上混乱的数据流猛地一滞!

  紧接着,清晰、准确的缺陷标记被逐一标注出来,分类结果稳定地显示在右侧窗口,与华微提供的标准答案吻合度,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二!

  成功了!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剩下机器风扇的嗡鸣。

  郭工猛地站起身,走到屏幕前,仔细核对着每一个数据,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

  “这……这怎么可能?才三天……”他喃喃自语,随即转向李默,眼神炽热,“李总!就是这个!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

  他紧紧握住李默的手:“合作!我们必须合作!细节我们马上谈!”

  送走兴奋不已的郭工一行,会议室里只剩下李默、苏晚和刘工。刘工几乎虚脱地瘫坐在椅子上。

  苏晚看着李默,眼神复杂,有后怕,有庆幸,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你刚才……是怎么做到的?”

  李默没有回答,只是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浦东已然亮起的璀璨灯火。SEMI峰会的举办场馆,就在那片灯火之中。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赌赢了。

  有了华微装备的初步认可和合作意向,“洞察之眼”不再是实验室的概念产品,而是得到了市场最严苛检验的准商品。

  贝法资本,SEMI峰会……

  他转过身,对苏晚和刘工说道:

  “准备一下,该我们去踢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