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人丁兴旺 国运之基-《科级帝君》

  这几天,单位里最热的话题就是新出台的生育鼓励政策了。不仅全面放开三胎,还出台了一整套实实在在的补贴措施,从怀孕保健、分娩补助,到奶粉钱、托育补贴,甚至还有购房优惠,力度空前。

  食堂里,几个年轻同事围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回上头是动真格的了啊!”小张拿着手机,指着上面的政策解读,“你看这补贴明细,从怀上到孩子三岁,零零总总加起来,能省不少钱呢!”

  李姐叹了口气:“补贴是好事,可生娃养娃哪光是钱的事?精力跟不上啊!我和我老公都是独生子女,上面四个老人,下面要是再来俩娃,想想都头大。”

  小王倒是挺乐观:“我觉得吧,有总比没有强!至少表明了国家的态度,鼓励大家生。而且你看,政策还强调要增加托育机构,优化产假育儿假,这是在想办法帮咱们解决实际困难嘛。”

  陈远听着大家的议论,心里也在琢磨。他是经历过计划生育严格时期的人,如今看到政策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大力鼓励生育,不禁感慨时代变迁之快。他理解国家的难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未来可能短缺,这是关系到长远发展的大问题。但也能体会现在年轻人的压力,高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强度工作,像三座大山,让很多人生不起、不敢生。

  “主任,您说这政策能有效果吗?”小王看到陈远,忍不住问道。

  陈远笑了笑:“效果肯定有,但需要时间。这就像种树,政策是阳光雨露,但土壤(社会环境)也得肥沃,种子(生育意愿)自己也得想发芽才行。”

  晚上回家,他跟林薇聊起这事。林薇一边给陈曦检查作业,一边说:“补贴当然好,但生孩子不是养宠物,给口吃的就行。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给孩子一个稳定、有爱的成长环境。现在的人,不是不想生,是怕负不起那个责任。”

  陈曦抬起头,好奇地问:“妈妈,你要给我生个小弟弟小妹妹吗?”

  林薇哭笑不得地戳了戳他的额头:“有你一个就够操心的了!先把你的学习成绩搞上去再说!”

  陈远看着母子俩互动,心里那个关于“人口”和“国运”的疑问更重了。这生生不息的人丁,与一个文明的气运,到底是如何紧密相连的? 国家如此大力鼓励,其深层意义,恐怕远不止解决劳动力那么简单。

  带着这个疑问,他沉入了梦乡。

  文昌殿内,景象与往日不同。那浩瀚的文运长河,其水势的丰沛程度,似乎与某些更根本的东西联系在一起。陈远能感觉到,长河的“水量”并非一成不变,而与其源头活水的补充息息相关。

  “书灵,我感觉到文运长河的气象,似乎与人间的人口兴衰有关?”陈远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书灵的神色少有的庄重,他引着陈远来到文运长河最为本源的地方。在这里,陈远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

  只见那无穷无尽、奔流不息的文运之水,其最初的源头,并非来自虚空,而是来自于无数条细密如网、闪烁着柔和生命光晕的“涓涓细流”。这些细流,每一道都代表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所带来的最本源的“生机之气”和“文明潜力”!

  “帝君,您看明白了么?”书灵指着那无数道汇入文运主干的生机细流,“人,才是文运最根本的载体和源头。 文明的一切——知识、技术、艺术、制度——都需要由人来创造、传承和发展。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就如同大河失去了源头活水,终将逐渐干涸。”

  陈远凝神望去,果然,那些生机细流密集汇入的区域,文运长河就格外澎湃,河中承载的文明之光(各种知识、技艺的显化)也越发璀璨繁多。而一些细流明显稀疏、甚至开始断流的区域,对应的文运河段就显得有些后继乏力,光芒黯淡。

  “这便是国家为何要大力鼓励生育的深层天机所在,”书灵解释道,“非止为劳动力,实为固文明之本,续文运之源!”

  他进一步具象化地展示:每一个新生命降生,不仅带来一道生机细流,其灵魂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性(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艺术家、工匠、教师……),也会在文运长河中点亮一颗潜在的“未来之星”。人口结构健康,年轻生命不断涌现,文运长河便充满活力,奔流向前;若人口老龄化,生机细流枯竭,文运长河便会失去动力,文明可能陷入停滞甚至衰退。

  “所以,那些育儿补贴、政策优惠,”陈远恍然大悟,“在更高维度上看,其实是在投资文运的‘基础设施’,是在为文运长河开源啊!”

  “正是如此!”书灵点头,“可类比于人间修水库、引渠灌溉。发放补贴,减轻养育负担,改善育儿环境,就如同疏通河道,清理淤泥,让那生机细流能更顺畅、更大量地汇入主干。这是在滋养文明的根!”

  书灵邀请陈远更近距离地观察那“生机之源”的运作。陈远看到,一道道代表着新生儿潜能的柔和光点,从冥冥中汇聚而来,落入文运长河的源头,化作新的生机细流。而这些光点的数量和亮度,明显受到人间政策与环境的影响。

  在那些鼓励生育政策得力、社会环境对育儿友好的地方,上空仿佛开启了一个个无形的“增益光环”,吸引着更多、更明亮的潜能光点落下,汇成的生机细流也越发粗壮活泼。

  而在那些养育压力巨大、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上空则仿佛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抑制雾气”,使得落下的潜能光点不仅数量减少,亮度也黯淡了许多,汇入的细流自然纤细无力。

  陈远甚至还看到一些已经存在的、代表着年轻灵魂的细小支流,因为现实中的教育内卷、就业压力、高生活成本等“巨石”堵塞,而变得流转不畅,光芒闪烁,仿佛充满了焦虑和无力感。

  “看到了吧,帝君,”书灵指着那些“巨石”和“抑制雾气”,“这些就是阻碍生机汇入的现实问题。国家的政策,正是在努力搬开这些‘巨石’,驱散这些‘雾气’。”

  陈远深有感触:“看来,鼓励生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光给钱还不够,还得在教育、住房、就业等方方面面创造出一个让孩子能健康成长、让年轻人敢生愿养的环境才行。”

  神识回归,陈远对国家的生育政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绝非简单的“催生”,而是关乎国运昌隆、文明延续的战略布局。

  第二天在单位,当大家再次讨论起生育补贴时,陈远加入了讨论。

  “补贴很重要,是雪中送炭。”陈远说,“但咱们思考问题,可以再往深里想一层。国家鼓励生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咱们这个民族,这个文明,能一直充满活力地延续下去。咱们每个人,如果条件允许,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