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竹节藏魂 匠心承运-《科级帝君》

  处理完“柳小枝案”带来的阴郁之气,接连几日,陈远都感觉心神有些滞涩,仿佛笔墨之间都沾染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沉重。这日周末,他难得清闲,便应儿子陈曦的强烈要求,带他去了南都市新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希望能借此涤荡一下心中的郁结。

  体验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剪纸、泥塑、糖画、皮影……各式各样的传统技艺摊位前都围满了好奇的游客和孩童。陈曦像只欢快的小鸟,在各个摊位间穿梭,看得目不暇接。

  然而,陈远的脚步却在一个相对冷清的角落停了下来。摊位后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匠人,正低头专注地打磨着手中的物件。他面前的摊位上,没有炫目的色彩和喧闹的声响,只静静地陈列着几十个用竹子制成的小人。

  这些竹节小人形态各异,有的作揖,有的奔跑,有的挑担,有的读书,高不过一掌,通体是竹子本身的淡黄或浅褐色泽,没有任何彩绘,仅凭竹节天然的形态和匠人巧妙的切割、钻孔、穿线,便赋予了它们生动的姿态和灵动的关节。连接处用细细的麻绳系住,轻轻一提线,小人便能手舞足蹈,憨态可掬。

  “爸爸,快看!这个小人会动!”陈曦也被吸引过来,拿起一个读书小人,小心翼翼地提动丝线,小人手中的“竹简”(也是一片削薄的竹片)便随之上下晃动,仿佛在吟诵诗书。

  陈远没有立刻回应儿子,他的心神已被深深触动。在他的文昌法眼之中,这些看似朴拙的竹节小人,周身竟散发着极其微弱却异常纯净的青色光晕!那光晕并非神力,而是……一种凝聚的“匠心”与“童趣”,是纯粹的手工造物所蕴含的“创造之力”与“愉悦之念”。这股力量,正丝丝缕缕地汇入无形的文运长河,虽然细微,却如同溪流,清澈而富有生机。

  “老先生,您这竹节小人,做得真好。”陈远蹲下身,拿起一个作揖的小人,触手温润,带着竹子的清香。

  老匠人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祖传的小玩意儿,哄孩子玩的。现在的小娃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