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网暴涤荡 心镜清明-《科级帝君》

  夜色深沉,陈远在文昌殿中缓缓睁开双眼。《功德簿》悬浮在他面前,原本温润的光华中,此刻却夹杂着几缕刺眼的暗红色戾气——那是来自网络空间的负面能量,如同毒蛇般在文运网络中蔓延。

  通过分殿网络的感应,陈远看到了令人痛心的景象:

  一位年轻女教师因在课堂上讲解传统文化,被断章取义的视频恶意剪辑,遭到全网围攻;

  一位老中医分享养生知识,被污蔑为传播迷信,家人受到骚扰;

  就连文运驿站的志愿者,也因坚持传统文化活动而被贴上守旧迂腐的标签……

  网络暴力,伤人于无形啊。陈远目光转冷。

  第一节:网暴之殇

  清晨,陈远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紧急汇报。

  陈组长,出事了!张晓急匆匆地推门而入,我们文运工程的志愿者李老师,因为组织传统礼仪教学活动,被人在网上恶意攻击。

  陈远打开电脑,映入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污言秽语。一个名为传统文化是糟粕的话题下,李老师教学时的照片被恶意P图,配上了各种侮辱性文字。更令人发指的是,有人甚至开始人肉她的家人信息。

  李老师现在情况怎么样?

  她已经两天没来驿站了,听说精神很不好。张晓忧心忡忡地说。

  陈远立即通过文昌神力探查,发现李老师的文运之光正在急剧黯淡,周身被灰黑色的负面能量缠绕。而那些施暴者,却在网络的掩护下肆意妄为,毫无愧疚之心。

  必须制止这股歪风。陈远下定决心。

  第二节:梦中审判

  当晚,陈远在文昌殿中启动了特殊的惩戒机制。

  他首先锁定了几个网暴的主要发起者。通过《功德簿》的因果追溯,他看到了这些人的真实面目:

  一个是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只能在网络上寻求存在感的失业青年;

  一个是靠制造对立话题赚取流量的自媒体写手;

  还有一个是纯粹以伤害他人为乐的恶意网民……

  既然在现实中难以惩戒,那就让其在梦中接受审判。陈远催动神力。

  第一个目标,是那个失业青年小王。在梦中,他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古老的法庭上,对面是被他网暴的李老师。

  你可知罪?威严的声音在法庭回荡。

  我、我就是在网上说了几句话……小王还想狡辩。

  这时,法庭四周突然显现出无数画面:李老师因他的言论整夜失眠、她的老母亲担忧落泪、学生们困惑不解的眼神……

  言语如刀,伤人无形。你每一条恶评,都是一把利刃。

  小王看着这些画面,终于低下了头。

  第三节:因果循环

  第二个目标是自媒体写手老张。在梦中,他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角色互换。

  他发现自己成了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而他曾经写过的那些恶毒文章,现在全部指向了他自己。更可怕的是,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被网暴者的痛苦:失眠、焦虑、恐惧……

  不!我知道错了!老张在梦中哭喊。

  这时,陈远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日你所感受的,不及你施加于他人的万分之一。

  老张醒来时,浑身冷汗。他立即删除了所有攻击性文章,并在网上公开发表了忏悔书。

  最顽固的是第三个目标——以伤害他人为乐的小刘。陈远对他采取了更严厉的惩戒。

  在梦中,小刘被困在一个无限循环的镜屋中。每面镜子都映照出被他伤害过的人的面容,那些痛苦的表情、绝望的眼神,不断在他眼前闪现。

  放过我!我知道错了!小刘在镜屋中疯狂奔跑,却始终无法逃脱。

  直到他真心忏悔,镜屋才缓缓消失。

  第四节:现实转机

  梦境惩戒的效果很快显现。

  第二天,攻击李老师的网络言论明显减少。几个主要的施暴者不仅删除了不当言论,还主动发文道歉。

  更让陈远欣慰的是,李老师的文运之光开始恢复。她重新回到文运驿站,继续她的教学工作。

  陈组长,真是太神奇了。张晓兴奋地汇报,那些攻击者好像突然醒悟了一样。

  陈远微笑不语。只有他知道,这是文运守护网络在发挥作用。

  然而,他也清楚,单靠惩戒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源上净化网络环境。

  第五节:净化网络

  陈远开始着手构建网络文运净化系统。

  他在文昌殿中催动神力,以《功德簿》为核心,在网络空间布下特殊的净化节点。这些节点如同过滤器,能够识别和消解网络暴力等负面能量。

  同时,他引导分殿网络中的代行者,在现实中开展网络素养教育:

  在学校,老师们开始教授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

  在社区,志愿者们组织文明上网讲座;

  在文运驿站,开设了网络言行修养课程……

  更妙的是,陈远通过网络节点,向那些潜在的施暴者传递正能量,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想法。

  一个月后,网络环境明显改善。不仅针对文运工程的攻击减少了,整个网络空间的戾气都在消退。

  第六节:深层救治

  陈远深知,惩戒和净化只是治标,真正的救治在于心灵。

  他特别关注那些曾经遭受过网络暴力的受害者。通过文运网络,他为他们提供精神支持:

  让失眠者能够安睡;

  让焦虑者获得平静;

  让失去信心的人重拾勇气……

  一位曾经因网暴而抑郁的年轻画家,在文运之力的滋养下重新拿起画笔,创作出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作品;

  一位被谣言困扰的老学者,在梦中学到了应对之法,如今能够坦然面对非议;

  就连李老师,也在经历这次风波后变得更加坚强,她的传统文化课程愈发受欢迎。

  苦难如同磨刀石,陈远在给代行者们的神谕中写道,经此一劫,文运之光反而更加璀璨。

  第七节:长效机制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陈远推动建立了网络文运守护的长效机制。

  首先,他制定了《网络言行文运守则》,明确了网络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

  其次,他建立了网络暴力预警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制止网暴行为;

  再次,他组建了网络文运使者队伍,专门负责网络空间的文明引导;

  最后,他开设了网络心灵疗愈课程,帮助网暴受害者恢复心理健康。

  这些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网络文运守护体系。

  第八节:新的挑战

  就在网络环境逐渐改善时,新的挑战出现了。

  一股更加隐蔽的浊流开始在网络上蔓延:它们不再使用明显的暴力语言,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话术,潜移默化地扭曲价值观、解构传统文化。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陈远感叹。

  他立即调整策略,将净化系统的重点转向识别这种隐蔽的精神污染。

  同时,他加强了正能量内容的传播:制作优质的传统文化节目、推广经典的文学作品、传播积极的价值观……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现实中的文运守护。

  第九节:心镜清明

  三个月后,陈远在文昌殿中审视着网络空间的文运状况。

  原本弥漫的暗红色戾气已经大幅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温和明亮的正能量。网络文运节点稳定运行,如同一面面明镜,照见人心,净化言行。

  心镜清明,方能见性明心。陈远若有所悟。

  他明白,网络文运守护的本质,是引导人们保持内心的清明。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保持理性,才能在虚拟世界中守住本心。

  第二天,在全省网络文明建设会议上,陈远分享了他的心得: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道德洼地。我们要用传统文化的智慧,照亮网络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花开遍虚拟世界。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陈远知道,这场网络文运守护战还远未结束。但只要文运之光不灭,文明之火就会永远传承。

  虚实相生,心镜清明。这,就是文运守护的真谛。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