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文运之殇 暗室欺心-《科级帝君》

  周一清晨,陈远刚走进文旅局办公楼,就察觉到气氛不对。

  几个正在交谈的科员见到他,立即散开,眼神躲闪。走廊里,有人对他指指点点,见他走近又装作无事发生。

  陈主任,早。小王端着茶杯从茶水间出来,神色慌张,那个......钱副局长让您一来就去他办公室。

  陈远点点头,心中已有预感。自从他主持办公室工作以来,类似的小动作就没断过。但今天的阵势,显然不同寻常。

  第一节:暗箭难防

  钱副局长办公室内,气氛凝重。

  小陈啊,钱副局长皮笑肉不笑地指着桌上的一份文件,有人反映你在非遗项目中收受好处,这是怎么回事?

  陈远拿起文件,是一封匿名举报信,指控他利用职务之便,为石守拙的非遗项目开绿灯,并收受贵重礼品。信中甚至附了一张照片——石守拙送他的那支生漆夹纻毛笔。

  钱局,这支笔是石老师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价值不超过两百元,符合公务往来标准。陈远平静地说,而且,石老师的项目是经过专家评审的,所有程序都有据可查。

  话是这么说,钱副局长慢悠悠地品着茶,但现在影响很不好啊。这样吧,你先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配合调查。

  陈远心中一沉。这是要变相停职。

  回到办公室,他发现电脑已经被技术科收走,办公桌也被翻得乱七八糟。小王红着眼圈站在门口:

  陈主任,他们......他们说这是例行检查。

  没事,陈远拍拍他的肩,清者自清。

  但事情远没有结束。接下来的几天,各种谣言在局里疯传:

  有人说他靠关系上位,有人说他贪污公款,更有人造谣他私生活不检点。曾经对他笑脸相迎的同事,现在都避之不及。

  第二节:孤立无援

  最让陈远心痛的是,这些谣言开始影响到他的工作。

  之前推进的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被叫停,《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也被转交给别人。就连已经安排好的婚礼酒店,也突然来电说场地需要维修。

  陈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林薇焦急地问,我爸妈接到匿名电话,说你在单位出事了。

  陈远只能强作镇定:有人在搞小动作,很快就会过去。

  但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他被安排到一个闲置的办公室,没有任何具体工作,每天就是看报纸、喝茶。这种冷暴力,比直接的冲突更让人难受。

  更过分的是,有人开始在他的考勤、报销上做文章,处处刁难。一份普通的出差报销单,被财务科退了三次,每次都能挑出新毛病。

  陈主任,这是有人故意整你啊。老张偷偷告诉他,我听说,是钱副局长授意的。

  陈远沉默。他早就猜到是钱副局长在背后操纵,但没想到手段如此卑劣。

  第三节:文运受损

  深夜,文昌殿中。

  陈远展开《功德簿》,震惊地发现自己的文运正在受损。代表他命格的光柱变得黯淡,周围缠绕着灰黑色的、之气。

  更严重的是,由于他的工作受阻,那些依赖他推动的文化项目也受到影响:

  石守拙的非遗传承计划陷入停滞;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被无限期推迟;

  未成年人文化权益保护工作进展缓慢......

  这些项目的文运光点都出现了波动,特别是青少年文运,刚刚焕发的生机又开始消退。

  好狠毒的手段。陈远握紧拳头,这是要连根拔起啊。

  但作为文昌帝君,他清楚地知道,对这种卑劣行径,不能以暴制暴,而要以正胜邪。

  第四节:以正克邪

  陈远决定双管齐下。

  在凡世,他采取了三项措施:

  第一,以静制动。他对所有指控都坦然面对,积极配合调查,用事实说话;

  第二,继续工作。虽然被停职,但他仍然每天到岗,整理文化保护资料,研究先进地区经验;

  第三,寻求支持。他联系了之前帮助过的苏怀瑾、林素问等人,请他们提供证言。

  在文昌殿中,他则采取了更根本的措施:

  1. 明镜高悬:让造谣者在梦中看到自己的卑劣行径,唤醒其良知;

  2. 因果循环:让幕后主使自食恶果,其精心策划的另一个项目突然出现问题;

  3. 正气护体:增强自身的文运防护,让诽谤不攻自破;

  4. 善缘相助:让正直的同事和领导偶然发现真相的证据。

  第五节:云开月明

  转机出现在一周后。

  先是审计部门出具正式报告,证明陈远经手的所有项目都合规合法。接着,纪委也得出结论:举报内容纯属诬告。

  更关键的是,小王冒着风险,提供了钱副局长授意造谣的录音证据。原来,钱副局长一直嫉妒陈远的能力,担心这个年轻人威胁到自己的位置。

  陈主任,对不起,小王愧疚地说,之前我太害怕了......

  你做得对。陈远拍拍他的肩,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真相大白后,局里召开了全体大会。局长亲自为陈远正名,并宣布钱副局长停职接受调查。

  那些曾经疏远陈远的同事,又都换上了笑脸。但陈远已经看透了这些虚伪的面孔。

  第六节:文运重光

  更让陈远欣慰的是,文运的损失很快得到了弥补。

  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功德簿》显示,他的文运光柱不仅恢复了亮度,还因为经受住考验而变得更加纯粹、坚韧。

  那些受影响的文运项目也重新启动,而且进展更加顺利:

  石守拙的非遗工作室获得了更多支持;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扩展到全市;

  《传统文化保护条例》顺利进入立法程序......

  特别让陈远感动的是,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都没有忘记他:

  张浩和同学们制作了感谢卡,祝他早日;

  李天明和志愿者团队到局里为他作证;

  林素问发动社区居民联名写信支持他......

  看来,我做的每一件好事,都在文运中留下了印记。陈远感慨。

  第七节:新的领悟

  经历这次风波,陈远对文运守护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运的敌人,不仅来自外部的侵蚀,也来自内部的腐败。那些掌握文化权力的文化人,如果心术不正,造成的破坏往往更大。

  以后在选拔文化干部时,要特别注重德行。他在给局党组的建议中写道,文运守护,首先要守护的是人心。

  同时,他也意识到,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建立更完善的制度:

  · 建立文化项目的透明化管理机制;

  · 设立文化工作者的道德考评体系;

  · 完善举报和保护机制,让正直的人敢于发声。

  第八节:破茧成蝶

  一个月后,陈远正式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这一次,再没有人敢在背后说三道四。

  更让他开心的是,婚礼也顺利举行。在婚礼上,石守拙特意送来一尊亲手制作的文昌帝君像:

  陈主任,您就像文曲星下凡,一直在守护我们的文化。

  林薇悄悄问:他们为什么叫你文曲星啊?

  陈远笑而不语。只有他知道,这看似玩笑的话,其实道破了天机。

  新婚之夜,陈远站在新家的阳台上,望着满天繁星。

  文昌殿中,《功德簿》自动展开,显示出一行新的文字:

  经此一劫,文运更固。暗室欺心,终见天日。自此之后,当展宏图。

  是的,经过这次考验,他不仅守住了自己的文运,更悟出了文运守护的真谛:

  既要能在明处推动文化事业,也要能在暗处净化文运环境;既要能培育善的种子,也要能铲除恶的土壤。

  文运长河,奔流不息。有清流,也有浊浪;有阳光,也有暗礁。但只要守护者不忘初心,秉持正道,就一定能让文明之水源远流长。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