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慈拍结束,正题开始-《赚钱大赛,你古玩街捡漏万倍利润》

  四人坐在一块儿,聊的都是古董的话题。

  马末都早些年走南闯北,满世界溜达着挖宝,遇到的各种奇事妙闻,随便挑两三个就能说上大半天。

  他在世界各地遇到过的各种忽悠人的骗局,单说类型就比陈默他们遇到的所有的骗局总数还要多得多。

  再加上马末都自己本身也不是什么有忌讳的人。

  挑着自己失过手的那些大局,直言不讳的讲了出来。

  给陈默都听得直呼过瘾。

  然而,

  聊了一大圈后,马末都心底反倒下意识的升起了一丝狐疑。

  这陈默......和芮老头说的好像有点儿不太一样啊!

  听得多,讲的少!

  作为七八十年代就开始捡漏的主,马末都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积攒下来的看人经验,不知有多少。

  人品就不用多说了。

  刚才那一番操作,马末都很清楚眼前这年轻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有多老练,称一句滴水不漏绝不夸张。

  反正他自己在二三十岁这个年龄的时候,和陈默相比实在是差太远了。

  但不说人品,单说古玩这个领域......

  哪怕是心性再沉稳的人,也不可能说完全忍得住不去在最擅长的领域,表达自己!

  这种表达,也可以说是表现,亦或者显摆......

  很多时候纯粹都是下意识做出来的!

  就好比他马末都自己,无数名誉加身,在国内古玩界刷出来的成就已经可以说是到顶了,但偶尔却还是忍不住的想要去在芮老头这些老朋友面前狠狠的炫上一波!

  这只能说是一个人很正常的表达欲望!

  和谦虚低调什么的,没什么关系!

  也正因如此,陈默的表现才会让马末都升起那抹狐疑,进而下意识的试探了两句。

  当然,他并没有怀疑陈默先前那些战绩的真假,也完全没怀疑过他的水平实力。

  毕竟,芮名山不是傻子,也和他一样,在古玩这个行当里面混了几十年了,是真是假这点他还不至于老眼昏花。

  马末都纯粹就是有些不理解。

  直到......

  他掏出了前段时间刚捡漏到手的一块玉牌手把件儿。

  ...

  看着陈默将玉牌拿在手里认真的端详了一小会儿。

  随后便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西汉中期”、“南洋独山玉”、“左利子玉匠所制”......

  年头、料头、匠头,这三大头说的头头是道。

  精准至极!

  马末都是真的暗暗吃了一惊。

  要知道,他拿出来的这块玉牌手把件儿,说实话,价值不算太高,估摸着顶多也就能值个百八十来万。

  但它却是一块高古玉!

  距离现在得有至少两三千年的历史了!

  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瓷有窑口标,玉无定法招’—— 就好比以汝窑为首的宋代五大名窑,各有各的胎色釉色 “身份证”,汝窑的开片儿和香灰胎、定窑的竹丝刷痕,照着标准器件儿进行对比,只要对上了就算是有谱了。

  可玉料却不一样,老玉料更是如此!

  就好比红山玉的沁、良渚玉的工,别说一模一样的 “模板”了,连正儿八经的标准器件儿都没几个。

  几乎都可以说是没有参考了。

  辨别真假,全凭那份儿眼力!

  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别说建立自己的鉴定体系标准了,能研究明白一个文化期的玉件,就算是很不错了!

  这陈默只看了这么几分钟便能说的这么准确,这份眼力,绝对的高手,无疑!

  看着将玉牌拿在手里后,表达欲突然爆棚的陈默。

  马末都瞬间明白了。

  这小子是个“实战派”!

  这种人在古玩圈子里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野路子出身,没经历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所以“说”不出口;但在管啊上的天赋却又高的离谱,真伸手摸到东西的时候,单凭那份对老物件儿的“感觉”就能将东西的真假断个七七八八。

  这种人才是毫无疑问的天才!

  真正有天赋的那种!

  然而让正当马末都还在思索的时候,仍在继续讲着的陈默,嘴里吐出来的一个词猛然间将他拉回现实。

  “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见到马末都的反应,陈默微微一愣:“我说......这块玉,感觉像是块阴牌。”

  “怎么了?不是吗?”

  陈默有点儿疑惑。

  他“看”到信息介绍上,写的明明白白的,按理来说不可能出错的呀!

  听到陈默的话后,

  如果说马末都先前只是小小的吃了一惊,那么现在他脸上的表情则可以用“震惊”来形容了。

  “阴牌”......哪怕是他自己,最开始都不知道这块玉牌还有阴阳之分。

  还是前两天买回家之后,他又在自己书库里查了大半天资料,才勉强推断出,与这块玉牌对应着的,应该还有一块“阳牌”!

  这一阴一阳两块玉牌组在一起,算是一套完整的礼器。

  属于是西汉贵族之间联姻的一种象征。

  这东西在正史上根本没有记载,也就一些野史上提了寥寥几句。

  从这块玉牌的“阴、阳”上面深挖下去,不说为西汉历史添块砖加片瓦,至少也能让那些研究西汉历史的教授们专门开个课题组,让那些苦毕业久已的博士生们发上那么两篇论文,见一见自由的曙光。

  马末都连忙追问陈默是怎么知道的。

  对于这一点,陈默当然不能说他“看”的,便随便找了个理由应付了过去。

  马末都觉得稍微有些可惜。

  但毫无疑问,经过这么一块玉牌的“实战”后,他是真把陈默当成一位正儿八经的平辈同好来看待了。

  毕竟,捡漏这行当本来就是这样的。

  千说万说,

  确实不如实际上手看上那么两眼!

  ....

  总而言之,陈默遇到的这次装逼打脸就这么以一个平平淡淡的结果画上了一个句号。

  外面的慈善拍卖会一直没断。

  二手奢饰品这个品类过完后,又上了一些珠宝首饰,还有一些现代工艺品。

  这些陈默都不感冒。

  但到国外近代艺术品专栏的时候,陈默还真来了点儿兴趣。

  一行人杀进拍卖会场中。

  慈善这玩意儿,陈默很清楚,水深的很,搞不好就变成某些人的耳-环了。

  别的不说,就他和老马一起亲手搞出来的,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透明账目,就这种情况,都还送进去了俩手脚不干净的。

  更何况眼前这种。

  也正因如此。

  陈默也就意思了一下,花了不到三十万买了一件实际价值在十八万左右,但还算有点意思的大欧啤酒国“梅森瓷器”。年代大概在一百多年前,工艺不错。

  至于说溢价那小十万,陈默全当今天的入场费了。

  时间过得很快。

  吃完自助餐后,最后的两个品类拍完,慈拍正式结束。

  场内九成以上的人开始相继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