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太空死寂-《炼假成真:我的虚拟帝国照映现实》

  “天梯”项目的宏伟与“北风联盟”的现实威胁,如同冰与火的两极,拉扯着“曙光”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林烨在双线并行的巨大压力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能坐等“天梯”项目缓慢推进,也不能仅仅被动监视北方强邻。他们需要更直接地验证轨道电梯残骸的价值,也需要对近地轨道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想办法,先上去看看。

  完整的“工蚁级”运输舰遥不可及,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从精炼厂获取的部分材料,结合“工蚁级”蓝图中相对简单的【化学火箭推进模块(高比冲改良版)】技术,或许可以尝试建造一个一次性的、功能极其简陋的亚轨道飞行器——一个能够突破大气层,短暂进入近地轨道,进行观测和数据收集,然后返回的“侦察探头”。

  这个想法近乎疯狂。风险极高,成功率渺茫。一旦失败,宝贵的资源和数月的心血将付诸东流,甚至可能引发灾难性事故。

  但在林烨的坚持下,代号“窥天”的亚轨道侦察计划,还是在绝密状态下启动了。老查理带领最核心的几名工匠,在基地最偏僻的角落开辟了临时工坊,几乎不眠不休地投入到这个高风险项目中。资源再次被极限压缩,其他项目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就在“窥天”项目紧张进行时,雷娜的侦察队再次传回关于“北风联盟”的惊人消息——他们并非单纯在进行地质勘探!远距离观测到,他们在雪山脚下建立了一个临时前进基地,并且似乎在……挖掘?目标并非直接指向能量源,更像是……在寻找通往山体内部的入口?同时,他们的巡逻队与一小股疑似本地变异生物部落发生了冲突,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冷酷的作风。

  这个北方势力,目的似乎比获取能源更加复杂。

  时间在紧张与期待中流逝。一个月后,在消耗了大量储备材料和数次险些失败的测试后,那个被戏称为“铁罐头”的简陋亚轨道飞行器,终于矗立在了基地外围秘密清理出的发射场上。它外形粗糙,像一个被各种管道和线路缠绕的金属圆锥体,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唯一的使命就是冲上去,看一眼,然后回来。

  发射日,天气晴朗,但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林烨、老查理、雷娜等核心成员站在远处的掩体后,通过望远镜注视着那孤零零的“铁罐头”。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

  “能源核心输出稳定!”

  “导航数据注入完成!”

  “发射倒计时……十、九、八……”

  伴随着倒计时归零,发射架下猛地喷吐出炽热的烈焰和浓烟!“铁罐头”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剧烈颤抖着,缓缓离地,然后速度越来越快,拖着长长的尾焰,倔强地刺向蔚蓝的天空,最终变成一个细小的光点,消失在众人的视野尽头。

  接下来是漫长的、令人窒息的等待。通讯频道里只有单调的电流噪音。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有人快要绝望时,通讯器里突然传来了断断续续、夹杂着强烈干扰的信号!

  “…高度…120公里…突破卡门线…”

  “…视野…清晰…看到星球弧线…”

  “…轨道…稳定…开始传输数据…”

  成功了!它进入了近地轨道!

  指挥所内爆发出压抑的欢呼!老查理激动得老泪纵横。

  然而,欢呼声很快便被接下来传输回来的、经过初步处理的图像和数据所带来的死寂所取代。

  主屏幕上,显示着“铁罐头”传回的第一视角画面。

  深邃、漆黑、点缀着无数冰冷星点的宇宙背景。下方,是焦阳星巨大而美丽的弧线,白云缭绕,蓝色的海洋与黄褐色的大陆轮廓依稀可辨。

  但在这片静谧之下,却是一片令人心悸的……废墟。

  镜头缓缓扫过轨道。无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金属碎片,如同被冻结的死亡之雨,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之中。那是旧时代卫星、空间站组件、以及轨道电梯崩塌后留下的残骸,构成了一片广袤而危险的“卫星坟场”。一些残骸上还能看到烧焦、撕裂的痕迹,无声地诉说着“大寂灭”时的惨烈。

  没有灯光,没有信号,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只有永恒的、冰冷的死寂。

  “扫描到多个‘天幕’标识的残骸…‘回声’系列通讯卫星…‘信风’气象平台…”

  “检测到微弱的背景辐射异常…与‘创世’引擎能量签名有微弱相似性…”

  “未检测到任何人工能量源或通讯信号…”

  除了他们这个小小的“铁罐头”,近地轨道上,仿佛一切人类活动的痕迹都已被时间和大灾难彻底抹去。那种绝对的寂静与荒芜,透过屏幕,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观看者的心头。

  这就是他们头顶的世界。这就是“大寂灭”后,人类文明在太空中的真实写照——一片巨大的、环绕星球的坟墓。

  “调整方位,搜索轨道电梯基座坐标区域!”林烨压下心中的寒意,命令道。

  镜头缓缓移动,对准了赤道方向的特定轨道区域。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

  并非完整的基座,而是一个巨大、扭曲、断裂的金属结构残骸!它如同一个被折断的巨人手指,顽强地停留在同步轨道上,一端指向深邃的宇宙,另一端……本该连接着通往地面的缆绳,如今却空空如也,只有一些撕裂的接口和飘荡的线缆。残骸的主体部分似乎还保持着大致的轮廓,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埃,几个破损的舷窗如同黑洞洞的眼睛,凝视着虚无。

  而在那残骸的某个部位,一个微弱的、稳定的蓝色光点,正在规律地闪烁着。正是他们之前探测到的能量信号来源!

  轨道电梯的同步空间站残骸!它真的部分存留了下来!那个光点,可能是仍在运行的备用能源,或者是某种……信标?

  希望的火花再次燃起,尽管置身于这无边的死寂之中。

  就在这时,“铁罐头”的自动警报系统突然尖锐地响起!

  【警告!检测到非合作性雷达扫描!】

  【警告!侦测到多个高速接近物体!特征匹配:‘天幕’自动化防御无人机 - ‘蜂群’型号!】

  【警告!已被锁定!执行紧急规避程序!】

  屏幕上的画面剧烈晃动起来!只见从远方几块较大的空间站残骸阴影中,猛地窜出数十个只有家用汽车大小、形状如同扁平梭镖的银灰色无人机!它们如同被惊扰的蜂群,引擎喷出幽蓝色的尾焰,以一种极高的速度,呈包围态势向着“铁罐头”猛扑过来!

  “是轨道防御系统!‘天幕’留下的自动化防御无人机!”李明失声喊道。

  “铁罐头”没有任何武器,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和机动性。它立刻按照预设程序,开动所有的姿态调整发动机,试图甩掉追击,并开始执行返回程序,向着大气层方向俯冲。

  屏幕上的画面天旋地转,只能看到后方紧追不舍的、如同死神般的“蜂群”无人机,以及它们偶尔发射的、擦着“铁罐头”外壳掠过的细小但致命的能量光束!

  “快!再快一点!”铁臂握着拳头,对着屏幕低吼,仿佛这样就能给那远在太空的“铁罐头”注入力量。

  一场无声的、发生在真空中的死亡追逐,通过断断续续的信号,牵动着地面所有人的神经。

  最终,在付出了外壳多处被击伤、一个太阳能板被彻底打碎的代价后,“铁罐头”凭借着提前开始的俯冲和一丝运气,险之又险地冲入了大气层边缘,剧烈的摩擦使得外壳瞬间变得通红,信号也因等离子鞘套而中断。

  指挥所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望着那片“铁罐头”应该再次出现的天空。

  几分钟后,一个带着火焰的流星,划破天际,向着预定的降落区域坠去。

  降落伞成功打开。

  当搜索队找到那个摔得有些变形、但主体结构还算完好的“铁罐头”,并成功取出里面存储着全部观测数据的黑匣子时,所有人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

  “窥天”行动,成功了,也失败了。

  他们成功抵达了近地轨道,带回了宝贵的、关于轨道废墟和空间站残骸的第一手资料,证实了能量信号的存在。

  但他们也亲眼目睹了太空的死寂与危险,遭遇了“天幕”遗留的、依旧活跃的自动化防御系统。

  太空,并非无主的宝藏,那里同样危机四伏。

  林烨看着黑匣子中导出的、那些展现着轨道废墟和“蜂群”无人机的清晰图像,目光凝重。

  通往“天梯”的道路,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他们不仅要征服风暴海域,攀登万米高空,还要面对轨道上那些忠诚(或者说死板)地执行着毁灭指令的旧世界守卫者。

  然而,那片死寂的废墟和那闪烁的蓝色光点,如同磁石般吸引着他。

  无论多么艰难,他们都必须去。因为那里,藏着通往未来的钥匙,也藏着关于过去毁灭的、最后的秘密。

  太空的死寂,并未浇灭他们的希望,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必须重返那片领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