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商量补课事宜-《胎穿六五,开局觉醒精神异能》

  早上,来到学校教室,江少渊便来到之前宿舍的两个室友面前说道:

  “郑成梁、李国庆,有点事跟你们商量,可以出去说吗?”

  “好。”

  虽不清楚江少渊打算做什么,但两人还是应了一声,跟着其一起走出教室。

  “老大你有什么事吗,有事我也能帮忙。”

  姚建邦在后面说了一句,也跟着几人一起走出教室,来到一处偏僻的走廊前。

  江少渊也没在意姚建邦跟来,直说道:“我有一个亲戚今年参加高考,想要请家教补习功课,你们有没有兴趣。”

  “一节课五块钱。”

  说实话,在这个年代这么长时间,江少渊对物价并不怎么清楚。

  毕竟,从小到大他都不缺钱,更不缺吃喝。

  需要什么,直接买就是了。他的生活滋润程度,超过绝大部分人。

  故而,他也不清楚给家教开工资多少钱合适,只凭感觉给了五块钱一节课,不知是低了还是高了。

  “五块钱一节课?”

  不要说郑成梁、李国庆,就是姚建邦都被这个价格惊住。

  之前他觉得江少渊有钱,现在只觉得对方完全就是壕无人性。

  一个月最少有四周时间,一周就算补课两节,一月就有八节课,一节课五块,那就是四十。

  四十块钱,比一般工厂职工的工资还高。

  况且,一周两节课,还是他尽量按照最少情况来计算,要是多补几节课,那价格……

  说实话,姚建邦自己都有些动心了。

  一旁的郑成梁、李国庆二人,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不过两人并没有立即同意,他们对视一眼,还是郑成梁开口道:“江少渊,补课这事我们可以答应,但钱太多了,我们不能要。”

  帮助补课赚一点钱,他还是能接受,但五块钱这个价格他有些接受不了。

  李国庆也说道:“是啊,这个价格太贵了,一节课给五毛就成。”

  “对,给五毛就成。”

  郑成梁觉得五毛钱这个价格还算公道,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不过想到江少渊的高考成绩,郑成梁挠了挠头道:

  “说起来,我的成绩还不如你,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误人子弟,耽误你亲戚的学习。”

  一旁的李国庆虽没说话,但看向江少渊的目光中,也带有同样的意思。

  江少渊却是笑了笑,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般可爱,要是换做后世那个浮躁的社会,别人只会嫌弃钱少,没人会嫌钱多。

  而且,很多人往往没有自知之明,只管拿钱,根本不会考虑,自己能否胜任,能否将事情办好这些。

  “放心,我相信你们,你们可是中山大学的高材生。”

  “要是你们都会误人子弟,那谁还能当好一位合格的老师?”

  “要给自己多一些信心。”

  笑着安慰两人一阵,江少渊又问了问他们各自擅长的科目,这才说道:

  “中午我给亲戚那边打个电话,询问补课时间安排,以及补课地点,确定好了之后,下午跟你们说。”

  “好。”

  两人笑着应了一声,一旁的姚建邦不由问道:“老大,你看我行吗?”

  “怎么,你也想挣钱了?”

  江少渊上前,捏了捏姚建邦的肩膀,并调侃了一句。

  他一直觉得,对方应该跟自己差不多,毕竟,上课的时候后者也不怎么爱听课。

  回到教室,辅导员已经开始打考勤。

  几人乖乖回到自己占的位置坐好,等待老师上课。

  江少渊则在思考,想要快速提高冯文军的成绩,还是得不断刷题测试才行。

  从做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是,他现在不在学校,之前做过的那些试卷,也留在燕京家中。

  一时半会想给冯文军找试卷并不现实。

  不过,就冯文军家中背景,想要找到一些考试试卷,应该不难才对。

  幸好这个年代的高中并未明确区分文理科,只是考试的时候会按照文理科分类。

  这样一来,可以让冯文军着重补习文科方面。

  有他提供的灵水,加上突击补习,考个两百五六十分应该没什么问题。

  第二节大课下课后,江少渊回到家中,拨通了冯耀东家中的电话。

  “喂?”

  接电话的是萧桂兰,江少渊忙自我介绍道:“我是江少渊。”

  “小渊?”

  “嗯,我同学那边联系好了,可以给文军补课,只是补课时间,以及补课地点应该怎么安排?”

  “补课地点就在你们学校吧?至于时间,按照你同学那边来。”

  “只要你同学有空,我就把文军送去学校。”

  “好,我会与同学商量一下,出一个课程表,晚上再打电话告诉您具体安排。”

  “那就麻烦你了,小渊。”

  “不用客气。”

  “对了,您可以问问文军的学校,有没有学校自己出的试卷,平时给学生测试所用的那种。”

  “要是能拿到的话,可以多拿一些过来。”

  “学校自己出的试卷是吧?我下去就去学校问问。”

  挂断电话,江少渊心中已然有底,知道应该如何安排。

  至于去学校补习这一点,晚上没课的学生,也有一些会去教室自习,并不冲突。

  可惜,现在还没有开放,国内的很多产业并不发达。

  要是换做后世,各种习题、试卷,到处都有卖的,不同种类版本多不胜数。

  这个年代,现在还处于计划经济,能在书店售卖的,都是公家单位刊印,基本没什么专业的试卷刊印出来卖。

  哪怕是之前江少渊他们考试的那些试卷,都是在他的建议下,由江慎远组织一些老师出的题。

  这些题目,都是由教育部门下发给各个学校,由这些学校分发给学生测试所用。

  可以说,江少渊这一举动,让不少成绩处在中游的燕京学生,都多出几分考上大学的可能。

  当然,这或许对一些社会上参加高考的人员,以及其他地方的学生不公平。

  但世界就是这样,刚出现的东西,并不能完全帮助到所有人。

  事物的发展,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江少渊能影响到的也就只有这么多。

  至于其他地方,他亦是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