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退去的后怕,像深秋的寒露,悄无声息地浸润了林家村的每一个角落。短暂的狂喜和虚脱过后,是更深沉的疲惫和直面现实的恐慌。村口那堆还在冒着余烬的青烟,仿佛在无声地催促着每一个村民:该走了,不能再等了。
老村长林大山家的堂屋里,油灯如豆,昏黄的光线勉强照亮了几张凝重无比的脸。老村长、赵铁柱、周郎中,还有被特意叫来的林晚,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方桌旁。空气沉闷得能拧出水来。
“晚丫头,你之前说的逃荒……怎么个走法,现在得拿出个章程了。”老村长的声音沙哑得厉害,一夜之间,他脸上的皱纹仿佛又深了几寸。流民事件,彻底让他下定了决心。
林晚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在脑海中勾勒了无数遍的计划娓娓道来:“村长爷爷,首先,我们必须统一行动。不能像之前那样各家顾各家,那样就是一盘散沙,遇到危险瞬间就垮了。”
赵铁柱眉头紧锁,瓮声瓮气地问:“怎么个统一法?谁说了算?”
“成立一个‘逃荒队’。”林晚清晰地说道,“村长爷爷您德高望重,自然是总指挥。铁柱哥你身手好,熟悉山林,负责探路和护卫。周郎中懂医术,负责大家的伤病。我……我可以帮忙规划路线和辨认食物水源。”
这个安排合情合理,众人都点了点头。
“最关键,也最难办的,是粮食。”林晚话锋一转,抛出了最敏感的话题,“我们必须把全村所有的粮食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按需分配。”
“什么?集中粮食?!”话音未落,一个尖锐的声音就从门外插了进来。只见陈老抠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猛地推开门冲了进来,他显然一直在外面偷听,“凭什么?那是我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命根子!凭什么要交出去?”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几个同样面露不满和担忧的村民,王婆子也在其中,嘀嘀咕咕:“就是,谁知道交出去还能不能拿回来?别是有些人想中饱私囊吧?”
矛盾瞬间被摆上了台面。信任,是此刻最奢侈也最必需的东西。
林晚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她平静地看着陈老抠,反问道:“陈叔,您觉得,是您守着那点粮食单独上路活下来的机会大,还是我们全村一百多口人团结在一起活下来的机会大?”
陈老抠梗着脖子:“我……我不管别人!我自家顾自家!”
“自家顾自家?”林晚的语气带着一丝冷意,“昨天流民来的阵势,您也看到了。您觉得,就凭您一家几口,能挡得住吗?就算您侥幸躲过去了,路上遇到野兽、强盗,您又能怎么办?您那点粮食,够吃几天?吃完了以后呢?”
一连串的反问,像锤子一样砸在陈老抠和其他心存疑虑的人心上。是啊,单独行动,在这乱世,无异于自杀。
周郎中适时地开口,声音沉稳有力:“老夫行医多年,见过太多生死。须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村子没了,大家各自逃命,最终恐怕谁都活不成。唯有同心协力,方能挣得一线生机。集中粮食,非为剥夺,实为保全。按劳按需分配,方能最大限度延长所有人的生机。”
老村长也猛地一拍桌子,下了决心:“都别吵了!就这么定了!我林大山以列祖列宗的名义起誓,集中起来的粮食,每一粒都会用在刀刃上!谁敢克扣贪墨,天打五雷轰!从现在起,各家各户,把能带走的粮食、盐巴、有用的家伙什儿,全都拿到打谷场上来!谁敢藏私,就别怪我把他逐出村子,自生自灭!”
村长的权威和毒誓,加上周郎中的道理和林晚描绘的可怕前景,终于压倒了大部分人的私心。陈老抠虽然还是一脸肉痛,但也不敢再明着反对,只是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囔着,悻悻地回去收拾了。
接下来的半天,林家村陷入了另一种忙碌。不再是等死的绝望,而是带着痛惜和不舍的艰难抉择。家家户户翻箱倒柜,将藏在地窖里、米缸底的那点保命粮一点点掏出来。有人一边拿一边抹眼泪,有人反复称量,恨不得一颗米掰成两半。
打谷场上,很快堆起了一座小小的“山”。粮食种类繁杂,数量却少得可怜:主要是些发黑的杂粮面、干瘪的薯干、少量的豆子,还有几小袋珍贵的盐巴。旁边还堆着各家凑出来的锅碗瓢盆、破旧被褥、几把还算锋利的柴刀和锄头。
林晚看着这座寒酸的“物资山”,心里沉甸甸的。这点东西,要支撑一百多号人走到南方,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她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和村长、赵铁柱等人一起,开始登记造册,安排人手打包。
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统一了物资,接下来,更要统一人心。而人心的秤杆,往往在极端环境下,才会显示出它真正的偏向。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老村长林大山家的堂屋里,油灯如豆,昏黄的光线勉强照亮了几张凝重无比的脸。老村长、赵铁柱、周郎中,还有被特意叫来的林晚,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方桌旁。空气沉闷得能拧出水来。
“晚丫头,你之前说的逃荒……怎么个走法,现在得拿出个章程了。”老村长的声音沙哑得厉害,一夜之间,他脸上的皱纹仿佛又深了几寸。流民事件,彻底让他下定了决心。
林晚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在脑海中勾勒了无数遍的计划娓娓道来:“村长爷爷,首先,我们必须统一行动。不能像之前那样各家顾各家,那样就是一盘散沙,遇到危险瞬间就垮了。”
赵铁柱眉头紧锁,瓮声瓮气地问:“怎么个统一法?谁说了算?”
“成立一个‘逃荒队’。”林晚清晰地说道,“村长爷爷您德高望重,自然是总指挥。铁柱哥你身手好,熟悉山林,负责探路和护卫。周郎中懂医术,负责大家的伤病。我……我可以帮忙规划路线和辨认食物水源。”
这个安排合情合理,众人都点了点头。
“最关键,也最难办的,是粮食。”林晚话锋一转,抛出了最敏感的话题,“我们必须把全村所有的粮食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按需分配。”
“什么?集中粮食?!”话音未落,一个尖锐的声音就从门外插了进来。只见陈老抠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猛地推开门冲了进来,他显然一直在外面偷听,“凭什么?那是我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命根子!凭什么要交出去?”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几个同样面露不满和担忧的村民,王婆子也在其中,嘀嘀咕咕:“就是,谁知道交出去还能不能拿回来?别是有些人想中饱私囊吧?”
矛盾瞬间被摆上了台面。信任,是此刻最奢侈也最必需的东西。
林晚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她平静地看着陈老抠,反问道:“陈叔,您觉得,是您守着那点粮食单独上路活下来的机会大,还是我们全村一百多口人团结在一起活下来的机会大?”
陈老抠梗着脖子:“我……我不管别人!我自家顾自家!”
“自家顾自家?”林晚的语气带着一丝冷意,“昨天流民来的阵势,您也看到了。您觉得,就凭您一家几口,能挡得住吗?就算您侥幸躲过去了,路上遇到野兽、强盗,您又能怎么办?您那点粮食,够吃几天?吃完了以后呢?”
一连串的反问,像锤子一样砸在陈老抠和其他心存疑虑的人心上。是啊,单独行动,在这乱世,无异于自杀。
周郎中适时地开口,声音沉稳有力:“老夫行医多年,见过太多生死。须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村子没了,大家各自逃命,最终恐怕谁都活不成。唯有同心协力,方能挣得一线生机。集中粮食,非为剥夺,实为保全。按劳按需分配,方能最大限度延长所有人的生机。”
老村长也猛地一拍桌子,下了决心:“都别吵了!就这么定了!我林大山以列祖列宗的名义起誓,集中起来的粮食,每一粒都会用在刀刃上!谁敢克扣贪墨,天打五雷轰!从现在起,各家各户,把能带走的粮食、盐巴、有用的家伙什儿,全都拿到打谷场上来!谁敢藏私,就别怪我把他逐出村子,自生自灭!”
村长的权威和毒誓,加上周郎中的道理和林晚描绘的可怕前景,终于压倒了大部分人的私心。陈老抠虽然还是一脸肉痛,但也不敢再明着反对,只是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囔着,悻悻地回去收拾了。
接下来的半天,林家村陷入了另一种忙碌。不再是等死的绝望,而是带着痛惜和不舍的艰难抉择。家家户户翻箱倒柜,将藏在地窖里、米缸底的那点保命粮一点点掏出来。有人一边拿一边抹眼泪,有人反复称量,恨不得一颗米掰成两半。
打谷场上,很快堆起了一座小小的“山”。粮食种类繁杂,数量却少得可怜:主要是些发黑的杂粮面、干瘪的薯干、少量的豆子,还有几小袋珍贵的盐巴。旁边还堆着各家凑出来的锅碗瓢盆、破旧被褥、几把还算锋利的柴刀和锄头。
林晚看着这座寒酸的“物资山”,心里沉甸甸的。这点东西,要支撑一百多号人走到南方,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她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和村长、赵铁柱等人一起,开始登记造册,安排人手打包。
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统一了物资,接下来,更要统一人心。而人心的秤杆,往往在极端环境下,才会显示出它真正的偏向。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