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栗林险踪-《全村要逃荒?我建了个桃花源》

  野栗林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水面的巨石,在营地激起了巨大的渴望。栗子,这种能够充饥、易于储存的食物,对于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的逃荒者们来说,诱惑是致命的。

  议事会经过紧急商议,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采集行动。由赵铁柱和王莽共同带队,抽调双方大部分青壮年,组成一支超过三十人的采集队,配备足够的武器和运输工具(主要是背篓和粗麻袋),次日一早便出发前往西山坳的栗树林。营地则留下少量人手加强警戒,老弱妇孺继续日常劳作。

  临行前,林晚特意找到赵铁柱和王莽,再三嘱咐:“安全第一!栗子能采多少是多少,千万不要分散,不要深入不熟悉的地域。发现任何异常,立刻撤退!”谢景珩也将自己绘制的地图副本交给他们,上面标注了已知的相对安全路线和需要警惕的区域。

  晨雾尚未散尽,采集队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留在营地的人们,心也跟着一起飞向了那片充满希望又暗藏危险的栗林。一整天的等待都显得格外漫长。公共菜地里的劳作有些心不在焉,人们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山谷深处。

  直到日头偏西,营地入口才传来动静。采集队回来了!人们蜂拥而出,看到的景象却让人心情复杂。

  队伍是完整的,没有人受伤,这让大家先松了口气。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和后怕,带回来的栗子数量,也比预想中要少很多,大概只装满了十几个背篓。

  “怎么回事?”老村长林大山急切地问。

  赵铁柱抹了把脸上的汗和泥,心有余悸地说:“栗树林是找到了,落地的栗子也确实不少。但我们刚采集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感觉不太对劲。”

  王莽接口道,这个粗犷的猎户此刻眼神里也带着一丝惊疑:“林子里太安静了,鸟叫虫鸣都很少。而且,我们在林子边缘发现了不少新鲜的、巨大的爪印,还有被撕扯过的动物残骸,看痕迹,绝不是普通的狼,倒像是……熊瞎子!”

  “熊瞎子”三个字,像一股寒流,瞬间席卷了所有人。熊,这种山林里的霸主,力大无穷,皮糙肉厚,绝非人力可以轻易抗衡。

  “我们没敢久留,”赵铁柱继续说,“赶紧招呼大家,集中在一起,互相掩护着退出来了。回来的路上,还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林子深处盯着我们,瘆得慌。”

  虽然带回的栗子有限,但采集队全员安全返回,并且带回了至关重要的预警信息,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议事会当即决定,那片栗树林暂时被划为禁区,在找到稳妥的应对方法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

  当天夜晚,月色如水,营地内灯火通明。在一片紧张而肃穆的氛围中,全体人员齐聚一堂,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

  栗林遇险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人们心头炸响。这起事件就像一盆冰冷刺骨的水,无情地浇在了那些还沉浸在合并后短暂安稳中的人身上,让他们猛然惊醒。

  原本,大家都以为合并后的营地会带来更多的安全和保障,但栗林的遭遇却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这个充满未知和变数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危险可能随时潜伏在我们身边,一触即发。

  会议上,人们的表情都异常凝重,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思考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每个人都意识到,不能再对危险掉以轻心,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林晚在会议上发言,声音清晰而坚定,“食物必须继续寻找,但方式要改变。狩猎队和采集队需要重新制定更谨慎的行动计划,探索范围要循序渐进,并且必须加强侦察。同时,我们营地的防御,也不能只满足于抵挡流民和小股野兽,要考虑如何应对更大的威胁。”

  谢景珩补充道:“可于营地外围险要处,设置预警机关,如绊索、响铃。亦可尝试制作更远程的武器,如强弓硬弩,虽不能即刻而成,但需早做准备。”

  一种更强的危机感和未雨绸缪的意识,开始在营地中弥漫开来。合并带来的力量,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资源,更是为了共同抵御更大的风险。眼前的挫折,反而促使这个新生的集体开始思考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