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暗流与归途-《末世鬼气,我靠防御成神》

  第一百一十章 暗流与归途

  青霖市在短暂的主动出击后,迎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外围的清剿行动有效地扩大了安全缓冲区,城防压力骤减。也正是在这段难得的平静里,一些更深层次的变动开始悄然浮现,它们关乎个人的情感,也牵动着未来的格局。

  一份来自龙渊城枢密院的加密嘉奖令,被送到了吴选青的办公桌上。不同于以往程式化的褒奖,这份命令措辞恳切,充分肯定了他在青霖市危难之际的“砥柱中流”之功,以及近期主动清剿鬼物、稳固防线的“远见卓识”。文中甚至隐晦提及,朝廷正在重新评估东南防务体系,青霖市的战略地位有望得到提升。

  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周震拿着命令,脸上难掩兴奋:“市长,看来朝廷终于看到了我们的价值!若是能争取到更多资源倾斜,青霖的防务将不可同日而语!”

  吴选青仔细阅读着命令,脸上却不见太多喜色,只是微微颔首:“这是前线将士用血换来的。不过,龙渊的看重,也意味着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后一举一动,会更受瞩目。” 他看得更深,这份嘉奖背后,是更高的期望和更严苛的审视。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通讯器闪烁起来,一条来自东海市的加密信息传入。是他的夫人,吴氏家族的核心成员之一——吴清澜。信息很简短,却让一向沉稳的吴选青神色微动。

  “选青,见信如晤。龙渊传来消息,父亲对你近期所为颇为赞许。青霖暂稳,我心稍安。然念你孤身在外,殚精竭虑,妾身忧思难解。近日将安排行程,前往青霖探望。勿念,珍重。”

  吴选青握着通讯器,久久不语。他与吴清澜的婚姻,始于家族联姻,他算是半入赘。多年来,他凭借自身能力在岳家站稳脚跟,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感,尤其是在他因东离失守而被贬斥后。夫人此时要来,既有家族的关切,或许也夹杂着对其价值重新评估后的考量,更有一份真实的担忧。这让他心情复杂,既有暖意,也感压力。

  “周震,”他收起通讯器,吩咐道,“夫人近期可能会来青霖,此事低调处理,安保级别提到最高,但不要兴师动众。”

  周震一愣,随即郑重应下:“明白!我立刻去安排。”

  与此同时,“坚城实业”的核心实验室内,气氛却有些微妙。为楚歌打造的巨型狼牙棒——“破晓”的胚体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灵能回路微调和平衡校准。苏软软全神贯注地监控着数据流,楚歌则站在一旁,配合着向胚体缓缓注入一丝不朽气血,使其与自身产生初步共鸣。

  当最后一个关键节点调试完毕,苏软软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角的细汗。她转过身,看着身旁沉默的楚歌,犹豫了一下,才轻声开口,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不那么专业的迟疑:

  “楚歌……‘破晓’的主体工作基本完成了,后续的精细打磨和附魔还需要几天。趁着这个空档……我,我想回东海市一趟。”

  楚歌看向她,眼神中带着询问。

  苏软软解释道:“上次‘陆战三型’演示会后,家里就来过信,说爷爷的身体近来不太好……虽然信里说无大碍,但我还是有点担心。而且,这次回去,我也想顺便拜访几位在灵能材料学领域的老前辈,看看能不能为‘暴风’机甲和后续研究找到一些新的思路或资源。”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几乎带着点恳求的意味:“青霖到东海的路现在相对安全了些……你,你能陪我一起去吗?路上万一……也有个照应。”

  这个请求,显然超出了单纯的工作范畴。苏软软独自往返东海并非难事,智械未来和东海行省都有相对安全的通道。她邀请楚歌同行,更多是出于一种情感上的依赖和信任。经历了这么多并肩作战的时刻,他在身边,她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楚歌沉默了片刻。他习惯于战斗和修炼,对于这种近乎“探亲访友”的行程感到陌生。但看着苏软软眼中那抹不易察觉的期待和隐隐的担忧,他点了点头:“好。什么时候出发?”

  苏软软眼中瞬间亮起光彩,脸上绽开一抹轻松的笑容:“就这几天!等我安排好实验室的工作,我们就走!”

  这简单的对话,标志着两人之间的关系悄然迈出了一步,从紧密的战友向更私人的领域延伸。

  于是,在青霖市这短暂的平静表象下,几股暗流开始涌动:

  吴选青 迎来了政治生涯的转机,却也面临着家庭关系微妙变化带来的新课题。夫人的到来,将如何影响他在青霖市的决策与心态?

  楚歌 与 苏软软 即将踏上的东海之行,看似是一次简单的探亲与技术交流,但在这末世之中,任何离开根据地的远行都潜藏着未知的风险。这次同行,无疑将极大地促进两人情感的升温,同时也可能接触到东海行省乃至“智械未来”更深层次的势力。

  青霖市本身,在获得朝廷初步认可后,其未来发展吸引了更多目光。内部的赛博神教、反AI协会等势力也在暗中观察、积蓄力量。

  平静,从来都是暴风雨的前奏。当吴选青在办公室筹划未来,当楚歌和苏软软准备行装时,他们都未曾意识到,这次看似寻常的“探亲”与“认可”,即将如同一块投入命运之湖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并将他们卷入更深、更广阔的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