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剿匪行动-《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杨大河正在和几个穿着公安制服、干部模样的人围在一起,对着摊开在摩托车引擎盖上的地图指指点点。

  王十一和王若雪被一名公安干警护着,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此时王若雪踮着脚尖,正焦急地向山林方向张望。

  确认安全后,杨平安从灌木丛后闪身而出,压低声音喊道:“爹!”

  “平安!”杨大河猛地转身,看到儿子完好无损地站在面前,一直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实处,一个大步跨过来,

  双手用力抓住儿子的肩膀,上下打量,“没事吧?受伤没有?”

  “我没事,爹。”杨平安快速回答,语气沉稳,丝毫没有刚刚从危险地带脱身的慌乱。

  王若雪看到他的身影,眼圈瞬间就红了,紧紧咬着嘴唇才没让自己哭出来。王十一也明显松了口气,用力挥了挥拳头。

  “好!没事就好!”杨大河重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随即脸色一肃,“里面情况怎么样?快说!”

  杨平安立刻成为所有人的焦点。他深吸一口气,语速清晰而快速地将自己的发现和盘托出:

  “位置确认,就是老鹰坳。里面至少有四个以上成年男性,有明哨,也有暗哨,伪装得很好。

  他们依着山壁搭了棚子,最重要的是,山壁上有一个被藤蔓遮掩的洞口,疑似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

  我听到了洞里隐约传出金属碰撞的声音,还在远处看到了类似枪管的反光。他们很可能持有武器。”

  他一边说,一边蹲下身,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快速画出了老鹰坳的简易地形图,标明了棚子、山洞的位置,

  以及他观察到的明哨、暗哨的大致分布点。

  “另外,我撤离的时候,听到洞里似乎有发电机的声音,很微弱,但肯定不是自然声响。”

  在场的几位公安领导,包括闻讯赶来的县公安局周局长,

  脸色都变得极其凝重。明哨暗哨、持有武器、山洞、发电机……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犯罪团伙了,这位置,

  极有可能是一个潜伏的敌特据点或者大型武装犯罪窝点!

  “老杨,你生了个好儿子啊!”周局长看着地上那幅精准的草图,由衷地赞叹了一句,随即眼神锐利如刀,

  “情况已经很清楚,必须立即端掉它!绝不能让他们反应过来转移或销毁证据!”

  他立刻开始部署:

  “命令!第一,立刻封锁以老鹰坳为中心,半径五公里的所有下山通道,设立警戒线,许出不许进,避免有无辜群众误入。”

  “第二,通知县武装民兵大队,立刻抽调一个排的精干力量,配合我们行动,携带武器!”

  “第三,侦察排先行,由杨平安同志带路,精确摸清所有哨位,务必无声解决!”

  “第四,大部队随后跟进,形成合围,主攻山洞!行动要快、要狠,力争一网打尽!”

  “第五,通知县医院,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同时让局里的审讯专家待命!”

  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山脚下瞬间弥漫开一股肃杀的气氛。

  公安干警和迅速集结起来的民兵们开始检查武器,整理装备,眼神里充满了战斗前的专注与决心。

  杨大河看向儿子,眼神复杂,既有骄傲,更有担忧:“平安,你……”

  “爹,我熟悉路,我带路最合适。”杨平安迎上父亲的目光,眼神坚定,“我知道怎么避开他们的耳目。”

  周局长也看向杨平安:“小杨同志,怕不怕?”

  杨平安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力量:“不怕。周局长,我请求参加侦察行动,保证完成任务。”

  周局长看着这个沉稳得不像少年的孩子,重重点头:“好!注意安全!

  你只负责带路和指认目标,清除哨位交给侦察的同志!”“是!”

  在老鹰坳外围的密林中,气氛凝重得如同拉满的弓弦。由杨平安带领的侦察小组,

  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抵近了目标区域。

  杨平安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敏锐的观察力,精准地指出了两个暗哨的位置。

  并跟着经验丰富的公安侦察员们一起配合默契,利用手势交流,如同猎豹般潜行靠近。

  几乎是同时发难,利落的擒拿、捂嘴、制服,两个隐藏在树冠和岩石后的暗哨还没来得及发出任何警报,就被干净利落地解决,成了“哑巴哨”。

  清除掉外围的眼睛,大部队在周局长的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展开合围。

  武装民兵封锁了所有可能的逃窜路线,公安干警组成突击队,直扑山壁下的棚子和那个隐秘的洞口。

  “行动!”

  随着周局长一声令下,突击队员如猛虎下山,瞬间冲入棚区。

  里面三个正在整理物品的匪徒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几乎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被按倒在地,铐上了冰冷的手铐。

  与此同时,主攻山洞的小组遇到了些许麻烦。

  洞口的藤蔓后被一道简陋但结实的木门挡住,里面的人似乎被外面的动静惊动,试图负隅顽抗。

  “砰!砰!”几声沉闷的枪声从洞内传出,子弹打在洞口的岩石上,溅起火星。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立刻投降!”杨大河手持喇叭,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应他的是又一阵凌乱的枪声,显然洞内的匪徒打算顽抗到底。

  “强攻!”周局长当机立断。

  几名突击队员利用战术配合,在火力掩护下,用破门锤猛地撞开木门,烟雾弹随即被投入洞中。

  一阵呛人的烟雾弥漫开来,里面传来剧烈的咳嗽声和惊慌的叫喊。

  “不许动!举起手来!”

  突击队员迅猛突入,在弥漫的烟雾中精准地控制住局面。

  洞内的景象让所有参战人员倒吸一口凉气——这里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军火库和物资囤积点!木箱里装着崭新的步枪、子弹,和电台!

  角落里堆放着粮食、罐头和一些明显不属于本地的生活物资。

  包括头目在内的十五名匪徒,在绝对武力的压制和烟雾的熏呛下,最终只能灰头土脸地举手投降。

  那个头目,一个眼神阴鸷的中年男人,被押出来时,还用怨毒的目光死死瞪了杨平安一眼,

  似乎不明白这个半大孩子是怎么找到这里,并导致他们全军覆没的。

  战斗迅速结束,整个过程不到二十分钟。我方无人重伤,只有两名民兵在冲锋时被流弹擦伤了手臂。

  而隐藏在深山中的这个毒瘤,包括他们的上下线,都会被顺藤摸瓜连根拔起。

  公安干警开始有条不紊地理现场,清点缴获的武器、物资和电台,这些都是重要的罪证。初步审讯得知,

  这确实是一个潜伏多年,负责搜集情报、伺机进行破坏活动的敌特小组,那猎人不幸撞破了他们运输物资的现场,才遭了毒手。

  消息通过电台迅速传回县局,乃至更上级部门,引起了巨大震动。

  谁也没想到,一次看似寻常的少年打猎约定,竟然阴差阳错地揭开了这样一个潜伏的毒瘤。

  当杨平安跟着押解俘虏、搬运缴获物资的大部队走出山林时,夕阳正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色。

  山脚下,等待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王若雪第一个冲了过来,再也抑制不住情绪,带着哭腔喊道:“平安哥!你没事真是太好了!”她看着杨平安,

  眼里的担忧和后怕终于化为泪水涌出。

  王十一也用力捶了一下杨平安的肩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周局长亲自走过来,郑重地向杨平安敬了一个礼:

  “杨平安同志,我代表县公安局,感谢你!你立了大功了!不仅勇敢,更有智慧!”

  周围的公安干警和民兵们都向这个少年投来敬佩的目光。

  杨平安只是平静地笑了笑,看着被押上车的俘虏和那些缴获的武器,轻声道:“周局长,这是我应该做的。”

  第二天,在周局长的亲自陪同下,杨大河和杨平安来到了县医院,探望那位已脱离生命危险的猎人。

  主治医生表示,箭伤很深,失血过多,能抢救回来已是万幸,多亏送医及时。

  “这位同志是功臣,”周局长看着病床上脸色苍白的猎人,语气沉重,“等他醒了,我们一定要问清他的名字,为他请功。”

  杨平安默默地将一网兜空间出产、格外水灵的苹果和梨放在床头柜上。他趁人不注意,偷偷往猎人嘴里滴了些空间灵泉水。

  从医院出来,周局长拍了拍杨大河的肩膀,笑道:“老杨,局里已经决定,为平安申请‘英勇治安积极分子’的荣誉,

  还有一笔奖金。这小子可是给我们县公安局脸上增光了啊!”

  杨大河连忙摆手:“局长,这都是他该做的,孩子还小,别太张扬……”

  “该得的荣誉就得给!”周局长打断他,又看向杨平安,目光中带着欣赏,“平安啊,这次你立了大功。

  不过,以后遇到这种事,一定要先保证自身安全,不能再这么冒险了,知道吗?你爹可就你一个儿子。”

  “我知道了,周叔叔。谢谢组织关心。”杨平安乖巧地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