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相国之命,貂蝉特来探望甄夫人。”
门外那道声音,轻柔得像一片羽毛,却精准地落在了甄宓死寂的心湖上,荡开一圈极细微的涟漪。
貂蝉。
这个名字,甄宓并不陌生。
曾几何时,在河北的府邸中,她也曾听闻过坊间的传言。司徒王允府中的绝世歌姬,以一人之身,周旋于董卓与吕布之间,最终使得那对不可一世的“父子”反目成仇。
在那些传言里,貂蝉是一个近乎传奇的符号,是美貌与智慧的化身,是为国除贼的女中豪杰。
可她,怎么会在这里?又为何,会自称是奉那个魔王之命而来?
不等甄宓想明白,门开了。
两名瑟瑟发抖的侍女,像是见到了救星,又像是迎来了更深的恐惧,连忙躬身退到一旁。
一道身影,逆着门外廊下的灯火,缓缓走了进来。
甄宓下意识地抬起头。
那是一个无法用言语去精准描摹的女子。她穿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几支素雅的兰草,随着她的步履轻轻摇曳。她的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斜插着一支简单的珍珠步摇,除此之外,再无多余的饰物。
她的美,是一种沉静的美,像一汪深潭,表面波澜不惊,底下却藏着万千故事。那双眼睛尤其令人难忘,清亮,却也空灵,仿佛看透了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最终只剩下一种近乎于慈悲的漠然。
当她的目光与甄宓的目光在空中相遇时,甄宓的心,没来由地一颤。
她在那双眼睛里,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那是与自己此刻如出一辙的,被命运碾碎之后,重新拼凑起来的,带着裂痕的平静。
貂蝉的视线在室内缓缓扫过。她看到了地上破碎的瓷片和水渍,看到了蜷缩在床角,满脸泪痕、双唇红肿的甄宓,也看到了那两名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的侍女。
她的眉心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她没有立刻走向甄宓,而是先对那两名侍女轻声吩咐道:“这里的东西收拾一下,再去取些安神的汤药来。记住,要温的。”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信。那两名侍女如蒙大赦,磕了个头,手脚麻利地收拾起地上的狼藉,逃也似的退了出去。
内室里,只剩下她们两个人。
奢华的房间,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安静,显得愈发空旷。龙涎香的气味依旧霸道,却似乎被貂蝉身上那股更清冽的、若有若无的冷香冲淡了几分。
貂蝉搬了张绣墩,在床榻边不远不近的地方坐下。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甄宓。
那目光里,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更没有幸灾乐祸。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甄宓此刻所有的狼狈与绝望,却又不会带来任何刺痛感。
被这样注视着,甄宓那颗已经沉入冰海的心,竟感到了一丝奇异的安宁。她紧绷的肩膀,不自觉地放松了些许。
“很难受,是吗?”
许久,貂蝉终于开口。她的声音,依旧是那般轻柔。
甄宓没有回答,只是将脸埋得更深了。
“想哭就哭吧。”貂蝉继续说道,“只是,在这里,眼泪是最无用的东西。它既不能为你换来自由,也不能为你洗刷屈辱。流多了,只会伤了自己的身子。”
她的话,像一把温柔的刀,精准地剖开了甄宓所有的伪装。
甄宓的身体再次颤抖起来,压抑了许久的呜咽声,终于从喉咙深处溢出。她不再是那个河北第一美人,不再是袁氏的儿媳,她只是一个失去了所有,被困在囚笼里的,无助的女子。
貂蝉没有去劝慰,也没有去打扰。她只是安静地坐着,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任由甄宓将所有的痛苦与绝望,都宣泄在这压抑的哭声中。
不知过了多久,哭声渐歇。
侍女端着温热的汤药,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放在案几上,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甄宓抬起哭得红肿的眼睛,声音沙哑地问出了第一个问题:“你……为何会在这里?”
“和你一样。”貂蝉的回答简单而直接,“被他‘请’来的。”
那个“请”字,她说得极轻,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甄宓的心猛地一沉。她看着眼前的貂蝉,那个传说中智计百出,连吕布那样的猛将都能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女子,最终……也落得了和自己一样的下场。
一股更深的绝望,攫住了她。
连貂蝉都无法逃脱,自己又能如何?
“你……恨他吗?”甄宓的声音微弱得像风中的残烛。
“恨?”貂蝉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分不清是嘲讽还是自嘲的弧度,“恨有什么用?能让他少一块肉,还是能让我离开这座府邸?”
她端起那碗汤药,走到床边,递给甄宓。
“以前,我也恨过。恨他毁了我的一切,恨他让我从一个为国牺牲的义士,变成了一个为人不齿的玩物。我试过绝食,试过寻死,可结果呢?除了让他觉得更有趣,除了让我自己更痛苦,什么都改变不了。”
甄宓怔怔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后来,我想明白了。”貂蝉将汤药又往前递了递,“在这座府里,或者说,在这个新的天下,死,是最容易的事。活着,才是最难的。”
“活着?”甄宓喃喃自语,这两个字,此刻听来,是如此的陌生而沉重。
“对,活着。”貂蝉的语气,多了一分认真,“你以为,他把你掳来,只是为了羞辱袁氏,只是为了满足他那变态的占有欲?”
甄宓不解地看着她。难道不是吗?
“是,但也不全是。”貂蝉轻轻摇头,“你可知,在你之前,这府里已经住进来了多少位‘妹妹’?”
她没有等甄宓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有江东的两位绝色,大乔与小乔。有名满天下的才女,蔡文姬。还有我。”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与你一样,经历过绝望,经历过屈辱。我们每一个人,在原来的命运里,本该是颠沛流离,或早早香消玉殒的下场。”
“可是现在,我们都还活着。不仅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活得……很好?”甄宓无法理解这个词。被囚禁在这座华丽的牢笼里,成为那个魔王的私有物,这也能叫“活得很好”?
“他给了我们最好的居所,最华美的衣裳,最精致的食物。他从不打骂我们,甚至……”貂蝉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他从未真正碰过我们任何一人。”
“什么?”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甄宓的脑海中炸响。她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貂蝉,试图从她的脸上找出一丝说谎的痕迹。
没有。
貂蝉的表情,依旧是那般平静。
那个在殿上,当着满朝文武,对自己做出那般轻薄举动的男人……那个用最霸道、最粗鄙的方式,宣告自己是他女人的魔王……竟然,从未碰过她们?
这怎么可能?
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甄宓的脑子,彻底乱了。她感觉自己所有的认知,都在这一刻被颠覆了。
“为什么?”她下意识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貂蝉摇了摇头,眼中也闪过一丝困惑,“他就像一个最矛盾的人。他用最恶劣的方式,将我们从原来的世界里剥离出来,然后又用最体贴的方式,将我们安置在这座府里。”
“他每天扮演着一个粗鄙不堪的暴君,享受着外界对他的所有唾骂与憎恨。可在这座府邸的内墙里,他却为我们隔绝了所有的风雨和危险。”
“他……到底想做什么?”甄宓感觉自己的声音都在发颤。
“或许,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我们吧。”貂呈轻声说出了一句连她自己都觉得荒谬的话。
保护?
用那种羞辱的方式?
甄宓觉得这个想法荒唐至极,可不知为何,当这个念头闪过时,她那颗已经死寂的心,竟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
她想起了那个男人在殿上的狂笑,想起了他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占有欲,也想起了他将自己交给侍女时,那句冰冷的“别让她死了,死了就不好玩了”。
这一切,真的是在“保护”吗?还是说,这只是另一种,更加高明,更加残忍的……玩弄?
“先把药喝了吧。”貂蝉将碗又往前送了送,语气不容拒绝,“在这里,身体是自己的。只有活着,才有机会,看清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才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甄宓沉默了。
她看着碗里那深褐色的汤药,药气氤氲,带着一丝微苦的气息。
许久,她终于伸出颤抖的手,接过了那只碗。
碗身,还带着温热的暖意,那温度,顺着她的指尖,一点点传递到她的心里,驱散了些许刺骨的寒意。
她抬起头,看向貂蝉,看到对方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如释重负。
这一刻,甄宓忽然明白。
眼前这个女子,不是来奉命“教规矩”的。
她是来……渡她的。
用她自己走过的,那条满是荆棘与血泪的路,来渡另一个,即将踏上同样命运的,可怜人。
甄宓不再犹豫,仰起头,将那碗苦涩的汤药,一饮而尽。
门外那道声音,轻柔得像一片羽毛,却精准地落在了甄宓死寂的心湖上,荡开一圈极细微的涟漪。
貂蝉。
这个名字,甄宓并不陌生。
曾几何时,在河北的府邸中,她也曾听闻过坊间的传言。司徒王允府中的绝世歌姬,以一人之身,周旋于董卓与吕布之间,最终使得那对不可一世的“父子”反目成仇。
在那些传言里,貂蝉是一个近乎传奇的符号,是美貌与智慧的化身,是为国除贼的女中豪杰。
可她,怎么会在这里?又为何,会自称是奉那个魔王之命而来?
不等甄宓想明白,门开了。
两名瑟瑟发抖的侍女,像是见到了救星,又像是迎来了更深的恐惧,连忙躬身退到一旁。
一道身影,逆着门外廊下的灯火,缓缓走了进来。
甄宓下意识地抬起头。
那是一个无法用言语去精准描摹的女子。她穿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几支素雅的兰草,随着她的步履轻轻摇曳。她的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斜插着一支简单的珍珠步摇,除此之外,再无多余的饰物。
她的美,是一种沉静的美,像一汪深潭,表面波澜不惊,底下却藏着万千故事。那双眼睛尤其令人难忘,清亮,却也空灵,仿佛看透了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最终只剩下一种近乎于慈悲的漠然。
当她的目光与甄宓的目光在空中相遇时,甄宓的心,没来由地一颤。
她在那双眼睛里,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那是与自己此刻如出一辙的,被命运碾碎之后,重新拼凑起来的,带着裂痕的平静。
貂蝉的视线在室内缓缓扫过。她看到了地上破碎的瓷片和水渍,看到了蜷缩在床角,满脸泪痕、双唇红肿的甄宓,也看到了那两名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的侍女。
她的眉心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她没有立刻走向甄宓,而是先对那两名侍女轻声吩咐道:“这里的东西收拾一下,再去取些安神的汤药来。记住,要温的。”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信。那两名侍女如蒙大赦,磕了个头,手脚麻利地收拾起地上的狼藉,逃也似的退了出去。
内室里,只剩下她们两个人。
奢华的房间,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安静,显得愈发空旷。龙涎香的气味依旧霸道,却似乎被貂蝉身上那股更清冽的、若有若无的冷香冲淡了几分。
貂蝉搬了张绣墩,在床榻边不远不近的地方坐下。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甄宓。
那目光里,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更没有幸灾乐祸。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甄宓此刻所有的狼狈与绝望,却又不会带来任何刺痛感。
被这样注视着,甄宓那颗已经沉入冰海的心,竟感到了一丝奇异的安宁。她紧绷的肩膀,不自觉地放松了些许。
“很难受,是吗?”
许久,貂蝉终于开口。她的声音,依旧是那般轻柔。
甄宓没有回答,只是将脸埋得更深了。
“想哭就哭吧。”貂蝉继续说道,“只是,在这里,眼泪是最无用的东西。它既不能为你换来自由,也不能为你洗刷屈辱。流多了,只会伤了自己的身子。”
她的话,像一把温柔的刀,精准地剖开了甄宓所有的伪装。
甄宓的身体再次颤抖起来,压抑了许久的呜咽声,终于从喉咙深处溢出。她不再是那个河北第一美人,不再是袁氏的儿媳,她只是一个失去了所有,被困在囚笼里的,无助的女子。
貂蝉没有去劝慰,也没有去打扰。她只是安静地坐着,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任由甄宓将所有的痛苦与绝望,都宣泄在这压抑的哭声中。
不知过了多久,哭声渐歇。
侍女端着温热的汤药,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放在案几上,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甄宓抬起哭得红肿的眼睛,声音沙哑地问出了第一个问题:“你……为何会在这里?”
“和你一样。”貂蝉的回答简单而直接,“被他‘请’来的。”
那个“请”字,她说得极轻,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甄宓的心猛地一沉。她看着眼前的貂蝉,那个传说中智计百出,连吕布那样的猛将都能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女子,最终……也落得了和自己一样的下场。
一股更深的绝望,攫住了她。
连貂蝉都无法逃脱,自己又能如何?
“你……恨他吗?”甄宓的声音微弱得像风中的残烛。
“恨?”貂蝉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分不清是嘲讽还是自嘲的弧度,“恨有什么用?能让他少一块肉,还是能让我离开这座府邸?”
她端起那碗汤药,走到床边,递给甄宓。
“以前,我也恨过。恨他毁了我的一切,恨他让我从一个为国牺牲的义士,变成了一个为人不齿的玩物。我试过绝食,试过寻死,可结果呢?除了让他觉得更有趣,除了让我自己更痛苦,什么都改变不了。”
甄宓怔怔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后来,我想明白了。”貂蝉将汤药又往前递了递,“在这座府里,或者说,在这个新的天下,死,是最容易的事。活着,才是最难的。”
“活着?”甄宓喃喃自语,这两个字,此刻听来,是如此的陌生而沉重。
“对,活着。”貂蝉的语气,多了一分认真,“你以为,他把你掳来,只是为了羞辱袁氏,只是为了满足他那变态的占有欲?”
甄宓不解地看着她。难道不是吗?
“是,但也不全是。”貂蝉轻轻摇头,“你可知,在你之前,这府里已经住进来了多少位‘妹妹’?”
她没有等甄宓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有江东的两位绝色,大乔与小乔。有名满天下的才女,蔡文姬。还有我。”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与你一样,经历过绝望,经历过屈辱。我们每一个人,在原来的命运里,本该是颠沛流离,或早早香消玉殒的下场。”
“可是现在,我们都还活着。不仅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活得……很好?”甄宓无法理解这个词。被囚禁在这座华丽的牢笼里,成为那个魔王的私有物,这也能叫“活得很好”?
“他给了我们最好的居所,最华美的衣裳,最精致的食物。他从不打骂我们,甚至……”貂蝉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他从未真正碰过我们任何一人。”
“什么?”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甄宓的脑海中炸响。她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貂蝉,试图从她的脸上找出一丝说谎的痕迹。
没有。
貂蝉的表情,依旧是那般平静。
那个在殿上,当着满朝文武,对自己做出那般轻薄举动的男人……那个用最霸道、最粗鄙的方式,宣告自己是他女人的魔王……竟然,从未碰过她们?
这怎么可能?
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甄宓的脑子,彻底乱了。她感觉自己所有的认知,都在这一刻被颠覆了。
“为什么?”她下意识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貂蝉摇了摇头,眼中也闪过一丝困惑,“他就像一个最矛盾的人。他用最恶劣的方式,将我们从原来的世界里剥离出来,然后又用最体贴的方式,将我们安置在这座府里。”
“他每天扮演着一个粗鄙不堪的暴君,享受着外界对他的所有唾骂与憎恨。可在这座府邸的内墙里,他却为我们隔绝了所有的风雨和危险。”
“他……到底想做什么?”甄宓感觉自己的声音都在发颤。
“或许,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我们吧。”貂呈轻声说出了一句连她自己都觉得荒谬的话。
保护?
用那种羞辱的方式?
甄宓觉得这个想法荒唐至极,可不知为何,当这个念头闪过时,她那颗已经死寂的心,竟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
她想起了那个男人在殿上的狂笑,想起了他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占有欲,也想起了他将自己交给侍女时,那句冰冷的“别让她死了,死了就不好玩了”。
这一切,真的是在“保护”吗?还是说,这只是另一种,更加高明,更加残忍的……玩弄?
“先把药喝了吧。”貂蝉将碗又往前送了送,语气不容拒绝,“在这里,身体是自己的。只有活着,才有机会,看清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才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甄宓沉默了。
她看着碗里那深褐色的汤药,药气氤氲,带着一丝微苦的气息。
许久,她终于伸出颤抖的手,接过了那只碗。
碗身,还带着温热的暖意,那温度,顺着她的指尖,一点点传递到她的心里,驱散了些许刺骨的寒意。
她抬起头,看向貂蝉,看到对方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如释重负。
这一刻,甄宓忽然明白。
眼前这个女子,不是来奉命“教规矩”的。
她是来……渡她的。
用她自己走过的,那条满是荆棘与血泪的路,来渡另一个,即将踏上同样命运的,可怜人。
甄宓不再犹豫,仰起头,将那碗苦涩的汤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