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太后想查什么-《皇帝绝嗣,我一胎两宝登凤位》

  萧恒讪讪地咳嗽了两声,忙抱起好奇的沈言玉,转移她的注意力。

  “玉儿又重了,最近吃了不少好吃的吧。”

  沈言玉笑嘻嘻地说:“嗯嗯,玉儿还藏了些留给你的,玉儿去取。”

  萧恒放下她。

  沈言玉带着团团圆圆风风火火地跑去取糕点了。

  沈妩温柔又宠溺地看着女儿的背影。

  下一刻,眼前再次一黑。

  独属于萧恒的气息,霸道的萦绕她全身。

  萧恒吻得很急切。

  想将这段时日的思念都宣泄。

  以及,要在沈言玉回来前,汲取更多的甜蜜滋味。

  沈妩无力反抗,在他怀中,化为了一滩春水。

  待听到沈言玉的脚步声时,两人倏然分开。

  沈妩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任由风拂过她滚烫的脸颊。

  白里透粉,像是枝头的桃花,只为他绽放。

  萧恒一时看呆了。

  直到一人两狗跑到了跟前。

  他耐心地听着沈言玉说话,吃着小姑娘递来的点心。

  虽然他不喜甜腻的滋味,但不好辜负小姑娘的心意,皱着眉头咀嚼了两下,努力咽下去。

  萧恒用完了晚膳,便匆匆离开了。

  第二日,沈妩先将沈砚礼送到长公主府,沈砚礼和罗辰逸一起入宫。

  虽然太后给了她令牌,可以随时入宫。

  但沈妩有自知之明,尽量减少入宫的次数。

  日子便在孩子悄然长大时,眨眼间逝去。

  太后盼了许久,终于盼来了从江南送来的密信。

  密信上说,暗卫们已经找到了沈妩在江南的住处,只待拿着萧恒的陛下去调查了。

  太后非常激动。

  再过几日,两个孩子的身份便能水落石出了。

  假如街坊四邻指认萧恒是是和沈妩在江南成婚的男人,那么两个孩子的身份,不言而喻了。

  接下来,她该计划如何让两个孩子认祖归宗。

  不对,在这之前,得先给沈妩一个名分。

  沈妩是皇家的大功臣,更是她的救命恩人,必不能亏待了。

  太后收到密信的同时,恭亲王妃也收到了一封自江南来的密信。

  看完之后,她茫然不解。

  “太后为何要拿着陛下的画卷,去江南沈妩的住处调查,太后想查什么?”

  梅香站在一边,道:“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凑在一起不就那档子事。

  莫非太后是想为陛下,收了沈妩那贱人?”

  恭亲王妃眉心紧锁:“不对,沈妩是成过婚的,还带了两个小野种,太后怎么会为陛下收这样的人?

  天底下比沈妩优秀的女人多的是。

  就算是你所说,太后又为何要拿着陛下的画像去江南呢。”

  梅香苦着脸,“奴婢愚钝,实在是想不出来。”

  恭亲王妃想了一会,实在是没有头绪,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恭亲王带着一身的酒气回来了。

  梅香忙去准备热水,让他洗漱。

  恭亲王妃嫌弃地离他远了些,斥道:“整日就知道喝酒作乐,你是王爷,心思为何不能放在正事上?”

  恭亲王打了个嗝,醉醺醺地说:“我本来就没什么野心,当个闲散王爷很好。

  我就不明白,你折腾那么多做什么?

  陛下并非简单的人物,当年你派了不少暗卫去刺杀,哪一次得手了?”

  电光火石间,恭亲王妃想到了什么。

  也不顾他身上的酒臭味,揪住他的衣襟,急切地问:

  “你还记得,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恭亲王:“好几年前的事,我怎么还会记得?松手,我要睡一会。”

  他拂开恭亲王妃的手,沉沉睡去。

  恭亲王妃在原地转来转去。

  是了,当年的事,她差点忘了。

  当年刺杀萧恒的人,有好几方势力,她派出去的几个暗卫,不过是凑个热闹罢了。

  暗卫身上没有任何标记,绝对查不到她头上。

  萧恒登基后的雷霆手段,让不少人对他恨之入骨。

  那一次的刺杀,虽然没成功,却让萧恒失踪了一年。

  就在朝臣们预备逼迫太后改立新君时,萧恒竟然平安无恙地回来了。

  回来之后,又是一次大清算。

  那时恭亲王妃战战兢兢,头上似是悬了一把随时能斩下来的铡刀。

  那段时日,她如履薄冰,坐立难安。

  好在,萧恒没有查到她。

  自那以后,她再也没敢生出刺杀萧恒的念头。

  她想起来了。

  萧恒是在江南一带失踪的。

  沈妩是从江南来的。

  太后又去江南调查,肯定不是巧合!

  在江南时,萧恒和沈妩定然发生过什么。

  说不定,连沈妩那两个小野种都有可能是萧恒的!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她在脑海里琢磨着那两个野种和陛下的模样。

  这么一琢磨,狠狠吓了一跳。

  “像,太像了……”

  梅香端着一盆热水进来,“王妃,什么很像?”

  恭亲王妃眼底划过一抹杀意,“你给王爷洗下脸,本王妃有极要紧的事处理。”

  说完,她起身快步前往前院。

  夜色下,她眼中翻腾的野心中,裹挟着杀意。

  她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萧霖萧鸢。

  就算只是她的猜测,她宁可杀错,也绝对不放过!

  她写下一封信,预备明日皇宫门开时,命人悄悄送去给萧鸢。

  自打沈砚礼进宫读书后,太后每日早早的起来,就等着他来给自己请安。

  然而今日下了雨,看架势,一时半会停不了。

  她忙吩咐方姑姑:“雨天路滑,且容易被雨打湿鞋袜。

  你快去,让礼儿别过来,直接去书院。

  再吩咐御膳房,准备两碗姜汤给他和逸儿送去。”

  “是。”方姑姑领命去了。

  太后站到窗边看雨势,人逢喜事精神爽,嘴边一直噙着笑意。

  这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哭声响起。

  太后皱眉。

  那哭声凄楚可怜,她不可能装作没听到,便让宫女去看看。

  很快,宫女回来了。

  道:“回太后,是小郡主知道错了,哭着想见您。

  并说知晓她错了,没有脸面见她,打算今日就搬回恭亲王府。”

  太后惊讶。

  萧鸢能舍弃皇宫中的一切,回王府去,可见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说不准是真的想明白了。

  于是,她便让宫女将萧鸢带到了跟前。

  萧鸢跪下,流着泪道:“皇祖母,鸢儿真的知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