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二品丹师令牌与墨老者的信物,林烨回到了乙字院。院门紧闭,禁制流光隐现,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他并未立刻去散修联盟,也未急于接取联盟任务,而是再次沉浸下来,如同老僧入定,细细咀嚼此次接触带来的信息,并审慎规划下一步。
墨老者的态度看似友善,抛出了橄榄枝,但其背后目的如同雾里看花,难以捉摸。散修联盟作为青玄界顶尖势力之一,水深不可测,贸然深入,恐有覆舟之险。当务之急,是利用好丹师这个新身份,稳妥地获取修炼资源,同时继续夯实自身实力,尤其是刚刚获得突破契机、未来潜力巨大的符阵方向。
他盘膝坐在静室蒲团上,取出两枚玉简。一枚是师尊吴清风所赐的《基础符阵解析》,玉质温润,神识探入,仿佛能感受到灵兽宗传承的厚重与深邃;另一枚是在青藤集购买的《基础阵法解析(青玄版)》,材质普通,但内容更贴合此界灵气环境与常见材料。这两者,一者重原理变化,一者重实际应用,正好互补。
“符阵……”林烨喃喃自语,神识在两枚玉简中交替沉浸。符箓,乃是灵力与规则的瞬时具现,威力强但短暂;阵法,借天地之势,勾连地脉灵气,效果持久但布设繁琐,且受地域所限。而符阵,则是取两者之长,以符箓为基,以阵势为骨,将瞬间的爆发与持续的威能结合起来,变化更多,对施法者的要求也更高。
“非是对符道、阵道皆有相当造诣,且神识强大、灵力操控入微者,难以入门。”林烨回想起玉简开篇的告诫,心中并无畏惧,反而升起一股挑战的欲望。他拥有筑基后期的神识,《万化归一筑基篇》对灵力有着超乎同阶的精微掌控,更有【鉴兽洞真】这等洞察能量本质的异能作为辅助,这些都是他踏入符阵之道的底气。
他没有好高骛远,决定从最简单的辅助类符阵开始。目标选定为【三才聚灵阵】。此阵仅需三张【聚灵符】,按天地人三才方位布设,旨在小幅提升局部灵气浓度,是符阵入门最常见的练习选择。
他没有直接使用成品符箓。符阵对符箓本身的品质、灵力输出的稳定性要求极高,细微的差异都可能导致阵势失衡。他取出符纸、灵墨,屏息凝神,亲自绘制。
笔尖蘸满蕴含着温和灵气的【青松墨】,落于特制的【空白符纸】上。林烨神识高度集中,不仅引导着灵力勾勒出【聚灵符】的符文,更在绘制的过程中,细心调整着符文节点处灵力的输出频率与强度,使其内敛而稳定,更易于与其他符箓产生共鸣。
一张,两张,三张。
当他落下最后一笔,三张散发着柔和灵光的【聚灵符】置于面前时,他额角已微微见汗。这种在绘制过程中便预埋“接口”的制符方式,远比单纯绘制一张威力强大的符箓更耗心神。
调息片刻,待状态恢复,林烨开始布阵。他以指代笔,凝聚灵力,在静室光洁的地面上,缓缓刻画下【三才聚灵阵】的基础阵纹。阵纹并不复杂,仅有九个关键节点,但每一个节点的深浅、弧度、灵力灌注的多少,都需恰到好处。他刻画得很慢,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尺规,丈量着每一寸线条。
刻画完毕,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三张特制的【聚灵符】,分别置于代表“天”、“地”、“人”的三个核心阵眼之上。
最关键的一步到来——激活阵势。
林烨深吸一口气,神识分成三股细流,同时沟通三张符箓与地面阵纹。他缓缓将自身精纯的灵力,如同涓涓细流,注入九个阵纹节点。
起初,符箓与阵纹毫无反应,仿佛死物。林烨不急不躁,维持着灵力输出的稳定与均衡,神识仔细感应着每一处的细微变化。
终于,当灵力充盈了最后一个节点时——
嗡!
一声极其轻微的、仿佛琴弦拨动的颤鸣响起。
代表“人”位的符箓率先亮起微光,紧接着,“地”位、“天”位符箓相继呼应!三张符箓散发出的灵光不再孤立,而是通过地面那玄奥的阵纹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光域!
光域之内,空气似乎微微扭曲,一丝丝天地灵气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向三角区域中心汇聚而来。虽然提升的幅度极其微小,若非林烨神识敏锐几乎难以察觉,但静室内的灵气浓度,的的确确比周围高出了一线!
【三才聚灵阵】,成!
林烨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但很快便平复下来。这只是最简单的一步,距离真正的符阵之道,还差得远。他维持着阵势,仔细体会着其中灵力的流转方式,符箓与阵纹的共鸣规律,以及那微弱的聚灵效果持续了约莫一炷香时间后,便因为符箓灵力的自然消耗和阵势本身的简陋而缓缓消散。
“果然,简易符阵持久性是个问题。要么提升符箓品质和数量,要么优化阵势结构,或者……以灵石提供额外能量支撑。”林烨若有所思。他没有立刻进行下一次尝试,而是闭目复盘,将刚才的成功经验与玉简中的理论相互印证,寻找可以改进之处。
他知道,符阵之道,绝非一蹴而就。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需要无数次失败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他耐住性子,如同雕琢璞玉,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练习与探索。
本章完
墨老者的态度看似友善,抛出了橄榄枝,但其背后目的如同雾里看花,难以捉摸。散修联盟作为青玄界顶尖势力之一,水深不可测,贸然深入,恐有覆舟之险。当务之急,是利用好丹师这个新身份,稳妥地获取修炼资源,同时继续夯实自身实力,尤其是刚刚获得突破契机、未来潜力巨大的符阵方向。
他盘膝坐在静室蒲团上,取出两枚玉简。一枚是师尊吴清风所赐的《基础符阵解析》,玉质温润,神识探入,仿佛能感受到灵兽宗传承的厚重与深邃;另一枚是在青藤集购买的《基础阵法解析(青玄版)》,材质普通,但内容更贴合此界灵气环境与常见材料。这两者,一者重原理变化,一者重实际应用,正好互补。
“符阵……”林烨喃喃自语,神识在两枚玉简中交替沉浸。符箓,乃是灵力与规则的瞬时具现,威力强但短暂;阵法,借天地之势,勾连地脉灵气,效果持久但布设繁琐,且受地域所限。而符阵,则是取两者之长,以符箓为基,以阵势为骨,将瞬间的爆发与持续的威能结合起来,变化更多,对施法者的要求也更高。
“非是对符道、阵道皆有相当造诣,且神识强大、灵力操控入微者,难以入门。”林烨回想起玉简开篇的告诫,心中并无畏惧,反而升起一股挑战的欲望。他拥有筑基后期的神识,《万化归一筑基篇》对灵力有着超乎同阶的精微掌控,更有【鉴兽洞真】这等洞察能量本质的异能作为辅助,这些都是他踏入符阵之道的底气。
他没有好高骛远,决定从最简单的辅助类符阵开始。目标选定为【三才聚灵阵】。此阵仅需三张【聚灵符】,按天地人三才方位布设,旨在小幅提升局部灵气浓度,是符阵入门最常见的练习选择。
他没有直接使用成品符箓。符阵对符箓本身的品质、灵力输出的稳定性要求极高,细微的差异都可能导致阵势失衡。他取出符纸、灵墨,屏息凝神,亲自绘制。
笔尖蘸满蕴含着温和灵气的【青松墨】,落于特制的【空白符纸】上。林烨神识高度集中,不仅引导着灵力勾勒出【聚灵符】的符文,更在绘制的过程中,细心调整着符文节点处灵力的输出频率与强度,使其内敛而稳定,更易于与其他符箓产生共鸣。
一张,两张,三张。
当他落下最后一笔,三张散发着柔和灵光的【聚灵符】置于面前时,他额角已微微见汗。这种在绘制过程中便预埋“接口”的制符方式,远比单纯绘制一张威力强大的符箓更耗心神。
调息片刻,待状态恢复,林烨开始布阵。他以指代笔,凝聚灵力,在静室光洁的地面上,缓缓刻画下【三才聚灵阵】的基础阵纹。阵纹并不复杂,仅有九个关键节点,但每一个节点的深浅、弧度、灵力灌注的多少,都需恰到好处。他刻画得很慢,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尺规,丈量着每一寸线条。
刻画完毕,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三张特制的【聚灵符】,分别置于代表“天”、“地”、“人”的三个核心阵眼之上。
最关键的一步到来——激活阵势。
林烨深吸一口气,神识分成三股细流,同时沟通三张符箓与地面阵纹。他缓缓将自身精纯的灵力,如同涓涓细流,注入九个阵纹节点。
起初,符箓与阵纹毫无反应,仿佛死物。林烨不急不躁,维持着灵力输出的稳定与均衡,神识仔细感应着每一处的细微变化。
终于,当灵力充盈了最后一个节点时——
嗡!
一声极其轻微的、仿佛琴弦拨动的颤鸣响起。
代表“人”位的符箓率先亮起微光,紧接着,“地”位、“天”位符箓相继呼应!三张符箓散发出的灵光不再孤立,而是通过地面那玄奥的阵纹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光域!
光域之内,空气似乎微微扭曲,一丝丝天地灵气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向三角区域中心汇聚而来。虽然提升的幅度极其微小,若非林烨神识敏锐几乎难以察觉,但静室内的灵气浓度,的的确确比周围高出了一线!
【三才聚灵阵】,成!
林烨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但很快便平复下来。这只是最简单的一步,距离真正的符阵之道,还差得远。他维持着阵势,仔细体会着其中灵力的流转方式,符箓与阵纹的共鸣规律,以及那微弱的聚灵效果持续了约莫一炷香时间后,便因为符箓灵力的自然消耗和阵势本身的简陋而缓缓消散。
“果然,简易符阵持久性是个问题。要么提升符箓品质和数量,要么优化阵势结构,或者……以灵石提供额外能量支撑。”林烨若有所思。他没有立刻进行下一次尝试,而是闭目复盘,将刚才的成功经验与玉简中的理论相互印证,寻找可以改进之处。
他知道,符阵之道,绝非一蹴而就。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需要无数次失败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他耐住性子,如同雕琢璞玉,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练习与探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