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太后-《锁春情》

  浓厚的沉香压在殿内,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昨夜才侍寝,今日就过来了。”太后搁下茶盏,淡淡说了句。

  梨花低眉浅笑,已不再是数年如一日的垂下头颅,摆出嫔妃的姿态,迎上太后的杏眼携着恰到好处的尊敬,“嫔妾是太后宫里出去的,不敢忘了自己的身份。”

  太后盯着这双眼睛有一瞬间的恍惚,当初让梨花进坤宁宫伺候,便是因为这双沉静如水的眼睛,数年光阴已过,人事皆变。

  太后幽幽叹了口气,颇有些感慨的意味,“那就好,梨花,那时候哀家以你的性命要挟,也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左右你也从浣衣局出来了,如今又成了皇上的嫔妃,这也是你的造化福气。”

  对于太后来说,不过是轻飘飘的一句“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梨花唇畔的弧度没有丝毫变化,高高在上的凤座在她眼里熠熠生光,“嫔妾明白,嫔妾不敢有怨怼之意。”

  太后突然动了动小腿,似有不适之意,余光瞥见紫薇花的裙摆越来越近,半跪在地上的身姿卑微恭敬,太后描绘精致的唇角终于勾出满意的笑,“还是你懂事,辛夷她们几个总是不及你有眼色,哀家身边没了你,还真是不习惯。”

  沉香的气味在殿内蔓延,被视为能通往三界的沉香气味醇厚,太后说起这些,无非是在告诉梨花,纵然已身为妃嫔,在太后眼里,她林梨花也不过是个名义上好听点的宫婢而已。

  “能伺候太后是嫔妾的福气,何况嫔妾所有全凭太后娘娘调教,嫔妾感激不尽。”素手熟络的按照往日的习惯,维持着不轻不重的力道灵活揉捏着,梨花唇角的浅笑如暴雨中的春花,无声滑落。

  太后拉起梨花,殿内沉香袅袅,在她眉间凝成一道若有若无的烟霭,她语带深意,慢慢说道:“虽说皇上现在喜欢你,可你也是在后宫待久了的,君情飘渺这四个字,你应该明白,你又是宫女出身,没个家世依傍,哪日皇上不喜欢你,那你在这宫中的日子,可就难熬了。”

  日光透过十二扇雕花朱漆门斜斜切进来,正落在太后耳垂上的那对东珠坠子,随着呼吸微微晃动,落在梨花眼里竟似活物般折射出冷冽的幽光。

  “还请太后赐教。”梨花应声。

  太后一下下的拍着梨花的手背,镂空蝠寿纹护甲正嵌在梨花的皮肉之间,“梨花,你服侍哀家多年,性子沉稳,皇后刚刚入宫,孤立无援,只要你安守本分,日后能助皇后一臂之力,哀家与皇后都不会亏待了你,这深宫里,与其指望虚无缥缈的圣宠,还不如跟对了人,你说是不是?”

  梨花眼睑垂落,瞧见太后身上穿着深紫色云锦凤袍,那上头的五彩凤凰似乎活过来一般,正冲着她高高昂起凤首,尖锐的凤喙仿佛能狠狠撕下血肉。

  “嫔妾多谢太后为嫔妾周全打算,日后还指望太后多加照拂。”梨花浅笑抽手,将案上的杯盏稳稳递上。

  太后接过靠回凤座,长春茶滑进喉间的同时,嘴角的讥笑转瞬即逝,“只有一点,如今皇后尚无所出,在皇后诞育嫡子之前,你绝不可以有身孕,哀家也是为你着想,你刚承宠,眼下固宠要紧,将来哀家会允你有个公主傍身,你可明白?”

  梨花早知道太后绝不会允许嫔妃先于皇后之前诞育皇嗣,太后曾深受其害,自然要为皇后打算周全,只是她也未曾想过此事,如此也好。

  梨花眸光微转,轻声说道:“嫔妾明白,听从太后娘娘安排,只是嫔妾在关雎宫也是孤身一人,没个帮手。”

  “哦?不是说,你从浣衣局带回来一个宫令吗?”太后反问一句。

  梨花心中一惊,刺痛自手背处迅速蔓延开来,太后果然对后宫了如指掌,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太后的眼睛,若想无声无息的取人性命,实在是易如反掌……

  她只得蹙眉,杏眼洇出一点水色,宛如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楚楚可怜,“太后知道,嫔妾是宫女出身,也曾受人欺凌,在浣衣局时,吴嬷嬷是良善之人,多承她照顾,嫔妾感念恩情,这才将她带回来。”

  太后细细打量起梨花的神色,见她确实只有不安、惶恐之色,心道也罢,心地良善又知恩图报日后也会方便些。

  “你懂感恩,这是好事,如此便从辛夷她们当中拔一人去关雎宫,贴身伺候你。”

  梨花扬起手绢,擦了擦眼角,“是,嫔妾谢过太后,只是从沉香去后,丛容是新上来不久的,如今也只剩了辛夷与紫苏,还请太后从她二人之间挑一人给嫔妾。”

  梨花知道,丛容伺候太后时日不久,恐怕太后不能放心,便只剩辛夷和紫苏二人,而紫苏向来老实寡语,太后若想拨人伺候她,自然不能选个聪明伶俐的过来。

  “紫苏老实,就她吧。”太后想了想后,说道。

  梨花感激一笑,“是,嫔妾多谢太后。”

  太后一语双关,“日后好好伺候皇上与皇后,别有二心。”

  鎏金宝座正中处含着一颗硕大的朱红色宝石,在日光的映照下,散发出红茵茵的光芒,此刻竟如流动的鲜血般耀眼夺目。

  不知坐稳这张凤座,需要多少人的血泪?

  梨花福身,“是,嫔妾谨记。”

  心中却似有寒冰坠地,碎裂无声,唯有那白玉佛像半阖双目,一脸慈悲。

  “母后。”

  一道柔柔的女声从后方响起。

  梨花回身,只见大开的殿门日光倾泻而来,在光芒中,月牙凤尾罗裙款款而来,鞋尖缀着的流苏随着足尖点地而轻轻摇晃。

  待走得近了,方见来人其眉目如画,秀丽似川,顾盼之间有一股自然的书卷清气,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世家贵女的高贵气质,娴静温婉。

  梨花已知来人,这样的气派,除了出身诗礼大族的谢皇后,何人能出?

  “嫔妾见过皇后娘娘,娘娘金安。”

  皇后定下脚步,柳叶眉下清澈的眸子转了转,声音极柔,且十分和煦:“这位,便是林美人?”

  是个清丽的美人,尤其是这双眼睛,总让人想深究一二。

  太后倒是十分高兴,望向皇后的眼睛带着几分慈蔼的意味,笑着说道:“皇后来得正好,方才哀家也正在说,林美人入宫多年,日后也可以多帮帮你。”

  “不敢当太后此言。”梨花退回下处,谦卑的低下头。

  太后挥了挥手,“好了,你先下去吧,哀家与皇后还有事商量。”

  “是,嫔妾告退。”

  梨花一步步走出慈宁宫的宫门,抬头一看,西边的乌云渐渐飘过来,像是谁不慎打翻了砚台,墨色一点点晕染开来。

  她定定的瞧着墨色阴影从远处红墙上悄然袭来,宫殿的飞檐、斗拱渐渐暗下去,化作深褐色的剪影,仿佛有一只无形之手轻轻掠过,未惊动宫中任何人,便无声无息的带走了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