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对弈-《锁春情》

  当御花园里的鲜花争相竞放时,宫中的春日已到了如火如荼的境地,片片花瓣或流连于潺潺流水,或嬉戏于茵茵之地,吹拂而来的暖风都激荡着清香,像是丁香,又似乎是芍药。

  坤宁宫的春日,更是熙色韶光。

  青花底琉璃花樽内的垂丝海棠,簇拥出一团团荼靡,皇后手持燕尾剪,怡然的修剪出娉婷袅娜的姿态。

  “娘娘。”梨花走上前,轻声开口,“皇上又新赏赐了东西,并传了话,今夜过来。”

  辛夷为首,领着一队小宫人鱼贯而入,尤为醒目的是盛装在紫檀木雕西番莲纹都承盘内的一支累丝金凤衔珠步摇,赤金打造的凤凰展翅欲飞,凤首高昂,尾翼垂下发丝般的细金流苏。

  皇后不由放下手中的燕尾剪,目光凝聚于步摇之上,眉眼欢愉。

  梨花会意,亲自端来恭敬呈于皇后眼前。

  皇后拿在手上,凤喙处衔嵌着一颗莹润的东珠,只属帝后所用。

  “这几个月来,皇上的赏赐就没有断过。”一向机灵的辛夷笑吟吟的走上来凑趣讨喜。

  皇后默然不语,只是仍注视着那步摇。

  梨花敛眉,“皇上不仅怜惜皇后,更爱重二殿下。”

  自从莲花糕一事后,众人皆不知刘贵妃何故突然降位,宫闱秘事自然缄口不言,但这几个月来,皇上不仅频频驾临坤宁宫,朝堂上遇事更常常询问二皇子元承安,百官大有以二皇子为首的趋势,就连向来苛责的御史大夫们都纷纷赞扬二皇子贤德仁孝,大皇子元长锦屡屡遭受冷落。

  以往,元长锦占了长子的位次,生母宠冠六宫,元承安则是嫡子的名分,为皇后所出,朝堂之上一向旗鼓相当,如今斗转直下,皇上已过不惑之年,百官不由纷纷猜测,是否有立太子之意……

  皇后展颜一笑,在素色碧罗绣蝶芙蓉裙的衬托下,少了些往日的尊贵雍容,反而多了几分恬静淡雅。

  是夜,繁星点点,皎洁的月光洒在坤宁宫的每一处,廊下的一樽春意晚,在吹来的晚风中轻摇慢舞,月光为重叠繁复的花瓣镀上一层柔光。

  殿内,海棠花静静散发着清幽的香气,淡淡的温情在执棋对峙的两人间默默流淌。

  “皇后的棋艺一如从前。”

  皇上两指夹起一枚雪色白子缓缓落下,眉宇间透露出几分踌躇。

  执白子的皇后,看着交织的棋局,却是胸有成竹的轻叩一枚黑子,“皇上还记得?”

  对视时,仿佛都回忆起年轻时节,皇上不由感慨,“朕记得皇后初入宫时,常与朕对切棋艺,朕每每铩羽,一晃多年过去,朕还是不及皇后。”

  皇后闻言,忍不住一笑,眼中流露出些许柔婉情意,“多年过去,皇子们都已长成,长锦也将要娶妻。”

  说笑之间,胜负已分,皇上掷下棋子,“朕又输了。”

  梨花轻步上前,奉上两盏木樨清露。

  皇后接过杯盏,杯盏冰凉的温度漫上指尖,低首时开口,“长锦大婚将近,刘昭仪尚被禁足,不如,请皇上下旨解了刘昭仪禁足。”

  木樨清露甜香扑鼻,皇上扇了扇鼻翼,轻啜一口,“皇后如此贤德。”

  “由己及人,臣妾也是母亲,自然希望能够亲眼看着孩子成婚。”

  伴随着清脆一声,皇上放下杯盏,神色淡淡,喜怒不形,只说了句,“罢了,夜深了,朕回乾明殿。”

  崔顺半弯着腰进来,圣驾浩荡而去。

  皇后倚着梨花的小臂起身坐到榻上,端起杯盏,眼睛只是望着案几上错综复杂的棋局沉思,片刻后说道:“梨花,你以为如何?”

  梨花捧过黄彩釉棋罐,手指灵巧的轻轻捡起一枚黑棋放于罐内,低垂的眼眸星光微闪,“娘娘聪慧,早已看的分明,依奴婢浅薄见识,莲花糕一事于皇上已是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皇后静静看着棋盘上的黑子陆续被梨花收于罐中,随着轻微的点头,笑意泛上嘴角。

  夜已深重,梨花熟络的服侍皇后躺下,又向新提上来的宫女丛容叮嘱一声,“夜里警醒点,再为娘娘添些安神香。”这才回到耳房。

  耳房内传来紫苏、辛夷清浅的呼吸声,见梨花回来,都说道:“姑姑,快歇息吧。”

  自从沉香死后,耳房内少了些欢声笑语,一条鲜活的人命昨日还在一同说笑,如今已成白骨,怎不令人唏嘘,也唯有唏嘘而已。

  …………

  未知未觉间,一池墨绿已经悄悄衬托着粉白傲然登场,盛夏的风带着荷花的幽香,穿透宫人们空青色的单薄衣衫,日光以一种热烈的姿态,洒满宫中的每个角落。

  为避暑热从尚仪局传话回来的梨花,特意从芙蓉苑穿过,树影婆娑间,轻轻吐出一口热气。

  “姑姑。”低沉清越的一道男声,从背后响起。

  梨花顿住脚步,面前投下一道暗影,“见过殿下。”

  元岁寒负手而立,高挑欣长的体态一览无遗,锦袍随风轻扬,半没于荫影下的侧脸说不出的俊逸,深邃的眼睛正对着她,眸光在闪烁之间,似乎翻涌着无数情丝,要把她绕进眼里。

  “姑姑,近来可好?”不过是平常的一句话,他却说的十分郑重。

  清透的眼瞳撞进他乌黑的双眸,梨花不由后退一步,细小的汗珠一点点从光洁的额上渗出,说不清是灼热,还是别的什么,“多谢殿下,奴婢一切安好。”

  仿佛等的便是这几个字一般,笑意蔓延在元岁寒嘴角。

  远处芙蓉苑的荷花开得正盛,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有几支尚卷着嫩黄的花蕊半开半放,怯生生的迎风而上。

  梨花低下头,任由绵而纤长的睫毛压住眼底瞬间的无措,“奴婢告退。”

  元岁寒目送着她与日光缓缓而去,沉默一笑。

  卜喜从远处赶过来,圆溜溜的眼睛四下晃了晃,“殿下,按您的吩咐,胡公子已办好了。”

  元岁寒淡然往前走着,凤眼半阖,如假寐的豺狼等待时机,“但愿胡大人能明白意思,好好为大皇兄出谋划策才好。”

  四周蝉鸣不断,喧嚣着夏日的热闹。

  坤宁宫近在眼前,梨花从袖中拿出罗帕拭了拭汗,这才提步迈入殿内。

  辛夷正在一旁为皇后轻轻摇扇,混合着冰鉴内的冰块,带来丝丝凉意。

  “娘娘,尚仪局已将瑄王府安排妥当。”梨花进来回禀,浑身的燥热已被凉意取代。

  依皇家礼制,皇子大婚便要定封号,出宫另居。

  皇后随意挑着案上的冰浸果子,“嗯”了一声后挑起一枚鲜润白皙的荔枝放入口中。

  辛夷笑着说道:“三日后大殿下大婚,定然热闹。”

  “刘昭仪也应该很高兴才是。”

  皇后淡淡说道,红唇上沾染着荔枝的晶莹,勾起一抹笑意,轻薄的罗纱随着摇扇而忽飘忽落,悠远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