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兄妹归宗,身份酌定-《朱砂烬锁灵劫》

  大长老听闻此处,眼眶瞬间湿润,泪水在眼中打转,泛起了一层晶莹的水光。

  他满是怜惜地轻轻抚摸着李清源的后背,动作轻柔而缓慢,仿佛生怕惊扰了眼前这饱经苦难的少年。

  而后,他带着一丝急切与关切,轻声问道:“那后来又发生了何事呢?”

  李清源微微闭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是要将那过往的不堪与痛苦都一并吸入,而后缓缓吐出。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却又带着一丝非这个年龄的沧桑之感,缓缓说道:“我牵着年幼的妹妹,一路风餐露宿,以乞讨为生,艰难地向着南方前行。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大名府。

  本以为到了大名府,去打打黑工,寻一处安生立命之地。

  可未曾想到,命运的捉弄并未停止。

  也不知是为何,官府突然发现了我们逃奴的身份。

  于是,我们兄妹二人便被抓了起来,送到了当地的人牙行。

  或许是因为我身形瘦小,妹妹又太过年幼,在那牙行里,一直无人问津,没有买主愿意将我们带走。

  那人牙子凶狠地说,若是我们再卖不出去,便要将我们处理掉,说我们纯粹是浪费他的粮食。

  就在我们以为绝望将至之时,幸而老天有眼,我们遇到了心善的殿下。

  殿下便将我们兄妹二人买了回来。”

  说罢,李清源紧紧拉着李清欣的手,双膝跪地,对着我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额头与地面撞击的声音,仿佛是他们对这份救命之恩的沉重回应。

  我心中一紧,赶忙快步上前,双手轻轻将他扶起,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轻声说道:“从今往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了。你与清欣,叫我阿姊便好,无需如此多礼。”

  李清源缓缓抬起头来,白皙的额头因为刚才的磕头而微微泛红。

  他的眼眶中,泪水在不停地打转。

  我微笑着,轻轻摸了摸他的头,温柔地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别再哭了。以后有阿姊在,不会再让你们受苦了。”

  李清源抽了抽鼻子,强忍着眼中的泪水,狠狠地点了点头。

  这时,大长老缓缓开口,慈祥的说道:“清婉,你且先带着清源与清欣去宫里见见陛下吧。

  他们入籍之事,便交给我们这些老头子来处理。

  待选好了黄道吉日,我们便告知于你。”

  我站起身来,对着诸位族老微微福身,诚恳地说道:“那就有劳各位族老大人了。清婉这便带着他们先行告退。”

  大长老微微点头,而后将那枚玉佩与字辈谱递还给了李清源:“好孩子,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一定要好好保管。这不仅是一份遗物,更是你们家族的传承。”

  李清源双手接过,郑重地点了点头,声音坚定地说道:“大长老放心,清源定会好好珍藏。”

  大长老满意地笑了笑,那笑容之中满是欣慰之色:“去吧。”

  待我带着李清源与李清欣进入皇宫之后,便听闻黎儿已正在母后的寝宫等着我们了。

  我的心中不禁暗自思忖,黎儿想必已经知道我今日带他们去见族老的事了。

  只是不知他此刻心情如何,是否会待见这兄妹二人。

  怀着这份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带着他们踏入了母后的寝宫。

  只见原本坐在侧位上的黎儿,瞧见我们进来,眼睛一亮,立刻站起身来,快步走了下来。

  他绕着李清源与李清欣缓缓转了一圈,脸上满是惊讶与欣喜,口中喃喃说道:“你们与朕真的长得好像啊!”

  这时,李清源拉着李清欣,赶忙欲要行跪拜之礼,以示敬意。

  黎儿眼疾手快,一手拖住一个胳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你们兄妹二人,也是朕的手足,无需如此多的繁文缛节,快快平身。”

  李清源听罢,心中一暖,赶忙说道:“多谢陛下隆恩。”

  这时,懵懂天真的李清欣好奇地看着黎儿的脸,又看看自己的哥哥,奶声奶气地说道:“你也是我的哥哥吗?你和我哥哥长得好像呀。”

  黎儿笑盈盈地弯下腰,轻轻摸着她的头,眼中满是宠溺:“朕也是你的哥哥。以后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哥哥都给你。”

  李清欣听罢,脸上立刻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开心地说道:“欣儿又多了一个哥哥了,真好!以后我就有两个哥哥保护我啦!”

  李清源突然神色惶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与不安:“请陛下恕罪,舍妹年幼无知,不懂尊卑之礼,还望陛下海涵。”

  黎儿赶忙上前,将他扶起,轻轻摇了摇头,眼中满是真诚:“清源,你这是见外了。

  朕一直以来,只有皇姐这么一个亲人,如今多了你们兄妹二人,朕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怪罪?”

  言罢,黎儿笑盈盈地看着我,还调皮地眨了眨眼。

  我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黎儿不仅没有嫌弃他们兄妹二人,反而如此欢迎他们,心中满是欣慰。

  我微微抬头,看向母后,只见母后亦是面带慈爱地看着我们。

  这时,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母后,您的殿中怎地如此热闹呀?”

  光听这声音,便知是逻盛琳琳来了。

  只见她笑意盈盈地走了进来,先是给黎儿与母后行了礼,而后目光落在李清源与李清欣身上,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你们今日入宫了?”

  李清源恭敬地微微点头,赶忙行礼道:“贵妃殿下安好。”

  逻盛琳琳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哎呀,我们又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别这么生分。大家都是一家人,无需如此客气。”

  这时,母后突然开口说道:“琳儿,你带着清源、清欣兄妹去宫中转转吧。让他们熟悉熟悉这宫里的环境。”

  逻盛琳琳听罢,立刻福了福身子,笑着答道:“诺,母后。

  不过母后,晚膳的时候可记得算上我一个哟!”

  母后无奈地笑了笑,眼中满是宠溺:“行,快去吧。别让孩子们等久了。”

  待逻盛琳琳带着李清源与李清欣出去之后,我缓缓上前,轻声问道:“母后,您是有要事与我们兄妹二人商议吧?”

  母后微微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凝重:“是的。如今他们二人算是归宗了,只是这身份的安排,还需仔细斟酌。”

  言罢,母后看向了黎儿。

  黎儿微微皱眉,思索了片刻,而后说道:“儿臣想着,封李清源一个王爷的身份,封李清欣为公主。皇姐和母后意下如何?”

  母后听罢,将目光转向我,似是在询问我的意见。

  我微微颔首,缓缓说道:“今日带他们兄妹去见了族老们,族老们瞧着他们兄妹二人恭敬有礼,甚是喜爱。

  而且他们兄妹二人的身世坎坷,若不是当初他们那脉先祖的救命之恩,也不会有我们这支今日的辉煌。

  说起来,若真要论正统,他们那支才是。

  如今陛下封他们为王爷和公主,也算是我们这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吧。

  儿臣觉得可行。”

  母后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感慨:“是啊,若不是当初的恩情,又怎会有我们今日的安稳。黎儿,母后也觉得可行。”

  黎儿点了点头,神色坚定的说道:“既然族老他们都认可了他们的身份,母后与皇姐也认同朕的提议。

  那明日早朝之时,朕便将此事告知诸位朝臣。”

  我微微蹙眉,思索了片刻,而后说道:“黎儿,不如先将左右二相与蓝相夷招来,先将此事告知他们。

  如此一来,明日早朝之时,若有不同的意见,也便于应对。”

  黎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而后对着身边的内侍吩咐道:“去通知钱右相与苏左相以及蓝宰辅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内侍立刻领命,匆匆出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