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综影视生活印记1-《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新世纪初的上海,空气里总裹着温润的潮气,天空常是淡灰色的,偶有细雨飘落,将老城的砖墙与新建大厦的玻璃幕墙晕得朦胧。气温不冷不燥,街头行人衣着带着季节交替的随意,风里混着煤炉烟火、工地尘土与新商场的甜香,新旧气息在空气里交织。

  整座城正处在加速生长的阶段:高处望去,老式里弄间塔吊林立,商品房工地随处可见,“申”字型高架与轨道交通网正逐步成型;地面上,自行车流中混着日渐增多的桑塔纳,公用电话亭前仍有排队者,而手机还是少数人的“奢侈品”。人流里既有操着方言的务工者,也有谈论订单的商人,传统与机遇在此刻的上海交织成独特的张力。

  意识刚清醒,陈阳就发现自己换了环境——指尖是陌生的老木桌,窗外是掺着沪语的闲聊声。

  “幻灵已为您匹配身份:陈阳,18岁上海人,父母为早期移民上海者,现已病故,在虹口区留有一套老式住宅。”

  话音落,桌上多了身份证、户口本和房产证。陈阳拿起逐一看完,指尖摩挲着证件边角,心里默想:就差驾驶证和护照了,得抽时间去办。

  接下来十天,陈阳把各区街道走了个遍。

  他盯上了那些藏在暗处的恶势力:控制服装市场、水果市场强收保护费的团伙,垄断砂石厂、在拆迁里搞威逼利诱的势力,上门暴力要债的闲散人员,还有开着不合法娱乐场子、黑网吧的经营者……等等。

  每撞见一伙,陈阳都悄悄将他们的资金,一股脑收进了自的空间之中。

  这天,陈阳到了南浔街134号大院,找到房东李宝根,提出想租一间楼上的房子。

  李宝根接过陈阳的身份证,扫了一眼突然一愣,抬眼疑问:“你是本地人啊,怎么还要出来租房子?”

  陈阳随口答:“不想跟父母住,怕被管着。”

  李宝根听完点点头,没再多问,转身领着他去看四楼的房子。陈阳很快看中一间,两人当场谈妥价格——每月200块,陈阳直接付了三个月房租。

  随后李宝根把钥匙递给他,又写了张租房收据,一起交给了陈阳。

  陈阳锁好房门刚要走,隔壁房门突然打开,一位女性走了出来。他抬眼一看,正是唱越剧的杜琳琅,便朝对方点了点头,转身下楼离开。

  出了大院,陈阳在附近逛到中午,找了家餐馆吃了午餐,之后接着在街上转悠。等到下午,他找了处没人的地方,从空间里取出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套书桌椅,还有被褥和洗漱用品。

  随后,陈阳在附近找了个拉三轮车的师傅帮忙搬家,再次回到134号大院。他让师傅一起帮忙把东西搬上楼,承诺会额外加钱,师傅很乐意地答应了,很快就把所有东西搬上了楼。陈阳除了车费,又多付了一份搬家费,送走师傅后,便开始收拾屋子。

  收拾到一半,杜琳琅推门走了进来。陈阳扭头看到她,刚要开口,杜琳琅先笑着问:“你好,需要帮忙吗?”陈阳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啊,那就麻烦你了。”两人一起动手收拾,没多久就把屋子整理好了。

  陈阳拆开一箱牛奶,抽了一盒递给杜琳琅,开口道:“随便坐。”杜琳琅接过牛奶,在椅子上坐下,陈阳则坐在了床边。

  他没说话,只是静静盯着杜琳琅看。杜琳琅被看得有些不自在,脸颊微红,低下头轻声问:“你怎么一直盯着我看呀?”

  “没什么,就是对邻居有点好奇,”陈阳收回目光,指了指她的衣服,“看你穿的衣裳,你是唱戏曲的吧?”

  杜琳琅点头,笑着解释:“我唱的是越剧。”

  “越剧我知道,常演才子佳人的故事,”陈阳接话,又补充道,“不过我平时听得更多的是豫剧,总觉得豫剧里的家国情怀、忠义情节更对我胃口。”

  一听陈阳也喜欢戏曲,杜琳琅眼睛亮了亮,两人就此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戏曲。

  两人正聊着戏曲,杜琳琅忽然顿了顿,眼神带着点不好意思,轻声开口:“刚才聊到你是本地人,我其实……我真没故意要听你和房东说话,就是在旁边收拾东西时,不小心听到了几句。”

  她稍作停顿,还是忍不住问:“你既然是本地人,怎么还特意出来租房子,不跟家里住呀?”

  陈阳笑着答:“不喜欢被家里管着,出来住自在点。”

  “难道是谈女朋友了,怕家里发现?”杜琳琅又追问了一句。

  陈阳摇摇头:“我对这些没兴趣,你看我年纪,还小呢。”

  这话逗得杜琳琅忍不住掩嘴笑:“你都成年了,跟别的年轻人可不一样。”

  陈阳赶紧转了话题:“不说这个了,你帮我收拾了屋子,我请你出去吃饭吧。”

  “不用了,我回去自己做就行。”杜琳琅摆手,又补了句,“我不太喜欢去外面吃,总觉得没家里干净。”说着她抬头看向陈阳,“要不,你到我家吃?”

  陈阳立刻应下:“那太好了,正好尝尝你的手艺。”

  “那我现在回去准备,你一会儿过来。”杜琳琅说完就转身回了自己房间。

  等她走后,陈阳锁好门,转身去了菜市场,买了些水果,又挑了牛肉、羊肉、鱼和海鲜,提着满满几个袋子往回走。到了杜琳琅门口,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

  推门进去,杜琳琅一看他手里的东西就愣了:“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来,也太客气了。”

  “第一次上门,总不能空着手。”陈阳笑着把东西递过去。

  杜琳琅接过袋子,一边往厨房走一边说:“你先随便坐会儿。”

  陈阳打量着杜琳琅的房间,不大的空间里堆着不少衣服,其中好几件绣着精致纹样的戏服挂在衣架上,衬得房间既有几分拥挤,又满是女性的细腻。梳妆台靠着墙,上面摆着简单的胭脂水粉,床品叠得整整齐齐,处处透着生活的细碎暖意。

  他走到厨房门口,探头问:“需要我搭把手吗?”

  “不用不用,我快弄好了。”杜琳琅头也没回,手里的锅铲还在翻炒着菜。

  陈阳没再打扰,转身从袋子里拿出苹果、香蕉和橘子。他把苹果拿去洗干净,又将香蕉剥去外皮、橘子分成瓣,一一装盘摆到桌上,看着倒也清爽。

  没等多久,杜琳琅就端着菜出来了,陈阳赶紧上前帮忙,两人一起把菜摆到桌上。吃饭时,杜琳琅先开口问:“怎么样?合你的口味吗?”

  “挺好的,没想到你手艺这么好。”陈阳夹了口菜,真心夸赞。

  杜琳琅笑了笑:“一个人过久了,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就是家里地方小,有点挤,你别介意。”

  “出门在外都这样,不碍事。”陈阳摆了摆手。

  两人边吃边聊,话题又绕回了戏曲上。聊着聊着,陈阳偶尔插几句土味情话,又讲了两个小笑话,逗得杜琳琅脸颊泛红,嘴角却一直没下来。她看陈阳的眼神渐渐变了,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柔软。

  吃完饭,陈阳主动起身收拾碗筷,杜琳琅连忙说“我来就行”,陈阳却按住她的手:“你做饭已经够累了,收拾哪能再让你动手。”

  杜琳琅争不过,只能看着他端着碗筷走进厨房。她望着陈阳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甜,只觉得他又帅气又体贴,像个靠谱的大男孩,就这么悄悄闯进了自己心里,忍不住在原地浮想联翩。

  陈阳很快收拾完出来,见杜琳琅脸颊还泛着红,便笑着提议:“能不能给我唱段你拿手的越剧?”

  杜琳琅点头应下,转身要去换戏服,又回头叮嘱:“你可不许偷看。”

  陈阳立刻背过身,故意逗她:“放心,我想看也会光明正大看,才不偷偷摸摸。”这话逗得杜琳琅差点笑出声,之前的羞涩都淡了几分。

  等杜琳琅换好戏服出来,便为陈阳唱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选段。陈阳坐在一旁认真听着,每到精彩处就鼓掌叫好,眼神里满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