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景泰帝朱祁钰21-《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陈阳抵达广州府后,立刻将闽商、粤商的所有东家与管事召集起来,一开口便强调:“今日要说的事,你们必须严格保密。接下来,我们要合作共建两大工坊,一是钢铁工坊,二是自行车工坊。”

  话音刚落,他便取出各类图纸——既有钢铁炉的建造结构图、炼钢工艺流程详解,也有自行车的整体样图与各零件尺寸标注,图纸上的细节清晰明确,连关键技术要点都逐一标记。

  陈阳指着图纸,语气骤然严肃:“尤其是钢铁技术,绝不允许有一丝一毫泄露!若是这项技术流出大明境外,或是被地方豪强私自获取,你们所有人的项上人头都保不住!都明白此事的严重性吗?”

  在场众人连忙应声,纷纷表态绝不敢泄露技术。

  “你们放心,此事已获皇上与太上皇允准。”陈阳接着说道,“后续若遇到不开眼的麻烦,直接告知锦衣卫,交由他们处置即可。我要求你们务必吃透钢铁技术,给参与的工匠开出高额薪资,不仅要笼络住人,更要妥善安置他们的家人,让工匠们生活无忧,才能尽心投入到钢铁炉建造与炼钢工作中。”

  随后,他又拿起自行车图纸,逐一讲解设计思路与用途:“有了自行车,日常出行会极为便利,长远来看,甚至能部分取代马匹与马车,市场潜力极大。”

  闽商、粤商的东家与管事们本就深知这两项产业的重要性,听完后更是连声应和,干劲十足。

  “那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们了。”陈阳最后说道,“我还要赶去与徽商、晋商碰面,先行告辞。”

  众人连忙起身相送,齐声恭道:“恭送宁国公!”

  随后陈阳前往应天府,在府衙内将浙商、徽商、晋商、蜀商及其他几大商会的所有东家与管事尽数召集,再次详细讲解了钢铁工坊与自行车工坊的筹建事宜。

  他着重强调:“钢铁技术必须置于最高保密准则之下,此事没有任何余地!一旦出现泄露,所有人都要人头落地,绝无例外!”

  接着,陈阳拿出全套图纸,将钢铁炉建造、炼钢技术,以及自行车的零件构造、生产流程逐一拆解,把关键细节讲得清晰透彻。随后他布置任务:“你们要立刻前往各地,尽快把两座工坊建起来,并且必须实现自行车的大量生产。”

  关于自行车的销售策略,他进一步说明:“前期先瞄准富人阶层,定价可以高一些,先收割这部分财富;等富人基本都购入使用后,我们再降价——哪怕不赚钱、甚至亏本都没关系,目的是让底层百姓也能买得起、骑得上自行车。”

  在场几十个东家与管事听完,纷纷躬身保证,定会妥善办妥此事。陈阳见众人态度坚决,便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各自去忙活吧。”

  腊月二十六,陈阳终于返回京城,回到府中后,他先一一安抚了家人——毕竟此次外出已逾两月,家人早已盼归。

  到了傍晚,陈阳从府中仓库取出十几辆自行车,其中既有带辅助轮的儿童款,也有几辆三轮车。他让人将这些车辆装上马车,在几名护卫护送下,一同前往皇宫。抵达后,陈阳先将车辆交接给太监总管李总管,随后让护卫们先回府,自己则径直前往御书房,向皇帝朱祁钰汇报南方战事——从安南、暹罗到蒲甘的最新战况,都详细禀明。

  此外,他还特意提及:“臣已联合全国各大商行,启动钢铁厂与自行车厂的合作筹建,已安排他们抓紧吃透技术、推进生产,力争三年内让大明百姓都能骑上自行车,来年先开启销售。”

  朱祁钰听后格外高兴,激动地追问:“你之前说的自行车样品,可带回来了?”

  “已交由李总管处置。”陈阳答道。

  朱祁钰立刻起身:“走!咱们现在就去看看!”

  两人来到宫外时,李总管已将自行车全部卸下。陈阳随即取过一辆,熟练地骑了起来,不仅稳稳绕圈,还特意展示了一番漂移,引得在场众人惊叹。

  朱祁钰看得心痒难耐,连忙说:“陈爱卿,快教教朕怎么骑!”

  陈阳便耐心讲解骑行要点与注意事项,随后和李总管一同扶住自行车后车座,帮朱祁钰保持平衡。经过一个多时辰的练习,朱祁钰虽仍骑得磕磕绊绊,却已能勉强保持平衡,独自缓缓骑行起来。

  此时天已全黑,按宫规,陈阳本应在宫门落锁前离开。可就在这时,听闻消息的皇子公主们——既有皇帝朱祁钰的孩子,也有太上皇朱祁镇的子女——全都跑了过来,围着陈阳吵着要学骑自行车。

  陈阳无奈,只好让人将这片小广场点得灯火通明,随后开始教几位皇子公主骑车。年龄小些的孩子,他便安排了带辅助轮的儿童自行车;稍大的皇子公主,则用普通款,每辆车后都让两个太监扶着车座稳住车身。

  陈阳在一旁逐个指正动作,叮嘱道:“别怕摔!男子汉大丈夫,摔两下不算什么,疼一阵就过去了——身上有疤,才是骄傲的印记!”皇子们听了这话,顿时胆子大了起来,骑得愈发放开;公主们也不甘示弱,学得又快又稳。至于骑辅助轮自行车的幼童,不用人扶也能欢快地骑行,广场上满是笑声。

  直到夜色渐深,陈阳才向朱祁钰告辞,在太监总管李总管的陪同下出了宫门,返回自己的宁国公府。

  次日一早,陈阳吃过早饭便立刻进宫,在某殿门前教皇子公主们骑自行车——此处的积雪已被下人清理干净,无需担心路滑。

  不过陈阳仍反复叮嘱:“务必稳住平衡,地面虽无积雪但仍有些滑,千万别摔着。”可皇子公主们进步极快,平衡早已掌握熟练,骑得又稳又溜,反倒是一旁的宫女太监们,始终悬着心,紧张地盯着生怕出意外。

  待朱祁钰下朝赶来,也忍不住上前骑了几圈。等他骑累了,陈阳趁机讲解三轮车的优势,朱祁钰当即让人搬来三石重的货物,放进三轮车后斗。陈阳随即演示骑行,其他人也纷纷上前尝试,发现即便载着三石货物,骑行时虽稍显吃力,却能轻松运送——要知道,往日三石货物至少需三人搬运,多时甚至要五六人,如今一人一车便能搞定,这让朱祁钰惊叹不已。

  陈阳见状笑道:“陛下放心,这三轮车的消息,不出几日定会传到勋二代们耳中,到时候他们自然会主动来臣府中求合作,无需臣特意安排。”

  朱祁钰乐呵呵点头:“好!爱卿把这些事安排妥当即可。但切记,三年内务必让此物多惠及军队与百姓——军队有了它,运送物资会便捷许多;百姓用它,生活也能更省心。”

  陈阳连忙躬身应下,保证定会办好此事。

  接下来几日,陈阳府中不时有勋二代上门探听自行车、三轮车的合作消息,却都被他以“刚归府需多陪家人,事务年后再议”为由打发了——他确实有满心牵挂:一岁多的儿子、半岁的大女儿,侧室小琴还怀着身孕,久别归家,自然要多尽些家人的责任。

  除此之外,这几日他还得忙着送各类物资的事宜,虽忙碌却也充实。

  过年期间,陈阳始终忙着琐事。今年的京城与大明境内各府州县,烟花爆竹声比去年更盛,从除夕到元宵几乎源源不断。不过商家售卖时都会反复叮嘱,燃放需远离干草与房屋;官府也四处宣传“小心火烛”,各地捕快更是加强巡查——即便如此,除夕当晚仍有几处意外起火,好在都及时处置。

  热热闹闹的年过完,大年初一这天,宁国公府上门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少勋二代是借着拜年的由头,想打探自行车、三轮车的消息,却还是被陈阳找理由打发了。

  直到大年初五,陈阳才终于腾出时间接见这些人。几十号勋二代一进府,就把客厅堵得满满当当,个个都急着打听合作的事。

  厅内几十号勋二代一口一个“陈叔叔”,吵得热闹,陈阳抬手压了压:“行了,别吵,听我说。自行车的事你们就别想了,成人版和儿童版都已经跟各地商行合作了,现在只剩三轮车还没定合作方。”

  这话一出,勋二代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抱怨:“陈叔叔,您这是不把我们这些子侄放在心上啊!之前烟花爆竹合作多愉快,我们都听您的,怎么有好生意不先想着我们?”

  陈阳无奈打断:“你们先别急。想想看,三轮车要是在大明境内推广开,收益有多高?第一批先卖给全大明的富人阶层,能赚多少?后续还能远销藩属国、海外和西域,这中间的利润你们算过吗?”

  众人一听,瞬间转怒为喜,忙追问怎么合作。陈阳接着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年:给大家一年时间生产售卖,定价全凭本事,能卖多高算多高。

  第二年:产量需有一半供给军队,兵部会上门采购,价格必须大幅降低——你们都知道兵部尚书于少保的名声,为了大明朝,这点让步得做。

  第三年:部分产量要面向民间,让普通百姓用得起,哪怕不赚钱甚至赔钱也要干。前期赚的钱已经够多了,后期补贴民生是应该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要是你们觉得吃亏,私下找我,我来补贴。但要是认我这个叔叔,就别在这事上抱怨。”

  这话落音,勋二代们顿时想起陈阳以前的“手段”——不听话时少不了被他踹屁股,连忙齐声保证:“陈叔叔放心!我们一定按您的要求来!”

  随后,陈阳拿出三轮车的工艺图纸,上面详细标注了尺码和各项工艺,又给众人讲解细节:“皇宫里的你们应该都见过,我库房里还有两辆样品,你们可以带走参照研发。”

  一群人喜不自胜,连午饭都顾不上吃,急忙去陈阳库房提了三轮车,驾着车欢天喜地地去忙着建厂、研究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