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明朝影视融合12-《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回到府中,院子里早已飘着饭菜香,下人们往来穿梭,忙着备晚上的年夜饭——洗切好的牛羊肉码在瓷盆里,刚炸好的春卷泛着金黄,蒸笼里的八宝饭冒着热气,处处是忙碌又喜庆的劲儿。

  陈阳没去打扰众人,拉着朱瑞嫃坐在厅里的软榻上说话。朱瑞嫃怀了一个多月身孕,眉眼间添了几分柔缓,总不自觉地用手轻轻抚摸小腹,那模样满是即将为人母的温柔。陈阳看了忍不住笑:“才这么点大,你倒天天跟它‘说话’似的。”朱瑞嫃脸颊一红,伸手轻轻拍了下他的胳膊:“就你嘴贫,这可是咱们的孩子,我多摸摸怎么了?”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没有了在宫里的拘谨,倒像寻常夫妻般自在亲昵,满是过日子的烟火气。

  到了吃年夜饭时,陈阳特意让人在正厅加了两张桌子,叫上几个平日做事勤快的宫女、丫鬟,还有府里的老嬷嬷一起上桌。“今儿除夕,不分主仆,大家一起热闹热闹。”他说着,还亲自给老嬷嬷夹了块红烧肉,惹得下人们又惊又喜,连声道谢。另一边,他又嘱咐管家:“你去院子里陪着侍卫和下人们,让厨房多上些热菜好酒,让大家吃好喝好,但切记别喝醉误事。”

  席间杯盏碰撞,笑声不断,连平日里最腼腆的小丫鬟都敢跟着众人一起说吉祥话。等饭吃完,陈阳让人端来一叠沉甸甸的银锭,给在场的每个人都发了十两压岁钱,又沉声道:“这钱是咱们府里的心意,但你们都记好,千万别对外说出去。要是外头有人知道了,按家规得打板子,可别怪我不留情。”

  随后朱瑞嫃也拿出早已备好的银锭,给宫女和嬷嬷们又各添了十两,柔声叮嘱:“咱们府里的规矩,你们都懂。别家勋贵官员府里发多少,咱们管不着,可别因为这点钱给府里惹麻烦,知道吗?”下人们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让别家知道陈府发这么多压岁钱,难免会惹来闲话,忙不迭点头应下,把银锭小心收进怀里,心里更是多了几分对主子的感激。

  发完压岁钱,陈阳又让人在院子里点了爆竹,噼啪声响彻夜空,朱瑞嫃靠在他身边,看着漫天星火,手又不自觉地摸向小腹,眼里满是安稳的笑意。

  陈阳站在府门前的台阶上,对着十几个侍卫沉声吩咐,手里还拿着一支未点燃的烟花筒比划:“你们分九批走,把这两车烟花拉到东西南北九个城门的高处。记住两点——第一,必须选空旷地,离茅草屋、柴房至少三丈远,引燃后要立刻退到五步外;第二,等皇宫方向的烟花一响,你们就同时点燃,别早也别晚。”

  他怕侍卫记不清,又亲自演示了一遍怎么捏着火折子点引线,怎么分辨引线烧到尽头的征兆,直到每个侍卫都点头说“记牢了”,才看着他们分两拨拉起装满烟花的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车上的烟花筒用红布盖着,堆得冒尖,随着车身晃动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

  等侍卫们走远,陈阳转身吩咐管家:“府里就交给你了,让下人们看好院子,别让孩子凑到燃放的地方,年夜饭按之前说的,让大家吃尽兴。”说完,他让人牵来另外两辆马车——车上同样装满了烟花,筒身还印着简单的云纹,更显喜庆。随后,他扶着已有身孕的朱瑞嫃上了马车,自己则带着几个侍卫跟在后面,往皇宫方向去。

  到了皇宫正门,执守的禁军见了陈阳,又瞥见他腰间挂着的皇帝御赐金牌,立刻拱手行礼,没有半分阻拦。陈阳停下脚步,从袖中掏出几锭碎银分给禁军:“今儿除夕,辛苦各位了,这点压岁钱,讨个过年的吉利。”禁军们又惊又喜,忙躬身给陈阳和朱瑞嫃拜年,连声道“谢侯爷、谢公主”。

  一行人顺利把烟花拉到皇宫校场,刚指挥着侍卫把烟花筒按顺序摆开——有的排成圈,有的列成排,方便依次点燃——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笑声:“你这小子,又在搞什么新鲜玩意儿?”

  陈阳回头,见皇帝正牵着万贵妃的手走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太监。他连忙上前躬身:“父皇,今儿除夕,儿臣给您准备了场‘满天锦绣’的好戏,您待会儿瞧着便是。”

  皇帝挑了挑眉,眼里满是兴致:“哦?那朕可得好好等着。”说着,便让人去传旨,把皇子、公主、各宫娘娘都请到校场来。

  没一会儿,校场就热闹起来。公主们穿着绫罗绸缎,凑在一起小声说笑;皇子们站在一旁,好奇地打量着地上的烟花筒;各宫娘娘则陪着万贵妃,偶尔探头看几眼陈阳那边的动静。

  等众人都到齐,陈阳冲身边的侍卫点头。侍卫立刻拿起火折子,快步走到最前排的烟花筒旁,小心翼翼地引燃了引线。

  “滋啦——”引线烧起来的声音很轻,却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下一秒,只听“嗖”的一声,烟花筒里窜出一道亮眼的金芒,像支离弦的箭直冲向夜空,在高空“嘣”地炸开——赤金的火星裹着银白的光屑,像把满天星子都撒了下来,还带着淡淡的光晕,把暗沉的夜空照得亮如白昼。

  “哇!”第一个烟花炸开时,校场里立刻响起公主们的惊呼。没等这阵惊呼落下,第二支、第三支烟花接连升空:有的炸开成大朵大朵的粉牡丹,花瓣边缘还泛着浅紫的光,仿佛能闻到花香;有的裂成一串红通通的小灯笼,悬在半空晃了晃,才慢慢散成金屑;还有的散成细碎的雨丝,金的、银的、粉的交织在一起,落下来时像场彩色的雨,把整个皇宫的上空都染得像块缀满宝石的锦缎。

  皇帝看得眼睛都亮了,忍不住拍手:“好!好一个满天锦绣!”万贵妃也捂着嘴笑,眼里满是惊喜;各宫娘娘、皇子们也都仰着头,脸上满是赞叹,连身边的太监、宫女都忘了规矩,跟着小声惊叹。

  皇宫外的动静更大——城里的百姓听见声响,纷纷跑出家门抬头看;守城的兵丁忘了站岗,扶着城墙往皇宫方向望;文臣、武将、勋贵家的人也都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那片绚烂的夜空,不少人还跪了下来,嘴里念叨着“天降祥瑞!这是天降祥瑞啊!”

  这场烟花足足放了一个多时辰,直到两辆马车上的一百多箱烟花都燃尽,夜空才慢慢恢复暗沉。陈阳这时从怀里掏出一个铜制的单筒物件,走到皇帝面前:“父皇,这是儿子做的‘千里镜’,能看清远处的东西,您试试?”

  他手把手教皇帝怎么拉伸镜筒,怎么对准方向:“您往东边的城墙看,那边的烟花也该开始了。”皇帝照着做,透过望远镜一看,果然看见东边城墙的方向窜起了烟花,忍不住惊叹:“竟有如此神奇的物件!”

  陈阳笑着把早已备好的十几支望远镜分给万贵妃、皇子、公主和各宫娘娘:“大家都试试,正好看看各城门的烟花。”众人接过望远镜,学着皇帝的样子调试,没多久,就听见此起彼伏的赞叹声——而此时,皇宫外四周九个城门的烟花也接连升空,绚烂的光映照着整座城池,满是普天同庆的热闹。

  东边城门的烟花刚炸开最后一簇金芒,北边城门就窜起了一道银蓝色的光——像条灵活的光带直冲夜空,“嘣”地炸开成漫天星点,还没等星点落尽,西边城门的烟花又接了上来,这次是大朵大朵的绯红芍药,花瓣层层叠叠,裹着细碎的金粉,连空气里都像飘着淡淡的花香。

  九座城门的烟花就这么依次点燃,内城的烟花偏雅致,有炸开成兰草、梅花的,光色柔和,映得城墙都泛着暖光;外城的烟花更热烈,有的裂成丈高的金狮,爪子上还带着火星,有的散成一串响炮,“噼里啪啦”的声响裹着光屑,把夜空搅得热闹非凡。

  这绚烂的光景,足足映亮了京城方圆十里地。远处村落里的村民们,听见声响就跑出来看、牵着孩子往高处跑,看见漫天烟花时,当场就跪了下来,双手合十高声呼喊:“皇天显灵!这是祥瑞啊!”还有老人抹着眼泪念叨:“是出了好皇帝啊!上天都来贺喜了!”孩子们不懂这些,只拍着手追着天上的光跑,笑声裹着烟火气,飘得老远。

  皇宫校场里,皇帝握着望远镜的手都在抖,看完一座城门的烟花,就忍不住拍一下大腿:“好!好!这才叫过年!”万贵妃靠在他身边,透过望远镜看着南边城门炸开的粉桃烟花,笑着说:“多亏了陈阳,咱们宫里这么多年,从没这么热闹过。”

  旁边的公主们凑在一起,拿着望远镜轮流看,嘴里不停感叹:“妹夫也太用心了吧!这烟花比上次宫宴的歌舞还好看!”皇子们也点头附和,连平日里最沉稳的大皇子都忍不住说:“有这光景,今年的年才算过得隆重,往后怕是再也忘不掉了。”

  陈阳站在一旁,看着皇帝开怀的模样,又听着身边的赞叹声,嘴角也扬了起来。他转头看向朱瑞嫃,见她正扶着腰,眼里满是笑意地望着夜空,便走过去轻轻扶着她的胳膊:“累不累?要不要去旁边歇会儿?”朱瑞嫃摇摇头,笑着说:“不累,这么好看的烟花,多看看才好。”

  说话间,最后一座城门的烟花也升了空——这次是支特大的烟花筒,炸开时先是一团耀眼的金光,接着从金光里分出无数小烟花,有的成了展翅的凤凰,有的成了盘旋的巨龙,最后竟在空中拼出了“国泰民安”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引得全场人都站了起来,连禁军和太监宫女们都忘了规矩,跟着拍手叫好。

  皇帝放下望远镜,指着夜空对陈阳说:“你这小子,总能给朕惊喜!今年这年,过得痛快!”陈阳躬身笑道:“能让父皇高兴,是儿子的本分。”话音刚落,就听见校场外围传来百姓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和空中还没散尽的烟花光晕交织在一起,满是国泰民安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