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见她听得意犹未尽,便换了个故事:“那再给你讲个哪吒的故事吧。”
他从哪吒的出生讲起,说他是灵珠子转世,娘怀了他三年零六个月才生下来,一落地就是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手里还攥着混天绫、脚踩着风火轮。
陈灵薇听得眼睛都不眨,听到哪吒在海边玩,用混天绫搅动海水,惊动了龙宫,忍不住小声问:“他不怕龙王吗?”
“这哪吒呀,天生胆子大。”陈阳继续讲,说龙王派夜叉和三太子来捉拿哪吒,三太子蛮横,哪吒便用混天绫缠住他,又用乾坤圈打死了他,还抽了龙筋。龙王气得要上天告状,哪吒却一点不怕,最后跟着师父太乙真人学本事,成了个厉害的小英雄。
故事正讲到热闹处,外面丫鬟来请用晚饭,说侯爷也回来了。
陈灵薇听得入迷,拉着陈阳的袖子不肯放,小声央求:“二哥,哪吒后来怎么样了?吃完饭你还讲好不好?”
陈阳笑着拍拍她的手:“好,吃完饭接着讲。先去吃饭,爹回来了。”
陈灵薇这才乖乖点头,跟着他往饭厅去,一路上还小声念叨着“混天绫”“风火轮”,满是期待。
往饭厅去的路上,陈阳低头对陈灵薇说:“方才讲的哪吒的故事,你自己知道就好,千万别跟外人说,不然会惹祸的。”
陈灵薇眨着眼睛,一脸不解:“什么祸呀?哪吒那么厉害。”
“你想啊,”陈阳放缓脚步,压低声音,“故事里说他抽了龙筋,这在旁人听来,可是大不敬。若是传到皇帝耳朵里,说不定会觉得我们家在非议神灵、心怀不轨,搞不好还会扣上谋反的罪名,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陈灵薇这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大人似的拍了拍胸脯:“二哥放心,我嘴严着呢,肯定不说出去。”
到了饭厅,陈侯爷已坐在主位上。陈阳和陈灵薇连忙上前行礼:“父亲。”
侯爷嗯了一声,看了陈阳两眼,目光里带着几分审视,却没多说什么。
这顿饭吃得比午时更热闹些,侯爷偶尔问起陈阳今日做了什么,陈阳只说陪妹妹在府里玩了玩,老夫人和大夫人在一旁帮着说他懂事了,气氛倒也融洽。
吃完饭,陈灵薇立刻拉着陈阳的袖子:“二哥,去你房里,接着讲哪吒的故事吧。”
陈阳笑着应了,带她回了自己房间。刚坐下,陈灵薇就催着:“后来龙王是不是找哪吒报仇了?”
陈阳喝了口茶,继续往下讲:“可不是嘛,东海龙王气不过,联合了南海、西海、北海三海龙王,带着虾兵蟹将就来陈塘关找李靖算账,说要水淹陈塘关……”
他讲哪吒为了不连累父母,拔剑自刎,又讲太乙真人用莲花为他重塑肉身,还给他赐了火尖枪和金砖。陈灵薇听得一会儿紧张攥拳,一会儿松口气,眼睛始终亮晶晶的,半点也不觉得累。
故事正讲到哪吒手持火尖枪大战四海龙王,陈灵薇的眼皮却开始打架,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没多久就靠在椅背上睡着了,嘴角还微微翘着,像是梦到了什么开心事。
陈阳放轻了声音,看着她熟睡的样子,没叫丫鬟,自己小心地将她抱起来。小姑娘身子轻飘飘的,呼吸均匀,怀里还攥着半块下午剩下的糕点碎屑。
他抱着陈灵薇往她的院子走,一路脚步放得极轻。进了闺房,只见屋里陈设精致,摆着梳妆台和绣架,墙上还挂着几幅小女儿家喜欢的花鸟画。陈阳将她轻轻放在床榻上,拿过一旁的薄被,小心地盖在她身上,又替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
守在门外的丫鬟见了,连忙进来行礼。陈阳低声吩咐:“小姐睡着了,仔细照看些。”
丫鬟应了声“是”,陈阳又看了眼床榻上睡得安稳的陈灵薇,这才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陈阳回房后,两个丫鬟进来伺候。其中一个生得眉目清秀,名唤春香,约莫十五岁年纪。看着她低眉顺眼的样子,陈阳忽然想起剧情里关于她的一段事——春香家里为供她十六岁的哥哥读书,日子过得紧巴,后来她哥考了童生却再无进益,反成了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害得家里险些要卖女儿度日。
他挥了挥手,让另一个丫鬟先退下,只留春香在房里。
“春香,”陈阳开口,“你家里近来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春香闻言一愣,猛地低下头,双手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没、没有,劳少爷挂心了。”
“有难处就直说,瞒着也不是办法。”陈阳看着她,“你回头跟管家说一声,让他派人去你家,把你妹妹接来府里,让她陪着灵薇小姐,也算是个伴,平日里做点轻巧活,月钱照发。”
春香猛地抬头,眼里满是诧异和不敢置信:“少爷……这、这怎么好意思……”
“无妨。”陈阳打断她,“你那个哥哥,未必是能靠得住的。他的事,我说了你或许不信,等你妹妹来了,你问问她便知,她比你清楚。”
春香听得半信半疑,却还是屈膝行了一礼:“谢、谢少爷。奴婢这就去跟管家说。”
待春香退出去,陈阳松了口气,躺到床上,闭目歇息。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映得屋里一片安静。
次日一早,陈阳先去给老夫人、父亲和母亲请了安。
“孙儿给祖母请安。”“儿子给父亲、母亲请安。”
老夫人笑着摆手:“起来吧,瞧着精神不错。”侯爷点了点头,大夫人也温声道:“快坐下,早饭这就好了。”
一家人围坐吃了早饭,陈阳才开口:“父亲,母亲,祖母,儿子想去城外的庄子住几日。”
侯爷抬眼看他,目光里带着几分探究,片刻后应道:“嗯,去吧。”
大夫人不放心,又叮嘱:“到了那边别贪玩,每日的功课、武艺都得捡着,听见没?”
“儿子记下了,母亲放心。”陈阳乖乖应着。
陈灵薇一听,立刻凑过来:“二哥,我也要去庄子上!”
陈阳想了想,庄子离城不远,也没什么危险,便笑道:“行,带你一起。”
陈灵薇顿时欢呼起来。
陈阳让她先回房收拾衣物,自己则回了屋。他从床头的钱箱里取出两张银票,一张三百两,一张两百两,总共五百两,随手收进随身的空间里,又拿了几件换洗衣物,交给丫鬟夏荷。
不多时,陈灵薇带着自己的丫鬟,雀跃地跑了过来。管家早已安排好马车,还派了两个护卫随行。一行人——陈阳、陈灵薇,加上夏荷、灵薇的丫鬟,再加上两个护卫,登上马车,往城东外的庄子去了。
马车行驶平稳,出城后一路向东,不到两个时辰,便到了庄子上。
马车刚在庄子门口停下,负责打理庄子的管事就迎了上来,见是二少爷,忙躬身行礼:“小人见过二少爷,见过大小姐。”
“起来吧。”陈阳掀帘下车,“收拾两间干净的屋子,我和妹妹要在这儿住几天。”
“哎,早就备好的,就等二少爷吩咐。”管事连忙应着,引着他们往里走。
穿过院子时,陈阳随口问:“那些老兵们都还好?”
管事点头道:“都好着呢,每日里在院里晒晒太阳,聊聊天,身子骨硬朗的还会帮着做点轻活。”
到了客厅,陈阳让陈灵薇先坐着歇脚,又让丫鬟陪着,自己则跟着管事往老兵们住的院子去了。
这处院子里住的,都是陈家的老兵——有跟着老太爷南征北战的,有随侯爷出生入死的,或是受伤致残,或是年老无依,无儿无女,便由陈家接来庄子上,奉养终身。
陈阳一进院,就见几个老兵正坐在石凳上说话,有的缺了胳膊,有的拐着腿,见他进来,都连忙起身。
“二少爷。”老兵们声音虽有些沙哑,却透着恭敬。
“叔伯们不必多礼,都坐。”陈阳快步上前,扶着年纪最大的一位老兵坐下,“近来身子都还好?”
“托二少爷的福,都好,都好。”老兵们笑着回话,眼里带着暖意。
陈阳挨着问候了几句,他从中抽了张两百两的银票递给管家:“安排人去多买些肉食、精米,再备些常用的药材,给叔伯们改善改善伙食,缺什么药也赶紧补上。”
老兵们一听,都有些动容,纷纷道:“二少爷有心了,这怎么好……”
“应该的。”陈阳摆了摆手,“叔伯们为陈家流过血、立过功,这点算什么。你们安心住着,有什么需要尽管跟管事说。”
安抚好老兵,陈阳才跟着管事去了为他准备的房间。
他从哪吒的出生讲起,说他是灵珠子转世,娘怀了他三年零六个月才生下来,一落地就是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手里还攥着混天绫、脚踩着风火轮。
陈灵薇听得眼睛都不眨,听到哪吒在海边玩,用混天绫搅动海水,惊动了龙宫,忍不住小声问:“他不怕龙王吗?”
“这哪吒呀,天生胆子大。”陈阳继续讲,说龙王派夜叉和三太子来捉拿哪吒,三太子蛮横,哪吒便用混天绫缠住他,又用乾坤圈打死了他,还抽了龙筋。龙王气得要上天告状,哪吒却一点不怕,最后跟着师父太乙真人学本事,成了个厉害的小英雄。
故事正讲到热闹处,外面丫鬟来请用晚饭,说侯爷也回来了。
陈灵薇听得入迷,拉着陈阳的袖子不肯放,小声央求:“二哥,哪吒后来怎么样了?吃完饭你还讲好不好?”
陈阳笑着拍拍她的手:“好,吃完饭接着讲。先去吃饭,爹回来了。”
陈灵薇这才乖乖点头,跟着他往饭厅去,一路上还小声念叨着“混天绫”“风火轮”,满是期待。
往饭厅去的路上,陈阳低头对陈灵薇说:“方才讲的哪吒的故事,你自己知道就好,千万别跟外人说,不然会惹祸的。”
陈灵薇眨着眼睛,一脸不解:“什么祸呀?哪吒那么厉害。”
“你想啊,”陈阳放缓脚步,压低声音,“故事里说他抽了龙筋,这在旁人听来,可是大不敬。若是传到皇帝耳朵里,说不定会觉得我们家在非议神灵、心怀不轨,搞不好还会扣上谋反的罪名,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陈灵薇这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大人似的拍了拍胸脯:“二哥放心,我嘴严着呢,肯定不说出去。”
到了饭厅,陈侯爷已坐在主位上。陈阳和陈灵薇连忙上前行礼:“父亲。”
侯爷嗯了一声,看了陈阳两眼,目光里带着几分审视,却没多说什么。
这顿饭吃得比午时更热闹些,侯爷偶尔问起陈阳今日做了什么,陈阳只说陪妹妹在府里玩了玩,老夫人和大夫人在一旁帮着说他懂事了,气氛倒也融洽。
吃完饭,陈灵薇立刻拉着陈阳的袖子:“二哥,去你房里,接着讲哪吒的故事吧。”
陈阳笑着应了,带她回了自己房间。刚坐下,陈灵薇就催着:“后来龙王是不是找哪吒报仇了?”
陈阳喝了口茶,继续往下讲:“可不是嘛,东海龙王气不过,联合了南海、西海、北海三海龙王,带着虾兵蟹将就来陈塘关找李靖算账,说要水淹陈塘关……”
他讲哪吒为了不连累父母,拔剑自刎,又讲太乙真人用莲花为他重塑肉身,还给他赐了火尖枪和金砖。陈灵薇听得一会儿紧张攥拳,一会儿松口气,眼睛始终亮晶晶的,半点也不觉得累。
故事正讲到哪吒手持火尖枪大战四海龙王,陈灵薇的眼皮却开始打架,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没多久就靠在椅背上睡着了,嘴角还微微翘着,像是梦到了什么开心事。
陈阳放轻了声音,看着她熟睡的样子,没叫丫鬟,自己小心地将她抱起来。小姑娘身子轻飘飘的,呼吸均匀,怀里还攥着半块下午剩下的糕点碎屑。
他抱着陈灵薇往她的院子走,一路脚步放得极轻。进了闺房,只见屋里陈设精致,摆着梳妆台和绣架,墙上还挂着几幅小女儿家喜欢的花鸟画。陈阳将她轻轻放在床榻上,拿过一旁的薄被,小心地盖在她身上,又替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
守在门外的丫鬟见了,连忙进来行礼。陈阳低声吩咐:“小姐睡着了,仔细照看些。”
丫鬟应了声“是”,陈阳又看了眼床榻上睡得安稳的陈灵薇,这才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陈阳回房后,两个丫鬟进来伺候。其中一个生得眉目清秀,名唤春香,约莫十五岁年纪。看着她低眉顺眼的样子,陈阳忽然想起剧情里关于她的一段事——春香家里为供她十六岁的哥哥读书,日子过得紧巴,后来她哥考了童生却再无进益,反成了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害得家里险些要卖女儿度日。
他挥了挥手,让另一个丫鬟先退下,只留春香在房里。
“春香,”陈阳开口,“你家里近来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春香闻言一愣,猛地低下头,双手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没、没有,劳少爷挂心了。”
“有难处就直说,瞒着也不是办法。”陈阳看着她,“你回头跟管家说一声,让他派人去你家,把你妹妹接来府里,让她陪着灵薇小姐,也算是个伴,平日里做点轻巧活,月钱照发。”
春香猛地抬头,眼里满是诧异和不敢置信:“少爷……这、这怎么好意思……”
“无妨。”陈阳打断她,“你那个哥哥,未必是能靠得住的。他的事,我说了你或许不信,等你妹妹来了,你问问她便知,她比你清楚。”
春香听得半信半疑,却还是屈膝行了一礼:“谢、谢少爷。奴婢这就去跟管家说。”
待春香退出去,陈阳松了口气,躺到床上,闭目歇息。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映得屋里一片安静。
次日一早,陈阳先去给老夫人、父亲和母亲请了安。
“孙儿给祖母请安。”“儿子给父亲、母亲请安。”
老夫人笑着摆手:“起来吧,瞧着精神不错。”侯爷点了点头,大夫人也温声道:“快坐下,早饭这就好了。”
一家人围坐吃了早饭,陈阳才开口:“父亲,母亲,祖母,儿子想去城外的庄子住几日。”
侯爷抬眼看他,目光里带着几分探究,片刻后应道:“嗯,去吧。”
大夫人不放心,又叮嘱:“到了那边别贪玩,每日的功课、武艺都得捡着,听见没?”
“儿子记下了,母亲放心。”陈阳乖乖应着。
陈灵薇一听,立刻凑过来:“二哥,我也要去庄子上!”
陈阳想了想,庄子离城不远,也没什么危险,便笑道:“行,带你一起。”
陈灵薇顿时欢呼起来。
陈阳让她先回房收拾衣物,自己则回了屋。他从床头的钱箱里取出两张银票,一张三百两,一张两百两,总共五百两,随手收进随身的空间里,又拿了几件换洗衣物,交给丫鬟夏荷。
不多时,陈灵薇带着自己的丫鬟,雀跃地跑了过来。管家早已安排好马车,还派了两个护卫随行。一行人——陈阳、陈灵薇,加上夏荷、灵薇的丫鬟,再加上两个护卫,登上马车,往城东外的庄子去了。
马车行驶平稳,出城后一路向东,不到两个时辰,便到了庄子上。
马车刚在庄子门口停下,负责打理庄子的管事就迎了上来,见是二少爷,忙躬身行礼:“小人见过二少爷,见过大小姐。”
“起来吧。”陈阳掀帘下车,“收拾两间干净的屋子,我和妹妹要在这儿住几天。”
“哎,早就备好的,就等二少爷吩咐。”管事连忙应着,引着他们往里走。
穿过院子时,陈阳随口问:“那些老兵们都还好?”
管事点头道:“都好着呢,每日里在院里晒晒太阳,聊聊天,身子骨硬朗的还会帮着做点轻活。”
到了客厅,陈阳让陈灵薇先坐着歇脚,又让丫鬟陪着,自己则跟着管事往老兵们住的院子去了。
这处院子里住的,都是陈家的老兵——有跟着老太爷南征北战的,有随侯爷出生入死的,或是受伤致残,或是年老无依,无儿无女,便由陈家接来庄子上,奉养终身。
陈阳一进院,就见几个老兵正坐在石凳上说话,有的缺了胳膊,有的拐着腿,见他进来,都连忙起身。
“二少爷。”老兵们声音虽有些沙哑,却透着恭敬。
“叔伯们不必多礼,都坐。”陈阳快步上前,扶着年纪最大的一位老兵坐下,“近来身子都还好?”
“托二少爷的福,都好,都好。”老兵们笑着回话,眼里带着暖意。
陈阳挨着问候了几句,他从中抽了张两百两的银票递给管家:“安排人去多买些肉食、精米,再备些常用的药材,给叔伯们改善改善伙食,缺什么药也赶紧补上。”
老兵们一听,都有些动容,纷纷道:“二少爷有心了,这怎么好……”
“应该的。”陈阳摆了摆手,“叔伯们为陈家流过血、立过功,这点算什么。你们安心住着,有什么需要尽管跟管事说。”
安抚好老兵,陈阳才跟着管事去了为他准备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