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忠心耿耿的死士21-《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天刚蒙蒙亮,窗外的雪还在飘,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陈阳已经起了身,站在新宅院里,凝神催动空间,将房顶上、院角的积雪悄无声息地收了去——昨夜的雪又积了些,不清理干净,怕是要引人注意。

  苏玉薇和春桃还在里屋睡着,他前一晚已说过要早出,此刻便没惊动她们,只轻轻带上门,踩着街上的积雪往老宅去。

  到了老宅,天刚放亮。陈阳没进门,先绕到房后,借着墙角的阴影,运力将屋顶的积雪往院里抖——大片的雪“哗啦”落下,在院中堆起厚厚的一层,却没动用空间,只装作是人力清扫的模样。

  刚弄完,屋里就传来动静。石磊披着棉袄推门出来,见陈阳正弯腰拍着身上的雪,愣了愣:“老二?这么早?”

  阿禄也揉着眼睛跟出来,看到院里的积雪,忙道:“二哥这就开始清了?我这就拿工具。”

  “不用了。”陈阳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雪,“我这就要下乡,你们慢慢清便是。”

  石磊点头:“路上当心,雪厚路滑。”

  “家里有我,二哥放心去。”阿禄也道。

  陈阳应了声,没再多说,转身推开院门。门外的雪没到脚踝,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城外走,身后老宅的门“吱呀”关上,将屋里的暖意和动静都隔在了身后。雪片落在他肩头,很快积了薄薄一层,前路茫茫,却透着股踏实的劲。

  陈阳一路往北,刻意绕开近郊村落。那些地方离城近,日子稍宽裕些,雪灾影响怕是有限。他要去的是更远的村子,那里多是靠薄田过活的人家,这场连下三天的大雪,对他们才是真正的难关。

  积雪没到膝盖,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棉裤很快被雪水浸透,寒意直往骨头里钻。陈阳看了看四周白茫茫一片,不见半个人影,便直接从空间里取出一架雪橇。

  踩上雪橇,借着风势滑行,速度顿时快了不少。雪沫被划开,两侧树木飞速后退,寒风刮脸也顾不上。这样滑了四个多时辰,远处终于出现几缕炊烟,从雪地里的矮屋升起。陈阳停下雪橇,心里估算着,这里该是离扬州城一百里外的村落了。

  陈阳踩着积雪进村,目光扫过两侧的房屋。高些的瓦房还能看出轮廓,矮矮的茅草房却几乎被雪埋了半截,不细看只当是个雪堆。更有些屋子塌了半边,断木残草混着积雪堆在路边,透着触目的破败。

  走没多远,就见几个衣衫褴褛的村民缩在墙根下,身上的棉袄又薄又硬,领口袖口磨得发亮,里面塞的怕不是棉花,而是些枯草碎絮,风一吹就簌簌地掉。见陈阳过来,他们怯生生地抬头,眼里满是饥寒交迫的麻木。

  陈阳解开背上的包袱,从里面取出几张大饼递过去,又摸出几两碎银分给他们:“拿着买点吃的,找亲戚街坊搭个伙,熬过这阵雪。”

  村民们愣了愣,接过东西时手都在抖,连声道谢。陈阳没多留,继续往村里走。沿途又遇着几户遭难的人家,有的屋塌了一半,正蹲在雪地里哭;有的全家缩在没塌的角落里,孩子冻得直哭。他都一一分了饼和银子,让他们先找地方落脚。

  走到村尾时,一阵微弱的哭声顺着风飘过来,断断续续的,像小猫似的。陈阳循声找去,见一间茅草房塌了大半,积雪压着断梁,哭声正是从废墟下传来的。

  他心头一紧,赶紧上前扒开碎木和积雪。冻土冻得结实,他费了些力气才清出个缺口,借着光往里看,只见一个瘦小的男孩蜷缩在墙角,身上盖着块破布,脸冻得发紫,正抽抽噎噎地哭。

  “别怕,我救你出来。”陈阳柔声说着,小心地把他抱出来。男孩约莫六岁,身上的单衣根本挡不住寒气,身子冰得像块铁。陈阳立刻从包袱里取出件厚实的棉服给他穿上,又拿出一碗温热的粥,用小勺一点点喂进他嘴里。

  粥是温的,带着米香,男孩起初没力气,吃了几口后,眼神渐渐有了神采,也不哭了,乖乖地张嘴接着。一碗粥下肚,他才缓过些劲,看着陈阳,小声说:“房子……塌了……爹娘……不动了……”

  陈阳摸了摸他的头,声音放轻:“以后跟我走吧,有我在,饿不着你,也冻不着你。”

  男孩眨了眨眼,似懂非懂,却紧紧抓住了陈阳的衣角,用力点了点头。

  陈阳牵着那男孩往西边村子走,不过几里地的路,却在积雪里蹚了近一个时辰。到了村口一看,这里的光景和先前那村差不离——不少房屋塌了顶,断墙残垣裹在雪里,风卷着碎草往空处钻。

  他挨家挨户地走,见着缩在破屋角落的老人,便递上大饼和碎银;遇着抱着冻得哭不出声的孩子的妇人,也分些吃食让她们先填肚子。每到一户,他都解开包袱,装作从里面取物,把银钱和干粮塞过去,嘱咐他们找亲戚街坊搭个伙,先把这雪天熬过去。有户人家的屋顶塌了小半,男主人正红着眼拆断木,陈阳给了银子,让他先去邻村借住,等雪化了再修屋;还有户只剩两个半大的孩子守着病榻,他留下药和粮,让他们赶紧去找远房的叔伯。

  走到村子中段,一阵微弱的哼唧声从一堆积雪覆盖的破木后传来。陈阳心头一动,扒开雪堆,见里面埋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女孩,小脸冻得发青,嘴唇干裂,只剩一口气吊着。他赶紧把孩子抱出来,用怀里的暖水袋焐着她的小手,又从包袱里取出温热的米糕,一点点掰碎了喂进她嘴里。

  小女孩嚼了几口,眼睛慢慢睁开,看着陈阳,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哑着嗓子喊了声“娘”,随即又哭着摇头,“娘……不动了……”

  陈阳摸了摸她的头,轻声道:“以后跟我走吧,我带你去找吃的,穿暖的。”

  小女孩似懂非懂,却在陈阳把一件小棉袄裹在她身上时,小手紧紧抓住了他的衣袖,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陈阳看了看身边两个孩子,男孩攥着他的衣角,女孩怯生生地躲在他身后,小脸还泛着冻后的青白。这光景,再去别的村子怕是顾不过来,便打定主意先带他们回城。

  他把两个孩子抱上雪橇,自己在前面拉着绳。男孩懂事,坐稳后还伸手扶了扶身边的女孩,女孩则小声说了句“谢谢哥哥”。陈阳回头笑了笑,深吸一口气,踩着厚厚的积雪往扬州城的方向走。

  雪橇在雪地上滑行,带着两个孩子的重量,比来时沉了不少。陈阳运起精神力,脚步虽沉却稳,一步一步往前挪。寒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他浑不在意,只偶尔回头看看雪橇上的孩子,见他们裹着棉服缩在一处,便又加紧了脚步。

  一百多里的路,在寻常日子里骑马也要大半天,此刻踩着没膝的积雪,更是难行。陈阳凭着过人的体力和精神力支撑着,渴了就从空间摸出块糖含着,累了就停下喘口气,始终没让雪橇慢下来。

  直到天边染了暮色,扬州城的轮廓才终于在风雪中显现。陈阳望着那熟悉的城墙,紧绷的神经才松了些,拉着雪橇穿过城门时,守城的兵卒看他满身是雪,还带着两个孩子,虽有些好奇,却也没多问。

  进了城,雪势渐小,陈阳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老宅赶,雪橇在石板路上发出咯吱声。身后的男孩已经靠着女孩睡着了,女孩却睁着眼睛,看着两旁亮起的灯笼,小手紧紧抓着雪橇的木板。

  到了老宅门口,陈阳推开院门时,胳膊都在发颤。石磊和阿禄正在院里扫雪,见他拉着雪橇回来,上面还坐着两个孩子,忙迎上来。

  “这是……”石磊刚要问,就见陈阳脸色发白,嘴唇干裂,身子晃了晃。

  “先把孩子带进去。”陈阳声音沙哑,指了指雪橇上的两个孩子,“男孩六岁,女孩约莫四岁,都没了家人。”

  石磊和阿禄赶紧把孩子抱下来,往屋里带。陈阳松开雪橇绳,踉跄着走进客厅,一屁股瘫在椅子上,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在疼,连抬手的力气都没了,眼皮重得像粘了胶水。

  青禾正好从里屋出来,见他这模样,吓了一跳,忙转身往灶房跑:“我去倒热水!”

  苏玉薇也闻声过来,手里还拿着块布巾,见他棉裤上全是雪水,鞋里也浸了湿,便蹲下身,轻声道:“我帮你换鞋吧。”

  陈阳点了点头,连说话的劲都省了。苏玉薇小心地帮他解开鞋带,脱下湿透的棉鞋,又找来干净的布袜和棉鞋换上。青禾端着热水进来,递到他手里,又拿了床薄毯盖在他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