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被写在史书里的开国皇后(4)-《快穿虐渣:对不起我的都得死》

  彼时,谢瑶已经嫁给了横县一个年龄相仿的后生为妻。

  那后生待她极好,小两口日子虽不富贵,却也和和美美。

  许妙君终究没能熬过连年积劳成疾,在女儿出嫁后不久便撒手人寰。

  年仅十二岁的谢群只得跟着姐姐姐夫过活,一家三口守着豆腐坊,清贫度日。

  谁曾想,谢元浩称帝后派人来横县寻亲。

  得知许妙君已故,便将谢瑶姐弟强行带往京城。

  金銮殿上,谢瑶牵着弟弟的手瑟瑟发抖。

  龙椅上那个身着明黄龙袍的陌生男人,若非左右侍从再三确认。

  他们怎敢相信这就是十二年杳无音信的父亲?

  可谢元浩见到儿女的第一眼,眼底闪过的不是愧疚,不是怜惜,而是一道精明的亮光。

  这对从天而降的儿女,不正能解他眼下困局?

  虽然谢元浩已追封许妙君为皇后,并当着满朝文武立下誓言,声称除糟糠之妻外永不另立新后,但朝堂上的暗流从未平息。

  昭阳夫人吴氏与玉华夫人刘氏各为其子争储,两派大臣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此刻见到长子谢群,谢元浩心中又有了算计。

  这可不就是天赐的挡箭牌?

  他当即力排众议,将这个出生后便再未与他相见的长子立为太子。

  可怜十二岁的谢群,这个连横县都没出过的农家孩子,就这样被生父推上了权力的巅峰。

  然而,谢元浩的算计远不止于此。

  得知长女谢瑶已嫁给一个豆腐郎,这位新登基的皇帝勃然大怒。

  天子之女岂能下嫁市井小民?

  他不顾谢瑶的哭诉求情,他一道圣旨强行拆散这对恩爱夫妻。

  还用百两黄金打发了那个可怜的豆腐郎,买断了这桩他看不上的亲事。

  转手间,谢元浩就将谢瑶封为赵城公主,许配给玉华夫人的族兄——一个年近五旬的鳏夫。

  表面上说是门当户对,一个前朝勋贵,一个新朝公主。

  实则不过是用女儿的幸福来笼络世家旧臣。

  这纯粹就是一场政治联姻。

  许妙君和她的一双儿女,被谢元浩计算得明明白白,连骨头渣滓都不剩下。

  岁月流转,当昭阳夫人与玉华夫人的儿子们羽翼渐丰时。

  谢群这个“临时太子”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那个在深宫中战战兢兢长大的少年,不过是想通过巫师见一见亡母的魂魄,以慰思念之苦。

  却被诬陷为行巫蛊之术,意图谋害君父。

  已经完全掌握了天下权势,再也不会被前朝旧部的大臣掣肘的谢元浩心知肚明这是构陷。

  可在造假的证据端上案前时,仍旧佯装不知,顺势废黜了谢群的太子之位。

  身怀六甲的赵城公主谢瑶闻讯入宫求情,却亲眼目睹弟弟在怒斥生父后拔剑自刎。

  鲜血飞溅的瞬间,谢瑶惊厥倒地,最终难产而亡,一尸两命。

  飘荡在宫墙之上的许妙君魂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接连惨死,而那个薄情寡义的丈夫却依旧高坐龙椅。

  恨意如潮水般涌来,让她宁可永世不得超生,也要亲眼看着谢元浩付出代价。

  她要是知道后世还有人觉得自己是谢元浩最爱的人,肯定会狠狠地啐上一口。

  呸!

  无论是她还是昭阳玉华等人,不过都是谢元浩的工具跳板。

  他最爱的人永远只有他自己。

  在陈七七看来,谢元浩是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

  他的一生都在权衡利弊,算计人心。

  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责任,在他眼中都不过是换取权力的筹码。

  如今她接到了许妙君的任务,自然不会再让她的两个孩子重蹈覆辙。

  至于谢元浩还能不能左右逢源当上皇帝?

  呵呵……

  不过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脱贫。

  看着家徒四壁的房子,陈七七牵着两个孩子不由思索起了他们晚上该吃什么。

  依靠许妙君浆洗衣物赚来的几个钱实在是不够看。

  能够养活他们一家四口就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

  他们的屋子就算跟第一世的陈桃花家相比,都显得破败了不少。

  走到做饭的灶台前,米缸里只剩下薄薄一层米粒,除了一些采来的野菜之外,连基本的油盐也都快见底了。

  谢瑶和谢群还是两个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陈七七不能看着他们饿肚子。

  “你们两个乖,娘先去外面打猎,瑶儿你先带着弟弟玩吧。”

  陈七七拍了拍谢瑶的脑袋,谢瑶乖巧地点头。

  谢群也放开了拉着陈七七的衣角,还朝着陈七七摆了摆手。

  都是两个听话的好孩子,结果却被谢元浩那个贱人害得那么惨。

  陈七七咬了咬牙,将两个孩子安置好后。

  她拿上了许妙君平日砍柴的刀就往着附近的山间小路走了进去。

  在她之前行军打仗的时候,也经常带着士兵去山里寻些野味。

  等到日头西斜时,陈七七已经满载而归。

  她的肩上扛着用藤条捆好的野鸡和鱼,腰间还别着几把刚冒头的野菜。

  最让她惊喜的是,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她还发现了一窝野鸡蛋。

  拿回家正好给两个孩子补身子。

  回到家中,谢瑶和谢群正眼巴巴地守在门口。

  看到母亲的身影,谢瑶欢呼着跑过来:“娘!您打到猎物了!”

  “今晚给你们做好吃的。”陈七七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发。

  谢群也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好奇地戳了戳还在扑腾的草鱼。

  已经写好衣裳的谢母站在屋檐下,看着陈七七手中的收获,满脸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她才不相信许妙君还有上山打猎的本事。

  陈七七瞥了她一眼,淡淡地使唤道:“过来帮忙生火。”

  出乎意料的是,谢母这次没有顶嘴,而是默默地走向了灶台。

  夜幕降临,简陋的茅屋里飘出久违的肉香。

  陈七七将野鸡炖得烂熟,后面又拿了些鸡皮榨油。

  不仅鱼肉煎得金黄,连野菜都拌着野鸡蛋炒得喷香。

  谢群捧着碗,吃得满嘴流油。

  谢瑶懂事地把鸡腿让给弟弟,自己只啃着鸡翅膀。

  陈七七看在眼里,便将另一个鸡腿夹到了谢瑶的碗里。

  这一回,连谢母也沾上了陈七七的光,吃上了久违的肉食。

  “都多吃点,明天娘再去打猎。”

  谢瑶和谢群低声应着,吃得好不欢喜。

  不过陈七七知道,这只是开始。

  明天,她还要想办法改善这个家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