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丝上看病-《我,接生婆,掌中宫尺》

  掌医司的烛火彻夜未熄,将一匹匹如月光般流淌的素绢照得透亮。

  小满带着几名手脚麻利的医婢,遵照沈知微的吩咐,将这些京城里最顶级的丝织品,一一裁成寸许见方的绢片。

  一盆清亮亮的明矾水摆在中央,绢片浸入其中,轻轻搅动,丝料上残余的油脂便被尽数洗去,变得愈发轻薄通透。

  晾干后,这些小小的绢片薄如蝉翼,近乎透明,沈知微将其命名为“观胞绢”。

  密室之内,仅余沈知微与小满二人。

  空气里弥漫着铜器与草药混合的奇特气息。

  沈知微从那个盛放着淑太妃腹水的油纸包里,用银针小心翼翼地挑起一滴浑浊的黄绿色液体,均匀地涂抹在“观胞绢”上。

  她将绢片绷在一个小巧的绣花绷子上,置于一座特制的烛台之上。

  烛台的灯座可以升降,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

  沈知微取下听诊器的铜质主管,旋开那层隐藏的螺纹,将其倒置于绷子正上方。

  那根中空的铜管,一头大一头小,管壁经过打磨,竟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凸透镜结构。

  烛光穿透绢片,再经由铜管的聚焦放大,一个被扭曲、被放大了无数倍的微观世界,就这样闯入了沈知微的眼中。

  没有章法,一片混沌。

  视野里,无数细小的“影子”拥挤在一起。

  正常的细胞,应当是大小匀称、边界清晰的。

  可眼前的这些,却千奇百怪。

  有的如臃肿的胖子,有的被拉扯成怪异的梭形,它们的“核”,也就是最中心的那一点墨色,大得不成比例,颜色深得像化不开的浓墨。

  它们毫无秩序地堆叠着,像一群疯长的野草,贪婪地侵占着每一寸空间。

  沈知-微的呼吸几近停滞。

  这就是癌细胞。

  她稳住心神,换了一片新的观胞绢,提笔蘸上朱砂,凭借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将方才看到的最典型的那一团恶性细胞团块,精准地复刻在了纸上,并在旁边用蝇头小楷写下批注:卵巢恶性积聚,其状如肠,盘踞腹内,古称‘肠覃’。

  非祟非孕,乃人体正气衰败,阴邪内生,自蚀其身之祸。

  证据确凿。

  她刚放下笔,密室的门被轻轻叩响,小德子闪身而入,动作像一只狸猫。

  他第一次独立执行任务,脸上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和紧张。

  “主官,查到了。义庄附近有个叫阿青的拾荒少年,专捡那些大户人家倒掉的药渣和废纸去卖。小的们盯了他几天,他几乎天天都在那条土沟里翻找。”

  沈知微的“做得好。”

  次日清晨,一向阴森的义庄外,竟破天荒地支起了一个施粥棚。

  掌医司的旗号高高挂起,说是为附近孤苦的百姓驱邪祈福。

  热气腾腾的白粥免费派送,还有香喷喷的汤饼。

  沈知微一身寻常布衣,亲自在棚内忙碌,阿青那瘦小的身影很快就混在人群中出现了。

  他领了一碗粥,又拿到一块汤饼。

  他不知道,这块汤饼的面团里,掺了微不可察的姜黄粉末。

  此物寻常,但若与某些经过特殊处理的纸张接触,便会发生奇妙的反应。

  果然,第二日,小德子便从收废品的贩子手里,高价买回了阿青卖掉的所有“宝贝”。

  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破布烂纸中,一张泛黄的残页显得格外刺眼。

  那是一本书的内页,上面的字迹,竟隐隐透出一层诡异的暗红色!

  沈知微戴上薄如蝉翼的丝质手套,小心翼翼地展开残页。

  那红痕,正是姜黄与纸上残留的碱性物质相遇所致。

  残页上的字迹如鬼画符,却让沈知微的瞳孔骤然收缩。

  《换嗣录·卷三》。

  “辛未年七月,沈氏女于康寿宫夺嫡之体,实为调包。真婴体弱,不日将亡,葬于东槐井下……”

  沈氏女!她的母亲柳氏!

  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母亲当年在宫中,竟参与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换婴”阴谋?

  而自己……难道就是那个被调换的……

  “人带来了。”小德子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阿青被带到掌医司一处僻静的偏院,吓得浑身发抖,以为自己偷拿东西被抓了。

  沈知微却没有问他任何问题。

  她挥退了旁人,亲自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羹,和一块干净的白布,放到他面前。

  “别怕,吃了它。”她的声音很温和,“你如果见过什么特别的东西,不用说,画下来给我看就行。”

  少年警惕地看着她,又看了看那碗香气扑鼻的肉羹,喉头滚动了一下。

  他狼吞虎咽地吃完,终于拿起了地上的炭条。

  他没有画人,而是先画了一口棺材。

  接着,他画了一个佝偻的影子,在深夜撬开了棺材底部的一块木板。

  那影子的嘴巴位置,他特意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无舌之人。正是义庄那个不能言语的管事,老柯。

  紧接着,他画那个影子从怀里掏出一卷东西,塞进了棺材的夹层,又用什么东西将缝隙仔细封好。

  他画得极为细致,连那人最后用指甲将多余的蜡刮掉的动作都画了出来。

  在那一卷被塞进去的东西旁边,阿青犹豫了一下,用炭条笨拙地画了一个心形。

  他抬起头,第一次敢直视沈知微的眼睛,用细若蚊呐的声音说:“我听不懂他啊啊啊说的话……但我看见他一边塞,一边哭,指了指那东西,又指了指自己的心……他说……这是娘,留给女儿的话。”

  沈知微的心脏被狠狠攥住。

  正在这时,小满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附耳低语:“主官,康寿宫的紫藤刚刚托人传话,说淑太妃今天醒过来几次,一直在喊‘柳姐姐’,还让人把她年轻时穿过的几件旧衣服都拿去烧了。”

  柳姐姐……烧毁旧物,是神志不清,还是在销毁证据?

  沈知微的思绪飞速运转,一个大胆的引流计划已然成型。

  她立刻让小满取来一盒掌医司秘制的“安神膏”,对她如此这般交代一番。

  又特意寻了一副上好的绣花绷架,一并送了过去。

  那安神膏里,除了凝神静气的药材,还被沈知微加入了微量的、能促进排液的利尿成分。

  而那副绣花绷架,则是暗示心烦意乱的紫藤,可以用手边最吸水的废旧布料来擦拭绷架,以作消遣。

  人性的弱点,在绝境中会被无限放大。

  惶恐不安的紫藤,果然如她所料,下意识地寻找任何可以排解压力的方式。

  第三日深夜,一块深褐色的、散发着腥臭味的污布,被秘密送到了沈知微手中。

  这块布,吸饱了淑太妃最新排出的腹水,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样本。

  密室里,烛火幽幽。沈知微再一次架起了她的“显微镜”。

  这一次,在那些狰狞的细胞团块外围,她忽然发现了一些极其微小的、闪着金属光泽的结晶颗粒。

  它们像细碎的星尘,附着在癌细胞的边缘。

  沈知微立刻翻开她从太医院誊抄来的《本草拾遗》批注版。

  当她的目光落在“赤芍”一味药的条目下时,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批注上写着:坊间有奸商,以“铅丹”伪充赤芍,其色相近,然“铅丹”性燥烈,久服可致腹中结块,坚硬如石。

  铅丹!一种含铅的矿物粉末!

  淑太妃常年服用的“养胎汤”里,活血化瘀的赤芍,被换成了促使瘤体恶化、掠夺气血的剧毒!

  她缓缓合上记录册,看向一旁同样面色惨白的小满,声音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她们不是死于难产,小满。”

  风从窗隙挤入,烛火剧烈地摇曳了一下。

  “她们是被一代代,毒死的。”

  沈知微的目光落回桌案,一边是画着癌细胞的观胞绢,红色的朱砂圈触目惊心;另一边,是阿青画的那幅稚拙的图画,棺材、无舌的老人,和一个代表着母爱的心。

  毒药与爱。

  死亡与遗言。

  两条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在这一刻,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地拧在了一起。

  那颗被阿青画下的心,仿佛正在那张薄薄的纸上,隔着生死的界限,沉重地跳动着。

  沈知微缓缓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图上那口薄皮棺材的轮廓。

  是时候了。

  是时候……去听一听母亲真正的心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