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锅里的红油翻滚着,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
程枫举着酒杯站起来,脸颊因为酒精和热气微微发红:
“这次审计能成功,全靠各位鼎力相助!我敬大家一杯!”
包厢里顿时响起一片碰杯声。
陈志明坐在程枫右手边,面前的小料碗里堆满了程枫亲手给他夹的羊肉。
审计组的老张三人脸上堆着笑,眼神却时不时往陈志明身上瞟。
这个年轻人如今俨然成了程枫眼前的红人。
“陈志明,”
程枫一把搂住他的肩膀,“你小子行啊!
李文昌那老狐狸在程氏混了二十年,栽在你手里了!”
陈志明推了推眼镜,谦虚地说:“是程总监领导有方。”
“少来这套!”
程枫哈哈大笑,又给他倒了杯茅台,“说真的,要不是你提醒我把礼品退回去,这次说不定就栽了。”
老张的脸色变了变,低头猛灌了一口酒。
那天要不是陈志明坚持,他们几个差点就被李文昌的金貔貅收买了。
酒过三巡,程枫的话渐渐多了起来:
“你们知道吗,我在英国那会儿,整天就知道泡吧、飙车、追妹子……”
他摇摇头,“现在想想,真他妈浪费生命。”
陈志明不动声色地听着,手指轻轻摩挲着酒杯。
程枫的转变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从纨绔子弟到想要干一番事业,蜕变往往只需要一次成功的刺激。
“程总监年轻有为,”老张谄媚地插话,“以后肯定是大才。”
程枫摆摆手:“我自己几斤几两清楚得很。
论专业,我不如陈志明;
论管理,我不如沈瑶;
论大局观,我更比不上三叔。”
他仰头干了杯中酒,“但我有个优点,我知道谁行,我就听谁的!”
这话让陈志明心头一跳。
他想起《史记》里刘邦的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程枫虽然草包,但这份自知之明和用人不疑的气度,倒真有几分成大事者的意味。
“程总监,”
陈志明举起酒杯,“我敬您,知人善任,才是真正的领导艺术。”
两人相视一笑,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饭局散场时已是深夜。
程枫喝得有点多,拉着陈志明在酒店门口吹冷风醒酒。
“志明啊,”
程枫突然换了称呼,语气罕见地认真,“你说……我有没有可能,真的在程氏干出一番事业来?”
陈志明看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灯,谨慎地回答:“只要用对人,没什么不可能。”
“用对人……”
程枫喃喃重复,突然笑了,“对,就像大伯用沈瑶,我用你!”
陈志明嘴角微微上扬。
这正是他想听的,程枫已经开始把自己和沈瑶相提并论了。
“走,”程枫一拍他肩膀,“明天回燕京,我带你见程董!”
与此同时,程家老宅的书房里,程卫东正对着电脑屏幕沉思。
屏幕上显示着华北分公司审计报告的终稿,程枫和陈志明的名字并列在负责人一栏。
林雅端着参茶进来,见丈夫眉头紧锁,轻声问:“怎么了?”
程卫东揉了揉太阳穴:“我在想,程枫这次表现不错,是不是该给他加点担子。”
“那不是好事吗?”林雅把茶放在桌上,“这孩子总算上进了。”
“问题是,”
程卫东指了指屏幕,“他的成绩有一大半是靠这个陈志明。而程昱那边,又靠着沈瑶。”
林雅笑了:“这不正说明两个孩子都会用人吗?”
“会用人是好事,”程卫东的声音沉了下来,“但如果是被人用,就危险了。”
他调出另一份文件。
沈瑶最近做的战略规划,密密麻麻的批注和修改意见,显示出她思维的缜密和眼光的独到。
相比之下,程昱的批复就显得平淡无奇。
“你看这里,”
程卫东指着一段关于海外市场的分析,“沈瑶的观点比程昱犀利多了。
长此以往,程氏到底是谁说了算?”
林雅不以为意:“你想太多了,沈瑶再能干,到时候不也是咱们程家的媳妇?”
程卫东摇摇头,想起历史上那些强势的皇后和软弱的皇帝。
商业帝国和江山社稷一样,最怕的就是主弱臣强。
老封建那一套又犯了。
“对了,”他换了个话题,“明天家宴,你多观察观察沈瑶和陈志明。”
林雅点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
在她看来,沈瑶聪明能干,是程昱的良配;
至于陈志明,不过是个有点才华的年轻人罢了。
第二天傍晚,程家老宅灯火通明。
沈瑶和程昱到得最早,正在客厅陪林雅聊天。
程昱今天格外精神,黑色高领毛衣衬得他轮廓分明。
时不时凑到沈瑶耳边说句悄悄话,逗得她抿嘴直笑。
程卫东下楼时,正好看见这一幕。
儿子眼中的爱意藏都藏不住,而沈瑶虽然笑得温柔,眼神却始终清明如水。
这种反差让他心头微凛。
感情中谁陷得更深,谁就输了!
“爸。”程昱抬头打招呼,手却还握着沈瑶的。
程卫东点点头:“程枫到了吗?”
“刚打电话说在路上,”林雅接过话茬,“带了个同事一起来。”
说曹操曹操到。
门铃响起,程枫带着陈志明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三叔,婶婶!”程枫意气风发地打招呼,然后看向程昱,“堂弟,好久不见!”
程昱起身和他握了一下手:“华北的事干得漂亮。”
程枫得意地笑了,拉过陈志明:“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得力干将,陈志明。
清北高材生,和沈瑶是同学。”
沈瑶微笑着点头:“陈同学,好久不见。”
陈志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沈瑶,听说你升职了?恭喜。”
两人的对视不过一秒,却好像有火花迸溅。
程卫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
有意思,这两个年轻人之间似乎有些说不清道明的敌意。
餐桌上,程枫滔滔不绝地讲述华北审计的惊险过程。
说到李文昌摔茶杯那段,更是绘声绘色。
“多亏志明机灵,”程枫拍拍陈志明的肩,“那老狐狸差点就蒙混过关了。”
程卫东看向陈志明:“听说你还因此受伤了?”
陈志明谦虚地笑了笑:“小伤而已,程总监当机立断,才是关键。”
“不错,”程卫东点点头,“年轻人懂得配合,很难得。”
他的目光在沈瑶和陈志明之间扫了个来回。
两个寒门出身的年轻人,一个辅佐程昱,一个辅佐程枫,倒像是上天刻意安排的棋局。
饭后,男人们移步书房喝茶。
程卫东故意提起一个复杂的并购案,想看看几个年轻人的反应。
程昱先开口,观点中规中矩四平八稳;
程枫直接看向陈志明:“志明,你怎么看?”
陈志明侃侃而谈,分析得头头是道。
程卫东注意到,他的思路和沈瑶有几分相似,都是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锐利。
“沈瑶应该也有高见,”
陈志明突然话锋一转,“她在学校时就以战略思维见长。”
程卫东挑眉:“哦?那把她叫来一起讨论?”
程昱立刻起身:“我去叫她。”
沈瑶进来后,扫了一眼白板上的图表,三言两语就指出了关键所在。
她的见解和陈志明不谋而合,但更胜一筹。
程卫东看着两个年轻人唇枪舌剑,思维碰撞出火花。
而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却渐渐沦为陪衬,心情复杂至极。
人才难得,但太强的人才,有时候反而是种威胁。
特别是沈瑶这样很有可能成为儿子枕边人的身份,婚姻往往伴随着重大的经济关系变动!
说白了还是钱的事儿!
回程的车上,程昱兴奋地说:
“我爸今天好像格外很欣赏你。”
沈瑶靠在车窗上,望着窗外飞逝的灯火:
“是吗?我怎么觉得他是在担心。”
“你想多了,”
程昱握住她的手,“我爸就是那样,对谁都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沈瑶笑笑没说话。
她清楚地记得程卫东看她的眼神,不是看未来儿媳的慈爱,而是看对手的警惕。
与此同时,程家书房里,程卫东独自站在窗前,手中捧着一本《唐书》。
武则天最初也不过是个才人,靠着过人的才智和美貌一步步爬上权力巅峰。
而沈瑶,会不会是程氏的武则天?
他合上书,揉了揉眉心。
或许真的是想太多了。
自己身体自认为很健康,儿子也身强体壮,不会的。
但作为一个掌舵人,他又不得不考虑每一种可能。
商场如战场,有时候最危险的敌人,往往来自内部。
程枫举着酒杯站起来,脸颊因为酒精和热气微微发红:
“这次审计能成功,全靠各位鼎力相助!我敬大家一杯!”
包厢里顿时响起一片碰杯声。
陈志明坐在程枫右手边,面前的小料碗里堆满了程枫亲手给他夹的羊肉。
审计组的老张三人脸上堆着笑,眼神却时不时往陈志明身上瞟。
这个年轻人如今俨然成了程枫眼前的红人。
“陈志明,”
程枫一把搂住他的肩膀,“你小子行啊!
李文昌那老狐狸在程氏混了二十年,栽在你手里了!”
陈志明推了推眼镜,谦虚地说:“是程总监领导有方。”
“少来这套!”
程枫哈哈大笑,又给他倒了杯茅台,“说真的,要不是你提醒我把礼品退回去,这次说不定就栽了。”
老张的脸色变了变,低头猛灌了一口酒。
那天要不是陈志明坚持,他们几个差点就被李文昌的金貔貅收买了。
酒过三巡,程枫的话渐渐多了起来:
“你们知道吗,我在英国那会儿,整天就知道泡吧、飙车、追妹子……”
他摇摇头,“现在想想,真他妈浪费生命。”
陈志明不动声色地听着,手指轻轻摩挲着酒杯。
程枫的转变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从纨绔子弟到想要干一番事业,蜕变往往只需要一次成功的刺激。
“程总监年轻有为,”老张谄媚地插话,“以后肯定是大才。”
程枫摆摆手:“我自己几斤几两清楚得很。
论专业,我不如陈志明;
论管理,我不如沈瑶;
论大局观,我更比不上三叔。”
他仰头干了杯中酒,“但我有个优点,我知道谁行,我就听谁的!”
这话让陈志明心头一跳。
他想起《史记》里刘邦的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程枫虽然草包,但这份自知之明和用人不疑的气度,倒真有几分成大事者的意味。
“程总监,”
陈志明举起酒杯,“我敬您,知人善任,才是真正的领导艺术。”
两人相视一笑,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饭局散场时已是深夜。
程枫喝得有点多,拉着陈志明在酒店门口吹冷风醒酒。
“志明啊,”
程枫突然换了称呼,语气罕见地认真,“你说……我有没有可能,真的在程氏干出一番事业来?”
陈志明看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灯,谨慎地回答:“只要用对人,没什么不可能。”
“用对人……”
程枫喃喃重复,突然笑了,“对,就像大伯用沈瑶,我用你!”
陈志明嘴角微微上扬。
这正是他想听的,程枫已经开始把自己和沈瑶相提并论了。
“走,”程枫一拍他肩膀,“明天回燕京,我带你见程董!”
与此同时,程家老宅的书房里,程卫东正对着电脑屏幕沉思。
屏幕上显示着华北分公司审计报告的终稿,程枫和陈志明的名字并列在负责人一栏。
林雅端着参茶进来,见丈夫眉头紧锁,轻声问:“怎么了?”
程卫东揉了揉太阳穴:“我在想,程枫这次表现不错,是不是该给他加点担子。”
“那不是好事吗?”林雅把茶放在桌上,“这孩子总算上进了。”
“问题是,”
程卫东指了指屏幕,“他的成绩有一大半是靠这个陈志明。而程昱那边,又靠着沈瑶。”
林雅笑了:“这不正说明两个孩子都会用人吗?”
“会用人是好事,”程卫东的声音沉了下来,“但如果是被人用,就危险了。”
他调出另一份文件。
沈瑶最近做的战略规划,密密麻麻的批注和修改意见,显示出她思维的缜密和眼光的独到。
相比之下,程昱的批复就显得平淡无奇。
“你看这里,”
程卫东指着一段关于海外市场的分析,“沈瑶的观点比程昱犀利多了。
长此以往,程氏到底是谁说了算?”
林雅不以为意:“你想太多了,沈瑶再能干,到时候不也是咱们程家的媳妇?”
程卫东摇摇头,想起历史上那些强势的皇后和软弱的皇帝。
商业帝国和江山社稷一样,最怕的就是主弱臣强。
老封建那一套又犯了。
“对了,”他换了个话题,“明天家宴,你多观察观察沈瑶和陈志明。”
林雅点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
在她看来,沈瑶聪明能干,是程昱的良配;
至于陈志明,不过是个有点才华的年轻人罢了。
第二天傍晚,程家老宅灯火通明。
沈瑶和程昱到得最早,正在客厅陪林雅聊天。
程昱今天格外精神,黑色高领毛衣衬得他轮廓分明。
时不时凑到沈瑶耳边说句悄悄话,逗得她抿嘴直笑。
程卫东下楼时,正好看见这一幕。
儿子眼中的爱意藏都藏不住,而沈瑶虽然笑得温柔,眼神却始终清明如水。
这种反差让他心头微凛。
感情中谁陷得更深,谁就输了!
“爸。”程昱抬头打招呼,手却还握着沈瑶的。
程卫东点点头:“程枫到了吗?”
“刚打电话说在路上,”林雅接过话茬,“带了个同事一起来。”
说曹操曹操到。
门铃响起,程枫带着陈志明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三叔,婶婶!”程枫意气风发地打招呼,然后看向程昱,“堂弟,好久不见!”
程昱起身和他握了一下手:“华北的事干得漂亮。”
程枫得意地笑了,拉过陈志明:“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得力干将,陈志明。
清北高材生,和沈瑶是同学。”
沈瑶微笑着点头:“陈同学,好久不见。”
陈志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沈瑶,听说你升职了?恭喜。”
两人的对视不过一秒,却好像有火花迸溅。
程卫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
有意思,这两个年轻人之间似乎有些说不清道明的敌意。
餐桌上,程枫滔滔不绝地讲述华北审计的惊险过程。
说到李文昌摔茶杯那段,更是绘声绘色。
“多亏志明机灵,”程枫拍拍陈志明的肩,“那老狐狸差点就蒙混过关了。”
程卫东看向陈志明:“听说你还因此受伤了?”
陈志明谦虚地笑了笑:“小伤而已,程总监当机立断,才是关键。”
“不错,”程卫东点点头,“年轻人懂得配合,很难得。”
他的目光在沈瑶和陈志明之间扫了个来回。
两个寒门出身的年轻人,一个辅佐程昱,一个辅佐程枫,倒像是上天刻意安排的棋局。
饭后,男人们移步书房喝茶。
程卫东故意提起一个复杂的并购案,想看看几个年轻人的反应。
程昱先开口,观点中规中矩四平八稳;
程枫直接看向陈志明:“志明,你怎么看?”
陈志明侃侃而谈,分析得头头是道。
程卫东注意到,他的思路和沈瑶有几分相似,都是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锐利。
“沈瑶应该也有高见,”
陈志明突然话锋一转,“她在学校时就以战略思维见长。”
程卫东挑眉:“哦?那把她叫来一起讨论?”
程昱立刻起身:“我去叫她。”
沈瑶进来后,扫了一眼白板上的图表,三言两语就指出了关键所在。
她的见解和陈志明不谋而合,但更胜一筹。
程卫东看着两个年轻人唇枪舌剑,思维碰撞出火花。
而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却渐渐沦为陪衬,心情复杂至极。
人才难得,但太强的人才,有时候反而是种威胁。
特别是沈瑶这样很有可能成为儿子枕边人的身份,婚姻往往伴随着重大的经济关系变动!
说白了还是钱的事儿!
回程的车上,程昱兴奋地说:
“我爸今天好像格外很欣赏你。”
沈瑶靠在车窗上,望着窗外飞逝的灯火:
“是吗?我怎么觉得他是在担心。”
“你想多了,”
程昱握住她的手,“我爸就是那样,对谁都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沈瑶笑笑没说话。
她清楚地记得程卫东看她的眼神,不是看未来儿媳的慈爱,而是看对手的警惕。
与此同时,程家书房里,程卫东独自站在窗前,手中捧着一本《唐书》。
武则天最初也不过是个才人,靠着过人的才智和美貌一步步爬上权力巅峰。
而沈瑶,会不会是程氏的武则天?
他合上书,揉了揉眉心。
或许真的是想太多了。
自己身体自认为很健康,儿子也身强体壮,不会的。
但作为一个掌舵人,他又不得不考虑每一种可能。
商场如战场,有时候最危险的敌人,往往来自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