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仙人抬舆-《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啊——!”

  小攮子一进一出,惨叫声能把大堂屋瓦掀飞,死太监飙泪尖叫:

  “俺家厂公叫卫喜喜,俺叫宋留锁!”

  果然,此东厂非彼东厂,那么这些番子,自然是伊王护卫,也就是王府护卫指挥使司的士卒,私设东厂,不得不说,这位伊王端的是牛叉,不知锦衣卫成立没?

  “缇帅是谁?”

  “啊?小祖宗且慢······”

  宋公公眼见这位爷拿着血淋淋的小攮子,呲牙笑眯眯又要扎,急叫:

  “没有、没有锦衣卫,真没有啊!”

  张昊斜一眼飞奔而至的符保,吩咐道:

  “去把圣旨拿来。”

  宋公公闻言就是一个抽搐,吓得连痛呼惨嘶都停了,面条似的瘫在邓去疾怀里筛糠。

  张昊拽过死太监腰间掖的汗巾,擦擦小攮子,抬腿塞靴子里,笑道:

  “老宋,不是我埋汰你,早说不就完事了嘛,非要闹得不可收拾,看来是大水冲到龙王庙了,邓大哥,快扶老宋坐下歇歇。”

  宋公公跛脚扶着桌子坐下,惊惶不安的打量这群来路不明之人,牙齿磕打道:

  “你、你们······”

  “这个、本官奉旨······”

  张昊拖着腔调坐下,见死太监脑袋一歪、两眼翻白,被邓去疾拎住衣领,才没有软瘫在地,心说这阉货不会吓死了吧?探手去掐人中。

  “老宋、老宋醒醒。”

  “啊~~~”

  宋公公嗓子里发出鬼叫似的呻吟,如从阴间还阳,迷瞪着泪眼,爪子哆嗦着去身上乱摸,看到袍摆被血水染红,又是一叠声鬼哭狼嚎。

  “不就戳你两刀么,多大点儿事,你咋跟个娘们似滴,来,喝杯酒压压疼。”

  张昊拿起桌上酒壶摇摇,把残酒递过去,见他面目扭曲,抽泣着扭头不睬,笑着放下。

  符保把装有圣旨的锦盒递来,张昊打开,让死太监看一眼,随即合上。

  “本官奉旨进京,路过此地,一场误会,老宋,你要多担待啊。”

  一个王府护卫得了千户授意,解下腰带,跪下来给宋太监包扎刀伤,其余护卫有的去找郎中,有的解裤带抽汗巾,呼爷爷、唤干爹,一窝蜂围上来,给宋太监送关怀、表孝心。

  “嘶、啊~,轻一点,拿酒来!”

  宋公公疼得大呼小叫,灌了半壶烧刀子,狰狞叫道:

  “给咱家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滚开,我自己会走!”

  小凤主动从屋里出来,怒视一众官兵,径直往前面去,路过柴堆时候,抓一把积雪擦擦脸。

  “凤儿!”

  躲在角落的老汉看见女儿,悲唤一声挤出人群,却被看守的官兵抓住,拳打脚踢。

  “放开我爹爹!”

  小凤忽然抓起桌上粗瓷大碗磕开,捏着瓷茬放在自己脖子上,血水瞬间流下。

  “我死了,看你们如何交差!”

  “都住手!”

  宋公公寒声尖叫。

  老汉扑过去护住女儿,小凤扔了瓷片,跪地给老汉磕头说:

  “爹爹你先回去,我愿意去王府。”

  “不能啊我儿!你没见着她们的下场么?”

  老汉抱着女儿嚎啕大哭。

  “爹,这是命,我认了。”

  小凤擦掉涌出的泪水,挣脱老汉起身,对死太监道:

  “走吧,还等什么!”

  宋公公大怒,对上女娃子怨毒的眼神,那张脸上居然没有丝毫恐惧,顿时一惊。

  他知道王爷脾气,玩过就腻,不过这个女娃子生得太美,还有个“盖河洛”的名头,王爷貌似很上心,万一要是得宠?

  大腿上又是一阵彻心之痛,他心虚的垂下眼皮子,哆嗦着猛抽冷气,吩咐左右:

  “去找轿子,要两乘。”

  张昊面无表情坐在一边,手捏粗瓷大碗,莫得感情似的呷口茶水。

  闹了半天,这些鸟人从洛阳赶来,只是为了欺男霸女,话说回来,此即大明王爷日常,毕竟下崽朝廷发俸,养猪专业户老朱家的生育竞赛相当激烈。

  他见死太监毒眼望过来,一副重又恢复神气的模样,喝口热茶,淡淡道:

  “老宋,天寒地冻的,商民奔波不易,都散了吧。”

  把柄在别人手中,宋公公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都赶下去。”

  王府护卫们得令,把角落里的商贩统统赶去后院。

  张昊摸出腰牌摆弄,意味深长的望了过去。

  宋太监面皮抽搐,这小子带的圣旨他虽然只看一眼,却知道做不得假,也没人敢作假,此番打掉牙齿也只能和血吞了,挤个笑脸道:

  “一场误会罢了,还未请教上差尊姓大名。”

  “确实是误会一场,上差不敢当,本官香山令张昊,奉旨进京而已,告辞。”

  张昊把腰牌丢桌上,起身离去。

  戳对方几刀真的不打紧,这阉货回去,甚至都不敢提及此事,除非不想在王府混了。

  然而这面腰牌,是伊王僭越之铁证,也是烫手山芋,惹不得、碰不得,必须还回去。

  说到底,藩王犯法,乃皇室家务,地方监察官员也不是瞎子,他一个过路客,冒然去掀盖子,就是与整个中州行省的王室和官员为敌。

  涩会永远是穷人肉体富人床,堂上那个绝色女孩,不管身在何处,都会被人觊觎抢夺,人家愿进王府享福,用不着他咸吃萝卜淡操心。

  “承奉老爷,那个鸟知县的人撤了,郎中马上就到,天冷,要不先垫垫饥?厨下还有些虎肉。”

  那披甲千户得了手下回报,过来小声问询。

  宋公公从沉思中回神,目光如毒蛇般射向那对父女,咬牙切齿道:

  “派人盯着那狗官!”

  童垚庆从床下爬出来,趴在门缝窥探。

  那些商贩被赶进大通铺,再不敢出来,院子里悄无声息,他缓缓拉开门扇,趁着大堂后门值守的官兵缩头避风之机,闪身窜到牲口棚。

  他爬上墙头去后门瞅一眼,官兵已经不见了,顺着墙头溜到前面跨院,听到嫂子和那些官兵有说有笑,心里一喜,悄无声息攀墙下来。

  “大哥,没事吧?”

  跨院上房里,躺在床上的病汉露出笑容,小声道:

  “你嫂子在给他们做饭,后面咋样了?”

  童垚庆摇摇头,难受得蹲在床边。

  “小凤被他们抓了。”

  “你特么还在挂念女人呢,老子也是流年不利,前脚断胳膊,后脚官兵就来,差点以为完球了,得亏你嫂子拦着老二没动手,马勒戈壁的,就是因为你小子自作多情,才会把官兵引来。”

  病汉骂骂咧咧,口气中不无庆幸。

  院里传来脚步,童垚庆一咕噜滚进床下,拿夜壶挡住脸,听到嫂子和外面官兵掰扯,不大一会儿,就听官兵贱笑着出了跨院。

  艾四娘进屋去柜里取香料,嘴里小声诅咒。

  “老娘吃死你们这些天杀的畜生!”

  童垚庆心思一动,爬出来露头说:

  “嫂子,是我。”

  艾四娘瞪目小声喝斥:

  “快躲着,这边点过人头,你跑来作甚!”

  “嫂子,下药毒死他们,否则救不了小凤!”

  童垚庆眼睛在喷火,他们打虎专门配有药箭,眼下正是难得的下药机会。

  艾四娘竖眉埋怨:

  “恁多人如何下药,都火烧眉毛了,还念念不忘那个小妖精,我就不该答应你带她过来!”

  床上病汉坐起来小声叱骂:

  “你特么作死是不是!”

  童垚庆心若死灰,抹一把眼泪,乖乖的缩进床底。

  也许是老巴子肉阳气太旺,亦或者是张昊戳的太狠,宋公公大腿伤口又冒出血水来。

  找来的土郎中死活没办法,众人急慌慌征了轿子、轿夫,火把点上,连夜往县城飞奔。

  艾四娘站在村口,望着火把光亮消失,踢一脚蹲在地上呜咽的童垚庆。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不来,哭有个屁用!”

  妇人跑进院,交代两个翻肠子伙计去村口盯着,顾不上大堂狼藉、安慰店客,提上灯笼,着急忙慌下了跨院地窖,探视下面的俩孩子。

  “官兵走啦?孩子没事吧?”

  病汉脖子里吊着断臂,从床上下来。

  艾四娘站在门口点头,顺手把草帘子掀开。

  一个拿着酒壶的丑汉骂骂咧咧,一脚将童垚庆踹进屋,怒道:

  “那种女人是你能拐走的?这些年赚的银子,都送她了吧,真泥马蠢到家了!”

  童垚庆双手笼在袄袖里,呜哇一声蹲地上,大哭道:

  “她身子都给我了,没要我一文钱!”

  男女三人都是一愣,艾四娘叹口气说:

  “小凤的事得从长计议,此地不宜久留,这一回是侥幸,下回可不好说。”

  那丑汉坐桌边闷头喝酒,见大哥伸手,把酒壶递了过去。

  病汉仰脖子灌了两口,喷着酒气说:

  “人怕出名猪怕壮,此地确实不能再待了,回北地也不行,二当家不会放过咱们,操特么的,若不是小韬通风,咱们一个也逃不掉!”

  艾四娘心焦发火道:

  “大不了不做无本买卖,有这二年积余,难道还能饿死?”

  童垚庆抹一把鼻涕眼泪,闷声说:

  “去临清,胰子生意做得。”

  那丑汉冷哼道:

  “二当家也想做胰子生意哩,你去找死?”

  艾四娘眼睛忽地一亮。

  “咱去淮上呀,老刘,当年你不是和教门打过交道么?”

  “你懂个屁,今非昔比,独眼老道已是虎眼禅师、黄天教主,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大当家人死账清,我怕老道根本就不鸟我。”

  病汉老刘唉声叹气,一口气抽干壶中酒水。

  屋子里愁云惨淡,老刘烧刀子上头,忽然啪的一声将酒壶摔地上,牵动断臂伤势,疼得头冒汗珠子,恼怒大叫:

  “直娘贼!老子落得今日凄惨下场,全拜邵昉这个畜生所赐,特么的拿兄弟性命换富贵,不得好死!垚庆去拿酒来!”

  童垚庆应声起身,被艾四娘喝住,骂道:

  “杀千刀的,这时候还敢喝?中不中去淮上碰碰运气又如何?我这就去收拾!”

  言毕转身出门。

  老刘望向丑汉,见他不说话,眼中的凶光渐渐黯淡,一屁股坐床上,垂头丧气道:

  “那就去淮上探探路吧。”

  时下各地百姓,凡是离家百里以上者,须向里甲报备,呈报县衙审核,领取路引,否则逢关过卡就会被捉拿下狱,好在兄弟三人来本地日久,经常贸易江湖,早就弄来路引。

  次日天还没亮,三兄弟将正店交给伙计打理,推车挑担,沿着黄河故道迤逦南下。

  四个大人、两个娃娃,一路顶风冒雪,穿州过县,行行且止止,到徐州时,已是开春化冻。

  黄河在徐州与漕河汇合,然后奔腾东南,弘治年间,黄河还在向北分流,严重威胁漕运,不过这种局面,朱道长坐朝后已经有所改善。

  老刘几人这会儿就站在秦沟河防大堤上,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惊胆战。

  河沟两边依旧是坚冰,中间是化冻的激流,冰块黄汤嘁哩喀嚓奔涌,岸边泥沙冰块淤积,河夫们腰系麻绳,踩在冰上,在河湾缓流处,艰难的清淤刨冰,令人心惊肉跳。

  “大哥你看那边!”

  童垚庆指着东面的漕河闸关惊叫。

  河道冰封开冻,为了尽早泄洪,下游、上游都在陆续导水,那是真正的百尺河闸,足有三十米高的九块闸板,依次从闸墩中升起,滔滔河水竞奔不绝,怒气喷风,声如万雷。

  连接闸板的绳索、铁链不知有多少根,役夫和闸兵们喊着号子,牲畜协同,随着铁轱辘绞轮上满,一个个水闸就这样依次被打开。

  艾四娘死死的拉住两个孩子,脸色发白。

  “走吧,打雷似的,吓着孩子了。”

  大伙下河堤去县城歇脚,童垚庆让嫂子把俩孩子放在他的货郎担子上,一头一个挑上。

  老二司马秀因为面目丑陋,带个大帽檐的毡帽,牵着毛驴扭头回望时候,吃惊的唤老刘:

  “尊荣,你看那是不是水闸?”

  老刘扭头看一眼,河堤的闸门开在分洪沟侧面,显然是把东面县城当做泄洪区,不消说,这就是漕运代价,牵着骡子缰绳叹气道:

  “走吧,县城不好好的么,闸门岂会随便开得。”

  艾四娘怒道:

  “官府吃人不吐骨头,哪里在乎穷人死活!”

  大伙在城厢歇一晚,次日接着赶路,过了百丈洪,再往南已能行船,不日就到了淮安府桃源县。

  找个脚店歇下,老二司马秀和艾四娘看家,老刘带上小童出门,很快就回了客店。

  消息很好打探,虎眼禅师在本地名头响亮,人称老佛祖,这位佛爷开春没回北直隶,正在桃花洞讲道呢,据说各地士绅名流纷纭而至,趋之若鹜。

  赶早不赶晚,老刘和小童带上礼物,下午便登山门求见,在客寮苦等到深夜,也没见着正主。

  第二天早早又去等候,眼看日暮,连虎眼禅师的鬼影也没见着,悻悻而返。

  老刘不甘心,次日再登山门,知客僧这回连茶水都懒得给他们上了。

  “又没见着?”

  艾四娘见老刘板着脸进屋,焦眉愁眼问他。

  “到底咋回事这是?”

  小童把带回的点心给俩娃娃分了,郁闷道:

  “独眼龙不在寺院,一直在后山不下来,我们进不去,真是好大架子。”

  司马秀从隔壁过来,坐门槛上说:

  “这边吃喝死贵,一路过来,也就吕梁盘龙闸那边适合做营生。”

  大伙明白他的意思,不愿再待下去了,徐州那边确实是个好去处,不过拜山门的礼物送了不少,若就此返回,难免心有不甘。

  老刘拿主意道:

  “过两天金龙四大王庙祭神,都说老道也会去,且等两天,实在不行就走。”

  二月二这天,日朗天晴,桃源县城过节般热闹,虎眼禅师率众弟子下山,径直去了漕河边,带领士绅百姓祭拜龙王,乞求风调雨顺。

  黄幔高悬,香焚炉中,虎眼禅师戴毗卢法帽,披一领锦襕袈裟,左肩缀跋遮那大玉环,开坛诵经念咒,龙符入水,杀猪杀鸡祭祀。

  鼓乐班子齐奏,漕官、地方官、旗军、运丁、船工、水手、商人、百姓等,虔诚叩拜。

  祭毕,众乡绅缠着虎眼禅师不肯散去。

  独眼老和尚平时根本不鸟这些庸人俗流,不过这当口也不能拿架子,随手散了一些法符。

  众人纷纷称颂。

  独眼老和尚合什还礼,见弟子将坐舆抬来,准备人前显圣,给此次坛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道空德明何在?”

  “弟子在!”

  四个粉妆玉琢的随侍小童上前,齐齐应答。

  虎眼禅师掐剑指念法诀,四个小娃娃只觉一股热流自玄天落入眉心,知道师父在传道受法,澄心静意,默诵真经,意守丹田。

  老和尚坐上肩舆,垂目握固,轻声道:

  “走吧。”

  只见四个六七岁的小娃娃分别扛起肩舆,缓步就走,面色从容,肩上恍若无物。

  那老和尚佛躯肥硕,加上七彩肩舆,怕不下两百斤,周遭人等都惊得呆了。

  霎时之间,官民纷纷匍匐在地,佛祖爷爷、神仙老爷的高叫,祷祝磕头不迭。

  拿着五华令旗、七星宝剑、九宫通天伞盖的弟子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往城中而去。

  有弟子大声念唱开天立极亿化诸佛归一宝卷,正是:

  超三界六道脱离,渡地狱百鬼修莲,金身圣胎坐丹台,亿万众生拜佛前。

  守在城门处的老刘见到眼前神奇一幕,目瞪口呆,再看肩舆上,那位老和尚闭目合什,宝象庄严,暗道独眼老道得道了。

  老刘自惭形秽之下,原打算拦截认故旧的念头烟消云散,跟着左右百姓,齐齐拜倒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