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拍打着峭壁,冲上岸边古老的堤坝和防御工事,溅起雪白的飞沫,辽阔的海面从港口一直铺展到天际,不知哪里才是尽头。
一艘低舷狭长、几乎贴着水面航行的小艇驶向果阿海岸,速度缓缓降下,这是满喇加船厂制造的一种轻型通信快船,吃水浅而风帆多,不惧逆风,时速是老式帆船的一倍以上。
近海巡逻船上的头目眺望驿船彩旗,五色齐备,代表是从最北端的港口直接发船,呼喝一声,桨手发力,迅速迎了上去。
士卒们把牵引绳甩到降帆的驿船上,纷纷询问:
“第乌啥情况?”
“追了三天三夜,干沉两艘,其余都降了,有水没?!”
丁良弼扯嗓子回一句,接住丢来的皮囊,一屁股坐到甲板上,仰头咣咣咣猛灌。
天已近午,巡逻船把驿船拖入二号港,顺便换班下值,黑人号官挥鞭把昔日的白人老爷、今日的桨奴们赶下海,这些畜生们太臭了。
丁良弼拖着沉甸甸两腿进来巡检房,当值巡检听说大伙都饿着肚子,赶紧派人去打饭。
饭食顷刻挑来,一群驿兵东一群西一伙,抱着老海碗埋头猛啖,丁良弼坐在墙根下,抱着一大碗拌肉咖喱米饭狼吞虎咽,巡检弓手又给大伙挑来一桶香蕉、柠檬和牛奶一起煮的甜汤。
丁良弼填饱肚子,行军壶灌上奶,交代那个叫比尔的黑人管船一句,带个跟班上了渡船。
比尔干掉两碗油烹咖喱饭,又灌了一碗水果奶茶,点支烟去岸边吹风。
巡检司旁边是船厂,一群匠夫正在拖拽倒扣在海水里的桨帆船,准备检修。
九号船坞是个黑人老头负责,见到遛跶过来的比尔,顿生亲切,把他带去凉棚,二人对上话头,激动得拥抱在一起,泪涟涟嘬烟呱啦。
“卡西莫多!”
一个匠作朝车间里大叫。
“我在这里!”
一个黑发希腊年轻小伙从十一号船坞那边跑过来。
“我的孩子,没事难道不会歇着吗,那边不缺人。”
带班匠作看到他满头汗水,手上沾满油污,不忍心责怪,让他去拿工具来。
打杂的夫役从海里游回,把那艘桨帆船用简易龙门吊起,船在海里泡过,依旧熏人欲呕。
卡西莫多只能打下手,帮不上别的忙,随后跟着师傅,背着损坏的铁件前往枪炮厂修理。
半路时候,老师傅背的铁件也到了卡西莫多肩头,老头松快的捶捶腰,笑眯眯道:
“我的孩子,你这样勤奋,在这里干上三年,就可以出师喽。”
卡西莫多腼腆道:
“我太笨了。”
老头步履轻快,哈哈笑道:
“通往麦加的道路需要一步步走,心急穿不上新嫁衣啊。”
厂区在城北,毗邻内陆原料运输港,这里大小作坊林立,人们笼统称之为枪炮厂。
卡西莫多掏出工牌登记,戴上临时出入证,跟在老师傅身后进厂,好奇地四处张望。
工厂里噪音震耳,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路口岗哨好像增加许多,也许有大官来视察。
他是一个英俊小伙子,有着蜷曲的黑发,精致的鼻子,水灵灵的大眼,沙阿派他来船厂,看中的就是他稚气有余、成熟不足这一点。
卡西莫多做事勤快,天真质朴,简直人见人爱,船厂匠师称他为我的孩子,家属区妇人会为他乱操心,年轻姑娘们则围着他团团转。
九号船坞第一个上工、最后一个下工的人总是他,即便闲着没事,他也会去别的船坞帮忙,加班从不落下,借口是讨厌女人纠缠。
他在船厂可以观察很多事,诸如船上武器配备,士卒何时作息,半夜回港的水手会请他喝酒,他能听到很多关于军务的闲聊和议论。
张昊一大早便来到枪炮厂,昨日军情处来人,说李明栋手下匠师已经造出他要的手榴弹。
他原打算把果阿葡夷兵工厂打包,运去吕宋,当然仅限于可用的人员和器物,并非一锅端,由于急缺单兵重火力,此事只能延后,匠师在短短两个多月就造出手榴弹,一点也不稀奇。
早在观政期间,他便查阅过工部档案,单单是兵器局造的铁壳地雷,就有踏发、绊发、拉发、点发、定时和钢轮等多种发火方式,且经历过实战检验,所谓制造,不过是地雷改手雷。
快晌午时候,听说第乌驿卒到了,随即离开炮厂,上来渡船,看见坐在对岸礁石上的维安娜,问邓去疾:
“夷婆子最近可还老实?”
邓无疾笑道:
“每天中午按时去矿场,给那些夷僧送食物,剩下时间不是发呆就是写信,写了又烧,她去旧城几次,打听夷僧沙勿略的尸骨丢弃在何处,拆教堂的民夫说尸骨早就践踏成渣渣了。”
丁良弼听到外面动静,从值房出来,跟着上来吊脚楼,进屋又是大礼拜下。
“起来说话。”
张昊倒杯茶给他,这位濠镜副提调是个人精,为了逃避是非旋涡,主动请缨下南洋,许久不见,变得又黑又瘦,脸上的奸猾也淡了。
丁良弼称谢入座,将葡夷奴兵叛乱始末说了。
北部第乌是莫卧儿获得海外物资的唯一途径,张昊对此港很上心,接盘之战还算顺利,管控期间问题频出,幺娘增派驻军,王绰追击乱贼得胜,孰料返回途中又生变故。
“王绰伤势如何?”
丁良弼回道:
“乱贼毫无斗志,被追上便降了,返回时他心存善念,让拘押在底舱的奴兵出来放风,没想到突然发生哗变,他被砍到右手,怕是废了。”
张昊冷笑,此事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小。
王绰身上有天朝官员通病:内残外忍,对屁民搞盘剥压榨,对敌人讲仁义道德,其实古今中外统治者无一不是如此,因此便有宁赠外邦,不与家奴的名言,实质就是阶级对立。
这种苗头若在官兵中出现,老子的千秋大业就完球了,他咬牙按下腹诽,摸出随身小本本记下此事,细细问了第乌现状,让丁良弼去休息,回座翻看对方带来的战报。
北部第乌地缘情况复杂,当年葡夷为了控制此地,与绿教联军爆发过两场海战和一次陆战,直接或间接参战方包括埃及马穆鲁克、古里扎莫林、第乌古吉拉特、奥斯曼和莫卧儿。
总之绿教联军内部互相掣肘倾轧,主战船又是传统近海作战的桨帆船,加上第乌古吉拉特苏丹害怕莫卧儿吞并,索性与葡夷勾搭成奸,葡夷三战三胜,坐稳了印度洋霸主的宝座。
对欧罗巴诸夷来说,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大殖民时代来临,但对奥斯曼土鸡帝国而言,意味着大冤种们有一条绕过自家收费站的免费高速通道,帝国财政收入从此一路下跌。
张昊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土鸡貌似无动于衷,不过细思又认为这很正常,毕竟陆地才是土鸡根基,既得利益群体也建立在广袤的大陆上,海上丝路的损失,吞掉埃及就补回来了。
这就像大明,同样不会把精力放在海洋,在传统小农经济社会之上,也盘踞一个庞大的保守派利益群体,尤其那些海贸走私的既得利益者,会千方百计阻挠朝廷把目光投向海外。
大航海时代,本质是一场对全球资源和贸易路线的渠道革命,然而任何改革都会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土鸡的命运与大明何其相似乃尔,唯一不同的是,大明直接被欧夷灭国了。
看罢战报,他写了一份通告,让祝火木送去文书值房,又给马宝山写信,闻到饭香抬头。
幺娘穿着本地亚麻衬衫阔腿裤,脸上红扑扑的,嘴唇鲜艳,放下托盘说:
“小祝说你在会客,我就先吃了。”
张昊端碗吃饭,问她:
“你们一个院子,她有啥动静没?”
幺娘沏上茶水,在茶几边坐下,翘着二郎腿冷笑道:
“她想套近乎,也要我搭理她才行,小祝说她家领地还没东乡大,装什么郡主。”
张昊就着爆炒野猪肉扒拉米饭。
“监察处来人,说军部留守名单还没整理出来,你咋不当回事呢?”
幺娘抿口茶水,不以为意道:
“军队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其实南洋和这边定时轮驻就行,没必要选来选去,瞎折腾。”
“给你解释多少回了,不要嫌麻烦,政审懂不懂。”
张昊把一大碗米饭干光,皱眉说:
“没工夫和夷婆子比耐心了,我去找她聊聊,对了,成立运军也要抓紧,还有诸港马场。”
幺娘心头阴云又冒出来,马匹金贵,她实在舍不得给朝廷做嫁衣,不过此事与让出果阿、留那些苏丹狗命相比,实在是小事一桩,她默念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生生按下怒火,斜眼道:
“黑奴军你想怎么办?”
张昊知道她对黑奴上心,此类葡夷殖民地最低层群体听话耐劳,战力可观,比松江和香山老卒还好使,缺点也有,语言不通且太能吃。
葡夷很早就占领了西非海岸的港口,其中圣多美岛每年向美洲巴西输送2~3万黑奴,东海岸的蒙巴萨等据点每年向果阿输送上万黑奴。
目前印度半岛诸港的桨奴、矿奴、农奴等,加起来不下10万,有满喇加来的黑人军做榜样,本地黑奴参军意愿强烈,可他不打算扩军。
“黑人民兵暂时不能成军,太扎眼了,还费钱,先搞基建,果阿可以成立一个训导大队,每年轮流集训,完事仍回诸港。”
“我去岛城。”
幺娘说罢就扔下他走了,她打算给黑奴民兵婚配,去非洲买女人的事当然要交给安生去办,只要这支奴隶兵团在手,什么她都不稀罕。
维安娜正在吃午饭,忽然捏着瓷勺微微侧耳,听到隔壁两个土女叫老爷,嘴角微微上挑,咽下口中的爆炒野猪肉,露出一抹得意冷笑,与她所料的一样,这个魔鬼终于憋不住了。
张昊笑眯眯伸手下压,示意两个宫女安心吃饭,来到维安娜房门口,明知故问:
“这是干嘛?”
维安娜不理不睬,将饭食打包,转身去里屋拿钱,钱是随身首饰换来,她每天中午都会买些饭菜,给矿区做苦工的修士们送去。
“考虑的如何?”
张昊进屋坐下问她。
“你为何把修士送去铁矿做苦力?他们不是士兵!”
维安娜眼中喷火,明军把诸港教堂的修士和神学生全部送来果阿矿场,数百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那些土人监工折磨得不人不鬼,可她能力有限,只能帮助一些病残之人。
“铁矿、粘土矿、石灰石矿,我都去过,奴隶白骨处处可见,咋不见你慈悲?”
张昊反唇相讥,枪炮威逼镇压、神棍洗脑渗透,真泥马殖民两大法宝,装啥善人呢。
维安娜尚未修炼至黑心烂肝的境界,张嘴说不出话,微黑的脸蛋上腾起红晕,心虚道:
“矿场本是异教徒所开,做工的也是未开化的野人,肯听话谁会为难他们?果阿与当初相比,何止繁荣百倍,难道不是吾主光辉所致?”
哟呵,你无耻的样子,颇有我当年参加小学生辩论大赛的几分神采呀,刘关张一个头磕地上,起身保着唐僧西天取经,路遇一百单八个妖怪,这些事红楼梦里都有提起,何错之有?
张昊惺惺相惜道:
“谨受教,看来撒播文明光辉,我做的还不够啊。”
“你······”
维安娜恨不得拿起桌上饭碗砸他头上,咬牙紧握胸口的十字架,这是病死在矿场的特德修士遗物,想起当日所见之惨状她就出离愤怒。
张昊清了清嗓子,打开天窗说亮话。
“想开了就去海贸公司报到,做一个和平使者,否则你的身份在我眼里一文不值,这年月,出了海就是死人,还指望谁来救你不成?”
维安娜紧绷的俏脸上红白交织,面对赤果果的威胁,愤恨、软弱、恐惧、无助,各种情绪纷至沓来,但她只能忍受屈辱和痛苦,报以怒目。
“坐下说话。”
张昊见她依言坐下,再无桀骜之色,心里暗笑,夷婆子的脸色比初见时肥润许多,显然是个很实际的人,谆谆善诱道:
“西班牙在波托西挖矿,秘密早已泄露,诸国无不眼红,听说加勒比已经有海盗了,远东航线也一样,秘密守不久,贵国能应付竞争者么?机会给你了,希望你能珍惜。”
维安娜调匀呼吸,尽量不让对方发现自己的紧张,盯着他道:
“我的船只和人手你会还给我?”
张昊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点头说:
“海贸公司的货物也可以赊给你,你要是拍屁股回国,我自认倒霉,够诚意吧。”
“我答应你。”
维安娜话说出口,先是羞耻,接着就恨意满腔。
其实合作她早已认可,无非是放下身段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好在对方终于憋不住,再次提出合作,可她认为殖民地财富本是帝国所有,到头来反而要靠别人施舍,叫她如何不恨!
“我随时可以走?”
“听我一句良言,暂时不要归国,我军大破果阿的消息已传开,奥斯曼国必定蠢蠢欲动,海路迢遥,归途凶险莫测,你可以写信,送信的事交给下人去办就好。”
虚伪的明国人!说到底,还不是要扣押我作为人质,维安娜冷笑,不过她并不着急归国,因为满喇加的金子没有拿回来,当然还要借着合作的机会夺回荣誉,洗刷耻辱!
“那就按你说的办。”
“一言为定。”
张昊起身伸手,见她一脸懵逼,笑了笑,看来后世所谓西方文明礼节,是劫掠发家后才捣鼓出来,出门交代侍卫,把她的女仆送来。
维安娜没有等多久,大小四个女仆,还有一匣子钱币很快送到。
小女仆蒂亚站在门外东张西望,她母亲高兰德的伤势也恢复了,用生涩的葡语请安,天方女仆苏白绿、波斯女仆黛丝跟着向主人问好。
大伙的母语都不同,维安娜连问带比划,掰扯许久才闹明白,她们这段时间并没受苦,而是在一个港口衙署帮厨,是祝火木带她们去的。
钱匣上有封条,钥匙便挂在锁上,这是她在蒙巴萨和马斯喀特贸易所获的资财,维安娜当着女仆的面打开,抓一把松手洒落,金银币撞击声悦耳动听,令她信心倍增。
留下母女二人看家,维安娜带着苏白绿和黛丝先去矿场送饭,随后雇船进城。
一路她频频回头,发现监视自己的人都不见了,来到海贸公司,守卫询问一句便放行。
进院有迎宾招待,给她介绍公司贸易事项,维安娜接过葡语货单扫一眼,那个该死的魔鬼没有撒谎,她心里忽然乱成一团麻,转身就走。
出公司大门,看到喷泉对面的大教堂废墟,她缓缓停步,信念之火在内心深处炽烈燃烧,她告诉自己,你不是孤独的,而是与吾主同在!
转身返回海贸公司,询问她的猎鹿号,很快有人送来一份文书,斗大的汉字她识得不多。
那人给她解释一番,原来这是一份手令,有它,就能在七号港取回船只。
她带上女仆,匆匆穿过城市,去西边港口,结果到处找不到猎鹿号,拿着手令去巡检司才问明白,猎鹿号不在外港,而是泊在内港。
渡船向北,逆流进入大河,没多久,站在船头的维安娜一眼便看见了自己的船,猎鹿号静静地停在河口水湾,像是在等着她的归来。
一艘低舷狭长、几乎贴着水面航行的小艇驶向果阿海岸,速度缓缓降下,这是满喇加船厂制造的一种轻型通信快船,吃水浅而风帆多,不惧逆风,时速是老式帆船的一倍以上。
近海巡逻船上的头目眺望驿船彩旗,五色齐备,代表是从最北端的港口直接发船,呼喝一声,桨手发力,迅速迎了上去。
士卒们把牵引绳甩到降帆的驿船上,纷纷询问:
“第乌啥情况?”
“追了三天三夜,干沉两艘,其余都降了,有水没?!”
丁良弼扯嗓子回一句,接住丢来的皮囊,一屁股坐到甲板上,仰头咣咣咣猛灌。
天已近午,巡逻船把驿船拖入二号港,顺便换班下值,黑人号官挥鞭把昔日的白人老爷、今日的桨奴们赶下海,这些畜生们太臭了。
丁良弼拖着沉甸甸两腿进来巡检房,当值巡检听说大伙都饿着肚子,赶紧派人去打饭。
饭食顷刻挑来,一群驿兵东一群西一伙,抱着老海碗埋头猛啖,丁良弼坐在墙根下,抱着一大碗拌肉咖喱米饭狼吞虎咽,巡检弓手又给大伙挑来一桶香蕉、柠檬和牛奶一起煮的甜汤。
丁良弼填饱肚子,行军壶灌上奶,交代那个叫比尔的黑人管船一句,带个跟班上了渡船。
比尔干掉两碗油烹咖喱饭,又灌了一碗水果奶茶,点支烟去岸边吹风。
巡检司旁边是船厂,一群匠夫正在拖拽倒扣在海水里的桨帆船,准备检修。
九号船坞是个黑人老头负责,见到遛跶过来的比尔,顿生亲切,把他带去凉棚,二人对上话头,激动得拥抱在一起,泪涟涟嘬烟呱啦。
“卡西莫多!”
一个匠作朝车间里大叫。
“我在这里!”
一个黑发希腊年轻小伙从十一号船坞那边跑过来。
“我的孩子,没事难道不会歇着吗,那边不缺人。”
带班匠作看到他满头汗水,手上沾满油污,不忍心责怪,让他去拿工具来。
打杂的夫役从海里游回,把那艘桨帆船用简易龙门吊起,船在海里泡过,依旧熏人欲呕。
卡西莫多只能打下手,帮不上别的忙,随后跟着师傅,背着损坏的铁件前往枪炮厂修理。
半路时候,老师傅背的铁件也到了卡西莫多肩头,老头松快的捶捶腰,笑眯眯道:
“我的孩子,你这样勤奋,在这里干上三年,就可以出师喽。”
卡西莫多腼腆道:
“我太笨了。”
老头步履轻快,哈哈笑道:
“通往麦加的道路需要一步步走,心急穿不上新嫁衣啊。”
厂区在城北,毗邻内陆原料运输港,这里大小作坊林立,人们笼统称之为枪炮厂。
卡西莫多掏出工牌登记,戴上临时出入证,跟在老师傅身后进厂,好奇地四处张望。
工厂里噪音震耳,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路口岗哨好像增加许多,也许有大官来视察。
他是一个英俊小伙子,有着蜷曲的黑发,精致的鼻子,水灵灵的大眼,沙阿派他来船厂,看中的就是他稚气有余、成熟不足这一点。
卡西莫多做事勤快,天真质朴,简直人见人爱,船厂匠师称他为我的孩子,家属区妇人会为他乱操心,年轻姑娘们则围着他团团转。
九号船坞第一个上工、最后一个下工的人总是他,即便闲着没事,他也会去别的船坞帮忙,加班从不落下,借口是讨厌女人纠缠。
他在船厂可以观察很多事,诸如船上武器配备,士卒何时作息,半夜回港的水手会请他喝酒,他能听到很多关于军务的闲聊和议论。
张昊一大早便来到枪炮厂,昨日军情处来人,说李明栋手下匠师已经造出他要的手榴弹。
他原打算把果阿葡夷兵工厂打包,运去吕宋,当然仅限于可用的人员和器物,并非一锅端,由于急缺单兵重火力,此事只能延后,匠师在短短两个多月就造出手榴弹,一点也不稀奇。
早在观政期间,他便查阅过工部档案,单单是兵器局造的铁壳地雷,就有踏发、绊发、拉发、点发、定时和钢轮等多种发火方式,且经历过实战检验,所谓制造,不过是地雷改手雷。
快晌午时候,听说第乌驿卒到了,随即离开炮厂,上来渡船,看见坐在对岸礁石上的维安娜,问邓去疾:
“夷婆子最近可还老实?”
邓无疾笑道:
“每天中午按时去矿场,给那些夷僧送食物,剩下时间不是发呆就是写信,写了又烧,她去旧城几次,打听夷僧沙勿略的尸骨丢弃在何处,拆教堂的民夫说尸骨早就践踏成渣渣了。”
丁良弼听到外面动静,从值房出来,跟着上来吊脚楼,进屋又是大礼拜下。
“起来说话。”
张昊倒杯茶给他,这位濠镜副提调是个人精,为了逃避是非旋涡,主动请缨下南洋,许久不见,变得又黑又瘦,脸上的奸猾也淡了。
丁良弼称谢入座,将葡夷奴兵叛乱始末说了。
北部第乌是莫卧儿获得海外物资的唯一途径,张昊对此港很上心,接盘之战还算顺利,管控期间问题频出,幺娘增派驻军,王绰追击乱贼得胜,孰料返回途中又生变故。
“王绰伤势如何?”
丁良弼回道:
“乱贼毫无斗志,被追上便降了,返回时他心存善念,让拘押在底舱的奴兵出来放风,没想到突然发生哗变,他被砍到右手,怕是废了。”
张昊冷笑,此事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小。
王绰身上有天朝官员通病:内残外忍,对屁民搞盘剥压榨,对敌人讲仁义道德,其实古今中外统治者无一不是如此,因此便有宁赠外邦,不与家奴的名言,实质就是阶级对立。
这种苗头若在官兵中出现,老子的千秋大业就完球了,他咬牙按下腹诽,摸出随身小本本记下此事,细细问了第乌现状,让丁良弼去休息,回座翻看对方带来的战报。
北部第乌地缘情况复杂,当年葡夷为了控制此地,与绿教联军爆发过两场海战和一次陆战,直接或间接参战方包括埃及马穆鲁克、古里扎莫林、第乌古吉拉特、奥斯曼和莫卧儿。
总之绿教联军内部互相掣肘倾轧,主战船又是传统近海作战的桨帆船,加上第乌古吉拉特苏丹害怕莫卧儿吞并,索性与葡夷勾搭成奸,葡夷三战三胜,坐稳了印度洋霸主的宝座。
对欧罗巴诸夷来说,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大殖民时代来临,但对奥斯曼土鸡帝国而言,意味着大冤种们有一条绕过自家收费站的免费高速通道,帝国财政收入从此一路下跌。
张昊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土鸡貌似无动于衷,不过细思又认为这很正常,毕竟陆地才是土鸡根基,既得利益群体也建立在广袤的大陆上,海上丝路的损失,吞掉埃及就补回来了。
这就像大明,同样不会把精力放在海洋,在传统小农经济社会之上,也盘踞一个庞大的保守派利益群体,尤其那些海贸走私的既得利益者,会千方百计阻挠朝廷把目光投向海外。
大航海时代,本质是一场对全球资源和贸易路线的渠道革命,然而任何改革都会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土鸡的命运与大明何其相似乃尔,唯一不同的是,大明直接被欧夷灭国了。
看罢战报,他写了一份通告,让祝火木送去文书值房,又给马宝山写信,闻到饭香抬头。
幺娘穿着本地亚麻衬衫阔腿裤,脸上红扑扑的,嘴唇鲜艳,放下托盘说:
“小祝说你在会客,我就先吃了。”
张昊端碗吃饭,问她:
“你们一个院子,她有啥动静没?”
幺娘沏上茶水,在茶几边坐下,翘着二郎腿冷笑道:
“她想套近乎,也要我搭理她才行,小祝说她家领地还没东乡大,装什么郡主。”
张昊就着爆炒野猪肉扒拉米饭。
“监察处来人,说军部留守名单还没整理出来,你咋不当回事呢?”
幺娘抿口茶水,不以为意道:
“军队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其实南洋和这边定时轮驻就行,没必要选来选去,瞎折腾。”
“给你解释多少回了,不要嫌麻烦,政审懂不懂。”
张昊把一大碗米饭干光,皱眉说:
“没工夫和夷婆子比耐心了,我去找她聊聊,对了,成立运军也要抓紧,还有诸港马场。”
幺娘心头阴云又冒出来,马匹金贵,她实在舍不得给朝廷做嫁衣,不过此事与让出果阿、留那些苏丹狗命相比,实在是小事一桩,她默念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生生按下怒火,斜眼道:
“黑奴军你想怎么办?”
张昊知道她对黑奴上心,此类葡夷殖民地最低层群体听话耐劳,战力可观,比松江和香山老卒还好使,缺点也有,语言不通且太能吃。
葡夷很早就占领了西非海岸的港口,其中圣多美岛每年向美洲巴西输送2~3万黑奴,东海岸的蒙巴萨等据点每年向果阿输送上万黑奴。
目前印度半岛诸港的桨奴、矿奴、农奴等,加起来不下10万,有满喇加来的黑人军做榜样,本地黑奴参军意愿强烈,可他不打算扩军。
“黑人民兵暂时不能成军,太扎眼了,还费钱,先搞基建,果阿可以成立一个训导大队,每年轮流集训,完事仍回诸港。”
“我去岛城。”
幺娘说罢就扔下他走了,她打算给黑奴民兵婚配,去非洲买女人的事当然要交给安生去办,只要这支奴隶兵团在手,什么她都不稀罕。
维安娜正在吃午饭,忽然捏着瓷勺微微侧耳,听到隔壁两个土女叫老爷,嘴角微微上挑,咽下口中的爆炒野猪肉,露出一抹得意冷笑,与她所料的一样,这个魔鬼终于憋不住了。
张昊笑眯眯伸手下压,示意两个宫女安心吃饭,来到维安娜房门口,明知故问:
“这是干嘛?”
维安娜不理不睬,将饭食打包,转身去里屋拿钱,钱是随身首饰换来,她每天中午都会买些饭菜,给矿区做苦工的修士们送去。
“考虑的如何?”
张昊进屋坐下问她。
“你为何把修士送去铁矿做苦力?他们不是士兵!”
维安娜眼中喷火,明军把诸港教堂的修士和神学生全部送来果阿矿场,数百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那些土人监工折磨得不人不鬼,可她能力有限,只能帮助一些病残之人。
“铁矿、粘土矿、石灰石矿,我都去过,奴隶白骨处处可见,咋不见你慈悲?”
张昊反唇相讥,枪炮威逼镇压、神棍洗脑渗透,真泥马殖民两大法宝,装啥善人呢。
维安娜尚未修炼至黑心烂肝的境界,张嘴说不出话,微黑的脸蛋上腾起红晕,心虚道:
“矿场本是异教徒所开,做工的也是未开化的野人,肯听话谁会为难他们?果阿与当初相比,何止繁荣百倍,难道不是吾主光辉所致?”
哟呵,你无耻的样子,颇有我当年参加小学生辩论大赛的几分神采呀,刘关张一个头磕地上,起身保着唐僧西天取经,路遇一百单八个妖怪,这些事红楼梦里都有提起,何错之有?
张昊惺惺相惜道:
“谨受教,看来撒播文明光辉,我做的还不够啊。”
“你······”
维安娜恨不得拿起桌上饭碗砸他头上,咬牙紧握胸口的十字架,这是病死在矿场的特德修士遗物,想起当日所见之惨状她就出离愤怒。
张昊清了清嗓子,打开天窗说亮话。
“想开了就去海贸公司报到,做一个和平使者,否则你的身份在我眼里一文不值,这年月,出了海就是死人,还指望谁来救你不成?”
维安娜紧绷的俏脸上红白交织,面对赤果果的威胁,愤恨、软弱、恐惧、无助,各种情绪纷至沓来,但她只能忍受屈辱和痛苦,报以怒目。
“坐下说话。”
张昊见她依言坐下,再无桀骜之色,心里暗笑,夷婆子的脸色比初见时肥润许多,显然是个很实际的人,谆谆善诱道:
“西班牙在波托西挖矿,秘密早已泄露,诸国无不眼红,听说加勒比已经有海盗了,远东航线也一样,秘密守不久,贵国能应付竞争者么?机会给你了,希望你能珍惜。”
维安娜调匀呼吸,尽量不让对方发现自己的紧张,盯着他道:
“我的船只和人手你会还给我?”
张昊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点头说:
“海贸公司的货物也可以赊给你,你要是拍屁股回国,我自认倒霉,够诚意吧。”
“我答应你。”
维安娜话说出口,先是羞耻,接着就恨意满腔。
其实合作她早已认可,无非是放下身段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好在对方终于憋不住,再次提出合作,可她认为殖民地财富本是帝国所有,到头来反而要靠别人施舍,叫她如何不恨!
“我随时可以走?”
“听我一句良言,暂时不要归国,我军大破果阿的消息已传开,奥斯曼国必定蠢蠢欲动,海路迢遥,归途凶险莫测,你可以写信,送信的事交给下人去办就好。”
虚伪的明国人!说到底,还不是要扣押我作为人质,维安娜冷笑,不过她并不着急归国,因为满喇加的金子没有拿回来,当然还要借着合作的机会夺回荣誉,洗刷耻辱!
“那就按你说的办。”
“一言为定。”
张昊起身伸手,见她一脸懵逼,笑了笑,看来后世所谓西方文明礼节,是劫掠发家后才捣鼓出来,出门交代侍卫,把她的女仆送来。
维安娜没有等多久,大小四个女仆,还有一匣子钱币很快送到。
小女仆蒂亚站在门外东张西望,她母亲高兰德的伤势也恢复了,用生涩的葡语请安,天方女仆苏白绿、波斯女仆黛丝跟着向主人问好。
大伙的母语都不同,维安娜连问带比划,掰扯许久才闹明白,她们这段时间并没受苦,而是在一个港口衙署帮厨,是祝火木带她们去的。
钱匣上有封条,钥匙便挂在锁上,这是她在蒙巴萨和马斯喀特贸易所获的资财,维安娜当着女仆的面打开,抓一把松手洒落,金银币撞击声悦耳动听,令她信心倍增。
留下母女二人看家,维安娜带着苏白绿和黛丝先去矿场送饭,随后雇船进城。
一路她频频回头,发现监视自己的人都不见了,来到海贸公司,守卫询问一句便放行。
进院有迎宾招待,给她介绍公司贸易事项,维安娜接过葡语货单扫一眼,那个该死的魔鬼没有撒谎,她心里忽然乱成一团麻,转身就走。
出公司大门,看到喷泉对面的大教堂废墟,她缓缓停步,信念之火在内心深处炽烈燃烧,她告诉自己,你不是孤独的,而是与吾主同在!
转身返回海贸公司,询问她的猎鹿号,很快有人送来一份文书,斗大的汉字她识得不多。
那人给她解释一番,原来这是一份手令,有它,就能在七号港取回船只。
她带上女仆,匆匆穿过城市,去西边港口,结果到处找不到猎鹿号,拿着手令去巡检司才问明白,猎鹿号不在外港,而是泊在内港。
渡船向北,逆流进入大河,没多久,站在船头的维安娜一眼便看见了自己的船,猎鹿号静静地停在河口水湾,像是在等着她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