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挤、别挤!”
“老爷,你们可是田秀才、张烟袋、李胖子!?”
“好高的胖子呀,肯定是他们!”
“那可不一定,快看快看,又来船了。”
主仆三人在鱼鳞渡下船,眨眼便被一群脏兮兮的小乞丐围住,闹嚷嚷问个不休。
渡口人多眼杂,来到僻静处,张昊仔细询问一番,当即让小家伙们头前带路。
一群小乞儿带着三人穿城而过,出东门时,又有几个在此乞讨的孩子加入向导队伍。
二十几人一路向北,渐渐进入山区。
下午酉时左右,大伙在一个山坳停住,领头那个瘦高的孩子指着北边山坡说:
“赫大爷交代我,只要在山顶点起狼烟,他就能看见,盖娃,你们快去点火!”
“且慢!”
命中犯火的张昊吓一跳,赶紧拦住要去点火的几个孩子。
眺望周边山岭,起伏连绵,其实都不怎么高。
若是小赫就在附近,说明敌人也在,烟雾飘起来,岂不是打草惊蛇?
挠挠汗津津的脑门,苦无妙计,既然是小赫有过交代,那就烧吧。
他让胖虎跟去照看,取出包裹里的炊饼卤肉,分给那些小乞儿。
“你们都是本地人?”
“我和盖娃是白马屿的,家人都死了,徐老爹把我们带过来的,去年他也死了。”
那个瘦高的大孩子接过肉猛啃一口,不知是因为卤肉美味,还是因为身世,眼泪说来就来。
“都是倭寇杀的?”
“不知道是不是倭子,那些人经常来我们村子住,一天夜里,有人寻到村里,和他们打起来,徐老爹带我们偷偷上船,来这边寻活路。”
“啥时候的事?”
“三年前,我在这里过了两个冬天了。”
“村子在海岛上?”
张昊见他点头,指着那些孩子问:
“他们呢?”
那孩子看着传来传去,变得越来越少的肉咽口水,似乎没听到,张昊又问一遍。
“他们有的是自己来的,有的是官兵带来的,蟹七他们岛上也死了好多人。
养济院都满了,只好去土地庙,等赫大爷给我们银子,我就和盖娃去苏州府。
城里的人都说那边遍地都是财主,街上的酒楼一座挨着一座,去了肯定有饭吃。”
养济院张昊知道,专门收容孤老残障,月有定粮,冬夏有衣,这是开国规制。
还有贫病免费的惠民药局,以及义冢漏泽园,全国各地都有。
更有全民养老令,年龄如今已放宽到七十岁,每月供给米粮,加肉十斤。
朱元璋还诏令官府设义仓,做为各项福利保障,兼能救灾备荒。
贫有依,老有养,病有治,死有葬,堪称史无前例。
这个万恶封建王朝的温情一面,曾让张昊感叹不已。
可惜江南土地兼并疯狂,纳税官田变私田,特权者剜窟窿打洞逃税,各地官府只会薅百姓羊毛,保障福利的义仓还有鬼的余粮。
眼下义仓多靠士绅捐赠,说穿了,就是特权者挖大明墙角,然后扮作慈悲嘴脸,施舍穷人,邀功朝廷,换取旌表、上太学等好处。
这些孩子大多肋骨浮凸,肚子膨胀,一副营养不良的特征,估计根本没人管他们。
张昊又询问一圈儿,有些孩子父母还在,既然沦为乞丐,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山坡上那股浓烟升起没多久,很快就消散了。
胖虎带着孩子们跑回来,笑道:“小川还活着,我看见这小子了。”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大约过了半炷香的时间,大伙才看到小赫从北边的山林里转出来。
赫小川背个小包裹,衣服肮脏破烂,看到乞儿中间的张昊吃了一惊,瞪着胖虎和老李叫道:
“你们怎么把少爷带来了?!”
张昊还没来得及解释,孩子们已经欢天喜地围着小赫叫老爷,眼睛里闪耀着兴奋和期待。
小赫从包裹里摸出几块碎银,给那个瘦高孩子,“你们回城再分,人人有份。”
张昊若有所思,对那些乞儿说:“你们可愿意去我家?活不多,不过要学着识字,对了,爹娘还有兄弟姐妹都可以去。”
一群孩子反应不及,都是默默无语。
“看来你们相信这位赫大哥,不明白的就问他好了,如果愿意的话,就回城等着。”
张昊朝小赫眨眼示意。
赫小川哄这些娃娃:“这是我们少东家,已经中了秀才,我们庄上很多人是外地来的流民,放心,去了不会受欺负。”
那个领头的瘦高孩子问:“你们是哪里人?”
张昊记得他想去苏州,笑道:
“我家离苏州不远,只要你们去了我家,就能去糕点作坊做事,想吃多少点心都没人管,不过每天上午要读书识字,下午要做工。”
甜食永远是人们的心头好,尤其孩子,那是父母在世,过年才能尝到的美味。
他没骗这些孩子,只要在糕点坊做事,都有吃到吐的福利,然后对甜食再无兴趣。
“少爷真要收留他们?”
胖虎看着乞儿们结伴离去,不明白少爷为何要这样做,世道就这样,天灾人祸,卖儿鬻女寻常事,发善心能管的过来?
“遇见了总不能视而不见,我现今也是财主了,要恁多银子作甚,打水漂玩吗?”
四人钻进树荫,赫小川将自己连日追踪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奉新这边有人接应那两兄妹,我跟到北山,发现到处都是暗哨,白天很难靠近。
昨黑我摸过去,发现那个山谷藏了不少人马,大约四五百,有倭子,还有僧人。”
一个山沟沟里竟然藏了这么多贼寇,胖虎吃惊道:
“他们想做甚?”
张昊默然不语,即便是四百人,人吃马嚼,消耗也是个大问题,不知道这些人在此地经营多久,更不知周边地理,如何判断其它?
“谷中房屋可是新建?附近没有其他人家?”
赫小川皱眉回忆说:
“谷中茅屋好像是旧居,不过周边山林里还有四个窝点,我没法靠近,也看不出来。
早上我跟着一个外出办事的家伙,往东南方向走了大约半个时辰,能看见海边渔村。
我没有把握擒下此人,又担心这边,只好放弃此人,回来继续蹲守。”
张昊望向北边起伏的山岭。
江浙作为大明经济最发达的腹心地区,在频繁的倭寇入侵事件中,受患最严重。
为保障国家财赋之地、漕粮通道和金陵留都的安全,朝廷迅速做出了应对策略。
兼有行政和调兵权的按察司派出兵备道、海防道,调整沿海诸卫所的防御和部署。
在这个过程中,为弥补卫所制缺陷,进一步确立了严密的营兵制和江防、海防体系。
各府州同知,各县主簿或典史,及其辖下民壮和巡检司弓兵,则是星罗棋布的小单位。
然而地方承平日久,卫所徒存虚名,已不堪大用,州县之民壮弓兵,更难御敌于有事。
各地镇戍营兵同样有问题,比如水上巡逻会哨,竟在陆地上执行,还谈何防范预警。
而且浙江沿海岛屿密布,易攻难守,倭寇登陆颇易,陆上水网密布,攻掠城镇易如反掌。
结果发生了着名的数十倭寇攻南京,吓得松江府徐阁老全家搬去江右,与严阁老为邻。
岑港大战在即,这一窝来历不明的贼寇无论想做什么,都是一个大隐患。
尤其是想起奎叔说的几十个倭寇杀到金陵、军民死伤四五千之事,心里愈发不安。
“笔墨拿来。”
张昊抓抓被杂草刺挠发痒的脖子,打算写个帖子,让小赫去县衙报信。
胖虎解开背负的包裹,取出文房四宝,背对少爷,权当书桌。
天热墨迹干的快,张昊把帖子递给赫小川说:
“你去衙门,就说我游学而来,把敌情告诉主官,让他火速上报,顺便买些吃的。”
赤日西斜,暑热稍减,张昊等得心焦,他耐不住性子,在树上刻下记号,非要去看看贼窝。
老李二人没办法,只好听命,林间浓阴遮天,几乎没有路,全靠胖虎在前披荆斩棘。
山中天黑的快,等他们爬到山顶,那座火光点点的山坳谷地赫然出现在视野里。
谷中只有几间茅草房,周边山林里有几处火光闪烁,想必是贼寇的藏匿之所。
小溪潺潺穿过谷中,萤火虫在水边飞舞。
一只流萤落在密林中的草棚上,杂草编织的帘隙中,漏出丝丝缕缕的光线。
幺娘托着下巴,闷闷的坐在一个捆扎结实的木箱上,望着那盏桐油灯发呆。
这间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堆满了木箱、竹篓,她的铺盖就是这些箱笼。
海参鲍鱼之类的干货因为闷热上潮,已经变质,空气里充斥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
她久处鲍鱼之肆,闻呀闻的,已经习惯了。
这个营地的箱笼她都翻遍了,除了干货,还有苏木、雌黄、刀扇、各种描金漆器之类。
货物是九州大名、僧侣、商人拼凑,来大明就能换来巨利,而且进京的食宿都是免费。
那些跟随汪直来朝贡的浪人和倭商,原以为是一趟得官发财之旅,结果赔了个底朝天。
德阳贼秃把这批货物从石牛港转移过来,还幻想着和齐老狗交易呢,真是不知死活。
幺娘百无聊赖,想着大兄如何眛下这笔货物,德阳如何死不瞑目,嘴角禁不住翘了起来。
外面传来动静,有人进了隔壁棚屋,邀请大兄赴会。
只有德阳的人才用倭语,幺娘悄悄扒开杂草编扎的棚壁去看。
来人是一个穿着挂甲的倭僧,大兄没有迟疑,二人一起出了棚子,下山去往谷中。
幺娘吹灯出来,对树上爬下来的土狗说:
“小心值夜,倭子靠不住。”
满囤从不远处的棚子里钻出来,看到幺娘身影消失在林子里,给土狗叽歪说:
“幺娘这是咋啦,老是和大哥吵,齐家定金已经到手,家中无忧,大伙一起去海上做买卖,难道不比土里刨食强?”
土狗手脚并用往树上爬,骂道:“睡你的去,下半夜休想老子替你!”
谷中几间茅屋守卫森严,幺娘步上木阶,被门口两个秃头武士瞪目拦住,气得她喊了一声。
“大兄!”
“自己人,不可无礼。”
守门武士听到堂上德阳发话,哈腰放行,幺娘脱鞋进屋。
正屋堂上五人席地、三两对坐案前。
上首老贼秃是德阳,面目圆润慈和。
德阳右手边是个秃脑门大胡子倭狗,武士刀平放膝上。
最下首是个黑胖汉子,不知为何,半边脸青肿,看起来有些滑稽。
大兄旁边跪坐一个插着肋差的僧人。
幺娘去大兄身后跪坐,探头去看他手中信函,登时愁云锁眉。
桌案对面的德阳对崔大说道:
“明军死伤惨重,疲态已现,不过杭州坚城,即便突破海防登陆也非易事,你我一旦动手,便无退路,只能寄望少船主派兵接应,如此方能大破明军。
贫僧相信少船主为徽王赴死之决心,然则此计太过冒险,万一不能救出徽王,我等生死事小,徽王危矣,少船主再三来信催促,大郎,此事你怎么看?”
崔大腹中讥笑德阳秃驴奸诈做作,把手中的书信凑到烛台上,盯着燃烧的火苗说:
“按说杭州城防诸般情报送到,我的使命就算完成,但海峰与我是故交,当年若非徐海作梗,我已投奔海峰,为营救徽王,我义不容辞!”
德阳和尚沉吟不语。
崔大又道:“大师所虑者,也是我最担心的,突袭杭州,官府很可能会对徽王下死手。
海峰的脾气我知道,他被罗龙文灌了迷魂汤,鼓动徽王与胡宗宪见面,酿成今日之祸。
大伙都想救徽王,但也不能不顾后果蛮干,放弃岑港地利不用,海峰简直糊涂透顶!”
“善哉,当年徐海与你分道扬镳,贫僧也有耳闻,之后再无消息,只道人生无常,原来是投奔了齐掌柜,你说的不错,铤而走险使不得。
然则僵局已经无法化解,一场大战也在所难免,贫僧的勘合表文被官府收走,如果不能取回,贫僧愧对徽王,愧对义隆殿下在天之灵。”
德阳说着,忍不住摸摸躺在怀里的朝贡勘合,故做愁苦之状,唉声叹气。
崔大面无表情,心说贼秃心疼勘合文表不假,至于愧对汪直和大内义隆,纯属放屁!
勘合是朝廷发给藩国朝贡的凭证,倭国大名为勘合打出狗脑子,无他,朝贡贸易太赚钱。
倭国遣明贸易一直被大内氏垄断,不过大内义隆早就被家臣刺杀了,家族也四分五裂。
贼秃德阳是圣福寺主持,支持汪直称王,双方狼狈为奸,无非是想垄断明倭海上贸易。
汪直率领船队蔽海遮天而来,妄图重续中断多年的官方贡贸,结果狗咬尿脬,空欢喜。
攻打杭州救汪直,肯定是德阳贼秃为了逃离岑港这个暴风眼,哄骗茅海峰所用的借口!
他看向对面下首那个一直不说话的黑胖大汉,眉间流露出忧虑之色,说道:
“粮食将尽,大伙的行踪早晚会暴露,庞广,海峰既然派你带兵,你说该怎么办?”
“八嘎!”
对面的大胡子倭寇突然怪叫一声。
这个叫崔大的明国人不知尊卑,进屋就没和他行过礼,竟敢问那个废物意见,好不识时务!
崔大见庞广被倭子吓得哆嗦,半张肿脸泛光,连头都不敢抬,心下登时了然。
看来谷中人马已经被德阳收服,皮笑肉不笑抬眼,斜视对面那个狗脸呲牙的倭子。
贼秃德阳连忙解释,语气非常客气:
“大郎,小田乃大内家侍大将,自己人,我们都不赞成冒险,烦请你转告齐掌柜,谷中货物可以半价转让,我们准备去余家澳暂时观望。”
他口中分说,目不转睛的望着崔大。
小田瞪视崔大,右手悄然按在了刀柄上。
幺娘脊背竖直,目光冰冷地盯着大兄身边那个手按肋差的僧人。
就连瑟缩在下首的庞广也察觉到危险,惶恐不安的看向崔大。
屋里的空气恍若凝固,令人窒息,似乎下一秒就要发生火并!
崔大对众人的反应有若无睹,微皱着眉头,似有所思,扭脸对德阳说:
“货物好说,我可以做主,不过大师的计划不妥,以后见着海峰恐怕不大好看。
咱们不能一声不吭就溜走,杭州府动不得,攻打这些小县城却不在话下。
随后再去余家澳看风头,届时就说行踪暴露,官兵势大,海峰那边也好交代。”
“嗦嘎,我正有此意,朝贡若是管用,还要刀枪火炮作甚!”
小田五指屈伸,松开刀柄,傲慢说道:
“城里有许多大户,没有任何官兵,我们快快的,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很容易!”
德阳见崔大点头,那张慈眉善目的老脸跟着露出微笑来,捋须道:
“就这样定了,谷中货物暂时藏起来,随后再做交接,这一票咱们只要金银粮食,得手即撤!”
崔大鼓掌称善,众人神色随之放松。
接下来是商议攻打目标,什么州县民兵弱鸡,什么内应易事耳,什么花姑娘也不妨抢来一些之类的。
除了脸色铁青的幺娘,众人都哄笑起来,屋子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老爷,你们可是田秀才、张烟袋、李胖子!?”
“好高的胖子呀,肯定是他们!”
“那可不一定,快看快看,又来船了。”
主仆三人在鱼鳞渡下船,眨眼便被一群脏兮兮的小乞丐围住,闹嚷嚷问个不休。
渡口人多眼杂,来到僻静处,张昊仔细询问一番,当即让小家伙们头前带路。
一群小乞儿带着三人穿城而过,出东门时,又有几个在此乞讨的孩子加入向导队伍。
二十几人一路向北,渐渐进入山区。
下午酉时左右,大伙在一个山坳停住,领头那个瘦高的孩子指着北边山坡说:
“赫大爷交代我,只要在山顶点起狼烟,他就能看见,盖娃,你们快去点火!”
“且慢!”
命中犯火的张昊吓一跳,赶紧拦住要去点火的几个孩子。
眺望周边山岭,起伏连绵,其实都不怎么高。
若是小赫就在附近,说明敌人也在,烟雾飘起来,岂不是打草惊蛇?
挠挠汗津津的脑门,苦无妙计,既然是小赫有过交代,那就烧吧。
他让胖虎跟去照看,取出包裹里的炊饼卤肉,分给那些小乞儿。
“你们都是本地人?”
“我和盖娃是白马屿的,家人都死了,徐老爹把我们带过来的,去年他也死了。”
那个瘦高的大孩子接过肉猛啃一口,不知是因为卤肉美味,还是因为身世,眼泪说来就来。
“都是倭寇杀的?”
“不知道是不是倭子,那些人经常来我们村子住,一天夜里,有人寻到村里,和他们打起来,徐老爹带我们偷偷上船,来这边寻活路。”
“啥时候的事?”
“三年前,我在这里过了两个冬天了。”
“村子在海岛上?”
张昊见他点头,指着那些孩子问:
“他们呢?”
那孩子看着传来传去,变得越来越少的肉咽口水,似乎没听到,张昊又问一遍。
“他们有的是自己来的,有的是官兵带来的,蟹七他们岛上也死了好多人。
养济院都满了,只好去土地庙,等赫大爷给我们银子,我就和盖娃去苏州府。
城里的人都说那边遍地都是财主,街上的酒楼一座挨着一座,去了肯定有饭吃。”
养济院张昊知道,专门收容孤老残障,月有定粮,冬夏有衣,这是开国规制。
还有贫病免费的惠民药局,以及义冢漏泽园,全国各地都有。
更有全民养老令,年龄如今已放宽到七十岁,每月供给米粮,加肉十斤。
朱元璋还诏令官府设义仓,做为各项福利保障,兼能救灾备荒。
贫有依,老有养,病有治,死有葬,堪称史无前例。
这个万恶封建王朝的温情一面,曾让张昊感叹不已。
可惜江南土地兼并疯狂,纳税官田变私田,特权者剜窟窿打洞逃税,各地官府只会薅百姓羊毛,保障福利的义仓还有鬼的余粮。
眼下义仓多靠士绅捐赠,说穿了,就是特权者挖大明墙角,然后扮作慈悲嘴脸,施舍穷人,邀功朝廷,换取旌表、上太学等好处。
这些孩子大多肋骨浮凸,肚子膨胀,一副营养不良的特征,估计根本没人管他们。
张昊又询问一圈儿,有些孩子父母还在,既然沦为乞丐,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山坡上那股浓烟升起没多久,很快就消散了。
胖虎带着孩子们跑回来,笑道:“小川还活着,我看见这小子了。”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大约过了半炷香的时间,大伙才看到小赫从北边的山林里转出来。
赫小川背个小包裹,衣服肮脏破烂,看到乞儿中间的张昊吃了一惊,瞪着胖虎和老李叫道:
“你们怎么把少爷带来了?!”
张昊还没来得及解释,孩子们已经欢天喜地围着小赫叫老爷,眼睛里闪耀着兴奋和期待。
小赫从包裹里摸出几块碎银,给那个瘦高孩子,“你们回城再分,人人有份。”
张昊若有所思,对那些乞儿说:“你们可愿意去我家?活不多,不过要学着识字,对了,爹娘还有兄弟姐妹都可以去。”
一群孩子反应不及,都是默默无语。
“看来你们相信这位赫大哥,不明白的就问他好了,如果愿意的话,就回城等着。”
张昊朝小赫眨眼示意。
赫小川哄这些娃娃:“这是我们少东家,已经中了秀才,我们庄上很多人是外地来的流民,放心,去了不会受欺负。”
那个领头的瘦高孩子问:“你们是哪里人?”
张昊记得他想去苏州,笑道:
“我家离苏州不远,只要你们去了我家,就能去糕点作坊做事,想吃多少点心都没人管,不过每天上午要读书识字,下午要做工。”
甜食永远是人们的心头好,尤其孩子,那是父母在世,过年才能尝到的美味。
他没骗这些孩子,只要在糕点坊做事,都有吃到吐的福利,然后对甜食再无兴趣。
“少爷真要收留他们?”
胖虎看着乞儿们结伴离去,不明白少爷为何要这样做,世道就这样,天灾人祸,卖儿鬻女寻常事,发善心能管的过来?
“遇见了总不能视而不见,我现今也是财主了,要恁多银子作甚,打水漂玩吗?”
四人钻进树荫,赫小川将自己连日追踪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奉新这边有人接应那两兄妹,我跟到北山,发现到处都是暗哨,白天很难靠近。
昨黑我摸过去,发现那个山谷藏了不少人马,大约四五百,有倭子,还有僧人。”
一个山沟沟里竟然藏了这么多贼寇,胖虎吃惊道:
“他们想做甚?”
张昊默然不语,即便是四百人,人吃马嚼,消耗也是个大问题,不知道这些人在此地经营多久,更不知周边地理,如何判断其它?
“谷中房屋可是新建?附近没有其他人家?”
赫小川皱眉回忆说:
“谷中茅屋好像是旧居,不过周边山林里还有四个窝点,我没法靠近,也看不出来。
早上我跟着一个外出办事的家伙,往东南方向走了大约半个时辰,能看见海边渔村。
我没有把握擒下此人,又担心这边,只好放弃此人,回来继续蹲守。”
张昊望向北边起伏的山岭。
江浙作为大明经济最发达的腹心地区,在频繁的倭寇入侵事件中,受患最严重。
为保障国家财赋之地、漕粮通道和金陵留都的安全,朝廷迅速做出了应对策略。
兼有行政和调兵权的按察司派出兵备道、海防道,调整沿海诸卫所的防御和部署。
在这个过程中,为弥补卫所制缺陷,进一步确立了严密的营兵制和江防、海防体系。
各府州同知,各县主簿或典史,及其辖下民壮和巡检司弓兵,则是星罗棋布的小单位。
然而地方承平日久,卫所徒存虚名,已不堪大用,州县之民壮弓兵,更难御敌于有事。
各地镇戍营兵同样有问题,比如水上巡逻会哨,竟在陆地上执行,还谈何防范预警。
而且浙江沿海岛屿密布,易攻难守,倭寇登陆颇易,陆上水网密布,攻掠城镇易如反掌。
结果发生了着名的数十倭寇攻南京,吓得松江府徐阁老全家搬去江右,与严阁老为邻。
岑港大战在即,这一窝来历不明的贼寇无论想做什么,都是一个大隐患。
尤其是想起奎叔说的几十个倭寇杀到金陵、军民死伤四五千之事,心里愈发不安。
“笔墨拿来。”
张昊抓抓被杂草刺挠发痒的脖子,打算写个帖子,让小赫去县衙报信。
胖虎解开背负的包裹,取出文房四宝,背对少爷,权当书桌。
天热墨迹干的快,张昊把帖子递给赫小川说:
“你去衙门,就说我游学而来,把敌情告诉主官,让他火速上报,顺便买些吃的。”
赤日西斜,暑热稍减,张昊等得心焦,他耐不住性子,在树上刻下记号,非要去看看贼窝。
老李二人没办法,只好听命,林间浓阴遮天,几乎没有路,全靠胖虎在前披荆斩棘。
山中天黑的快,等他们爬到山顶,那座火光点点的山坳谷地赫然出现在视野里。
谷中只有几间茅草房,周边山林里有几处火光闪烁,想必是贼寇的藏匿之所。
小溪潺潺穿过谷中,萤火虫在水边飞舞。
一只流萤落在密林中的草棚上,杂草编织的帘隙中,漏出丝丝缕缕的光线。
幺娘托着下巴,闷闷的坐在一个捆扎结实的木箱上,望着那盏桐油灯发呆。
这间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堆满了木箱、竹篓,她的铺盖就是这些箱笼。
海参鲍鱼之类的干货因为闷热上潮,已经变质,空气里充斥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
她久处鲍鱼之肆,闻呀闻的,已经习惯了。
这个营地的箱笼她都翻遍了,除了干货,还有苏木、雌黄、刀扇、各种描金漆器之类。
货物是九州大名、僧侣、商人拼凑,来大明就能换来巨利,而且进京的食宿都是免费。
那些跟随汪直来朝贡的浪人和倭商,原以为是一趟得官发财之旅,结果赔了个底朝天。
德阳贼秃把这批货物从石牛港转移过来,还幻想着和齐老狗交易呢,真是不知死活。
幺娘百无聊赖,想着大兄如何眛下这笔货物,德阳如何死不瞑目,嘴角禁不住翘了起来。
外面传来动静,有人进了隔壁棚屋,邀请大兄赴会。
只有德阳的人才用倭语,幺娘悄悄扒开杂草编扎的棚壁去看。
来人是一个穿着挂甲的倭僧,大兄没有迟疑,二人一起出了棚子,下山去往谷中。
幺娘吹灯出来,对树上爬下来的土狗说:
“小心值夜,倭子靠不住。”
满囤从不远处的棚子里钻出来,看到幺娘身影消失在林子里,给土狗叽歪说:
“幺娘这是咋啦,老是和大哥吵,齐家定金已经到手,家中无忧,大伙一起去海上做买卖,难道不比土里刨食强?”
土狗手脚并用往树上爬,骂道:“睡你的去,下半夜休想老子替你!”
谷中几间茅屋守卫森严,幺娘步上木阶,被门口两个秃头武士瞪目拦住,气得她喊了一声。
“大兄!”
“自己人,不可无礼。”
守门武士听到堂上德阳发话,哈腰放行,幺娘脱鞋进屋。
正屋堂上五人席地、三两对坐案前。
上首老贼秃是德阳,面目圆润慈和。
德阳右手边是个秃脑门大胡子倭狗,武士刀平放膝上。
最下首是个黑胖汉子,不知为何,半边脸青肿,看起来有些滑稽。
大兄旁边跪坐一个插着肋差的僧人。
幺娘去大兄身后跪坐,探头去看他手中信函,登时愁云锁眉。
桌案对面的德阳对崔大说道:
“明军死伤惨重,疲态已现,不过杭州坚城,即便突破海防登陆也非易事,你我一旦动手,便无退路,只能寄望少船主派兵接应,如此方能大破明军。
贫僧相信少船主为徽王赴死之决心,然则此计太过冒险,万一不能救出徽王,我等生死事小,徽王危矣,少船主再三来信催促,大郎,此事你怎么看?”
崔大腹中讥笑德阳秃驴奸诈做作,把手中的书信凑到烛台上,盯着燃烧的火苗说:
“按说杭州城防诸般情报送到,我的使命就算完成,但海峰与我是故交,当年若非徐海作梗,我已投奔海峰,为营救徽王,我义不容辞!”
德阳和尚沉吟不语。
崔大又道:“大师所虑者,也是我最担心的,突袭杭州,官府很可能会对徽王下死手。
海峰的脾气我知道,他被罗龙文灌了迷魂汤,鼓动徽王与胡宗宪见面,酿成今日之祸。
大伙都想救徽王,但也不能不顾后果蛮干,放弃岑港地利不用,海峰简直糊涂透顶!”
“善哉,当年徐海与你分道扬镳,贫僧也有耳闻,之后再无消息,只道人生无常,原来是投奔了齐掌柜,你说的不错,铤而走险使不得。
然则僵局已经无法化解,一场大战也在所难免,贫僧的勘合表文被官府收走,如果不能取回,贫僧愧对徽王,愧对义隆殿下在天之灵。”
德阳说着,忍不住摸摸躺在怀里的朝贡勘合,故做愁苦之状,唉声叹气。
崔大面无表情,心说贼秃心疼勘合文表不假,至于愧对汪直和大内义隆,纯属放屁!
勘合是朝廷发给藩国朝贡的凭证,倭国大名为勘合打出狗脑子,无他,朝贡贸易太赚钱。
倭国遣明贸易一直被大内氏垄断,不过大内义隆早就被家臣刺杀了,家族也四分五裂。
贼秃德阳是圣福寺主持,支持汪直称王,双方狼狈为奸,无非是想垄断明倭海上贸易。
汪直率领船队蔽海遮天而来,妄图重续中断多年的官方贡贸,结果狗咬尿脬,空欢喜。
攻打杭州救汪直,肯定是德阳贼秃为了逃离岑港这个暴风眼,哄骗茅海峰所用的借口!
他看向对面下首那个一直不说话的黑胖大汉,眉间流露出忧虑之色,说道:
“粮食将尽,大伙的行踪早晚会暴露,庞广,海峰既然派你带兵,你说该怎么办?”
“八嘎!”
对面的大胡子倭寇突然怪叫一声。
这个叫崔大的明国人不知尊卑,进屋就没和他行过礼,竟敢问那个废物意见,好不识时务!
崔大见庞广被倭子吓得哆嗦,半张肿脸泛光,连头都不敢抬,心下登时了然。
看来谷中人马已经被德阳收服,皮笑肉不笑抬眼,斜视对面那个狗脸呲牙的倭子。
贼秃德阳连忙解释,语气非常客气:
“大郎,小田乃大内家侍大将,自己人,我们都不赞成冒险,烦请你转告齐掌柜,谷中货物可以半价转让,我们准备去余家澳暂时观望。”
他口中分说,目不转睛的望着崔大。
小田瞪视崔大,右手悄然按在了刀柄上。
幺娘脊背竖直,目光冰冷地盯着大兄身边那个手按肋差的僧人。
就连瑟缩在下首的庞广也察觉到危险,惶恐不安的看向崔大。
屋里的空气恍若凝固,令人窒息,似乎下一秒就要发生火并!
崔大对众人的反应有若无睹,微皱着眉头,似有所思,扭脸对德阳说:
“货物好说,我可以做主,不过大师的计划不妥,以后见着海峰恐怕不大好看。
咱们不能一声不吭就溜走,杭州府动不得,攻打这些小县城却不在话下。
随后再去余家澳看风头,届时就说行踪暴露,官兵势大,海峰那边也好交代。”
“嗦嘎,我正有此意,朝贡若是管用,还要刀枪火炮作甚!”
小田五指屈伸,松开刀柄,傲慢说道:
“城里有许多大户,没有任何官兵,我们快快的,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很容易!”
德阳见崔大点头,那张慈眉善目的老脸跟着露出微笑来,捋须道:
“就这样定了,谷中货物暂时藏起来,随后再做交接,这一票咱们只要金银粮食,得手即撤!”
崔大鼓掌称善,众人神色随之放松。
接下来是商议攻打目标,什么州县民兵弱鸡,什么内应易事耳,什么花姑娘也不妨抢来一些之类的。
除了脸色铁青的幺娘,众人都哄笑起来,屋子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