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扬帆借天风,六艘大福船遥遥领先,屁股后跟了三百多艘小船,有双篷、平底、蛋壳、八桨之类,老母鸡带鸡崽子似的。
一路逢港必停,遇岛便驻扎,张昊几乎没闲着,快过年了,他很是牵挂治下的子民,忙着访贫问苦,代表朱道长给大伙送温暖。
直到出了江口,他才消停下来,所谓珠江河口三角洲格局,直到17世纪才发育成形,而今江河口湾遍布各类岛屿,渔猎资源极其丰富。
他背着鸟枪,在草鞋岛足足祸害了小动物三天,第四天,前往诸岛绥靖的小分队陆续归来,疍家船非但没减少,队伍反而更庞大了。
巡海安抚的效果貌似不错,民心可用,此趟出海的第一个小目标达成,张昊颇为满意,还有个好消息,浪里飘把大尖屿赃物送到了濠镜。
他故意拖延交货,上月中旬,候在上川岛的葡夷船队一夜消失,证明了他的猜测,这是一支远洋船队,目的地不是南洋,而是里斯本。
因此葡夷宁可错失货物,也不愿延误航期,否则无法利用季风,跨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到达欧陆最西端的葡夷首都。
当夜欧老福观天象,建议往东进发,还说冬春季浅海就有鲸鱼,运气好在龟头礁就能遇上。
翌日一早,猎鲸船队驶向外海,一艘补给大船留守,以防万一。
至于那些疍家船,留在河口水域捕捞即可,毕竟这里不缺鱼虾贝藻。
可能是运气不好,从腊月底到开年,猎杀队在海上转悠两年,连个鲸鱼影子也没看到。
好在给养充足,捕捞工具齐全,又有老福这个天气预报员坐镇,张昊每日海鲜烧烤走起,权当旅游度假,捉不到鲸鱼,他誓不收兵。
时下出海捕捞,经年累月并不稀奇,比如琼州渔民,冬至后借东北季风出海,等到次年谷雨前后,再乘西南季风回来,耗时半年左右。
开发香山基地和下南洋缺人,珠江口的疍户已无法满足他胃口,唯有成功捕鲸,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口来投,而且来多少他都养得起。
又是一夜过去,张昊按时睁开眼,行拳走架,拉扯几十下硬弓,擦擦汗,出舱四处巡视。
登临艏楼,以观沧海,冷风若有若无,海面上波澜不兴,正是垂钓沧浪的好时机。
下楼去水箱里捉条活鱼串钩上,绳钩甩下水,坐在舷边,望着泛白的天际打哈欠。
芫荽做的葱花鸡蛋烙馍很好吃,宝琴填饱肚子,抱着大海碗出舱,在船尾找到他,一屁股坐下,打了个饱嗝,望着蓝黑的海面嘟囔:
“这个年过得好闷,也不知道何时能见到大鱼,会不会是我去过船头的缘故?”
“芫荽讲的多是迷信,用不着当真,你以为你是谁,能让鲸鱼退避三舍?
鲸鱼夏季北上寻食,冬季南下产子,四季都有,大海茫茫,没耐心咋行。”
张昊把她的皮帽子系好,取烙饼咬一口。
天光渐亮,吃过早饭的水手们换值,甲板上热闹起来。
祝火木和几个少年爬上望斗,拿着千里镜左右眺望,这个宝贝他们如何也玩不腻。
这些望远镜造价不菲,全是水晶镜片,出自羊城磨镜匠师之手,张昊亲自组装,他来大明才知道,眼镜并不稀奇,精致酷炫不输后世。
“少爷!北边、大鱼在北边!”
主桅上突然传来一个少年公鸭般的大叫。
盯着海上鱼线浮漂的张昊闻声跳起,捞起脖子里挂的望远镜张望搜寻。
只见北面海域不时有水柱喷薄,一片巨大的黑影起起伏伏,发达了,一条、两条······
“哎!”
张昊眼里的鲸鱼突然消失,望远镜被跑来的幺娘从他脖子上摘走。
“小孩子都滚回舱里!”
幺娘看一眼海面,把望远镜递给欧老福,挥手大叫:
“升帆——!升帆——!”
“在哪儿?在哪儿?”
宝琴跟着傻乐。
“凑什么热闹,快去穿上皮衣!”
张昊推她进舱。
老福观察海翁巡游方向,千里眼递还幺娘,对张昊说:
“不足半更,潮水不顺,风向尚可,请县尊主船靠后,我去常头领船上。”
“福伯小心,这个你拿着。”
张昊把祝火木手里的单筒望远镜递过去。
老福说的更字信息含量特别大,一更就是后船不见前船桅杆的距离,半更约有五海里,靠过去需要个把时辰。
他和老福相处至今,发觉对方是尊真神,老头没去过大明内陆,但这茫茫南海却烂熟在心。
老头年轻时候出海,走着走着就到了东南亚各国,上岸吃饭买卖,就像走村串乡一般。
从东沙到西沙,再到东南亚,这个大明的水上花园,就是疍户海民世代生息的祖宗地。
坊丁打出旗语,浪里飘的大船随即靠拢。
幺娘跟着老福下到快蟹,担心张昊玩心太重,仰头叫道:
“你离远点!”
张昊摇摇手让她放心。
他才不会傻兮兮靠近鲸群,木壳船捕鲸不好玩,倒霉的话,挨上一记就得船毁人亡。
天色大亮,捕食的鲸群上空海鸟群集,情景就像陆地野兽围猎、引来食腐动物一样。
鲸群喷出的水柱肉眼可见,不用他交代,船老大已经下令调整航向,准备随时开溜。
浪里飘带队的四条大船已经接近鲸群,拖拽的小船半路便解开缆绳,不敢再靠近。
一条十多米的黑色巨无霸钻出水面,望远镜里,能清晰地看到它头部长着形状奇特的瘤子,这种瘤头,正是南海脊美鲸的标志。
又是几条水柱喷起,发出巨大的声响,鲸群排成梯队追逐美食,丝毫不把水上船只当回事。
四条捕鲸船分别盯上了目标,连着缆绳的牛皮球囊先后被抛下水,预示着屠杀即将到来。
张昊似乎听到了床弩弓弦的发动声,也可能是风声,那片海域瞬间便剧烈动荡起来。
望远镜里是两条猛然跃出水面的巨大躯体,漂浮海面的几团牛皮囊眨眼消失不见。
那群正在聚餐的鲸鱼发觉危险,没有四散而逃,反而围成一圈儿,尾巴朝外,奋力拍打。
洪波汹涌,浪头如山,四条捕鲸船纷纷逃离动荡起伏的鲸群区域,分头追踪命中的猎物。
其中一条中枪的瘤头鲸很快就被牛皮囊带出海面,剧烈的挣扎,随后再次下潜。
鲸鱼没有鱼鳃,本就需要换气,身上的铁枪挂着几个气囊,沉下去不久还得浮上来。
潜入、浮出,就这样周而复始,中枪的鲸鱼游速渐缓。
船只轻易就能追上受创的猎物,又是一支带着缆绳皮囊的铁枪射出。
捕鲸弩枪都是纯铁打制,枪尖头部带有倒刺,放血槽延伸至开着槽口的三棱枪杆,越是挣扎,死得越快。
几艘大船追着徒劳挣扎的鲸鱼不放,弩炮更换为木枪,轮番射向巨大的目标,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虐杀。
猎物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连挣扎的力气也没了,鲜血染红了大片的海域。
这种看似吓人的庞然大物,与大明何其相似乃尔,张昊忽然兴味索然,想要回家。
转身见宝琴不知何时站在身后,举着单筒望远镜,皮帽皮靴,皮棉袄棉裤,腰里套着牛皮救生圈,蠢萌蠢萌的。
“你可真逗,哈哈哈······”
“讨厌,有什么好笑的。”
宝琴举着望远镜,紧盯着一片染血海域,惊恐的瞪大了眼。
大船侧舷的几架弩炮轮番把大枪射向海里,那条大黑鱼偶尔翻滚一下,显然是不行了,幺娘也在那条船上,真是个不要命的凶婆娘啊。
日上中天,几条船先后敲响铜锣,打出旗语,周遭的小船纷纷靠上去,帮着收起皮囊,将毙命的大鱼和大船钩拽结实。
螺号接连吹响,船队拖着收获立即返航。
大明福船能够通过之字形逆风航行,而且是操纵灵活的双舵,因此逆风返航不成问题。
半月后抵达草鞋岛,留守此地的疍户们看到大船拖拽的海翁,先是惊呆,随后就是癫狂,因为他们的头人就站在大船的船艏之上。
海滩上的人们兴奋得嗷嗷叫,张昊却高兴不起来,刘骁勇的信使竟然在岛上等了他一个多月,问明情况,下令立刻返航。
浪里飘的捕鲸队驶入背风港,张昊的座船一刻不停,继续向北。
“一次捕杀四鲸,大好的收心机会,让人膜拜一下难道不好?这可不像你。”
幺娘望着窗外港口那些乐疯的疍民,一边嗑瓜子,一边叨叨他,嘴里可真够忙的。
旁边的宝琴点头,表示认同。
“用不着。”
家里来个不速之客,张昊没心情作秀,关上冷风倒灌的舱窗,蹙眉负手,来回踱步。
信使说老唐来了香山,因何而来未知,只晓得老头病得不轻,上岸就躺倒放平,一直没下床,搞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船到赤礁港,张昊坐快蟹登岸,驱马回城。
荼蘼在给廊下菊花浇水,那盆春水碧波开得正艳,堂屋廊柱上的春联透着新春喜庆。
“少爷!”
女孩听到月门那边传来脚步声,回头惊喜不已。
张昊朝过道对面她住的小院霎霎眼,荼蘼连连点头。
“宝珠姐姐在那边照看。”
守在病榻旁的唐牛见张昊一阵风进屋,起身去看老爷,老唐的眼睛已经睁开,露出个苦笑,声音沙哑,孱弱道:
“我怕是不行了······”
“先生何出此言?!”
张昊扑到床边,尚未来得及作秀,闻言吓得大吃一鲸,心说这是要闹哪般?
要死你死别处呀,特么大老远的,你跑我这里死,我跟你真的不熟好不好!
细看端详,老家伙脸上灰黑干瘦,明显苍老了许多,仿佛一别几年似的。
看来真的要翘辫子,老东西这是害我啊,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遂又想起送给老头的那批火枪,他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刮子,让你贱!
“抚台,你这是咋啦?”
抚台二字入耳,足见世态炎凉,人情纸薄,老唐闭目长叹,声腔里满满都是悲戚心酸。
“唐牛,扶我起来。”
张昊看到老头眼角浊泪,顿时有些惭愧,心说做人不能太势利,老头毕竟还没死,忙改口:
“老师,你慢着点,这才多久不见,怎会病得这般厉害?”
说着抢在唐牛前面,扶住老东西靠在被褥上,弯腰静候他开言。
老唐直愣愣望着屏风,眼神迷蒙,呼吸间带着沉闷的嗟叹,声腔含混道:
“蹉跎几十年,老夫已看开了,此番起复,本想做些事的,孰料进京就染上时疾,我身体本就算不上好,若非坚持习武,也许早就垮了······”
宝珠端茶绕过屏风,张昊接过来,见老唐摇头,茶盏放床头小桌上,坐床沿给老唐号脉。
上手不查病因病机,直接重按寸关尺,胃脉若有若无 ,神脉应指无力,指肚下的根脉尚可。
他那颗悬着的小心肝顿时落肚,尺脉重按搏动有力,这种脉象叫做有根,后世卖苗药补肾丹的砖家叫兽科普过,他记住了,老头暂时死不了。
“咳,老师,学生略通岐黄,我瞧瞧老师舌象。”
张昊说着动手,捏开老头嘴巴,气味熏人,舌嫩淡红,中间苔白厚,两边淡黄粘腻。
好像是湿热,毛病貌似不大啊,哎妈呀,这是粗壮的金大腿送上门啊,有木有?看来那批火枪真的送对了,我真是英明啊!
让唐牛拿药方来,看字迹是惠济局医官梅墨萼开的,这个老贱皮被他赶去工地,专门给疍民瞧病,真实医术他也不知道咋样。
方子上开的是些柴、芩、陈、连,还有些从没听说的名字,也许有用,也许屁用没有。
扭头细问唐牛,老头还在拉肚子,不思饮食,然后又询问老头的主观感受,啰嗦了半天。
原来老唐去年进京就得了脾病,加上一直颠沛劳顿,寒侵卤蒸,上吐下泻加眩晕,病情缠绵至今。
脾病到底是啥病,张昊真闹不明白,掰开他眼睑瞅瞅,毛细血管发白,心里便有计较了。
不管啥病,英雄汉架不住三泡稀,体液流失,电解质紊乱,绝世高手也得废,何况老人。
不行,得赶紧派人去省城请名医,还得衣不解带地伺候,狠刷好感度,就酱紫!
对了,老头到底来香山作甚?
我看他像金大腿,说不定他看我像真土豪啊?
难道是苦肉计,专程跑来占俺便宜?
这个死老头子坏滴很啊。
张昊平伸三指,搭在老唐腕脉,皱眉左右寻思,一副积年老中医的架势。
“不要作难了,医书我读的不比你少,自己啥病自己清楚,北上剿倭,鸳鸯阵给老夫的惊喜不小,南下路过东乡,胖虎托我给你带信,不想在船上着了凉,旧病复发,时也,命也。”
老唐仰望床顶陈旧的漆饰,长吁短叹,唤声唐牛,一封信递到张昊眼前。
他接过来细看,是胖虎的字迹,还是倭寇偷袭松江皂坊的事,被幺娘提前报信,在下沙打个埋伏,斩杀三百多人,俘获百余,难得的是,这些人多是真倭,信中还说了些家里的琐事。
张昊心里又犯起嘀咕。
老头和他无非是老乡,其实并不熟,堂堂大佬,军务在身,千里迢迢来广东就为送信?
这老头子真特么不要脸,狗屁的清流人望、文坛翘楚,分明是在赖我害你旧病复发!
一脸沉痛道:
“学生斗胆进言,老师难道比诸葛武侯还厉害?你本就有病,难道手下真的无人可托?事必躬亲,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学生万死难辞其咎事小,敢问老师,你如何对得起圣上的托付?”
老唐闭目不语,两行浊泪滚落。
张昊有些手足无措,老东西不讲武德啊,竟然给俺哭上了,罢罢罢,算你狠!
“老师恕罪,学生该死,有病咱就治,治不好我决不放你走,皇帝来圣旨也没用!”
一路逢港必停,遇岛便驻扎,张昊几乎没闲着,快过年了,他很是牵挂治下的子民,忙着访贫问苦,代表朱道长给大伙送温暖。
直到出了江口,他才消停下来,所谓珠江河口三角洲格局,直到17世纪才发育成形,而今江河口湾遍布各类岛屿,渔猎资源极其丰富。
他背着鸟枪,在草鞋岛足足祸害了小动物三天,第四天,前往诸岛绥靖的小分队陆续归来,疍家船非但没减少,队伍反而更庞大了。
巡海安抚的效果貌似不错,民心可用,此趟出海的第一个小目标达成,张昊颇为满意,还有个好消息,浪里飘把大尖屿赃物送到了濠镜。
他故意拖延交货,上月中旬,候在上川岛的葡夷船队一夜消失,证明了他的猜测,这是一支远洋船队,目的地不是南洋,而是里斯本。
因此葡夷宁可错失货物,也不愿延误航期,否则无法利用季风,跨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到达欧陆最西端的葡夷首都。
当夜欧老福观天象,建议往东进发,还说冬春季浅海就有鲸鱼,运气好在龟头礁就能遇上。
翌日一早,猎鲸船队驶向外海,一艘补给大船留守,以防万一。
至于那些疍家船,留在河口水域捕捞即可,毕竟这里不缺鱼虾贝藻。
可能是运气不好,从腊月底到开年,猎杀队在海上转悠两年,连个鲸鱼影子也没看到。
好在给养充足,捕捞工具齐全,又有老福这个天气预报员坐镇,张昊每日海鲜烧烤走起,权当旅游度假,捉不到鲸鱼,他誓不收兵。
时下出海捕捞,经年累月并不稀奇,比如琼州渔民,冬至后借东北季风出海,等到次年谷雨前后,再乘西南季风回来,耗时半年左右。
开发香山基地和下南洋缺人,珠江口的疍户已无法满足他胃口,唯有成功捕鲸,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口来投,而且来多少他都养得起。
又是一夜过去,张昊按时睁开眼,行拳走架,拉扯几十下硬弓,擦擦汗,出舱四处巡视。
登临艏楼,以观沧海,冷风若有若无,海面上波澜不兴,正是垂钓沧浪的好时机。
下楼去水箱里捉条活鱼串钩上,绳钩甩下水,坐在舷边,望着泛白的天际打哈欠。
芫荽做的葱花鸡蛋烙馍很好吃,宝琴填饱肚子,抱着大海碗出舱,在船尾找到他,一屁股坐下,打了个饱嗝,望着蓝黑的海面嘟囔:
“这个年过得好闷,也不知道何时能见到大鱼,会不会是我去过船头的缘故?”
“芫荽讲的多是迷信,用不着当真,你以为你是谁,能让鲸鱼退避三舍?
鲸鱼夏季北上寻食,冬季南下产子,四季都有,大海茫茫,没耐心咋行。”
张昊把她的皮帽子系好,取烙饼咬一口。
天光渐亮,吃过早饭的水手们换值,甲板上热闹起来。
祝火木和几个少年爬上望斗,拿着千里镜左右眺望,这个宝贝他们如何也玩不腻。
这些望远镜造价不菲,全是水晶镜片,出自羊城磨镜匠师之手,张昊亲自组装,他来大明才知道,眼镜并不稀奇,精致酷炫不输后世。
“少爷!北边、大鱼在北边!”
主桅上突然传来一个少年公鸭般的大叫。
盯着海上鱼线浮漂的张昊闻声跳起,捞起脖子里挂的望远镜张望搜寻。
只见北面海域不时有水柱喷薄,一片巨大的黑影起起伏伏,发达了,一条、两条······
“哎!”
张昊眼里的鲸鱼突然消失,望远镜被跑来的幺娘从他脖子上摘走。
“小孩子都滚回舱里!”
幺娘看一眼海面,把望远镜递给欧老福,挥手大叫:
“升帆——!升帆——!”
“在哪儿?在哪儿?”
宝琴跟着傻乐。
“凑什么热闹,快去穿上皮衣!”
张昊推她进舱。
老福观察海翁巡游方向,千里眼递还幺娘,对张昊说:
“不足半更,潮水不顺,风向尚可,请县尊主船靠后,我去常头领船上。”
“福伯小心,这个你拿着。”
张昊把祝火木手里的单筒望远镜递过去。
老福说的更字信息含量特别大,一更就是后船不见前船桅杆的距离,半更约有五海里,靠过去需要个把时辰。
他和老福相处至今,发觉对方是尊真神,老头没去过大明内陆,但这茫茫南海却烂熟在心。
老头年轻时候出海,走着走着就到了东南亚各国,上岸吃饭买卖,就像走村串乡一般。
从东沙到西沙,再到东南亚,这个大明的水上花园,就是疍户海民世代生息的祖宗地。
坊丁打出旗语,浪里飘的大船随即靠拢。
幺娘跟着老福下到快蟹,担心张昊玩心太重,仰头叫道:
“你离远点!”
张昊摇摇手让她放心。
他才不会傻兮兮靠近鲸群,木壳船捕鲸不好玩,倒霉的话,挨上一记就得船毁人亡。
天色大亮,捕食的鲸群上空海鸟群集,情景就像陆地野兽围猎、引来食腐动物一样。
鲸群喷出的水柱肉眼可见,不用他交代,船老大已经下令调整航向,准备随时开溜。
浪里飘带队的四条大船已经接近鲸群,拖拽的小船半路便解开缆绳,不敢再靠近。
一条十多米的黑色巨无霸钻出水面,望远镜里,能清晰地看到它头部长着形状奇特的瘤子,这种瘤头,正是南海脊美鲸的标志。
又是几条水柱喷起,发出巨大的声响,鲸群排成梯队追逐美食,丝毫不把水上船只当回事。
四条捕鲸船分别盯上了目标,连着缆绳的牛皮球囊先后被抛下水,预示着屠杀即将到来。
张昊似乎听到了床弩弓弦的发动声,也可能是风声,那片海域瞬间便剧烈动荡起来。
望远镜里是两条猛然跃出水面的巨大躯体,漂浮海面的几团牛皮囊眨眼消失不见。
那群正在聚餐的鲸鱼发觉危险,没有四散而逃,反而围成一圈儿,尾巴朝外,奋力拍打。
洪波汹涌,浪头如山,四条捕鲸船纷纷逃离动荡起伏的鲸群区域,分头追踪命中的猎物。
其中一条中枪的瘤头鲸很快就被牛皮囊带出海面,剧烈的挣扎,随后再次下潜。
鲸鱼没有鱼鳃,本就需要换气,身上的铁枪挂着几个气囊,沉下去不久还得浮上来。
潜入、浮出,就这样周而复始,中枪的鲸鱼游速渐缓。
船只轻易就能追上受创的猎物,又是一支带着缆绳皮囊的铁枪射出。
捕鲸弩枪都是纯铁打制,枪尖头部带有倒刺,放血槽延伸至开着槽口的三棱枪杆,越是挣扎,死得越快。
几艘大船追着徒劳挣扎的鲸鱼不放,弩炮更换为木枪,轮番射向巨大的目标,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虐杀。
猎物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连挣扎的力气也没了,鲜血染红了大片的海域。
这种看似吓人的庞然大物,与大明何其相似乃尔,张昊忽然兴味索然,想要回家。
转身见宝琴不知何时站在身后,举着单筒望远镜,皮帽皮靴,皮棉袄棉裤,腰里套着牛皮救生圈,蠢萌蠢萌的。
“你可真逗,哈哈哈······”
“讨厌,有什么好笑的。”
宝琴举着望远镜,紧盯着一片染血海域,惊恐的瞪大了眼。
大船侧舷的几架弩炮轮番把大枪射向海里,那条大黑鱼偶尔翻滚一下,显然是不行了,幺娘也在那条船上,真是个不要命的凶婆娘啊。
日上中天,几条船先后敲响铜锣,打出旗语,周遭的小船纷纷靠上去,帮着收起皮囊,将毙命的大鱼和大船钩拽结实。
螺号接连吹响,船队拖着收获立即返航。
大明福船能够通过之字形逆风航行,而且是操纵灵活的双舵,因此逆风返航不成问题。
半月后抵达草鞋岛,留守此地的疍户们看到大船拖拽的海翁,先是惊呆,随后就是癫狂,因为他们的头人就站在大船的船艏之上。
海滩上的人们兴奋得嗷嗷叫,张昊却高兴不起来,刘骁勇的信使竟然在岛上等了他一个多月,问明情况,下令立刻返航。
浪里飘的捕鲸队驶入背风港,张昊的座船一刻不停,继续向北。
“一次捕杀四鲸,大好的收心机会,让人膜拜一下难道不好?这可不像你。”
幺娘望着窗外港口那些乐疯的疍民,一边嗑瓜子,一边叨叨他,嘴里可真够忙的。
旁边的宝琴点头,表示认同。
“用不着。”
家里来个不速之客,张昊没心情作秀,关上冷风倒灌的舱窗,蹙眉负手,来回踱步。
信使说老唐来了香山,因何而来未知,只晓得老头病得不轻,上岸就躺倒放平,一直没下床,搞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船到赤礁港,张昊坐快蟹登岸,驱马回城。
荼蘼在给廊下菊花浇水,那盆春水碧波开得正艳,堂屋廊柱上的春联透着新春喜庆。
“少爷!”
女孩听到月门那边传来脚步声,回头惊喜不已。
张昊朝过道对面她住的小院霎霎眼,荼蘼连连点头。
“宝珠姐姐在那边照看。”
守在病榻旁的唐牛见张昊一阵风进屋,起身去看老爷,老唐的眼睛已经睁开,露出个苦笑,声音沙哑,孱弱道:
“我怕是不行了······”
“先生何出此言?!”
张昊扑到床边,尚未来得及作秀,闻言吓得大吃一鲸,心说这是要闹哪般?
要死你死别处呀,特么大老远的,你跑我这里死,我跟你真的不熟好不好!
细看端详,老家伙脸上灰黑干瘦,明显苍老了许多,仿佛一别几年似的。
看来真的要翘辫子,老东西这是害我啊,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遂又想起送给老头的那批火枪,他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刮子,让你贱!
“抚台,你这是咋啦?”
抚台二字入耳,足见世态炎凉,人情纸薄,老唐闭目长叹,声腔里满满都是悲戚心酸。
“唐牛,扶我起来。”
张昊看到老头眼角浊泪,顿时有些惭愧,心说做人不能太势利,老头毕竟还没死,忙改口:
“老师,你慢着点,这才多久不见,怎会病得这般厉害?”
说着抢在唐牛前面,扶住老东西靠在被褥上,弯腰静候他开言。
老唐直愣愣望着屏风,眼神迷蒙,呼吸间带着沉闷的嗟叹,声腔含混道:
“蹉跎几十年,老夫已看开了,此番起复,本想做些事的,孰料进京就染上时疾,我身体本就算不上好,若非坚持习武,也许早就垮了······”
宝珠端茶绕过屏风,张昊接过来,见老唐摇头,茶盏放床头小桌上,坐床沿给老唐号脉。
上手不查病因病机,直接重按寸关尺,胃脉若有若无 ,神脉应指无力,指肚下的根脉尚可。
他那颗悬着的小心肝顿时落肚,尺脉重按搏动有力,这种脉象叫做有根,后世卖苗药补肾丹的砖家叫兽科普过,他记住了,老头暂时死不了。
“咳,老师,学生略通岐黄,我瞧瞧老师舌象。”
张昊说着动手,捏开老头嘴巴,气味熏人,舌嫩淡红,中间苔白厚,两边淡黄粘腻。
好像是湿热,毛病貌似不大啊,哎妈呀,这是粗壮的金大腿送上门啊,有木有?看来那批火枪真的送对了,我真是英明啊!
让唐牛拿药方来,看字迹是惠济局医官梅墨萼开的,这个老贱皮被他赶去工地,专门给疍民瞧病,真实医术他也不知道咋样。
方子上开的是些柴、芩、陈、连,还有些从没听说的名字,也许有用,也许屁用没有。
扭头细问唐牛,老头还在拉肚子,不思饮食,然后又询问老头的主观感受,啰嗦了半天。
原来老唐去年进京就得了脾病,加上一直颠沛劳顿,寒侵卤蒸,上吐下泻加眩晕,病情缠绵至今。
脾病到底是啥病,张昊真闹不明白,掰开他眼睑瞅瞅,毛细血管发白,心里便有计较了。
不管啥病,英雄汉架不住三泡稀,体液流失,电解质紊乱,绝世高手也得废,何况老人。
不行,得赶紧派人去省城请名医,还得衣不解带地伺候,狠刷好感度,就酱紫!
对了,老头到底来香山作甚?
我看他像金大腿,说不定他看我像真土豪啊?
难道是苦肉计,专程跑来占俺便宜?
这个死老头子坏滴很啊。
张昊平伸三指,搭在老唐腕脉,皱眉左右寻思,一副积年老中医的架势。
“不要作难了,医书我读的不比你少,自己啥病自己清楚,北上剿倭,鸳鸯阵给老夫的惊喜不小,南下路过东乡,胖虎托我给你带信,不想在船上着了凉,旧病复发,时也,命也。”
老唐仰望床顶陈旧的漆饰,长吁短叹,唤声唐牛,一封信递到张昊眼前。
他接过来细看,是胖虎的字迹,还是倭寇偷袭松江皂坊的事,被幺娘提前报信,在下沙打个埋伏,斩杀三百多人,俘获百余,难得的是,这些人多是真倭,信中还说了些家里的琐事。
张昊心里又犯起嘀咕。
老头和他无非是老乡,其实并不熟,堂堂大佬,军务在身,千里迢迢来广东就为送信?
这老头子真特么不要脸,狗屁的清流人望、文坛翘楚,分明是在赖我害你旧病复发!
一脸沉痛道:
“学生斗胆进言,老师难道比诸葛武侯还厉害?你本就有病,难道手下真的无人可托?事必躬亲,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学生万死难辞其咎事小,敢问老师,你如何对得起圣上的托付?”
老唐闭目不语,两行浊泪滚落。
张昊有些手足无措,老东西不讲武德啊,竟然给俺哭上了,罢罢罢,算你狠!
“老师恕罪,学生该死,有病咱就治,治不好我决不放你走,皇帝来圣旨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