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生死同舟-《折骨为诗》

  密林深处,夜露寒重。暂时摆脱追兵,三人皆已是强弩之末。

  楚怀瑾腿上的箭伤最深,虽已自行折断箭杆,但箭头仍嵌在肉中,鲜血不断渗出,将银甲和裤腿染红大片。他靠着一棵粗壮的树干,脸色苍白如纸,呼吸粗重,额头上布满冷汗。

  萧衍手臂被刀锋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顺着手臂流淌,染红了墨色衣袖。他撕下衣摆,草草缠住伤口,动作间牵扯到伤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云暮看似伤势最轻,只有几处擦伤和淤青,但内力消耗巨大,加之精神高度紧绷,此刻松懈下来,只觉得浑身虚脱,胸口闷痛。她怀中紧紧揣着那份用命换来的血书和残玉,仿佛揣着一团灼人的火。

  “必须尽快处理伤口,此地不宜久留。”萧衍声音沙哑,目光扫过楚怀瑾血流不止的腿,又落在云暮苍白的脸上。

  云暮强撑着站起身,走到楚怀瑾面前:“楚将军,得罪了。”她蹲下身,检查他腿上的伤口。箭头带倒刺,深入骨肉,若不及时取出,恐有性命之忧。

  楚怀瑾看着她近在咫尺的容颜,看着她专注而冷静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疼痛似乎都减轻了几分。“有劳……云姨娘。”他低声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云暮没有看他,从随身携带的锦囊中取出金疮药和干净的布条,又看向萧衍:“王爷,借匕首一用。”

  萧衍将匕首递给她,目光在她与楚怀瑾之间停留一瞬,眸色深沉,随即转身,警惕地注视着林外的动静。

  云暮手法利落,用匕首小心地割开楚怀瑾伤口周围的布料,露出狰狞的创口。她指尖运起微弱的内力,按住伤口周围穴道止血,另一只手稳而快地用匕首尖端挑出嵌入的箭头。

  “呃……”楚怀瑾闷哼一声,牙关紧咬,额角青筋暴起,却硬是没有发出更多声音。

  箭头取出,带出一股污血。云暮迅速洒上金疮药,用布条紧紧包扎好。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显示出极高的医者素养。

  处理完楚怀瑾的伤,云暮站起身,走到萧衍身边:“王爷,你的伤。”

  萧衍转过身,将受伤的手臂伸到她面前,没有说话。

  他的伤口比楚怀瑾的更长,皮肉外翻,看着触目惊心。云暮心中一紧,动作却愈发轻柔。她仔细清理掉伤口周围的血污,撒上药粉,然后用撕下的干净里衣布料,一层层仔细包扎起来。

  她的指尖偶尔划过他手臂的皮肤,带着微凉的触感。萧衍垂眸,看着她低垂的眉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专注而认真。她离他很近,身上那股清冷的、混合着淡淡药香和血腥气的气息萦绕在他鼻尖。

  这一刻,什么权谋算计,什么醋海翻波,似乎都远去了。只剩下这林间的静谧,和她指尖传来的、真实的温度。

  “好了。”云暮打好最后一个结,抬起头,正对上萧衍深邃的目光。那目光太过复杂,有关切,有审视,还有一丝她看不懂的……柔软。她微微一怔,下意识地移开视线。

  萧衍收回手臂,活动了一下,感觉疼痛减轻了不少。“手法不错。”他低声道,语气听不出情绪。

  另一边,楚怀瑾看着这一幕,看着云暮为萧衍包扎时那自然而熟稔的动作,看着萧衍眼中那不容错辨的占有欲,心中如同被无数细针扎刺,密密麻麻地疼。他闭上眼,将头靠在粗糙的树皮上,掩去眼底所有的落寞与苦涩。

  三人一时无话。林间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彼此压抑的呼吸声。

  云暮靠着另一棵树坐下,从怀中取出那血书和残玉,就着从林叶缝隙透下的微弱月光,再次仔细查看。血书上的字迹仿佛带着冤魂的哭嚎,每一个字都灼烧着她的心。而那半块残玉,冰冷的触感提醒着她沈家上百条人命的血海深仇。

  仇恨,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可如今,看着身边这两个为她受伤的男人,尤其是萧衍……她心中那坚冰筑就的堡垒,似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萧衍走到她身边坐下,目光也落在那血书和残玉上。“柳文正……”他念出这个名字,声音冰冷,“他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树大根深。仅凭这份血书,恐怕还不足以彻底扳倒他。”

  “我知道。”云暮握紧残玉,指节泛白,“但这至少是一个开始。证明了沈家是冤枉的,证明了玄甲卫是被栽赃的!”她抬起眼,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只要我还活着,就绝不会放弃!”

  萧衍看着她眼中那近乎执拗的光芒,心中微动。他伸出手,覆盖在她紧握残玉的手上。他的掌心带着伤后的温热,和她微凉的指尖形成鲜明对比。

  “你不是一个人。”他看着她,一字一句道,“这笔血债,本王陪你一起讨。”

  他的话语很轻,却带着千钧之力,重重砸在云暮心上。她看着他,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看着他因失血而略显苍白的唇色,心中那道裂缝,似乎又扩大了几分。

  信任,在生死边缘,悄然滋长。

  楚怀瑾在一旁,将两人的对话和动作尽收眼底,心中一片冰凉。他清楚地意识到,那个需要他保护的暮妹妹,已经走远了。她选择了另一条更为艰险的路,而陪伴在她身边的,是那个他永远无法企及的男人。

  他默默地低下头,看着自己腿上包扎好的伤口,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弧度。

  天光微熹,林间雾气弥漫。短暂的休整后,危机并未解除。影阁的追杀,柳文正的阴影,依旧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该走了。”萧衍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必须尽快离开江南,回到京城。”

  云暮将血书和残玉仔细收好,也站了起来。楚怀瑾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因腿伤和失血而踉跄了一下。

  萧衍看了他一眼,沉默片刻,对一名候在不远处的玄甲卫吩咐道:“扶楚将军一把。”

  三人,带着各自的伤痛和复杂的心绪,再次踏上充满未知与杀机的归途。而这一夜并肩血战、相互包扎的经历,如同烙印,深深镌刻在彼此的生命里,再也无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