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碑印之痕·灵息回潮-《末法考古录》

  晨雾从山谷深处弥漫而来,昆仑裂谷的风声在石壁间回荡,如同远古的低语。

  沈砚站在残碑之间,整整沉默了一个小时。昨夜的幻象依旧清晰如刻,他能回忆起每一个画面——碑魂的眼、那座灵渊之城、以及那句在脑海回荡至今的话:

  “碑非石,碑为魂。”

  他低头看向掌心,那枚“碑魂印记”仍在微微跳动。表面覆着淡金色的灵息脉络,时而闪烁、时而沉寂。每当沈砚试图用意识触碰它,就会有大量的信息涌入脑海——碎裂的图像、古老的符号,还有某种情绪……悲伤、孤寂、呼唤。

  这不是幻觉。

  这是灵渊文明的残留意识。

  沈砚深吸一口气,望向不远处的裂谷口。夜色已散,几名考古队员正在检查仪器——苏笙、祁柏、还有索伦研究组留下的无人探测车。所有电子设备的时间都发生了异常:每台仪器的内部时钟,都倒退了七分钟三十四秒。

  “地磁异常还没恢复。”苏笙抬起头,皱着眉道,“我们昨晚可能经历了某种空间共振——沈砚,你看到的那道光,真的是碑体自身发出的?”

  沈砚沉默片刻,语气低沉:“那不是光……那是碑的记忆。”

  苏笙一愣。

  “你是说……灵碑具备意识?”

  沈砚没有回答。他走到天骨裂谷边缘,俯视那片幽深的石壁。碑体的裂痕已经重新愈合,唯独中央残留一道细微的纹痕,形如瞳孔的轮廓。阳光照射下,那轮廓隐隐泛光。

  风自裂谷深处吹来,带着潮湿的灵息味。沈砚忽然感觉那股气息中,有无数微弱的声音在低吟。

  ——不是幻觉,而是一种共鸣。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一连串古老的铭文。那些符号在他意识中自动排列组合,逐渐形成一种语言结构。

  他惊觉:自己能读懂碑文了。

  碑魂之印,不仅赐予他灵识视野,更改写了他的语言识别中枢。那是“灵渊语”,一种源自灵魂的文字。

  沈砚抬起手,轻轻比划着那些铭文的形状,低声诵出其中一句:

  “渊门既启,灵息返生,碑魂为笔,书诸万灵。”

  话音落下,裂谷底部的石壁忽然亮起一道纹路。那道光像蛇一样蜿蜒爬升,直达天顶。与此同时,整个昆仑禁区的气温骤降,仪器同时发出报警声——灵能值飙升!

  “沈砚!你又触发什么了?!”祁柏惊呼。

  沈砚睁开眼,目光深邃而冷静:“它不是被触发……而是被唤醒。”

  轰——

  一道低沉的声浪从地底传来,裂谷下方传出仿佛巨物翻身的声音。石屑簌簌落下,一层层尘土被灵光推起,仿佛天地间有某种封印正在解开。

  苏笙连忙拉住沈砚的手臂:“离开这里!不论是什么东西,都在苏醒!”

  沈砚却没有动。

  他凝视着那道光,忽然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碑印在他掌心燃烧,像是在回应深渊的召唤。

  下一瞬,他的眼前一黑——

  意识被猛然拉入某个无形的空间。

  这是一个由光与碑影交织的世界,碎片般的古文字在空中漂浮。无数灵体在碑影间低吟,似乎在重复某段失落的史诗。

  而在远处的虚空尽头,一座巨大的碑门缓缓开启——其上刻着古老铭文:

  【灵渊遗碑·第二序·启封】

  沈砚心头一震。

  他明白,自己正处在碑魂的内部记忆层——那是灵渊文明的意识之门。

  而门后,将是连历史都不敢记录的真相。

  碑门缓缓开启的那一刻,空间似乎被撕裂出一条古老的缝隙。沈砚的意识被卷入其中,眼前的世界彻底重构——不再是裂谷与石壁,而是一片悬浮于虚空的“灵渊记忆界”。

  光,不再来自太阳,而是自碑中流出。

  那些光流凝成无数漂浮的碑片,每一片都铭刻着古老符号,宛如活的灵体。它们在空中盘旋、碰撞,发出若有若无的吟唱。

  沈砚能感受到,那些碑片并非无序。它们围绕着某种核心运转——在那中央,悬浮着一枚巨大的“碑心”,呈暗金色的棱体,表面浮现出灵息脉络,如同人类心脏的血管。每一次律动,都牵动整个空间的震颤。

  一阵轻微的波动传来,一个模糊的人影自碑心中缓缓走出。那是一个穿着古代祭祀长袍的男子,面容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双眼中蕴着深邃如渊的光。

  “你终于来了。”

  声音古老而悲凉,像从千年碑缝中渗出的回响。

  沈砚强压住心底的震撼,问道:“你是谁?”

  那人影没有回答,而是伸手指向周围漂浮的碑片。

  顿时,漫天碑文闪耀,数不清的影像从中浮现——

  战火蔓延的古都、祭坛上燃烧的灵息之火、苍穹崩塌的神殿,以及无数身披符甲的灵渊族人倒下的场景。

  沈砚的瞳孔猛然收缩。

  他看见的,不是传说,而是灵渊文明的终末实景。

  “那是我们最后的时刻,”人影缓缓开口,语气如碑音般沉重,“灵渊的灵脉被切断,碑主以魂封印。万灵湮灭,只剩碑为载体,铭记亡国之息。”

  沈砚呼吸急促,手中碑印的光芒与之共鸣。那人影的目光落在他掌心,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你体内的碑印,是封魂的钥。你能听见碑魂的低语,说明封印已松动。考古者,你挖掘的不只是遗迹,而是‘被时间抛弃的神史’。”

  “被时间抛弃的……神史?”沈砚喃喃重复。

  那人影缓缓点头,抬手一挥。空间骤然一震,一段由符文构成的巨大阵纹从碑心散开,覆盖了整片灵界。沈砚立刻感到一股庞大的信息流冲入脑海——古老的术式结构、灵能运行的原理、祭碑仪式的手势……

  每一符、每一笔,仿佛都带着真实的力量。

  他痛苦地抱头,几乎被那股信息洪流撕裂意识。

  碑魂的声音再次在他耳边低语:

  “灵渊未灭,碑主将归。”

  “记载者,将代吾笔书天启。”

  沈砚几乎要昏厥。可就在此刻,那人影忽然伸手,一道光线击中他眉心。

  “带走这段记忆。”

  “当碑息再起,世界将需要一个见证者。”

  轰——

  碑界崩塌。无数碑片化作光流,汇入沈砚的身体。意识被猛烈一震,他的眼前再度陷入黑暗。

  当他再次睁眼时,耳边传来风声与仪器的滴答声。

  他回到了现实——昆仑裂谷。

  苏笙正蹲在他身旁,神情焦急:“沈砚!你终于醒了!你昏迷了快两个小时!”

  沈砚缓缓坐起,只觉浑身发冷。天色已暮,夕阳将裂谷染成深红。他的掌心仍有淡淡光纹在闪动。

  “我看到了……灵渊的末日。”

  他的声音低沉,像从梦中挣扎出的回忆。

  苏笙一怔,正要问话,沈砚却抬手制止。他望向那口重新封闭的裂谷,神情复杂而敬畏。

  碑魂的低语仍在他心底回荡:

  “灵息回潮,碑印既生。”

  “考古者,吾等在碑中等待复生。”

  风起,卷起地表的尘沙。沈砚的身影被落日拉得极长,像是一道从现实延伸到神话的线。

  他知道,真正的“考古”才刚刚开始。

  而灵渊文明,并未死去。

  它——正透过他,重新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