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第二响。
夜风像一条冰冷的蛇,沿着病号服宽大的袖口钻进来,舔舐着我的皮肤——那触感滑腻而阴寒,仿佛有无数细小的鳞片擦过前臂,激起一阵阵鸡皮疙瘩。
我听见风在耳廓边缘呜咽,像谁在低语,又像某种古老咒语的余音。
我没有动,任由那股寒意从手腕蔓延至肩胛,因为它必须渗入骨髓。
我需要这具身体的每一寸都记住这种冰冷,以便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将它完美地伪装成死亡的温度。
顾昭亭就站在离我不到三米远的梧桐树影里,他像一尊沉默的雕像,只有指间偶尔闪现的微弱火光,暴露了他内心的焦灼。
烟头明灭时发出细微的“嘶”声,像是压抑的喘息;灰烬簌簌落下,在寂静中如同沙漏的低语。
他在抽烟,一根接一根,用尼古丁的苦涩来压制即将到来的巨大压力。
我能闻到那股焦油混着薄荷的刺鼻气味,随风飘来,与夜露的湿冷交织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
他是我计划中最脆弱,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他的签字,是为我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
钟声,第三响。
沉闷而悠长,像一个巨人的叹息,在空旷的疗养院上空盘旋。
余音未散时,我感到脚下的青石板微微震颤,仿佛大地也在回应这仪式的节拍。
我能感觉到,暗处有几双眼睛正牢牢地锁定着我们——他们藏在灌木后、墙角阴影里,像猎犬般静默。
他们是老K的“执行人”,是这场仪式的“见证者”,也是确保猎物不会逃脱的“牧羊犬”。
他们不在乎真相,不在乎生命,他们只在乎仪式的每一个步骤是否都精准无误。
就像母亲当年一样,他们只关心钟声是否敲满七下,死亡报告是否有人签字。
我的手指在袖筒里,轻轻搭在了那个微型扩音器的开关上。
它很小,像一块冰凉的纽扣,金属外壳贴着指尖,透出地下深处的寒意。
我闭上眼睛,金手指的能力在脑海中瞬间被调用。
眼前不再是疗养院的庭院,而是十几年前,同样一个夜晚的监控录像。
画面是黑白的,噪点闪烁,像老电视信号不良时跳动的雪花,但一切都清晰得如同昨日重现。
母亲穿着和我身上一模一样的病号服,她的头发凌乱,贴在汗湿的脸颊上,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不解。
她没有反抗,只是木然地站着,任由那些穿着白大衣的人摆布。
她身边的“见证者”,不是顾昭亭,而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男人,他的脸上挂着公式化的悲悯,手套摩擦病历本的声音清晰可辨,像刀片刮过玻璃。
钟声,第四响。
记忆中的钟声与现实的钟声重叠在一起,产生了令人心悸的共鸣。
那声音不只是进入耳朵,更从颅骨深处震荡开来,震得牙根发酸。
我看到母亲在第四声钟响时,身体开始无法控制地颤抖——她指尖泛白,指甲抠进掌心,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她看向钟楼的方向,像是在祈求,又像是在诅咒。
她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她无力改变。
而我,不能颤抖。
我将所有的情绪都压进了心脏最深处,用理智的冰墙将它们层层封锁。
我不是来重演悲剧的,我是来终结它的。
钟声,第五响。
时间仿佛被拉成了粘稠的丝线,缓慢而沉重。
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一下,又一下,沉稳得像节拍器,在胸腔中规律地震动,每一次搏动都带着温热的血流感。
我甚至能分辨出空气中不同层次的声音:风吹过梧桐叶的沙沙声,像无数细碎的脚步;远处山林里夜枭的啼叫,短促而凄厉,划破夜幕;还有顾昭亭脚下,碾碎烟蒂时那一声细微的“咔嚓”声——脆响之后,是长久的沉默。
他把烟灭了。
他准备好了。
他朝我这边看了一眼,眼神在夜色中晦暗不明,瞳孔里映着微弱的月光,像两粒将熄未熄的星火。
我知道他在用眼神询问,确认。
我极轻微地,用眼睑的翕动给了他一个肯定的信号。
一切按计划行事。
钟声,第六响。
这是周麻子敲响的最后一声实体钟鸣。
声音比之前的任何一下都要洪亮,仿佛要将整个夜空撕裂。
钟体震动的余波顺着空气撞来,震得我耳膜发麻,连后槽牙都在共振。
当钟声的余音开始消散,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死寂——连风都停了,树叶凝固在半空,连呼吸都成了奢侈。
就是现在。
我按下了颈后温度贴片的激活钮,一股化学试剂带来的极速冰凉感瞬间从我的后颈炸开,像一针液氮注入脊椎,沿着神经飞速向下蔓延。
这是一次生理层面的突袭,冰冷刺骨,几乎让我忍不住打个寒颤。
我强行压制住身体的本能反应,同时控制着呼吸,让它变得越来越微弱,越来越绵长,直至几不可闻——每一次吐气都轻如蛛丝,几乎不扰动空气。
庭院里,所有人的呼吸似乎都停滞了。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执行人”们,他们也在等待。
等待那决定“死亡”是否被认证的,最后的第七声。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
我没有去看表,但我用自己的心跳在默数。
钟楼方向传来一声微弱的、几乎被风声掩盖的电路切断的闷响——“咚”的一声轻震,像是电流断开时金属触点的叹息。
成了。
死寂仍在继续。
一秒,两秒,五秒……庭院里的空气凝滞得像一块铁,压在胸口,令人窒息。
我能感觉到那些“执行人”之间开始有了无声的交流——衣料摩擦的窸窣,脚步轻微挪动的沙沙,甚至有人喉结滚动了一下,发出极轻的吞咽声。
张婆婆的话在我脑中回响:“若无人听见第七声,死亡便不成立。”他们必须“听见”。
我将身体的控制权交给了肌肉记忆,缓缓地、无比自然地向后倒去,就像一根被抽掉所有力气的提线木偶。
在我的身体即将接触到冰冷地面的瞬间,我袖中的手指按下了扩音器的开关。
“咚——”
那不是一声清脆的钟鸣。
那是一种从地下深处传来的,无比沉闷、带着泥土和空洞回响的幽灵之声。
声音不大,却精准地钻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它不像是通过空气传播,更像是直接从脚下的大地,通过骨骼,震动了所有人的耳膜——我甚至感到自己的臼齿在微微震颤。
这是我事先录制好的,经过特殊处理的声音。
我将一口老旧的铜缸埋在地下,用裹着厚布的木槌敲击,再通过低频共振技术放大,制造出这种仿佛来自地府深处的回响。
“钟声……在地下响了。”我听到一个“执行人”压抑着震惊的低语。
他的声音里没有怀疑,只有对这一“奇迹”的敬畏。
他们信了。
因为这完全符合他们那个荒诞仪式逻辑里的“神迹”,也完美复刻了张婆婆口中“当年的传闻”。
我躺在地上,双眼紧闭,彻底“失去”了生命体征。
脚步声迅速向我靠近。
一双冰冷的手套覆上了我的手腕——橡胶材质紧贴皮肤,带着消毒水的刺鼻气味。
片刻后,那只手又探向我的脖颈。
我能感觉到指尖在我颈后的温度贴片上停留了足足五秒钟,压力轻微却坚定,像命运的印章。
我能想象出他脸上那副“确认无误”的冷漠表情。
“生命体征消失。仪式完成。”一个毫无感情的声音宣布了我的“死亡”。
紧接着,我听到了金属滑轮滚动的声音,冰冷而规律,像丧钟的余响。
一架冷冰冰的移动担架床停在了我的身边。
两个人将我抬了上去,动作粗暴而高效,帆布担架摩擦后背的触感粗糙而真实,像在搬运一件没有生命的货物。
担架被推动,我能感觉到自己正在被运走。
透过紧闭的眼皮,我能感受到梧桐树影在我脸上斑驳地划过,光影明灭,如同记忆的残片。
我强忍着睁开眼睛的冲动,用耳朵捕捉着顾昭亭的动静。
他被两个“执行人”引着,跟在担架后面。
我听到了电子笔在屏幕上划动的声音,短促而决绝——“嚓、嚓”两声,像刀锋划过纸张。
他签字了。
我的“临床死亡报告”,或者说,“模型化申请”被批准了。
从这一刻起,林晚照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死了。
而那份报告的抬头,是我姥姥的名字。
我用自己的“死亡”,换来了她的“上传”资格,也换来了我进入核心的门票。
4-17。
我的大脑中,精准地跳出了这个数字。
从顾昭亭签字的那一刻起,到我的“尸体”被送入B区第三号冰柜,只有四分十七秒。
这是我通过金手指调用了无数次殡仪馆的监控录像后,计算出的黄金时间。
担架轮子的滚动声变得沉闷起来,我们进入了一栋建筑。
空气里的消毒水味浓烈得刺鼻,混杂着铁锈与陈年混凝土的气息,像一座被遗忘的地下墓穴。
这是疗养院的附属楼,也是通往地下工厂的入口之一。
我的身体被一层白布盖住,视野彻底陷入黑暗。
但我并不慌张。
黑暗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我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直接送去二层冷藏区。”
“模型社那边来消息,老K要亲自检查。”
“那就先去B区,他会直接去那里。”
老K……他果然不放心。
这个老狐狸,他或许没有识破我的计划,但他天性多疑,任何一个微小的变数都会让他警觉。
他要亲自来,是要确认我这个“祭品”是否合格。
担架停下了。
周围的脚步声和谈话声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嗡嗡作响的机器运转声。
冷气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穿透白布,让我感到一种真实的、接近死亡的寒冷——皮肤表面迅速失温,汗毛倒竖,连骨髓都像是被冻结。
我听到了一个厚重的、像是冷库大门被拉开时发出的金属摩擦声——“吱——嘎”,刺耳得像钝刀刮骨。
随后,我的担架床再次被推动,进入了一个温度更低的空间。
轮子停住了。
四周陷入了绝对的寂静,只剩下制冷机发出的、如同野兽呼吸般的低沉轰鸣。
我在这里。
他们把我留在了这里,等待老K的到来。
我的计划,从这一刻起,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变数。
夜风像一条冰冷的蛇,沿着病号服宽大的袖口钻进来,舔舐着我的皮肤——那触感滑腻而阴寒,仿佛有无数细小的鳞片擦过前臂,激起一阵阵鸡皮疙瘩。
我听见风在耳廓边缘呜咽,像谁在低语,又像某种古老咒语的余音。
我没有动,任由那股寒意从手腕蔓延至肩胛,因为它必须渗入骨髓。
我需要这具身体的每一寸都记住这种冰冷,以便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将它完美地伪装成死亡的温度。
顾昭亭就站在离我不到三米远的梧桐树影里,他像一尊沉默的雕像,只有指间偶尔闪现的微弱火光,暴露了他内心的焦灼。
烟头明灭时发出细微的“嘶”声,像是压抑的喘息;灰烬簌簌落下,在寂静中如同沙漏的低语。
他在抽烟,一根接一根,用尼古丁的苦涩来压制即将到来的巨大压力。
我能闻到那股焦油混着薄荷的刺鼻气味,随风飘来,与夜露的湿冷交织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
他是我计划中最脆弱,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他的签字,是为我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
钟声,第三响。
沉闷而悠长,像一个巨人的叹息,在空旷的疗养院上空盘旋。
余音未散时,我感到脚下的青石板微微震颤,仿佛大地也在回应这仪式的节拍。
我能感觉到,暗处有几双眼睛正牢牢地锁定着我们——他们藏在灌木后、墙角阴影里,像猎犬般静默。
他们是老K的“执行人”,是这场仪式的“见证者”,也是确保猎物不会逃脱的“牧羊犬”。
他们不在乎真相,不在乎生命,他们只在乎仪式的每一个步骤是否都精准无误。
就像母亲当年一样,他们只关心钟声是否敲满七下,死亡报告是否有人签字。
我的手指在袖筒里,轻轻搭在了那个微型扩音器的开关上。
它很小,像一块冰凉的纽扣,金属外壳贴着指尖,透出地下深处的寒意。
我闭上眼睛,金手指的能力在脑海中瞬间被调用。
眼前不再是疗养院的庭院,而是十几年前,同样一个夜晚的监控录像。
画面是黑白的,噪点闪烁,像老电视信号不良时跳动的雪花,但一切都清晰得如同昨日重现。
母亲穿着和我身上一模一样的病号服,她的头发凌乱,贴在汗湿的脸颊上,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不解。
她没有反抗,只是木然地站着,任由那些穿着白大衣的人摆布。
她身边的“见证者”,不是顾昭亭,而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男人,他的脸上挂着公式化的悲悯,手套摩擦病历本的声音清晰可辨,像刀片刮过玻璃。
钟声,第四响。
记忆中的钟声与现实的钟声重叠在一起,产生了令人心悸的共鸣。
那声音不只是进入耳朵,更从颅骨深处震荡开来,震得牙根发酸。
我看到母亲在第四声钟响时,身体开始无法控制地颤抖——她指尖泛白,指甲抠进掌心,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她看向钟楼的方向,像是在祈求,又像是在诅咒。
她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她无力改变。
而我,不能颤抖。
我将所有的情绪都压进了心脏最深处,用理智的冰墙将它们层层封锁。
我不是来重演悲剧的,我是来终结它的。
钟声,第五响。
时间仿佛被拉成了粘稠的丝线,缓慢而沉重。
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一下,又一下,沉稳得像节拍器,在胸腔中规律地震动,每一次搏动都带着温热的血流感。
我甚至能分辨出空气中不同层次的声音:风吹过梧桐叶的沙沙声,像无数细碎的脚步;远处山林里夜枭的啼叫,短促而凄厉,划破夜幕;还有顾昭亭脚下,碾碎烟蒂时那一声细微的“咔嚓”声——脆响之后,是长久的沉默。
他把烟灭了。
他准备好了。
他朝我这边看了一眼,眼神在夜色中晦暗不明,瞳孔里映着微弱的月光,像两粒将熄未熄的星火。
我知道他在用眼神询问,确认。
我极轻微地,用眼睑的翕动给了他一个肯定的信号。
一切按计划行事。
钟声,第六响。
这是周麻子敲响的最后一声实体钟鸣。
声音比之前的任何一下都要洪亮,仿佛要将整个夜空撕裂。
钟体震动的余波顺着空气撞来,震得我耳膜发麻,连后槽牙都在共振。
当钟声的余音开始消散,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死寂——连风都停了,树叶凝固在半空,连呼吸都成了奢侈。
就是现在。
我按下了颈后温度贴片的激活钮,一股化学试剂带来的极速冰凉感瞬间从我的后颈炸开,像一针液氮注入脊椎,沿着神经飞速向下蔓延。
这是一次生理层面的突袭,冰冷刺骨,几乎让我忍不住打个寒颤。
我强行压制住身体的本能反应,同时控制着呼吸,让它变得越来越微弱,越来越绵长,直至几不可闻——每一次吐气都轻如蛛丝,几乎不扰动空气。
庭院里,所有人的呼吸似乎都停滞了。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执行人”们,他们也在等待。
等待那决定“死亡”是否被认证的,最后的第七声。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
我没有去看表,但我用自己的心跳在默数。
钟楼方向传来一声微弱的、几乎被风声掩盖的电路切断的闷响——“咚”的一声轻震,像是电流断开时金属触点的叹息。
成了。
死寂仍在继续。
一秒,两秒,五秒……庭院里的空气凝滞得像一块铁,压在胸口,令人窒息。
我能感觉到那些“执行人”之间开始有了无声的交流——衣料摩擦的窸窣,脚步轻微挪动的沙沙,甚至有人喉结滚动了一下,发出极轻的吞咽声。
张婆婆的话在我脑中回响:“若无人听见第七声,死亡便不成立。”他们必须“听见”。
我将身体的控制权交给了肌肉记忆,缓缓地、无比自然地向后倒去,就像一根被抽掉所有力气的提线木偶。
在我的身体即将接触到冰冷地面的瞬间,我袖中的手指按下了扩音器的开关。
“咚——”
那不是一声清脆的钟鸣。
那是一种从地下深处传来的,无比沉闷、带着泥土和空洞回响的幽灵之声。
声音不大,却精准地钻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它不像是通过空气传播,更像是直接从脚下的大地,通过骨骼,震动了所有人的耳膜——我甚至感到自己的臼齿在微微震颤。
这是我事先录制好的,经过特殊处理的声音。
我将一口老旧的铜缸埋在地下,用裹着厚布的木槌敲击,再通过低频共振技术放大,制造出这种仿佛来自地府深处的回响。
“钟声……在地下响了。”我听到一个“执行人”压抑着震惊的低语。
他的声音里没有怀疑,只有对这一“奇迹”的敬畏。
他们信了。
因为这完全符合他们那个荒诞仪式逻辑里的“神迹”,也完美复刻了张婆婆口中“当年的传闻”。
我躺在地上,双眼紧闭,彻底“失去”了生命体征。
脚步声迅速向我靠近。
一双冰冷的手套覆上了我的手腕——橡胶材质紧贴皮肤,带着消毒水的刺鼻气味。
片刻后,那只手又探向我的脖颈。
我能感觉到指尖在我颈后的温度贴片上停留了足足五秒钟,压力轻微却坚定,像命运的印章。
我能想象出他脸上那副“确认无误”的冷漠表情。
“生命体征消失。仪式完成。”一个毫无感情的声音宣布了我的“死亡”。
紧接着,我听到了金属滑轮滚动的声音,冰冷而规律,像丧钟的余响。
一架冷冰冰的移动担架床停在了我的身边。
两个人将我抬了上去,动作粗暴而高效,帆布担架摩擦后背的触感粗糙而真实,像在搬运一件没有生命的货物。
担架被推动,我能感觉到自己正在被运走。
透过紧闭的眼皮,我能感受到梧桐树影在我脸上斑驳地划过,光影明灭,如同记忆的残片。
我强忍着睁开眼睛的冲动,用耳朵捕捉着顾昭亭的动静。
他被两个“执行人”引着,跟在担架后面。
我听到了电子笔在屏幕上划动的声音,短促而决绝——“嚓、嚓”两声,像刀锋划过纸张。
他签字了。
我的“临床死亡报告”,或者说,“模型化申请”被批准了。
从这一刻起,林晚照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死了。
而那份报告的抬头,是我姥姥的名字。
我用自己的“死亡”,换来了她的“上传”资格,也换来了我进入核心的门票。
4-17。
我的大脑中,精准地跳出了这个数字。
从顾昭亭签字的那一刻起,到我的“尸体”被送入B区第三号冰柜,只有四分十七秒。
这是我通过金手指调用了无数次殡仪馆的监控录像后,计算出的黄金时间。
担架轮子的滚动声变得沉闷起来,我们进入了一栋建筑。
空气里的消毒水味浓烈得刺鼻,混杂着铁锈与陈年混凝土的气息,像一座被遗忘的地下墓穴。
这是疗养院的附属楼,也是通往地下工厂的入口之一。
我的身体被一层白布盖住,视野彻底陷入黑暗。
但我并不慌张。
黑暗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我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直接送去二层冷藏区。”
“模型社那边来消息,老K要亲自检查。”
“那就先去B区,他会直接去那里。”
老K……他果然不放心。
这个老狐狸,他或许没有识破我的计划,但他天性多疑,任何一个微小的变数都会让他警觉。
他要亲自来,是要确认我这个“祭品”是否合格。
担架停下了。
周围的脚步声和谈话声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嗡嗡作响的机器运转声。
冷气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穿透白布,让我感到一种真实的、接近死亡的寒冷——皮肤表面迅速失温,汗毛倒竖,连骨髓都像是被冻结。
我听到了一个厚重的、像是冷库大门被拉开时发出的金属摩擦声——“吱——嘎”,刺耳得像钝刀刮骨。
随后,我的担架床再次被推动,进入了一个温度更低的空间。
轮子停住了。
四周陷入了绝对的寂静,只剩下制冷机发出的、如同野兽呼吸般的低沉轰鸣。
我在这里。
他们把我留在了这里,等待老K的到来。
我的计划,从这一刻起,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