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和姐妹花买名牌月饼,打算拉拢人脉的陈飞平-《刚重生,捡到流浪姐妹花》

  开着轻卡,不到二十分钟就进了城。

  先买月饼吧。

  陈飞平却没去国营百货商店,而是来到市集。

  1988年,月饼早就放开自由买卖了。

  不像以前还得去供销社或国营百货凭票证购买,很多时候甚至得托关系,才能弄到几只月饼。

  月饼放开自由买卖后没多久,这种情况就改变了。

  嗅觉敏锐的商人很快嗅到了商机,或开厂做月饼,或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把货弄来。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优点,在利益关系的驱使下,商人总能迅速对市场供需做出响应,挣到钱的同时也弥补了市场痛点,直到供需平衡。

  时至今日,城里集市每逢中秋前已经出现一条月饼街了。

  整条街卖的都是月饼以及和中秋有关的东西。

  轻卡停在外边,三人走进集市,就能见到一摞摞油纸包着的各式各样的手工月饼,甜香混杂着桂花味往人鼻子里钻。

  小贩们忙个不停,把月饼裹上红绳交给顾客。

  “哇,好多月饼啊!”

  姐妹花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陈飞平对散装月饼没什么兴趣,他是土豪,要买就得买高档货。

  “卖羊城酒家月饼了,羊城大牌子,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

  听到吆喝声,陈飞平的目光落到那个小贩的摊位上,就见到了一盒盒包装得特别精美的月饼。

  羊城酒家,始创于1935年,当年那句“食在羊城第一家”的广告词极其霸气,广为人知。

  羊城酒家也是粤东省最早上市的饮食集体之一,80年代它家的广式月饼就响誉全国了,皮薄馅足,口感丰富。

  换成改开前,粤东那边的月饼有钱也很难买得到,一来是交通不便,二来北方就有月饼品牌,供销社和国营商店随便从厂家整点,反正不愁卖,为什么要卖粤东那边的月饼?

  现在就不一样了,因为厂家铺货到了北方,有些商人尝试进货,发现卖得还挺好,于是每年中秋都会批一些。

  “你这羊城酒家的月饼咋卖啊?”

  陈飞平随口问道。

  “老板,十五块一盒,羊城老字号,好吃得很,送礼也倍有面子!”

  小贩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

  他知道有生意上门了,一看眼前这男人就是土豪。

  留着时尚的发型,手腕上戴着机械表,衣服光鲜亮丽,款式料子都好,一双三叶草标志的运动鞋,很多人可能认不出来,不过这小贩知道,因为他见到过羊城酒店月饼的代理商,也就是自己上家穿过,叫做什么迪斯来着,据说是大美丽那边的名牌,在小城里连买都买不到,得几百块一双!

  不只是这男人穿着三叶草,就连他身边的两个女人也是如此,财力雄厚可见一斑。

  “十五块!”

  周凤婷皱起眉头:“咋这么贵啊,别人的一摞才两三块!”

  小贩陪着笑:“姑娘,我们家的月饼是老字号名牌,你看这铁盒子,多显高档啊,光盒子就得两三块了,没法比的!你们有心要的话,我再便宜两块,不能少了,我进货价就高,再少得亏本的!”

  十三块的价格依然不低,是其他散装小作坊手工月饼的四五倍。

  然而月饼这东西就这样,优劣差价巨大,商家看准了国人的送礼心理,越贵送的就越有面子。而且改开后大款越来越多,十来块的名牌月饼买来送礼对这些万元户来说根本不算事。

  “行,来三盒吧!”

  陈飞平抽出四张大团结。

  “好嘞!”

  小贩很是高兴,和土豪做生意就是爽,不磨叽。

  “老板,要杏花楼不?黄埔老字号,也是送礼佳品!”

  “老板,瞧下我这稻香村呗,清朝乾隆年间就有了,京城那些大官中秋都吃这个!”

  羊城酒店附近的小贩也是卖名牌月饼的,赶忙向陈飞平招手,积极介绍着自己的商品。

  80年代的月饼以京广苏为主,杏花楼是苏式月饼,以豆沙、莲蓉等传统馅料为主,饼皮酥脆,口感细腻。

  而稻香村为代表的京式月饼则以枣泥豆沙作馅,口感醇厚,风味独特。

  陈飞平干脆每样又买了三盒,这样京广苏月饼都齐集了。

  不多时,三人手上都提着大袋小袋。

  “陈大哥,你买这么多月饼干嘛呀,咱们吃得完吗?”

  周凤娇不解。

  别人买月饼也就一摞两摞,而陈飞平却是一口气整了十几盒。

  “不光是我们吃的,还得送礼!”

  陈飞平笑笑。

  前世中秋前他也会买很多月饼送人,朋友、生意伙伴、老师……

  这辈子人脉关系没那么复杂了,但还是得送送礼。

  柱子就不用说了,好兄弟肯定得有。

  此外石五一家子,每天起早摸黑就过来兢兢业业帮自己盖房,到太阳下山才收工,也得表示一下。

  和石匠一家扯好关系也是必要的,自己在村里关系好的人太少了,得拉拢多些人,才不至于势单力薄。

  而石五有三个儿子,全都娶妻了,连带儿媳妇光是青壮年就有九人,和这样的大户人家打好关系,有什么事打个招呼,谁不忌上几分。

  不过给石匠一家的月饼的让柱子去送就行,毕竟是他未来老丈人。

  反正石五应该也能猜得到,月饼是自己让柱子送的。

  此外陈飞平还打算送月饼给村里某户人家,也是他打算拉拢的另外一个重要对象。

  前世陈飞平交朋结友,人脉广泛,做什么事都容易,他清楚不能单打独斗的道理,尤其在村子里头,矛盾冲突其实是永远免不了的。

  村子其实就是江湖,各种逼事多的很。

  说什么村民都很淳朴,其实这话假的很。

  争界,争地边的,方寸之地不让,兄弟为了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甚至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来,这才是常态。

  很多村民的心思,其实比城里人都复杂。

  有些表面上看似和谐,即使背地里却互相算计。

  在村里修路可比城里头难多了,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要让村民让点地难比登天,谁都不愿意吃亏。

  有人房子盖高一点,邻居就看你不顺眼,各种使绊子刁难,存心让你盖不成。

  如果有村霸,懦弱点的媳妇都可能被霸占,敢怒不敢言。

  所以村里头那些父母不在,孑然一身,没有家族背景,自身个性还软的男人不容易找到媳妇。

  女人都希望嫁给家族背景强大的,或者自身强势的男人,自己才没那么容易受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