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圣地四-《进化回档》

  半年光阴,悄然而逝。

  灵栖谷深处,那由花榕儿根系环绕的洞窟内,一股如渊如海的气息缓缓平复。沈墨白睁开双眼,眸中似有万千水光生灭,最终归于一片深沉的宁静。他缓缓起身,周身气息圆融无暇,与天地间的某种韵律隐隐共鸣。

  九级,已成。

  此番突破,不仅让他对水之法则的领悟达到了“凝纹”的实质阶段,可初步凝聚并驱使水的本源符文,其心性亦在漫长闭关中深受水之特性浸润。他变得更加沉静,情绪深藏若虚,思维却如暗流涌动,愈发深邃缜密,行动间带着一种水流般的从容与难以撼动的定力。

  当他步出洞窟,眼前的灵栖谷已是气象一新,强者气息隐现,秩序井然,一派兴盛之象,真正有了几分圣地应有的底蕴与风范。

  王梅感应到他的出关,瞬间而至,周身八级气息稳固如山,她笑容温婉,声音清晰:“沈大哥,恭喜出关!” 她已能自如言语,境界彻底巩固。其弟王林则稍慢一步,停留在七级巅峰,正积蓄力量,准备冲击瓶颈。

  凌霄与天鹰并肩而来。二人服用果实后,实力大增,却并未晋升八级。这其中有其根源:天鹰身为进化者,其异能根基与八级所需的纯粹元素化道路存在潜在冲突,强行晋升恐有“道基相冲”之险,轻则前路断绝,重则异能反噬。 而凌霄更是纯粹的普通人修炼《元炁真解》起步,肉身经脉并未经历异能觉醒的蜕变,缺乏元素化的先天基础,八级的大门对他而言,近乎天然封闭。

  然而,困境并未阻挡他们的锋芒。经过半年苦修,两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极致之路。

  凌霄依旧深耕其“万象剑意”,于自然万物中捕捉灵机,剑法愈发贴近天道轨迹,圆转自如,已臻化境。

  而天鹰,则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他将自身金属异能,与古籍中领悟的引动庚金煞气之法彻底融合,创出了一套杀伐惊世、锋锐绝伦的剑法——《寂灭庚金剑》!此剑一出,引动天地肃杀之气,剑光过处,万物寂灭,其展现出的极致攻击力,已能正面硬撼初入八级的强者而不落下风,战力稳压师弟凌霄一头,成为圣地公认的攻伐第一剑。他的成功,雄辩地证明了异能与古武传承深度融合的惊人潜力,点燃了无数后来者的希望。

  晴天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这家伙吞服果实后,灵智大开,竟主动提出想去“迷踪竹海”,观摩熊猫身上蕴含的古老太极意境,希望能借此触动对八卦之道的更深理解,找到突破八级的契机。它当初突破七级,靠的便是一副玄奥的八卦图。

  冷风的身影如鬼魅般浮现,半年来近乎自虐般的苦修,加上果实助力,让他成功踏入八级,掌握了风之元素化,气息更加冰冷难测。

  那对松鼠的变化最为可喜。共享一枚生命果实后,它们竟双双突破至七级,拥有了领域!公松鼠额头的金色闪电纹路炽烈如骄阳,雷光隐现;母松鼠虽无耀眼异象,但周身生命光晕坚韧绵长,守护之力不凡。

  沈墨白目光扫过众人,感受着这蓬勃多元的强者气息,心中欣慰。灵栖谷历经沉淀,已非昔日雏形。有困于瓶颈而另辟蹊径者,有突破种族限制者,有融合新旧道路者……百花齐放,各具风采。

  圣地之风,已然成型。

  他这位九级强者的出关,恰如为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立下了一根定海神针。未来的风雨或许更狂,但如今的灵栖谷,已有足够的底气与底蕴,去迎接一切挑战,甚至……主动塑造属于它的时代。

  沈墨白出关后,灵栖谷内气象万千,众人皆在沉淀修行,巩固着半年来的进境。

  这日清晨,一位名叫石岳的汉子,来到沈墨白静修的潭边。他身形魁梧,面容憨厚坚毅,是半年前新加入圣地的那批修炼者之一。与专精剑道的凌霄、天鹰不同,石岳走的是纯粹锤炼肉身、开发气血的武道之路,传承自凌霄师傅留下的、更为古老的锻体法门。

  他性子沉静,不喜多言,却对武道修行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与悟性。仅在加入后的两个月内,他便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刻苦,将实力提升至六级巅峰, 这在同期修炼者中堪称奇迹,远超其他尚在五级巅峰徘徊的同门,其天赋之恐怖,可见一斑。

  然而,武道艰难,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到了六级巅峰,他清晰地感觉到,前方已是迷雾重重,无路可走。凌霄师傅留下的传承似乎到此为止,后续如何凝练气血、贯通天地桥,冲击更高的七级乃至超凡之境,法门已然缺失。更关键的是,在外界,纯粹的武道几乎断绝,旧时代的武功心法、呼吸导引之术,大多被视为无用之物甚至……禁忌,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

  “沈先生,” 石岳抱拳行礼,声音低沉而坚定,“石岳特来辞行。”

  沈墨白目光落在他身上,能感受到那具身躯内蕴含的磅礴气血与那丝难以突破的滞涩。

  “我卡在六级巅峰,已有月余,感觉……前路已绝。” 石岳直言不讳,“传闻中原大地,乃古之武道源流,虽经大劫,或许在那片废墟与新生交织的土地上,还能寻到旧时代遗留的武学精义,乃至真正的呼吸法传承。我想东出蜀地,前往中原,去碰碰运气,去找寻……继续向上的路。”

  他身后,还站着四名同样选择武道的同伴,他们天赋稍逊,但也达到了六级,同样感觉到了前路的迷茫。

  “我们已向凌霄、天鹰两位先生辞行。他们嘱咐,务必亲自向沈先生告别。”

  沈墨白沉默片刻。他深知石岳所言的困境。凌霄师傅的传承虽妙,但毕竟不全,尤其是在这异能觉醒为主流的时代,纯粹的武道之路更是步履维艰,几乎是一片黑暗。石岳的选择,是真正的逆流而上,是于无路处开路的勇气。中原,那片广袤而充满未知的土地,既是希望,也意味着更多的凶险。

  “武道艰难,前路未卜。中原……并非善地。” 沈墨白缓缓开口,并未劝阻,只是陈述事实。那里势力错综复杂,环境诡谲,对旧时代的东西,态度更是难以预料。

  “我知道。” 石岳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如同山岳般沉稳,“但不去找,就永远没有路。去了,至少……有一线希望。蜀地虽安,非吾等武道久留之所。”

  沈墨白看着他眼中那簇不灭的火焰,点了点头。他取出一袋精心准备的物资,里面不仅有高等级的能量晶核,还有一些疗伤、隐匿的药剂,以及一份标注了大致方向和已知危险区域的简易中原地图。

  “拿着。活着找到路,活着回来。”

  没有过多的言语,所有的叮嘱与期望,都凝聚在这句“活着回来”之中。

  石岳郑重接过,再次抱拳,深深一躬:“多谢沈先生!石岳……定不辱命!”

  说罢,他毅然转身,带着四名同伴,大步流星地向着东方,向着那隔绝蜀地与外界的重重山峦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缭绕的山道尽头,目标直指那传说中武道源流的——中原。

  沈墨白伫立原地,心中感慨。石岳的辞行,代表着圣地播撒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向着最艰难、最未知的领域探索。这不仅是个人的求索,更是在为所有无法觉醒异能的普通人,探寻一条可能存在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超凡之路。

  这条路上注定布满荆棘,甚至可能一无所获。但这份敢于东出蜀地、奔赴中原,在黑暗中独行的勇气本身,便已是圣地精神最好的诠释。

  他望向东方,仿佛能看到那五个坚定的背影,正一步步走向那片古老、神秘而危险的土地,为那渺茫的希望,赌上一切。

  送别石岳五人后,沈墨白的心绪难以立刻平复。那份于绝境中寻求前路的决绝,深深触动了他。他并未立刻回到静修之地,而是决定在这半年来变化巨大的灵栖谷内走一走,亲眼看看这片他一手推动建立的圣地,如今究竟是何等光景。

  信步而行,首先感受到的便是那无处不在、愈发浓郁精纯的生命气息。花榕儿的力量似乎随着圣地的繁荣也在缓慢增长,以其为核心,辐射四方。

  走过距离花榕儿主干一公里的界限,眼前的景象让他目光微凝。界限之外,与他半年前闭关时已是天差地别。只见那片原本相对空旷的林间,如今在诸多高大树木的枝干分叉处,依附着无数或精巧、或朴拙的树屋。它们以木材、藤蔓为主体,有些甚至还引下了纤细的藤萝作为装饰点缀,远远望去,宛如林中自然生长出的精灵村落。

  往来其间的,皆是身着素雅衣袍的水系、木系治疗者。他们或静坐于屋前平台冥想,或三三两两交流着治疗心得,周身萦绕着温和的生命能量波动。半年前,这里的治疗者不过六十余人,而如今,粗略感知之下,竟已不下五六百之众! 而且实力普遍不弱,五六级者比比皆是,甚至不乏七级的气息隐现。这片区域,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治疗者之乡”,宁静而祥和。

  他没有打扰这些潜心修行者,继续向内圈走去。约莫行至距离核心三到四公里处,眼前的景象豁然一变。

  只见一面巨大的、近乎垂直的天然石壁矗立在前,高逾百丈,宽更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石壁之上,所有杂草藤蔓皆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表面变得异常光滑,仿佛被人以莫大力量精心打磨过。

  而就在这光滑如镜的巨型石壁之上,布满了无数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的刻痕!

  那些刻痕,并非杂乱无章。细看之下,有的如狂风骤雨,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与穿透之力;有的则如流水行云,蕴含着无穷的变幻与后劲。每一道刻痕都残留着清晰的剑意,或凌厉,或厚重,或缥缈,或炽热……正是凌霄的“万象剑意”与天鹰的“寂灭庚金剑”的剑法精义与修行感悟!

  无数剑痕交织,竟在这石壁之上形成了一片无形的力场,剑意冲霄,道韵流转! 仅仅是靠近,便能感受到皮肤隐隐的刺痛感,耳畔仿佛有万千剑鸣回响。一些身着剑阁服饰的弟子,正盘膝坐在石壁远处,屏息凝神,努力感悟着石壁上那浩瀚如海的剑道真意。此地,已然成为所有剑修心目中的无上圣地。

  而在巨大石壁的旁边,立着一块稍小,却通体如玉的白色石碑。石碑之上,以古朴苍劲的笔触,刻录着凌霄师傅传下的那部堪称武道起源的根本法门——《元炁真解》的全篇。与石壁上肆意张扬的剑意不同,这石碑散发出的是一种中正平和、蕴养万物生机的道韵,为那些无法觉醒异能、或选择纯粹武道之路的人,保留着最初的希望火种。

  此地,已被圣地的修行者们尊称为——“剑阁秘境”!

  一面石壁,承载两种极致剑道,杀伐与守护并存;一块石碑,奠定武道根基,为凡人开辟通途。此地气象之宏大,意境之深远,确实已初具上古秘境之雏形,令人望之而生敬畏之心。

  沈墨白立于这“剑阁秘境”之前,感受着那冲霄的剑意与沉静的道韵,心中最后一丝因石岳离去而产生的波澜也渐渐平息。

  他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几个人的去留,而是一个真正具有自我生长、自我完善能力的体系正在形成。有专注于治疗与生命的净土,有磨砺杀伐与意志的剑道秘境,更有像石岳那样不甘命运、向外开拓的探索者……

  圣地的骨架已然搭建成型,血肉正在不断填充、壮大。

  他深吸一口气,胸中豪情渐生。末日的阴霾依旧浓重,但至少在此地,希望的火焰已经点燃,并且正以他预料之外的速度,越烧越旺。

  这,正是他重生归来,不惜一切所要守护和缔造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