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后勤攻坚,粮草先行-《吴三桂称帝》

  郑州城外的黄河沿岸,往日里商船往来的码头如今已是一片热火朝天。数十座简易造船厂拔地而起,工匠们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木材的锯割声、匠头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紧张而激昂的备战乐章。叶轻眉身着一身干练的青布劲装,摒弃了往日的裙衫罗裙,鬓边仅插一支木簪,正站在一座造船厂的高台之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忙碌的工匠们。

  “叶大人,这批战船的龙骨已基本完工,按照您的图纸要求,采用的是江南硬木,防水性与坚固度都远超普通战船。”造船厂的总匠头快步上前,躬身禀报,脸上带着几分敬佩。这位江南盐商之女,不仅带来了巨额的粮草与盐铁,更拿出了一套极为精妙的战船图纸,其中不少设计更是闻所未闻,比如可活动的船板、增强稳定性的压舱结构,让常年造船的老工匠们都叹为观止。

  叶轻眉点了点头,走下高台,亲手触摸着坚硬的船身:“务必加快进度,陛下限期三个月,我们要赶制百艘战船,每一艘都要保证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将士们渡江作战,性命都系在这些战船上,出了差错,谁也担待不起。”

  “小人明白!”总匠头连忙应道,“叶大人放心,我们已经昼夜赶工,还从江南招募了不少熟练工匠,定能按时完成任务。”

  叶轻眉之所以如此急着赶造战船,正是因为李明远拒绝南明分治后,渡江作战已箭在弦上。而后勤保障,便是这场战役的重中之重。她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充足的战船与粮草,渡江作战便是空谈。为了筹措造船所需的木材、铁钉等物资,她动用了家族在江南的所有人脉,联络盐商旧部与木材商,不惜重金采购,甚至亲自前往山区督办木材运输,连日来几乎没有合过眼。

  与此同时,中原大地上,楚嫣然正推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粮草征集运动。开封府衙前,张贴着醒目的告示,上面写着“战时粮草征集法”,承诺凡自愿缴纳粮草的百姓,战后可享受三年免税待遇,缴纳数量多者,还可授予荣誉爵位。楚嫣然身着淡青色官袍,亲自坐镇府衙,接待前来缴纳粮草的百姓。

  “楚大人,这是我家的十石粮食,愿为大军南下尽一份力!”一位老农牵着一头毛驴,驴背上驮着沉甸甸的粮食,颤巍巍地走上前。

  楚嫣然连忙上前扶住老农,温声道:“老人家,辛苦您了。您放心,陛下说了,等天下平定,定会让百姓安居乐业,您今日的付出,他日必有厚报。”

  老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楚大人,我们信陛下,也信您。这些年,清军与南明打仗,我们苦不堪言,如今吴军来了,减免赋税,还帮我们种地,我们愿意为大军捐粮,只盼着早日过上太平日子。”

  在楚嫣然的感召下,中原百姓纷纷响应,各地粮仓很快便囤积满了粮草。但楚嫣然并未就此松懈,她深知,将这些粮草安全运送到长江北岸,才是真正的考验。为此,她亲自整顿漕运,疏通河道,安排专人负责粮草押运,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押运士兵克扣粮草。

  就在粮草与战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之时,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为这场后勤攻坚带来了意外之喜。

  这日,叶轻眉正在黄河沿岸的造船厂查看战船进度,一名侍卫匆匆来报:“叶大人,外面有一位女子,自称秦弄玉,说有要事求见,还带来了一份漕运图。”

  “秦弄玉?”叶轻眉心中一动,她曾听闻江南有一位漕运世家的嫡女,掌控着淮河至长江段的漕运航道,只因不满南明官吏的压榨,便辞官归隐。没想到她竟会主动前来投奔。

  “快请她进来。”

  片刻后,一位身着湖蓝色衣裙的女子走入,容貌清丽,眼神灵动,腰间系着一串铜钱状的玉佩,正是秦弄玉。她手中捧着一卷图纸,见到叶轻眉,便躬身行礼:“小女秦弄玉,拜见叶大人。久闻大人善于理财经商,如今吴军欲渡江平定江南,小女愿献上漕运图,助大人一臂之力。”

  叶轻眉连忙扶起她,笑道:“秦姑娘客气了。姑娘能主动来投,真是我军之幸。不知姑娘为何要背叛南明,投奔我军?”

  秦弄玉眼中闪过一丝愤恨:“南明官吏腐败不堪,不仅苛捐杂税繁重,还肆意克扣漕运经费,压榨漕运工人。小女家族世代经营漕运,却屡遭刁难,若不是小女拼死周旋,早已家破人亡。如今吴军势大,且善待百姓,顺应民心,小女相信,陛下定能一统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说罢,秦弄玉将手中的漕运图递上:“这是淮河至长江段的详细漕运图,标注了所有航道、码头与险滩,有了这张图,粮草转运便可事半功倍。小女还愿动用家族在漕运的人脉,协助大人调度船队,保障粮草供应。”

  叶轻眉接过漕运图,展开一看,只见上面标注得极为详细,甚至连每段航道的水深、水流速度都有记载,心中大喜:“秦姑娘,有了这张漕运图,再加上你的协助,粮草转运之事便万无一失了。我这就向陛下举荐你,任命你为漕运转运使,负责粮草转运调度。”

  秦弄玉躬身谢道:“多谢叶大人信任,小女定不辱使命。”

  秦弄玉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粮草转运的压力。她凭借对漕运航道的熟悉与家族人脉,很快便整合了淮河至长江段的漕运船队,制定了高效的转运方案,粮草沿着漕运航道源源不断地运往长江北岸,为渡江作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危机也悄然而至。清军得知吴军正在筹备渡江,便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漕运码头,企图切断吴军的粮草供应。

  这日,秦弄玉率领一支漕运船队,运送粮草前往长江北岸的临时码头。船队行至淮河与黄河交汇处时,突然遭遇清军骑兵袭击。清军骑兵手持弯刀,呼啸而来,朝着漕运船队发起猛攻,企图焚烧粮草。

  船上的押运士兵虽奋力抵抗,但毕竟缺乏实战经验,很快便陷入劣势。眼看清军骑兵就要冲到粮船旁,秦弄玉却临危不乱,她深知,这些粮草关系到渡江作战的成败,绝不能有失。

  “所有人听我命令,将粮船首尾相连,形成防御阵型!”秦弄玉高声下令,同时指挥船员将船上的木板拆下,作为防御工事。

  船员们连忙照做,数十艘粮船迅速首尾相连,形成一道坚固的水上防线。清军骑兵虽勇猛,但面对相连的粮船,却难以靠近,只能在岸边射箭,收效甚微。

  “再调三艘空船,装满引火之物,驶向岸边,阻挡清军进攻!”秦弄玉继续下令,同时让人点燃船上的信号弹,向附近驻扎的穆青岚麾下骑兵求援。

  空船很快被点燃,顺着水流驶向岸边,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有效阻挡了清军的进攻。清军骑兵见状,想要绕道进攻,却被秦弄玉指挥船员用弓箭射杀,一时之间难以突破防线。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穆青岚麾下的骑兵赶到。骑兵们见状,立刻发起冲锋,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清军骑兵。清军骑兵本就是小股部队,见状不敢恋战,仓皇逃窜。

  危机解除,秦弄玉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坚定的笑容。她走上前,向赶来的骑兵将领道谢:“多谢将军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骑兵将领连忙回礼:“秦姑娘客气了。多亏姑娘机智应对,拖延了时间,我们才能及时赶到。姑娘在此次危机中展现出的胆识与能力,实在令人敬佩。”

  此事很快传到了李明远耳中,他对秦弄玉的表现大加赞赏,下旨嘉奖,并进一步放权,让她全权负责漕运船队的调度与安全。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在叶轻眉、楚嫣然、秦弄玉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渡江作战的后勤保障工作已基本完成。黄河沿岸的造船厂顺利赶制出百艘战船,水师士兵也已训练成型;中原地区征集的粮草通过漕运船队,源源不断地运往长江北岸;临时码头也已搭建完毕,可供大军登船渡江。

  叶轻眉站在长江北岸的临时码头上,看着排列整齐的战船与堆积如山的粮草,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后勤保障这一关,他们已经顺利通过。接下来,便是大军渡江,平定江南的时刻了。

  远处,李明远率领主力大军缓缓赶来,帅旗飘扬,军容整肃。叶轻眉、秦弄玉等人连忙上前迎接,齐声说道:“陛下,后勤筹备完毕,随时可以渡江!”

  李明远看着眼前的一切,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知道,渡江作战的号角,即将吹响。江南的土地,很快便会纳入大周的版图,一统天下的大业,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好!”李明远沉声说道,“传我命令,全军休整三日,三日后,挥师渡江,直指安庆!”

  军令一下,全军将士士气高昂,纷纷响应。长江北岸,战鼓隆隆,旌旗招展,一场席卷江南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而叶轻眉、楚嫣然、秦弄玉等红颜知己,也将在这场大战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李明远的一统大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