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战略分歧起微澜-《吴三桂称帝》

  开封帅府的议事堂内,烛火通明,映照着一张张凝重的脸庞。吴三桂端坐主位,手中摩挲着一枚虎符,目光扫过堂下的将领与幕僚,沉声道:“开封已收复,河南境内尚有部分清军残部与地方武装未平,山东清军亦虎视眈眈。今日召集诸位,便是商议下一步的进军方向,定夺中原战局的后续方略。”

  话音刚落,沈落雁便起身躬身,她一身素色戎装,眉宇间透着沉稳的智谋:“将军,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扎稳打,先整合河南全境,再图山东’。开封刚定,民心未稳,粮草储备虽有结余,但支撑大规模征战仍显不足。河南境内的清军残部盘踞各地,若贸然东进山东,恐遭首尾夹击;且地方武装人心复杂,若不彻底清剿整合,后方隐患极大。待河南全境平定,粮草充足、军心稳固,再挥师山东,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她的话音刚落,穆青岚便霍然起身,银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锐气:“沈军师此言差矣!兵法有云,‘乘胜追击,兵之利也’!我军刚克开封,士气正盛,清军则兵败如山倒,士气低落。此时若暂缓攻势,只会给清军喘息之机,让他们得以重整旗鼓、加固防线。不如趁胜东进,快速夺取山东,扩大战略纵深,既可为后续征战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也能切断清军南北呼应的通道,一举两得!”

  “穆将军未免太过激进!”沈落雁眉头微蹙,语气依旧沉稳,“山东清军虽遭挫败,但主力尚存,且依托黄河天险设防,易守难攻。我军若长途奔袭,粮草补给线过长,一旦被清军截断,后果不堪设想。河南乃中原腹地,根基稳固方能辐射四方,若根基未牢便急于扩张,无异于本末倒置。”

  “根基稳固?”穆青岚冷笑一声,手中长枪在地面一顿,发出“哐当”一声脆响,“清军可不会给我们时间稳固根基!我军停滞不前,清军便会趁机增援山东,到时候再攻,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当年霍去病封狼居胥,靠的便是雷霆之势,哪有畏畏缩缩、错失战机之理?”

  两人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议事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吴三桂端坐在主位,面色平静,却始终没有开口,只是目光在众人脸上缓缓扫过,显然是在权衡利弊。

  柳如眉见状,起身说道:“将军,末将认同穆将军的看法。我军将士战意高昂,正是建功立业之时,若长期休整,士气难免低落。且河南境内的残部多为乌合之众,只需留下部分兵力清剿即可,主力完全可以趁机进军山东,速战速决。”

  慕容雪也附和道:“柳将军说得对!清军最怕的就是我军的雷霆攻势,只要我们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山东必能一举拿下。若等他们缓过劲来,再想进攻可就难了!”

  “两位将军此言不妥。”楚嫣然站起身,语气温和却条理清晰,“治理地方与征战沙场不同,开封收复不过数日,市集刚复、民心初定,若主力东进,留下的兵力既要清剿残部,又要维持地方秩序,恐力不从心。一旦出现叛乱,不仅会让之前的治理成果付诸东流,还会动摇军心,得不偿失。沈军师的稳健之策,实为长久之计。”

  叶轻眉也点头附和:“楚助理所言极是。粮草方面,开封的储备仅够支撑现有兵力三个月,若进军山东,粮草消耗必然剧增,后续补给难以跟上。我近日调研发现,河南不少农田因战火损毁,需尽快组织耕种,若此时抽调人力物力征战,粮食产量恐难恢复,长远来看,对大军征战更为不利。”

  一时间,议事堂内形成了鲜明的两派:穆青岚、柳如眉、慕容雪主张激进东进,沈落雁、楚嫣然、叶轻眉坚持稳健整合,红颜团队自组建以来,首次出现如此明显的分歧。众人各抒己见,争执声此起彼伏,烛火在风中摇曳,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色。

  吴三桂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最终落在了一直沉默的苏凝香身上:“凝香,你负责情报搜集,对山东清军的布防情况最为了解,说说你的看法。”

  苏凝香起身,一身黑衣衬得她气质清冷,她躬身道:“将军,诸位,根据属下最新搜集的情报,山东清军目前共有兵力五万余人,其中三万驻守济南、青州等重镇,两万部署在河南、山东边境,依托黄河沿线构筑防线。清军主将岳乐为人谨慎,自开封兵败后,已下令加固城池、囤积粮草,并向清廷请求增援,预计一月内便可有两万援军抵达。”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道:“若我军此时进军山东,优势在于士气正盛,清军援军未到,可打其一个立足未稳;劣势则是粮草补给困难,且边境防线易守难攻,强行进攻恐伤亡惨重。若先整合河南,待一月后再进军,虽能解决粮草与后方问题,但清军援军已到,兵力倍增,攻克难度会大幅增加。”

  苏凝香的分析客观全面,既指出了两种策略的优势,也点明了潜在的风险,让原本争执不下的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吴三桂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良久,心中已有了决断。

  “诸位的意见,本将军都已明白。”吴三桂的声音打破了堂内的寂静,“穆将军所言的‘乘胜追击’,不失为良策,彰显了我军将士的勇猛之气;沈军师主张的‘稳扎稳打’,则考虑周全,兼顾了长远发展。但兵法之道,既要审时度势,也要权衡利弊。”

  他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山东清军虽有援军,但一月之内,我军足以完成河南境内的基本整合。凝香刚才所言,清军援军一月后抵达,这正是我们的窗口期。本将军决定,采纳沈军师的策略,先整合河南全境,再图山东!”

  穆青岚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失望,刚要开口反驳,便被吴三桂抬手制止:“青岚,我知你急于建功,但后方稳固是征战的根本。本将军向你承诺,整合河南期间,你可率部清剿境内残部,积累战功,待进军山东之时,必让你担任先锋,大展身手!”

  穆青岚看着吴三桂坚定的眼神,心中的委屈与不甘渐渐消散,她躬身道:“末将遵命!只是希望将军能尽快整合河南,莫要错失战机。”

  “放心!”吴三桂点头道,“接下来,沈军师负责统筹全局,制定河南整合计划;穆将军、柳将军、慕容将军率主力清剿境内清军残部与地方武装;楚助理、叶助理继续负责地方治理与粮草储备;凝香加强山东情报搜集,密切关注清军援军动向;白芷薇则做好医疗保障,确保将士身体健康。各部各司其职,一月之内,务必完成河南整合,为进军山东做好万全准备!”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原本分歧的气氛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众志成城的决心。

  散会后,众人陆续离去,议事堂内只剩下吴三桂与沈落雁。沈落雁躬身道:“将军,今日之事,穆将军心中或许仍有芥蒂,还需将军多加安抚,以免影响军心。”

  吴三桂轻叹一声:“青岚性情刚烈,一心报国,我自然明白。只是身为统帅,需兼顾全局,不能仅凭一时意气。你放心,我会亲自与她沟通。”

  沈落雁点头道:“将军深明大义,属下佩服。属下这就去制定河南整合计划,确保一月之内完成任务。”

  看着沈落雁离去的背影,吴三桂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中原战局错综复杂,每一步决策都关乎生死存亡,今日的分歧虽已解决,但他知道,未来的挑战还会更多。不过,有这些红颜知己与麾下将士的相助,他有信心,能一步步平定中原,实现恢复山河的大业。

  而此时的穆青岚,正独自一人走在帅府的庭院中,银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脸上满是失落。她并非不明白沈落雁的考量,只是身为武将,她更渴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建功立业。想到错失了乘胜追击的机会,她心中便一阵委屈。

  慕容雪追上她,拍了拍她的肩膀:“穆将军,别太难过了,将军也是为了大局着想。一月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到时候进军山东,咱们有的是立功的机会。”

  穆青岚勉强笑了笑:“我知道,只是心里总觉得有些不甘。罢了,既然将军已有决断,我等只需遵令行事便是。明日我便率部出发,清剿河南境内的残部,也好为后续征战积累实力。”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将她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虽然战略分歧已尘埃落定,但这场小小的波澜,却让红颜团队之间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也让每个人都更深刻地理解了“大局为重”这四个字的分量。而这,也为后续的征战与情感羁绊,埋下了新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