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破晓,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郾城郊外的旷野之上。明军与大顺军的营垒隔河对峙,旌旗在晨风中招展,甲胄碰撞的脆响与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凝重气息。经过一夜的部署,沈落雁与柳如眉定下的分化之计,已然到了付诸实施的时刻。
吴三桂身披玄铁铠甲,立马于明军阵前的高坡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对岸大顺军的营盘。沈落雁一袭青衫立在他身侧,手中握着一卷军令,神色沉静;穆青岚、慕容雪分列两侧,骑兵阵列严整,刀枪出鞘,寒光凛冽,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冲锋陷阵。而柳如眉则一身劲装,胯下马匹不安地刨着蹄子,她手握长枪,眼神锐利如鹰,正紧盯着大顺军阵中那面绣着“李”字的大旗,蓄势待发。
“柳将军,今日阵前劝降,关乎此计成败,切记言辞恳切,直击要害,切勿激怒李过。”沈落雁轻声叮嘱,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昨日伪造的书信已由苏凝香的情报人员悄悄送入大顺军各营,想必此刻早已在军中掀起了些许波澜,今日便是要再加一把火,彻底动摇其军心。
柳如眉微微颔首,勒紧马缰绳,沉声道:“军师放心,我在豫中多年,深知那些士兵的苦楚,所言句句属实,必能触动他们心底的软肋。李过若敢妄动,我自有应对之法。”说罢,她不再多言,双腿轻轻一夹马腹,胯下青骢马长嘶一声,载着她单人独骑,缓缓驶出明军阵列,朝着两军对峙的河心地带行去。
“站住!来者何人?再敢前进一步,休怪我等箭下无情!”大顺军阵前,几名哨兵见状,立刻弯弓搭箭,厉声呵斥。他们昨日已听闻有义军首领投靠明军,此刻见柳如眉身着明军制式的劲装,却又带着几分江湖侠气,顿时警惕起来。
柳如眉勒住马匹,立于河中央的浅滩之上,距离大顺军阵列不过数十步之遥。她朗声道:“我乃中原义军首领柳如眉!今日并非来与诸位刀兵相向,而是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要对昔日的袍泽们说!”
她的声音清亮高亢,借着晨风传遍了大顺军的营地。阵中顿时一阵骚动,不少士兵纷纷探出头来,望向河中的那道青色身影。柳如眉在豫中抗清多年,向来以侠义闻名,麾下义军从不劫掠百姓,深得民心,大顺军中有不少士兵都曾听闻她的名声,甚至还有些人曾与她的义军有过交集。
李过此刻正立于中军大旗之下,听闻柳如眉的声音,顿时怒不可遏。他昨日便已收到部下禀报,说营中出现了他与清军私通的伪造书信,虽极力辟谣,却已在军中引起了不少非议。今日柳如眉单骑出阵,显然是来搅乱军心的。“大胆逆贼!背叛义军投靠明军,还敢在此妖言惑众!弓箭手,给我射!”李过厉声喝道,眼中满是杀意。
身旁的高一功连忙劝阻:“将军息怒!柳如眉单人独骑,若此刻射杀她,反倒显得我们心虚。且听她要说些什么,再作处置不迟。”高一功心思缜密,深知此刻军心本就不稳,若贸然射杀柳如眉,只会让士兵们更加怀疑书信之事的真实性。
李过强忍怒火,狠狠瞪了高一功一眼,最终还是咬牙道:“好!本将军便让她多说几句,看她能掀起什么风浪!”
柳如眉见大顺军并未放箭,心中了然,继续高声说道:“诸位弟兄!我知道你们之中,大多是中原大地的百姓,只因连年战乱,流离失所,才被迫加入大顺军,只为能有一口饱饭吃,能保住家中亲人的性命!可你们扪心自问,加入大顺军之后,你们得到了什么?”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沉痛,直击人心:“李过、高一功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却纵容部下劫掠村寨,抢夺百姓的粮食财物,甚至滥杀无辜!你们拼死作战,换来的却是军饷被层层克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李过他们,却终日饮酒作乐,搜刮民脂民膏,将你们的血汗当成他们享乐的资本!这样的义军,值得你们为之卖命吗?”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大顺军士兵的心上。阵中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不少士兵低下头,脸上露出了愤懑与迷茫之色。他们中的确有很多人是被裹挟而来,对李过的残暴与贪婪早已心怀不满,只是迫于军法,敢怒而不敢言。
“一派胡言!”李过气得脸色铁青,厉声喝道,“柳如眉,你投靠明军,自然帮着外人诋毁我大顺军!弟兄们,莫要听她妖言惑众,明军狼子野心,意在吞并中原,绝不会善待你们!”
“我是否妖言惑众,诸位弟兄心中自有评判!”柳如眉毫不畏惧,声音愈发洪亮,“昨日营中流传的书信,想必诸位都已见过!李过暗中勾结清军,欲出卖麾下弟兄换取荣华富贵,这难道也是我编造的?你们仔细想想,为何清军迟迟不对豫中动手?为何李过屡屡拒绝与其他抗清义军联合?他心中打的,根本不是反清复明的主意,而是一己私利!”
这话一出,大顺军阵中的骚动愈发剧烈。昨日的伪造书信本就让不少人半信半疑,此刻经柳如眉一提,更是让人心生疑虑。一些士兵忍不住交头接耳,看向李过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不信任。
柳如眉见状,趁热打铁道:“诸位弟兄!明军与大顺军不同!吴将军率军南下,一路上秋毫无犯,善待百姓,凡投降的义军将士,不仅既往不咎,还会发放粮饷,愿意回家务农的,发放种子农具;愿意继续从军的,编入明军序列,与明军将士同等待遇!昨日已有不少弟兄投靠明军,此刻正在营中饱餐一顿,领取军饷,你们若不信,可问问那些已经投降的弟兄!”
她说着,抬手示意了一下明军阵列的方向。昨日夜间,已有数十名大顺军士兵不堪忍受李过的压榨,偷偷跑到了明军营地投降,此刻他们正站在明军阵前,身着崭新的衣物,手中捧着热气腾腾的干粮,朝着对岸的旧部挥手示意。
看到这一幕,大顺军阵中的士兵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动摇。一名年轻的士兵猛地扔掉手中的兵器,朝着河对岸高声喊道:“柳将军所言当真?明军真的会善待我们吗?”
“绝无虚言!”柳如眉朗声道,“我柳如眉以项上人头担保,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靠明军,必定能得到善待!乱世之中,与其跟着李过这样的奸人白白送命,不如加入明军,为收复中原、保护家人出力!”
那名年轻士兵犹豫了片刻,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转身朝着李过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后便撒腿朝着河对岸跑去。有了第一个人带头,紧接着,又有几名士兵相互看了看,也扔掉兵器,朝着明军阵营跑来。
“拦住他们!谁敢投降,格杀勿论!”李过见状,气得双目赤红,厉声下令。他身边的亲兵立刻拔刀出鞘,朝着那些逃跑的士兵追去,当场斩杀了两名跑得最慢的士兵,鲜血溅洒在地上,场面十分惨烈。
然而,这血腥的震慑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激起了更多士兵的不满。“李过!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滥杀弟兄!”一名大顺军的百夫长忍不住高声怒斥,他麾下的士兵早已对李过积怨已久,此刻见李过如此残暴,再也无法忍受。
“反了!反了!这样的日子没法过了!我们投靠明军去!”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顺军阵中顿时炸开了锅。越来越多的士兵扔掉兵器,朝着河对岸跑去,甚至有几名小校也带着自己的部下,集体倒戈投降。
李过见状,彻底陷入了疯狂,他拔出腰间的佩刀,亲自冲上前去斩杀逃兵,口中嘶吼道:“谁敢投降,我就杀谁!都给我顶住!”
高一功连忙率军阻拦,却根本无法控制混乱的局势。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对岸,有的甚至相互推搡,自相残杀。原本严整的阵列瞬间土崩瓦解,军心彻底涣散。
明军阵前,吴三桂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转头对沈落雁说道:“军师妙计,柳将军更是不负所望,此番攻心之战,我们胜了!”
沈落雁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沉稳:“将军,此刻大顺军军心已乱,但李过、高一功仍有不少亲信死忠,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当趁势施压,让他们彻底陷入绝境。”
吴三桂点了点头,高声下令:“传我将令!全军列阵,做好冲锋准备!穆将军、慕容将军,你们率骑兵在侧翼接应投降的士兵,同时防备李过反扑!柳将军,你继续喊话,瓦解敌军最后的抵抗意志!”
“得令!”穆青岚、慕容雪齐声应道,立刻率军调整阵型,刀枪如林,气势如虹。
柳如眉再次高声喊道:“诸位弟兄!李过已是穷途末路,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速速放下武器投降,明军绝不追究既往!若继续跟随李过作恶,他日兵败,休怪明军不留情面!”
她的声音如同催命的号角,彻底击垮了大顺军士兵最后的心理防线。越来越多的士兵选择投降,甚至有几名大顺军的中层将领,也带着自己的家眷和部下,前来投靠明军。
李过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亲信,心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他知道,大势已去,再抵抗下去也只是徒劳。“高一功!我们走!”李过厉声喝道,带着仅剩的数千残部,狼狈地朝着豫西山区逃窜而去。
高一功无奈,只得率军掩护李过突围,一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柳如眉见李过逃窜,正要率军追击,却被吴三桂派人拦住。“柳将军,穷寇莫追。今日我们的目标是瓦解敌军,收编降兵,不必急于追杀李过、高一功。”沈落雁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冷静。
柳如眉闻言,只得勒住马匹,看着李过残部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但她也明白,沈落雁所言极是,今日收编了大量降兵,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整合队伍,而非追击残敌。
河对岸,投降的大顺军士兵源源不断地涌向明军阵营,人数多达两万余人。穆青岚、慕容雪率军维持秩序,将投降的士兵分批次带回明军营地,登记造册,发放粮饷。
柳如眉策马返回明军阵中,吴三桂亲自上前迎接,笑着说道:“柳将军今日立下奇功,此番收编大顺军残部,你居功至伟!”
柳如眉翻身下马,抱拳道:“将军过奖了!此乃军师计策精妙,将士们奋勇作战之功,柳如眉不敢独揽。只是李过、高一功逃脱,留下后患,实属遗憾。”
“无妨。”吴三桂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李过、高一功率残部逃窜,已是惊弓之鸟,翻不起什么风浪。今日我们收编了两万余降兵,不仅壮大了军力,更赢得了中原百姓的民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沈落雁走上前来,补充道:“这些降兵大多是被迫加入大顺军的百姓,只要好生安抚,严格整训,日后必能成为我军平定中原的重要力量。柳将军熟悉这些士兵的情况,后续的整编工作,还要多劳烦你。”
“军师放心,柳如眉定当尽心竭力,不负所托!”柳如眉郑重应道。看着那些排队领取粮饷的降兵,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昔日在豫中孤军抗清,受尽白眼与排挤,如今加入明军,终于得以施展抱负,为收复中原贡献力量,这份归属感,让她倍感振奋。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战场上,原本剑拔弩张的对峙之地,此刻已变得一片祥和。明军营地内,炊烟袅袅,投降的大顺军士兵们捧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知道,从今天起,他们再也不用忍受李过的压榨,可以为了真正的家国大义而战,或是回家与亲人团聚,过上安稳的日子。
柳如眉站在营门口,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她转头望向沈落雁,轻声说道:“军师,这便是我们一直想要守护的百姓,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即便付出再多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沈落雁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柳将军所言极是。平定中原,驱逐鞑虏,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这便是我们所有人的心愿。今日只是开始,后续的路还很长,我们并肩作战,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夜色渐浓,明军营地内灯火通明,将士们忙着整编降兵,清点物资,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柳如眉与沈落雁并肩走在营中,商议着后续的整编计划,偶尔传来的士兵们的欢声笑语,预示着明军在中原的根基,已然悄然稳固。而逃脱的李过、高一功,以及豫北的清军、豫南的南明军阀,都将成为明军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中原风云,才刚刚拉开序幕。
吴三桂身披玄铁铠甲,立马于明军阵前的高坡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对岸大顺军的营盘。沈落雁一袭青衫立在他身侧,手中握着一卷军令,神色沉静;穆青岚、慕容雪分列两侧,骑兵阵列严整,刀枪出鞘,寒光凛冽,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冲锋陷阵。而柳如眉则一身劲装,胯下马匹不安地刨着蹄子,她手握长枪,眼神锐利如鹰,正紧盯着大顺军阵中那面绣着“李”字的大旗,蓄势待发。
“柳将军,今日阵前劝降,关乎此计成败,切记言辞恳切,直击要害,切勿激怒李过。”沈落雁轻声叮嘱,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昨日伪造的书信已由苏凝香的情报人员悄悄送入大顺军各营,想必此刻早已在军中掀起了些许波澜,今日便是要再加一把火,彻底动摇其军心。
柳如眉微微颔首,勒紧马缰绳,沉声道:“军师放心,我在豫中多年,深知那些士兵的苦楚,所言句句属实,必能触动他们心底的软肋。李过若敢妄动,我自有应对之法。”说罢,她不再多言,双腿轻轻一夹马腹,胯下青骢马长嘶一声,载着她单人独骑,缓缓驶出明军阵列,朝着两军对峙的河心地带行去。
“站住!来者何人?再敢前进一步,休怪我等箭下无情!”大顺军阵前,几名哨兵见状,立刻弯弓搭箭,厉声呵斥。他们昨日已听闻有义军首领投靠明军,此刻见柳如眉身着明军制式的劲装,却又带着几分江湖侠气,顿时警惕起来。
柳如眉勒住马匹,立于河中央的浅滩之上,距离大顺军阵列不过数十步之遥。她朗声道:“我乃中原义军首领柳如眉!今日并非来与诸位刀兵相向,而是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要对昔日的袍泽们说!”
她的声音清亮高亢,借着晨风传遍了大顺军的营地。阵中顿时一阵骚动,不少士兵纷纷探出头来,望向河中的那道青色身影。柳如眉在豫中抗清多年,向来以侠义闻名,麾下义军从不劫掠百姓,深得民心,大顺军中有不少士兵都曾听闻她的名声,甚至还有些人曾与她的义军有过交集。
李过此刻正立于中军大旗之下,听闻柳如眉的声音,顿时怒不可遏。他昨日便已收到部下禀报,说营中出现了他与清军私通的伪造书信,虽极力辟谣,却已在军中引起了不少非议。今日柳如眉单骑出阵,显然是来搅乱军心的。“大胆逆贼!背叛义军投靠明军,还敢在此妖言惑众!弓箭手,给我射!”李过厉声喝道,眼中满是杀意。
身旁的高一功连忙劝阻:“将军息怒!柳如眉单人独骑,若此刻射杀她,反倒显得我们心虚。且听她要说些什么,再作处置不迟。”高一功心思缜密,深知此刻军心本就不稳,若贸然射杀柳如眉,只会让士兵们更加怀疑书信之事的真实性。
李过强忍怒火,狠狠瞪了高一功一眼,最终还是咬牙道:“好!本将军便让她多说几句,看她能掀起什么风浪!”
柳如眉见大顺军并未放箭,心中了然,继续高声说道:“诸位弟兄!我知道你们之中,大多是中原大地的百姓,只因连年战乱,流离失所,才被迫加入大顺军,只为能有一口饱饭吃,能保住家中亲人的性命!可你们扪心自问,加入大顺军之后,你们得到了什么?”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沉痛,直击人心:“李过、高一功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却纵容部下劫掠村寨,抢夺百姓的粮食财物,甚至滥杀无辜!你们拼死作战,换来的却是军饷被层层克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李过他们,却终日饮酒作乐,搜刮民脂民膏,将你们的血汗当成他们享乐的资本!这样的义军,值得你们为之卖命吗?”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大顺军士兵的心上。阵中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不少士兵低下头,脸上露出了愤懑与迷茫之色。他们中的确有很多人是被裹挟而来,对李过的残暴与贪婪早已心怀不满,只是迫于军法,敢怒而不敢言。
“一派胡言!”李过气得脸色铁青,厉声喝道,“柳如眉,你投靠明军,自然帮着外人诋毁我大顺军!弟兄们,莫要听她妖言惑众,明军狼子野心,意在吞并中原,绝不会善待你们!”
“我是否妖言惑众,诸位弟兄心中自有评判!”柳如眉毫不畏惧,声音愈发洪亮,“昨日营中流传的书信,想必诸位都已见过!李过暗中勾结清军,欲出卖麾下弟兄换取荣华富贵,这难道也是我编造的?你们仔细想想,为何清军迟迟不对豫中动手?为何李过屡屡拒绝与其他抗清义军联合?他心中打的,根本不是反清复明的主意,而是一己私利!”
这话一出,大顺军阵中的骚动愈发剧烈。昨日的伪造书信本就让不少人半信半疑,此刻经柳如眉一提,更是让人心生疑虑。一些士兵忍不住交头接耳,看向李过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不信任。
柳如眉见状,趁热打铁道:“诸位弟兄!明军与大顺军不同!吴将军率军南下,一路上秋毫无犯,善待百姓,凡投降的义军将士,不仅既往不咎,还会发放粮饷,愿意回家务农的,发放种子农具;愿意继续从军的,编入明军序列,与明军将士同等待遇!昨日已有不少弟兄投靠明军,此刻正在营中饱餐一顿,领取军饷,你们若不信,可问问那些已经投降的弟兄!”
她说着,抬手示意了一下明军阵列的方向。昨日夜间,已有数十名大顺军士兵不堪忍受李过的压榨,偷偷跑到了明军营地投降,此刻他们正站在明军阵前,身着崭新的衣物,手中捧着热气腾腾的干粮,朝着对岸的旧部挥手示意。
看到这一幕,大顺军阵中的士兵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动摇。一名年轻的士兵猛地扔掉手中的兵器,朝着河对岸高声喊道:“柳将军所言当真?明军真的会善待我们吗?”
“绝无虚言!”柳如眉朗声道,“我柳如眉以项上人头担保,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靠明军,必定能得到善待!乱世之中,与其跟着李过这样的奸人白白送命,不如加入明军,为收复中原、保护家人出力!”
那名年轻士兵犹豫了片刻,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转身朝着李过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后便撒腿朝着河对岸跑去。有了第一个人带头,紧接着,又有几名士兵相互看了看,也扔掉兵器,朝着明军阵营跑来。
“拦住他们!谁敢投降,格杀勿论!”李过见状,气得双目赤红,厉声下令。他身边的亲兵立刻拔刀出鞘,朝着那些逃跑的士兵追去,当场斩杀了两名跑得最慢的士兵,鲜血溅洒在地上,场面十分惨烈。
然而,这血腥的震慑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激起了更多士兵的不满。“李过!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滥杀弟兄!”一名大顺军的百夫长忍不住高声怒斥,他麾下的士兵早已对李过积怨已久,此刻见李过如此残暴,再也无法忍受。
“反了!反了!这样的日子没法过了!我们投靠明军去!”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顺军阵中顿时炸开了锅。越来越多的士兵扔掉兵器,朝着河对岸跑去,甚至有几名小校也带着自己的部下,集体倒戈投降。
李过见状,彻底陷入了疯狂,他拔出腰间的佩刀,亲自冲上前去斩杀逃兵,口中嘶吼道:“谁敢投降,我就杀谁!都给我顶住!”
高一功连忙率军阻拦,却根本无法控制混乱的局势。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对岸,有的甚至相互推搡,自相残杀。原本严整的阵列瞬间土崩瓦解,军心彻底涣散。
明军阵前,吴三桂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转头对沈落雁说道:“军师妙计,柳将军更是不负所望,此番攻心之战,我们胜了!”
沈落雁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沉稳:“将军,此刻大顺军军心已乱,但李过、高一功仍有不少亲信死忠,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当趁势施压,让他们彻底陷入绝境。”
吴三桂点了点头,高声下令:“传我将令!全军列阵,做好冲锋准备!穆将军、慕容将军,你们率骑兵在侧翼接应投降的士兵,同时防备李过反扑!柳将军,你继续喊话,瓦解敌军最后的抵抗意志!”
“得令!”穆青岚、慕容雪齐声应道,立刻率军调整阵型,刀枪如林,气势如虹。
柳如眉再次高声喊道:“诸位弟兄!李过已是穷途末路,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速速放下武器投降,明军绝不追究既往!若继续跟随李过作恶,他日兵败,休怪明军不留情面!”
她的声音如同催命的号角,彻底击垮了大顺军士兵最后的心理防线。越来越多的士兵选择投降,甚至有几名大顺军的中层将领,也带着自己的家眷和部下,前来投靠明军。
李过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亲信,心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他知道,大势已去,再抵抗下去也只是徒劳。“高一功!我们走!”李过厉声喝道,带着仅剩的数千残部,狼狈地朝着豫西山区逃窜而去。
高一功无奈,只得率军掩护李过突围,一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柳如眉见李过逃窜,正要率军追击,却被吴三桂派人拦住。“柳将军,穷寇莫追。今日我们的目标是瓦解敌军,收编降兵,不必急于追杀李过、高一功。”沈落雁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冷静。
柳如眉闻言,只得勒住马匹,看着李过残部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但她也明白,沈落雁所言极是,今日收编了大量降兵,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整合队伍,而非追击残敌。
河对岸,投降的大顺军士兵源源不断地涌向明军阵营,人数多达两万余人。穆青岚、慕容雪率军维持秩序,将投降的士兵分批次带回明军营地,登记造册,发放粮饷。
柳如眉策马返回明军阵中,吴三桂亲自上前迎接,笑着说道:“柳将军今日立下奇功,此番收编大顺军残部,你居功至伟!”
柳如眉翻身下马,抱拳道:“将军过奖了!此乃军师计策精妙,将士们奋勇作战之功,柳如眉不敢独揽。只是李过、高一功逃脱,留下后患,实属遗憾。”
“无妨。”吴三桂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李过、高一功率残部逃窜,已是惊弓之鸟,翻不起什么风浪。今日我们收编了两万余降兵,不仅壮大了军力,更赢得了中原百姓的民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沈落雁走上前来,补充道:“这些降兵大多是被迫加入大顺军的百姓,只要好生安抚,严格整训,日后必能成为我军平定中原的重要力量。柳将军熟悉这些士兵的情况,后续的整编工作,还要多劳烦你。”
“军师放心,柳如眉定当尽心竭力,不负所托!”柳如眉郑重应道。看着那些排队领取粮饷的降兵,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昔日在豫中孤军抗清,受尽白眼与排挤,如今加入明军,终于得以施展抱负,为收复中原贡献力量,这份归属感,让她倍感振奋。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战场上,原本剑拔弩张的对峙之地,此刻已变得一片祥和。明军营地内,炊烟袅袅,投降的大顺军士兵们捧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知道,从今天起,他们再也不用忍受李过的压榨,可以为了真正的家国大义而战,或是回家与亲人团聚,过上安稳的日子。
柳如眉站在营门口,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她转头望向沈落雁,轻声说道:“军师,这便是我们一直想要守护的百姓,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即便付出再多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沈落雁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柳将军所言极是。平定中原,驱逐鞑虏,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这便是我们所有人的心愿。今日只是开始,后续的路还很长,我们并肩作战,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夜色渐浓,明军营地内灯火通明,将士们忙着整编降兵,清点物资,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柳如眉与沈落雁并肩走在营中,商议着后续的整编计划,偶尔传来的士兵们的欢声笑语,预示着明军在中原的根基,已然悄然稳固。而逃脱的李过、高一功,以及豫北的清军、豫南的南明军阀,都将成为明军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中原风云,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