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名字,陌生又熟悉。
尉迟苏拉、尉迟易青、张林玉、白摩诃......
还有那反复出现的“叶秋离”,以及那把如影随形的“紫檀琵琶”。
这些由一笔笔墨迹勾勒出的样貌轮廓,渐渐与昨夜那些鲜活的面容重叠。
叶洛凝视着“叶秋离”的名字,和那备注中“其孙”二字,心中泛起难以言喻的酸楚。
他轻轻放下薄历,仿佛放下了一段沉重的过往,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辗转许久,还是决定推门而出。
门外,再也没有歌舞升平,没有他乡异客的喧嚷,没有娇俏少女的笑语,没有锦缎帷幔的华彩,更没有浸透思乡愁绪的苦酒。只有满目疮痍,遍地狼藉。
二楼所有的客房木门,与其说是被打开,不如说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腐朽、倒塌,零落地歪在一边,露出后面黑洞洞的、散发着霉味的空间。
叶洛脚步略显迟疑,却还是走进了隔壁的房间。
也就在跨过那道残破门槛的瞬间,眼前空气似乎微微氤氲波动了一下,如同水纹荡开,但转瞬便恢复了正常。
“这是......”
他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房间角落。
那里有一个小小的、颜色黯淡的布袋。
他弯腰捡起,布袋入手轻飘,带着陈腐的气息。
打开,里面是一团黑褐色的、早已板结腐烂的看不出原貌的食物残渣。
与此同时,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毫无征兆地涌入脑海——
这是一个被馋嘴小孩不小心弄丢在房间角落里的零食。
丢失的那一刻,孩子的哭闹声几乎掀翻了客栈的屋顶,引得大人们一阵手忙脚乱。
那些萍水相逢的旅人,并不知道这个姓米的小孩大名叫什么,只是带着善意的调侃,唤他小娃娃、小米仔、小馋猫,或者干脆就是“那个爱吃谷米的吵闹小孩”。
大人们不在意,孩子自己也并不在意名字。
对他来说,有好听的歌谣,有漂亮姐姐们旋转的舞姿逗他开心。
最重要的是,有姆妈慈爱的笑容,和一次次将他小口袋塞得鼓鼓囊囊、香喷喷的谷米花,便是全世界。
记忆跳转,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提问,属于一个叫米护的孩子:“父亲,”他问着已长大成人的“小米仔”,“你说,你把家弄丢了......弄丢在一家凉州荒山的客栈里?”
长大了的“小米仔”笑了笑,笑容里有历经世事的淡然与沉淀多年后的成熟:“是啊,可你说巧不巧?当年我以为我把它弄丢了,近些年才想明白,其实它一直被我带在身上,从未离开过。”
生在长安,长在长安的米护,显然无法完全理解父亲话语中深藏的意味,就像某个姓叶的年轻人,最初也只将祖父口中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真的当作故事来听。
但米护是个乖巧的孩子,他努力转动小脑瓜,试图跟上父亲的思绪:“所以,你在客栈里带上的,是什么呀?是之前弄丢了的那个家吗?”
“是......”
“小米仔”笑得更开心了,他随手摇起仆人递过来的手鼓,哼起一支遥远而熟悉的歌谣。
那歌谣的调子,此刻也在叶洛的脑海中清晰地回响起来。
紧接着,是那个于阗小乐手——
或者说,是童年“小米仔”那雀跃的声音:
“最不会坏的,就是我们家的谷米花!谷米花永远不会坏,也不会吃完,总是热乎乎、香喷喷的!”
另一个孩子的声音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的幻想:“笨!谷米花放久了就软了,潮了,最容易坏了!是你姆妈心疼你,每天都偷偷来我家铺子买新的给你!”
“长安也有谷米花吗?”
小米仔的声音充满了向往,咽着口水,“真的吗?!长安的谷米花,都会沾上亮晶晶的糖霜吗?哈哈!那我要去长安!我一定要带长安最甜最香的谷米花回来给姆妈吃!”
最后,是那句曾让叶洛心头一颤的话语,再次浮现:“我姆妈就是我的琉璃鼓。我要是哭了,我姆妈心里也会跟着难受,会‘响’的。” 声音稚嫩满是依恋,“月亮很好,但观音不
尉迟苏拉、尉迟易青、张林玉、白摩诃......
还有那反复出现的“叶秋离”,以及那把如影随形的“紫檀琵琶”。
这些由一笔笔墨迹勾勒出的样貌轮廓,渐渐与昨夜那些鲜活的面容重叠。
叶洛凝视着“叶秋离”的名字,和那备注中“其孙”二字,心中泛起难以言喻的酸楚。
他轻轻放下薄历,仿佛放下了一段沉重的过往,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辗转许久,还是决定推门而出。
门外,再也没有歌舞升平,没有他乡异客的喧嚷,没有娇俏少女的笑语,没有锦缎帷幔的华彩,更没有浸透思乡愁绪的苦酒。只有满目疮痍,遍地狼藉。
二楼所有的客房木门,与其说是被打开,不如说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腐朽、倒塌,零落地歪在一边,露出后面黑洞洞的、散发着霉味的空间。
叶洛脚步略显迟疑,却还是走进了隔壁的房间。
也就在跨过那道残破门槛的瞬间,眼前空气似乎微微氤氲波动了一下,如同水纹荡开,但转瞬便恢复了正常。
“这是......”
他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房间角落。
那里有一个小小的、颜色黯淡的布袋。
他弯腰捡起,布袋入手轻飘,带着陈腐的气息。
打开,里面是一团黑褐色的、早已板结腐烂的看不出原貌的食物残渣。
与此同时,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毫无征兆地涌入脑海——
这是一个被馋嘴小孩不小心弄丢在房间角落里的零食。
丢失的那一刻,孩子的哭闹声几乎掀翻了客栈的屋顶,引得大人们一阵手忙脚乱。
那些萍水相逢的旅人,并不知道这个姓米的小孩大名叫什么,只是带着善意的调侃,唤他小娃娃、小米仔、小馋猫,或者干脆就是“那个爱吃谷米的吵闹小孩”。
大人们不在意,孩子自己也并不在意名字。
对他来说,有好听的歌谣,有漂亮姐姐们旋转的舞姿逗他开心。
最重要的是,有姆妈慈爱的笑容,和一次次将他小口袋塞得鼓鼓囊囊、香喷喷的谷米花,便是全世界。
记忆跳转,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提问,属于一个叫米护的孩子:“父亲,”他问着已长大成人的“小米仔”,“你说,你把家弄丢了......弄丢在一家凉州荒山的客栈里?”
长大了的“小米仔”笑了笑,笑容里有历经世事的淡然与沉淀多年后的成熟:“是啊,可你说巧不巧?当年我以为我把它弄丢了,近些年才想明白,其实它一直被我带在身上,从未离开过。”
生在长安,长在长安的米护,显然无法完全理解父亲话语中深藏的意味,就像某个姓叶的年轻人,最初也只将祖父口中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真的当作故事来听。
但米护是个乖巧的孩子,他努力转动小脑瓜,试图跟上父亲的思绪:“所以,你在客栈里带上的,是什么呀?是之前弄丢了的那个家吗?”
“是......”
“小米仔”笑得更开心了,他随手摇起仆人递过来的手鼓,哼起一支遥远而熟悉的歌谣。
那歌谣的调子,此刻也在叶洛的脑海中清晰地回响起来。
紧接着,是那个于阗小乐手——
或者说,是童年“小米仔”那雀跃的声音:
“最不会坏的,就是我们家的谷米花!谷米花永远不会坏,也不会吃完,总是热乎乎、香喷喷的!”
另一个孩子的声音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的幻想:“笨!谷米花放久了就软了,潮了,最容易坏了!是你姆妈心疼你,每天都偷偷来我家铺子买新的给你!”
“长安也有谷米花吗?”
小米仔的声音充满了向往,咽着口水,“真的吗?!长安的谷米花,都会沾上亮晶晶的糖霜吗?哈哈!那我要去长安!我一定要带长安最甜最香的谷米花回来给姆妈吃!”
最后,是那句曾让叶洛心头一颤的话语,再次浮现:“我姆妈就是我的琉璃鼓。我要是哭了,我姆妈心里也会跟着难受,会‘响’的。” 声音稚嫩满是依恋,“月亮很好,但观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