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该死的畜生!稳着点!”车头的接引者骂了一句,赶紧勒紧缰绳。
而就在这短暂的混乱瞬间。
叶洛指尖一道微不可察的灵气悄然弹出,又刺了一下马匹的臀部。
周沐清几乎同时,指尖在袖中微微一弹,一小撮地上的尘土被无形力量卷起,迷了一下接引者的眼睛。
“哎哟!”
“怎么回事?!”
马匹吃痛,奋力向前一窜,虽然立刻被拉住,但造成的混乱已足够。
趁着两名接引者注意力被吸引的刹那,叶洛、周沐清、薛三娘、寇文官四人身形一闪,悄无声息地滑入路旁的密林中消失不见。
临走时,寇文官还不忘在“功车”上留下一个金灿灿的“惑”字,从车头看去,依旧隐约有四个白袍人影在那围坐一圈。
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车上的其他教众大多昏昏欲睡,根本无人察觉少了四个人。
两名接引者安抚好马匹,揉揉眼睛,骂骂咧咧地回头看了一眼,见车上众人依旧低着头,似乎没什么异常,便也没多想,继续赶路。
密林深处,叶洛四人迅速脱下外面的白袍,露出里面的寻常衣物,裴淮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们身边,吓得寇文官险些动手,叶洛稍作介绍后,五人便朝着与王砚约定好的汇合点疾行而去。
目标是开封府城南门集市。
裴淮的身法最为飘逸,仿佛融入了风中,明明速度极快,却几乎不带动草木;寇文官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跨越丈许,带着儒家修士特有的方正之气;周沐清身法灵动,火灵气微微流转,速度丝毫不慢;薛三娘强烈要求下,只有叶洛背着她,远远缀在三人后面,有些力有不逮,但薛三娘似乎对这片地形极为熟悉,总能找到最便捷的路径。
约莫半个时辰后,开封府那高大巍峨的城墙已然在望。
南门集市更是人声鼎沸,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车马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鲜活世俗的烟火气,与普罗教内那死寂压抑的氛围简直是天壤之别。
按照约定,他们在集市口一家招牌老旧、但人气颇旺的“刘记包子铺”前,找到了正坐立不安、频频向外张望的王砚。
“王兄!”叶洛率先走过去,低声招呼。
王砚闻声回头,看到叶洛四人,脸上顿时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但当他看到叶洛身后那身材魁梧、虬髯如戟的寇文官时,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恍然和惊讶:“寇...寇兄?你还真的在这里啊。”他显然认出了这位曾在宁京城南市有过一面之缘的豪爽汉子。
“哈哈,王老弟,别来无恙!”寇文官哈哈一笑,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王砚旁边的长凳上,震得桌子都晃了晃,“想必这次王兄肯定说来话长,咱们先填饱肚子再说!哈哈!老板!先来五笼......不,十笼肉包子!六碗小米粥,切两斤酱牛肉,有什么小菜尽管上!”他嗓门洪亮,吸引了周围不少食客的目光。
王砚张了张嘴,看着寇文官那就好像饿了三天三夜的架势,又看了看叶洛,叶洛无奈地笑了笑,示意他稍安勿躁。
周沐清依旧是对寇文官那副样子嫌弃地皱了皱眉,但还是拉着薛三娘在桌子另一边坐下,让这狐媚子尽量离自己家那棵大白菜远点。
裴淮则默默地在叶洛身侧坐下,目光扫视起了周围。
热气腾腾的包子和食物很快端了上来。寇文官道了声谢,抓起包子就往嘴里塞,一口一个,吃得汁水横流,酣畅淋漓,还不忘含糊不清地招呼大家:“吃啊!都别客气!王老弟,这顿我请......呃,你先垫上,回头还你双倍!”他拍着胸脯,显然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
王砚苦笑一下,连忙摆手表示无妨。
叶洛也拿起一个包子,慢慢吃着,目光看向王砚:“王兄,情况如何?昨天可曾有所收获?”
提到正事,王砚脸色一正,放下筷子,压低声音道:“叶兄,诸位,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棘手。”他叹了口气,“我昨日便去了城隍庙,本想求见城隍爷,陈明利害。但那城隍庙......香火冷清得很,连庙祝都无精打采。我表明身份,甚至动用了些许宁京城隍残余的的神道权限感应,却根本感应不到城隍爷的神念所在,仿佛......仿佛正殿神龛之上那金身泥塑中的城隍府邸内空空如也。”
“岂有此理!”周沐清柳眉倒竖,“一城城隍,竟玩忽职守至此?”
王砚摇摇头,继续道:“我不甘心,又试图沟通本地的土地公。寻常土地,感知到我这‘代城隍’的气息,多少会现身一见。但开封城的土地,气息微弱涣散,不是身在极远处,就是在闭关沉睡,根本无法沟通。我几乎跑遍了开封府境内几处重要的山水神祠,情况大同小异,不是神念晦暗,就是干脆闭门谢客,香火稀薄。”
不用说,其实叶洛从他脸上露出疲惫能看出昨天的忙碌:“就在我一筹莫展,几乎要放弃山水神只这条线索的时候,终于在城隍庙后院一间偏殿里,遇到了开封城的......文判官。”
“文判官?”叶洛眼神一凝。判官是城隍的重要辅佐,负责文书、记录善恶,地位不低。
“是,”王砚点头,“是一位看起来极其年轻的文判官,身着青袍,面容稚嫩,但眼神却已经变得有些沧桑通透。他似乎早已料到我会去,就在那里等着我。”
王砚模仿着那文判官的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淡漠,继续说道:“他告诉我,开封城隍爷......已怠惰多年,几乎不理政务,终日沉睡或是神游天外。上行下效,下面的各路山水神只、土地爷们也大多敷衍了事。这座上古雄城的神道体系,早已是千疮百孔,名存实亡。”
“为何会如此?”叶洛沉声问。
而就在这短暂的混乱瞬间。
叶洛指尖一道微不可察的灵气悄然弹出,又刺了一下马匹的臀部。
周沐清几乎同时,指尖在袖中微微一弹,一小撮地上的尘土被无形力量卷起,迷了一下接引者的眼睛。
“哎哟!”
“怎么回事?!”
马匹吃痛,奋力向前一窜,虽然立刻被拉住,但造成的混乱已足够。
趁着两名接引者注意力被吸引的刹那,叶洛、周沐清、薛三娘、寇文官四人身形一闪,悄无声息地滑入路旁的密林中消失不见。
临走时,寇文官还不忘在“功车”上留下一个金灿灿的“惑”字,从车头看去,依旧隐约有四个白袍人影在那围坐一圈。
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车上的其他教众大多昏昏欲睡,根本无人察觉少了四个人。
两名接引者安抚好马匹,揉揉眼睛,骂骂咧咧地回头看了一眼,见车上众人依旧低着头,似乎没什么异常,便也没多想,继续赶路。
密林深处,叶洛四人迅速脱下外面的白袍,露出里面的寻常衣物,裴淮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们身边,吓得寇文官险些动手,叶洛稍作介绍后,五人便朝着与王砚约定好的汇合点疾行而去。
目标是开封府城南门集市。
裴淮的身法最为飘逸,仿佛融入了风中,明明速度极快,却几乎不带动草木;寇文官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跨越丈许,带着儒家修士特有的方正之气;周沐清身法灵动,火灵气微微流转,速度丝毫不慢;薛三娘强烈要求下,只有叶洛背着她,远远缀在三人后面,有些力有不逮,但薛三娘似乎对这片地形极为熟悉,总能找到最便捷的路径。
约莫半个时辰后,开封府那高大巍峨的城墙已然在望。
南门集市更是人声鼎沸,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车马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鲜活世俗的烟火气,与普罗教内那死寂压抑的氛围简直是天壤之别。
按照约定,他们在集市口一家招牌老旧、但人气颇旺的“刘记包子铺”前,找到了正坐立不安、频频向外张望的王砚。
“王兄!”叶洛率先走过去,低声招呼。
王砚闻声回头,看到叶洛四人,脸上顿时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但当他看到叶洛身后那身材魁梧、虬髯如戟的寇文官时,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恍然和惊讶:“寇...寇兄?你还真的在这里啊。”他显然认出了这位曾在宁京城南市有过一面之缘的豪爽汉子。
“哈哈,王老弟,别来无恙!”寇文官哈哈一笑,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王砚旁边的长凳上,震得桌子都晃了晃,“想必这次王兄肯定说来话长,咱们先填饱肚子再说!哈哈!老板!先来五笼......不,十笼肉包子!六碗小米粥,切两斤酱牛肉,有什么小菜尽管上!”他嗓门洪亮,吸引了周围不少食客的目光。
王砚张了张嘴,看着寇文官那就好像饿了三天三夜的架势,又看了看叶洛,叶洛无奈地笑了笑,示意他稍安勿躁。
周沐清依旧是对寇文官那副样子嫌弃地皱了皱眉,但还是拉着薛三娘在桌子另一边坐下,让这狐媚子尽量离自己家那棵大白菜远点。
裴淮则默默地在叶洛身侧坐下,目光扫视起了周围。
热气腾腾的包子和食物很快端了上来。寇文官道了声谢,抓起包子就往嘴里塞,一口一个,吃得汁水横流,酣畅淋漓,还不忘含糊不清地招呼大家:“吃啊!都别客气!王老弟,这顿我请......呃,你先垫上,回头还你双倍!”他拍着胸脯,显然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
王砚苦笑一下,连忙摆手表示无妨。
叶洛也拿起一个包子,慢慢吃着,目光看向王砚:“王兄,情况如何?昨天可曾有所收获?”
提到正事,王砚脸色一正,放下筷子,压低声音道:“叶兄,诸位,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棘手。”他叹了口气,“我昨日便去了城隍庙,本想求见城隍爷,陈明利害。但那城隍庙......香火冷清得很,连庙祝都无精打采。我表明身份,甚至动用了些许宁京城隍残余的的神道权限感应,却根本感应不到城隍爷的神念所在,仿佛......仿佛正殿神龛之上那金身泥塑中的城隍府邸内空空如也。”
“岂有此理!”周沐清柳眉倒竖,“一城城隍,竟玩忽职守至此?”
王砚摇摇头,继续道:“我不甘心,又试图沟通本地的土地公。寻常土地,感知到我这‘代城隍’的气息,多少会现身一见。但开封城的土地,气息微弱涣散,不是身在极远处,就是在闭关沉睡,根本无法沟通。我几乎跑遍了开封府境内几处重要的山水神祠,情况大同小异,不是神念晦暗,就是干脆闭门谢客,香火稀薄。”
不用说,其实叶洛从他脸上露出疲惫能看出昨天的忙碌:“就在我一筹莫展,几乎要放弃山水神只这条线索的时候,终于在城隍庙后院一间偏殿里,遇到了开封城的......文判官。”
“文判官?”叶洛眼神一凝。判官是城隍的重要辅佐,负责文书、记录善恶,地位不低。
“是,”王砚点头,“是一位看起来极其年轻的文判官,身着青袍,面容稚嫩,但眼神却已经变得有些沧桑通透。他似乎早已料到我会去,就在那里等着我。”
王砚模仿着那文判官的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淡漠,继续说道:“他告诉我,开封城隍爷......已怠惰多年,几乎不理政务,终日沉睡或是神游天外。上行下效,下面的各路山水神只、土地爷们也大多敷衍了事。这座上古雄城的神道体系,早已是千疮百孔,名存实亡。”
“为何会如此?”叶洛沉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