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痕不再是失控的划痕,而是化作了虬结有力的树筋、沧桑厚重的树皮纹理,每一刀都深深刻入木质,充满了岁月的重量和生命的韧劲。
紧接着,是那只未完成的凤凰。
刀锋转向预留的凤凰位置,气势陡然一变。
从沉稳厚重变得轻盈灵动。
刀尖如同凤凰的喙,精准地点啄出凤首的轮廓;刀锋如羽翼,层层叠叠地削出翎毛的层次与方向;刀刃似流风,行云流水般刻画出凤尾那燃烧般的飘逸与华美。
每一刀落下,都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仿佛不是在雕刻,而是在唤醒沉睡在紫檀深处的凤凰精魄,在驱策着它破木而出。
那凤凰的神韵,在刀锋的狂舞中急速凝聚。
高傲的头颅、锐利的眼神、充满力量感的振翅姿态、仿佛能随风舞动的翎羽......所有图纸上描绘的精髓,甚至超越了图纸的想象,一切的一切都在木头上活了过来。
尤其是那双凤眸,最后一刀点入,像是直接注入了灵魂,瞬间变得顾盼生辉,带着一种欲要冲破桎梏、直上九霄的灵动与不屈。
与下方苍劲古朴、根深蒂固的梧桐树根形成了无比震撼的对比——凤欲飞,而根深系;动与静,力与美,相依相生,浑然天成。
整个过程比之前鲁老匠每一次的雕刻都更加迅疾,也看得他更加惊心动魄。
当最后一刀,为梧桐树根添上一道象征稳固与沧桑的深刻裂痕后,金媪婆婆的手猛地一顿。
她周身那璀璨的金色光晕迅速散去,重新化作无数细微的光点,悄无声息地流回那些木料、工具和半成品之中,仿佛从未离开过一样。
铺子里那阵阵嗡鸣和浓烈的木香自然也随之平息。
金媪婆婆的身体明显晃了一下,叶洛赶忙上去一把扶住,她这副化身的脸色略显苍白,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她那双刚刚还充满匠人锐气的眼睛,恢复了平日的慈和与深邃,只是眼底深处还残留着一丝对那磅礴匠魂的悸动。
她轻轻放下刻刀,那双手也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一支精美绝伦、天然生成的“凤栖梧桐”紫檀木簪,静静地躺在她的掌心。
簪身流淌着温润如玉的光泽,凤凰栩栩如生,每一片羽毛都似乎在呼吸抖动,梧桐树根盘踞稳固,充满了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张力。
整支簪子现在已经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凝聚了这间老铺、这位老匠人一生的心血、执着与未了的情意。
鲁三早已看得痴了,忘记了呼吸。
当金媪婆婆将簪子轻轻放到他布满老茧的掌心时,那温润的触感让他浑身一颤。
他低头看着手中这梦寐以求的瑰宝,再看看金媪婆婆疲惫脸庞,再看看自己那柄安静躺在一旁、已然耗尽了所有灵性的旧刻刀......
“不是......不是我的手......”鲁三的声音嘶哑颤抖,眼眸中倒映出来襦裙女子的身影,浑浊的泪水汹涌而出,滴落在凤凰的羽翼上,“是这铺子......是它......是它成了!” 他认出来了,那凤凰展翅的力道,那梧桐虬根的沧桑,那每一处细节的神韵,都带着他无数次在心头描摹、在梦中练习、却始终无法完美呈现的痕迹。
是这间屋子里的“气”,借这位神秘老妪的手,把他心底最深处的执念和技艺的巅峰,完完整整地掏了出来。
他紧紧握着簪子,隐约感觉到是握住了亡妻的手,握住了流逝的岁月,握住了自己不曾虚度的匠魂,对着金媪婆婆和王砚等人,泣不成声地深深拜了下去。
王砚心中震撼一点不比老匠少。
他更为清晰地看到了那凡人看不到的匠人气运,看到了金媪婆婆短暂被“匠魂”附体的状态。
看到鲁三下拜,赶紧上前一步,扶起鲁三,撤去一切遮掩,变回那个穿着黑金色城隍官袍的样子,声音带着不应属于神只对凡人的敬意:“老人家,是您的心意和这五十年的光阴,成就了它。城隍庙感念的,正是这份凡尘至诚。”
金媪婆婆缓过气来,同样变回了金面金衣的神只之姿,慈祥地对老匠笑着,看着他那支紧握在手中的簪子,也看着泪流满面的鲁三:“城隍大人说得对。老身只是搭了一座桥,让这铺子里沉睡的‘念想’,找到了回家的路。鲁老匠,去吧,带着‘你们’的心血,去见见她,三个月未见,她说她很想你。”
鲁三看着面前显圣的年轻城隍和对那副金面早已跪拜多次的文判官金媪,想要再次跪拜,眼前众人和背景却如水波荡漾般变得越来越模糊。
直到他突然坐起身,从木工桌上转醒,额头满是大汗,背后更是在这初冬季节被汗水浸透了衣襟。
他赶紧四处张望,想要找到刚刚见过的城隍五人,却发现这屋中好像从未有人来过。
当老匠自嘲一笑,心想哪会真的有神只显圣,失望的想要继续雕琢那未完成的木簪时。
却发现自己的手中,握着的已然是梦中金媪婆婆替他完成的那只“凤栖梧桐”簪。
远处五人步行离开青石巷,夕阳的余晖洒满城西老街。
鲁三正用一方铺子中最干净柔软的绸布,像捧着稀世珍宝般包裹好那支木簪。
他佝偻的腰似乎挺直了一些,步履虽然依旧蹒跚,但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定,朝着城外墓地的方向走去。
夕阳将他拖着长长工具袋的影子投在地上,那背影里,不再是往日常见的佝偻,而是一种夙愿得偿的释然,一种与毕生技艺和解的满足,甚至带着一丝匠魂得以圆满的骄傲。
周沐清看到感性处,不由得吸了吸鼻子,看向金媪婆婆的眼神充满了复杂情绪——敬畏、惊叹,还有明了:“婆婆......您刚才......是‘请’了这满屋子用旧的‘老师傅’们和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帮忙吗?”
金媪婆婆温和地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望着鲁三远去的背影:“神道之力,能引而不能发。凡尘执念,亦可通鬼神。那支簪子上刻的,从来就不止是凤凰梧桐啊。” 她轻轻抚过自己的手腕,那里还能感受到那澎湃匠魂留下的余温。
紧接着,是那只未完成的凤凰。
刀锋转向预留的凤凰位置,气势陡然一变。
从沉稳厚重变得轻盈灵动。
刀尖如同凤凰的喙,精准地点啄出凤首的轮廓;刀锋如羽翼,层层叠叠地削出翎毛的层次与方向;刀刃似流风,行云流水般刻画出凤尾那燃烧般的飘逸与华美。
每一刀落下,都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仿佛不是在雕刻,而是在唤醒沉睡在紫檀深处的凤凰精魄,在驱策着它破木而出。
那凤凰的神韵,在刀锋的狂舞中急速凝聚。
高傲的头颅、锐利的眼神、充满力量感的振翅姿态、仿佛能随风舞动的翎羽......所有图纸上描绘的精髓,甚至超越了图纸的想象,一切的一切都在木头上活了过来。
尤其是那双凤眸,最后一刀点入,像是直接注入了灵魂,瞬间变得顾盼生辉,带着一种欲要冲破桎梏、直上九霄的灵动与不屈。
与下方苍劲古朴、根深蒂固的梧桐树根形成了无比震撼的对比——凤欲飞,而根深系;动与静,力与美,相依相生,浑然天成。
整个过程比之前鲁老匠每一次的雕刻都更加迅疾,也看得他更加惊心动魄。
当最后一刀,为梧桐树根添上一道象征稳固与沧桑的深刻裂痕后,金媪婆婆的手猛地一顿。
她周身那璀璨的金色光晕迅速散去,重新化作无数细微的光点,悄无声息地流回那些木料、工具和半成品之中,仿佛从未离开过一样。
铺子里那阵阵嗡鸣和浓烈的木香自然也随之平息。
金媪婆婆的身体明显晃了一下,叶洛赶忙上去一把扶住,她这副化身的脸色略显苍白,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她那双刚刚还充满匠人锐气的眼睛,恢复了平日的慈和与深邃,只是眼底深处还残留着一丝对那磅礴匠魂的悸动。
她轻轻放下刻刀,那双手也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一支精美绝伦、天然生成的“凤栖梧桐”紫檀木簪,静静地躺在她的掌心。
簪身流淌着温润如玉的光泽,凤凰栩栩如生,每一片羽毛都似乎在呼吸抖动,梧桐树根盘踞稳固,充满了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张力。
整支簪子现在已经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凝聚了这间老铺、这位老匠人一生的心血、执着与未了的情意。
鲁三早已看得痴了,忘记了呼吸。
当金媪婆婆将簪子轻轻放到他布满老茧的掌心时,那温润的触感让他浑身一颤。
他低头看着手中这梦寐以求的瑰宝,再看看金媪婆婆疲惫脸庞,再看看自己那柄安静躺在一旁、已然耗尽了所有灵性的旧刻刀......
“不是......不是我的手......”鲁三的声音嘶哑颤抖,眼眸中倒映出来襦裙女子的身影,浑浊的泪水汹涌而出,滴落在凤凰的羽翼上,“是这铺子......是它......是它成了!” 他认出来了,那凤凰展翅的力道,那梧桐虬根的沧桑,那每一处细节的神韵,都带着他无数次在心头描摹、在梦中练习、却始终无法完美呈现的痕迹。
是这间屋子里的“气”,借这位神秘老妪的手,把他心底最深处的执念和技艺的巅峰,完完整整地掏了出来。
他紧紧握着簪子,隐约感觉到是握住了亡妻的手,握住了流逝的岁月,握住了自己不曾虚度的匠魂,对着金媪婆婆和王砚等人,泣不成声地深深拜了下去。
王砚心中震撼一点不比老匠少。
他更为清晰地看到了那凡人看不到的匠人气运,看到了金媪婆婆短暂被“匠魂”附体的状态。
看到鲁三下拜,赶紧上前一步,扶起鲁三,撤去一切遮掩,变回那个穿着黑金色城隍官袍的样子,声音带着不应属于神只对凡人的敬意:“老人家,是您的心意和这五十年的光阴,成就了它。城隍庙感念的,正是这份凡尘至诚。”
金媪婆婆缓过气来,同样变回了金面金衣的神只之姿,慈祥地对老匠笑着,看着他那支紧握在手中的簪子,也看着泪流满面的鲁三:“城隍大人说得对。老身只是搭了一座桥,让这铺子里沉睡的‘念想’,找到了回家的路。鲁老匠,去吧,带着‘你们’的心血,去见见她,三个月未见,她说她很想你。”
鲁三看着面前显圣的年轻城隍和对那副金面早已跪拜多次的文判官金媪,想要再次跪拜,眼前众人和背景却如水波荡漾般变得越来越模糊。
直到他突然坐起身,从木工桌上转醒,额头满是大汗,背后更是在这初冬季节被汗水浸透了衣襟。
他赶紧四处张望,想要找到刚刚见过的城隍五人,却发现这屋中好像从未有人来过。
当老匠自嘲一笑,心想哪会真的有神只显圣,失望的想要继续雕琢那未完成的木簪时。
却发现自己的手中,握着的已然是梦中金媪婆婆替他完成的那只“凤栖梧桐”簪。
远处五人步行离开青石巷,夕阳的余晖洒满城西老街。
鲁三正用一方铺子中最干净柔软的绸布,像捧着稀世珍宝般包裹好那支木簪。
他佝偻的腰似乎挺直了一些,步履虽然依旧蹒跚,但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定,朝着城外墓地的方向走去。
夕阳将他拖着长长工具袋的影子投在地上,那背影里,不再是往日常见的佝偻,而是一种夙愿得偿的释然,一种与毕生技艺和解的满足,甚至带着一丝匠魂得以圆满的骄傲。
周沐清看到感性处,不由得吸了吸鼻子,看向金媪婆婆的眼神充满了复杂情绪——敬畏、惊叹,还有明了:“婆婆......您刚才......是‘请’了这满屋子用旧的‘老师傅’们和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帮忙吗?”
金媪婆婆温和地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望着鲁三远去的背影:“神道之力,能引而不能发。凡尘执念,亦可通鬼神。那支簪子上刻的,从来就不止是凤凰梧桐啊。” 她轻轻抚过自己的手腕,那里还能感受到那澎湃匠魂留下的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