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墨兰参加神童试-《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葳蕤轩内,王若弗卸下一身赴宴的行头,脸上那强撑了半日的得体笑容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酸意与愤懑。

  她对着心腹刘妈妈抱怨道:“你看看!你看看她那副样子!不过是儿子争气了些,便抖起来了!还有那邕王妃,竟亲自迎她,满堂的夫人太太都围着她转!她林噙霜以前不过是个妾,在我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如今倒成了香饽饽了!真真是狐媚子,到哪儿都能搅风搅雨!”

  刘妈妈连忙递上一杯降火茶,低声劝慰:“大娘子消消气,何必跟她一般见识?她如今风光,不过是仗着三公子的势。可咱们盛家的根基,将来终究是要落在柏哥儿身上的。您且宽心,等柏哥儿高中,自有您风光的时候。”

  另一边寿安堂内

  华兰向盛老太太细细回禀了今日在邕王府的见闻,她语气平和,客观地描述道:“……四妹妹瞧着气色很好,对女儿态度也友好,礼仪周全,并无失礼之处。”

  盛老太太闻言,微微颔首,手中佛珠轻捻,缓声道:“那就好,无论以往如何,如今既已分家,面上总要过得去。总归是一笔写不出两个盛字,她若在外失礼,损的也是盛家的颜面。”

  华兰犹豫片刻,又将邕王妃对林噙霜的格外礼遇,以及嘉成县主赵明珠赠予墨兰金镯之事说了出来。

  盛老太太听完,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凝重,她抬眼看着华兰,提点道:“华儿,你可知这其中的关窍?”

  华兰聪慧,略一思索便道:“孙女愚见,怕是……看在三弟弟的面子上?”

  “不止如此。”盛老太太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洞察世事的清明,“如今宫中情况特殊,官家无子,这未来的皇位继承,必然要从宗室之中选。而邕王,便是其中呼声最高的一位。”

  她顿了顿,继续为孙女剖析这背后的政治逻辑:“邕王府如今广结善缘,招揽人才,是在为将来做准备,你三弟弟,年少有为,深得圣心,如今又掌管新粮推广这等关乎国本的要职,能力、地位、圣眷一样不缺,自然是他们极力想要拉拢的对象。

  既然直接从梧哥儿那里难以立刻深交,那么从他重视的家人入手,便是最自然、也最不易引人反感的方式,他们对林氏和墨兰示好,归根结底,是看中了梧哥儿未来的潜力。”

  华兰听得心头发紧,她虽知朝堂复杂,却未曾想这后宅女眷间的往来,竟也牵扯着如此深远的朝局博弈,她郑重地点点头:“孙女明白了,多谢祖母指点。”

  盛老太太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明白就好。往后……这汴京城里的风,怕是会越来越急了。我们盛家,需得更加谨言慎行才是。”

  邕王府的宴会风波渐渐平息,盛长梧并未过多沉溺于应对这些权谋交际,他的重心始终放在实务与家人身上。

  眼下,他正慎重考虑着妹妹墨兰的教育问题。

  汴京城中最好的师资力量大多集中于皇家书院或为顶级权贵,盛长梧如今的身份与圣眷,也并非没有为妹妹争取优质教育的机会。

  他仔细考量了墨兰的学识基础,在福县、泉州时,他也为墨兰请了先生讲学,加上林噙霜、梅淑琴的辅助照料,以及他自己的亲自指点,墨兰的启蒙教育相当扎实,远超一般闺阁女子只读《女则》、《女训》的范畴,经史子集、算数地理皆有涉猎,眼界开阔,思维敏捷。

  这一日,盛长梧将墨兰叫到书房,温和地问道:“墨儿,你的功课近来进展不,。哥哥问你,可想过去参加神童试?”

  “神童试?”墨兰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就是哥哥当年参加的那个,得了榜首的神童试吗?”

  “正是。”盛长梧含笑点头,目光中带着鼓励,“神童试虽多以男童为主,但律法并未明文禁止女子参考,以墨儿如今的学识,若加以针对性辅导,未必不能一试。墨儿可愿意?”

  盛长梧提出此议,并非真要妹妹去博取功名,而是想借此机会,给墨兰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挑战,提升她的见识与胆量,让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桎梏。

  墨兰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她挺直了小胸脯,清脆而坚定地回答道:“墨儿要参加!” 她眼中闪烁着向往与斗志的光芒,“墨儿要像哥哥一样厉害!也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女孩子读书,一点也不比男孩子差!”

  她自幼听着哥哥的故事长大,亲眼见证哥哥凭借学识和能力建功立业,保护她和母亲。在她心中,哥哥就是榜样!如今有机会追随哥哥的脚步,哪怕只是第一步,她也无比渴望。

  盛长梧看着妹妹眼中的坚定,心中倍感欣慰,他伸手轻轻揉了揉墨兰的头发,语气充满了肯定与期许:“好!有志气!我们墨儿用心学,将来必定会和哥哥一样厉害,甚至比哥哥更厉害!”

  一旁的林噙霜听着儿女的对话,看着女儿充满干劲的小脸,将那些担忧的话咽了回去,转而露出支持的笑容,柔声鼓励道:“墨儿既然想考,那就好好准备,阿娘相信你,墨儿要加油哦!”

  “嗯!”墨兰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与决心。

  既然决定好了,盛长梧便不再犹豫,很快便为妹妹墨兰办理了参加神童试的荐举手续,以他如今正四品司农寺少卿的身份为亲妹作保荐举,程序上畅通无阻。

  消息传到负责科考事宜的礼部相关官员耳中,不免引起一阵小小的议论与好奇。

  “哦?盛少卿的妹妹要参加神童试?”一位官员捋着胡须,眼中带着惊讶与玩味,“这倒不什么是新鲜事,女子参考虽古已有之,前朝亦有谢道韫等才女之名,但近朝以来,确是凤毛麟角了。”

  另一位与盛长梧相熟的官员笑道:“盛少卿本就是神童试出身,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其妹既有此志气,想必也非池中之物。他们兄妹,倒真应了那句一门双璧,芝兰玉树了。不愧是盛怀瑾的妹妹,有气魄!”

  众人虽觉新奇,却并无多少非议。一来,盛长梧圣眷正隆,官声极好,无人愿在此等小事上拂他面子,二来,律法并未禁止,且有前例可循,三来,众人对这位能臣的妹妹也存了几分好奇,想看看这位盛家四姑娘是否真有其兄之风。

  因此,负责审核的官员在查验了墨兰的户籍、荐举文书,并简单问询了几句后,便爽快地予以通过,将“盛墨兰”之名录入了本届神童试的考生名册之中。

  手续办妥,盛长梧看着妹妹,目光温和而郑重:“墨儿,路已为你铺好第一步,接下来的攀登,便要看你自己了。”

  墨兰紧紧握着那神童试的资格证明,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与年龄不符的坚毅:“哥哥放心,墨儿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林府之内,备考的氛围悄然浓厚起来,盛长梧虽公务繁忙,仍会抽空亲自指点墨兰经义策论中的疑难,林噙霜则细心打理着女儿的饮食起居,确保她无后顾之忧,连府中的下人走路都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了四姑娘用功。

  墨兰即将参加神童试的消息,很快在汴京一定的圈层内流传开来,再次为盛家增添了一抹引人注目的色彩,人们都在观望,这位备受瞩目的盛少卿之妹,能否如其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