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江州市闷热难耐,黏稠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王秀英迈着焦急的步子从社区诊所走出来,额上的皱纹被汗水浸得更加明显。她刚听说自家五岁的孙子李晓明发烧了,而她那不靠谱的儿媳居然只给孩子吃了退烧药。
“现在的年轻人,一点经验都没有。”王秀英自言自语,拐进了附近的小公园。她记得小时候在乡下,孩子们发烧从不用西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比什么都管用。
池塘边,几只青蛙跳入水中,留下圈圈涟漪。王秀英眼睛一亮——对了,活蝌蚪!她小时候发烧,母亲总是捞几只活蝌蚪让她生吞,说是能清热解毒。效果立竿见影,从没出过问题。
她找来塑料瓶,蹲在池塘边,小心翼翼地捞起七八只游动的小黑点。
“李婶,你这是做什么呢?”邻居张阿姨路过,好奇地问。
“明宝发烧了,给他弄点土方子。”王秀英得意地晃了晃瓶子。
张阿姨皱眉:“现在不都去医院吗?这些土方子靠谱吗?”
“你们年轻人懂什么?”王秀英不以为然,“我小时候都是这么治好的。现在的药片片,贵不说,还有副作用!”
说完,她头也不回地朝儿子家走去。
李晓明躺在床上,小脸烧得通红。母亲张琳用湿毛巾轻轻擦拭他的额头,眼里满是担忧。
“妈,你怎么来了?”开门见到婆婆,张琳有些意外。
“我要不来,你们就任由明宝这么烧着?”王秀英径直走向孙子,“乖宝,奶奶来了,奶奶有办法。”
张琳看到婆婆手中的瓶子,心里一沉:“妈,这是什么?”
“好东西,比你们的药管用多了。”王秀英倒出两只蝌蚪在碗里,黑乎乎的小生物在清水中扭动。
张琳顿时明白了婆婆的意图,声音提高了八度:“妈,你不会是要让晓明吃这个吧?”
“大惊小怪什么?活蝌蚪清热解毒,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用的!”
“不行!绝对不行!”张琳挡在床前,“这多不卫生,谁知道有没有细菌寄生虫!”
王秀英一把推开儿媳:“走走走,我养大的儿子就是这么治好的,现在不也挺健康?你们这些书呆子,就知道迷信医院!”
争吵声中,李晓明的父亲李强回来了。了解情况后,他犹豫地站在了母亲这边。
“琳琳,妈也是为孩子好。我小时候发烧,妈也给我吃过蝌蚪,不是没事吗?”
张琳不可置信地看着丈夫:“李强!你疯了吗?这是活蝌蚪啊!”
最终,在三比一的“投票”中,张琳败下阵来。她眼睁睁看着婆婆捏住儿子的鼻子,待他张嘴呼吸时,将两只活蝌蚪塞了进去。李晓明咳嗽了几声,把小生物吞了下去。
孩子恶心得直干呕,王秀英却满意地笑了:“今晚再吃两次,明天保管退烧。”
张琳冲进卫生间,忍不住呕吐起来。
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李晓明的烧真的退了。他在床上玩着积木,脸色也红润了许多。
“看看!我说什么来着?”王秀英得意洋洋,“老祖宗的智慧,比什么专家都强!”
李强也松了口气:“妈,还是你有办法。”
只有张琳仍然忧心忡忡:“我还是不放心,万一有什么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不是已经好了吗?”王秀英打断她,“你就是见不得我孙子跟我亲。”
张琳咬紧嘴唇,没再说话。
随后的几个月里,李晓明似乎恢复了正常。王秀英越发得意,逢人便夸她的“祖传秘方”。张琳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疑虑,或许婆婆是对的,这种古老的方法确实有效。
直到十月的一个晚上。
李晓明正在地板上玩玩具车,突然,他手中的车掉在了地上。张琳刚想问他怎么了,却见孩子眼神发直,小小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抽搐。
“明宝!”张琳冲过去,只见儿子口吐白沫,双手紧紧抱住头部,发出凄厉的哀嚎。
李强从厨房跑出来,看到这一幕,手机差点掉在地上:“怎么回事?”
“不知道,突然就这样了!快叫救护车!”
去医院的路上,李晓明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等到达江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时,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
“立即做CT检查!”急诊科医生当机立断。
等待结果的时间漫长而煎熬。张琳靠在李强肩上,浑身发抖。王秀英也闻讯赶来,不停地念叨:“怎么会这样,前几天还好好的...”
当CT结果出来时,医生的脸色让一家人的心沉到了谷底。
“情况非常严重。”神经外科主任陈医生指着CT片,声音凝重,“孩子颅内有多处阴影,初步判断是...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李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
CT片子上,那些细密的阴影如同恶魔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大脑里。
“需要立即手术。”陈医生的语气不容置疑,“但在此之前,我需要了解孩子最近是否吃过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或者生食?”
张琳突然想起什么,猛地转向王秀英:“妈!那些蝌蚪!”
王秀英脸色霎时惨白:“不...不可能,就是普通的蝌蚪...”
“什么蝌蚪?”陈医生锐利的目光扫过来。
在医生的逼视下,王秀英支支吾吾地交代了半年前给孙子喂活蝌蚪的经过。
陈医生倒吸一口冷气:“生吞蝌蚪?你们知不知道蝌蚪可能携带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这些寄生虫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入侵中枢神经系统!”
张琳彻底崩溃了,她抓住王秀英的肩膀疯狂摇晃:“都是你!我当初就不该听你的!你害了我儿子!”
李强拉开妻子,自己的手也在颤抖:“医生,手术成功率多少?”
“现在不是讨论成功率的时候。”陈医生面色严峻,“每耽误一分钟,孩子脑损伤的风险就增加一分。我们需要立刻手术。”
手术同意书签完后,李晓明被推进了手术室。门上的红灯亮起,像一把刀悬在一家人的心上。
手术持续了六个小时。
当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时,陈医生疲惫地走出来,口罩上方的眼睛布满血丝。
“取出了十二条活体寄生虫。”他展示了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这是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学名叫裂头蚴。它们已经在孩子脑内形成了迁移轨迹和包裹。”
张琳捂住嘴,强忍着不吐出来。
“医生,我孙子...怎么样了?”王秀英怯生生地问。
“命保住了。”陈医生的话让众人稍松一口气,但接下来的话又让他们的心揪紧,“但是,寄生虫对大脑功能区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孩子可能会留下终身后遗症:视力部分丧失、偶尔的癫痫发作,以及学习能力受损。”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些寄生虫如果在半年前刚进入体内时就及时治疗,本来可以用药物清除的。现在太迟了。”
“太迟了”三个字像锤子一样砸在每个人心上。
王秀英瘫倒在地,老泪纵横:“是我害了明宝,是我啊...”
重症监护室外,张琳面无表情地看着玻璃倒影中憔悴的自己。李强试图安慰她,却被她冷冷推开。
“你和你妈,都是凶手。”
“琳琳,妈也是好意...”
“好意?”张琳猛地转身,眼睛里燃烧着怒火,“李强,你明知道那是错的,却还是纵容你妈!你和你妈一样,用愚昧杀死了我儿子的未来!”
她的声音在走廊回荡,几个护士投来同情的目光。
李强低下头,无言以对。角落里的王秀英听到这番话,整个人缩成一团,恨不得就此消失。
一个月后,李晓明出院了。他的左眼几乎失明,需要定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偶尔还会无故发呆。
陈医生告诉张琳,这是脑损伤后的表现,需要长期康复治疗。
回家的路上,李晓明突然小声问:“妈妈,我是不是变笨了?老师说的数字我都记不住了。”
张琳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紧紧抱住儿子:“不,明宝最聪明了,只是生病了,会好起来的。”
后视镜里,王秀英羞愧地低下头。她知道,有些错误永远无法弥补,有些伤害会持续一生。这个家,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活蝌蚪的诅咒,将伴随他们余生每一个日夜。
“现在的年轻人,一点经验都没有。”王秀英自言自语,拐进了附近的小公园。她记得小时候在乡下,孩子们发烧从不用西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比什么都管用。
池塘边,几只青蛙跳入水中,留下圈圈涟漪。王秀英眼睛一亮——对了,活蝌蚪!她小时候发烧,母亲总是捞几只活蝌蚪让她生吞,说是能清热解毒。效果立竿见影,从没出过问题。
她找来塑料瓶,蹲在池塘边,小心翼翼地捞起七八只游动的小黑点。
“李婶,你这是做什么呢?”邻居张阿姨路过,好奇地问。
“明宝发烧了,给他弄点土方子。”王秀英得意地晃了晃瓶子。
张阿姨皱眉:“现在不都去医院吗?这些土方子靠谱吗?”
“你们年轻人懂什么?”王秀英不以为然,“我小时候都是这么治好的。现在的药片片,贵不说,还有副作用!”
说完,她头也不回地朝儿子家走去。
李晓明躺在床上,小脸烧得通红。母亲张琳用湿毛巾轻轻擦拭他的额头,眼里满是担忧。
“妈,你怎么来了?”开门见到婆婆,张琳有些意外。
“我要不来,你们就任由明宝这么烧着?”王秀英径直走向孙子,“乖宝,奶奶来了,奶奶有办法。”
张琳看到婆婆手中的瓶子,心里一沉:“妈,这是什么?”
“好东西,比你们的药管用多了。”王秀英倒出两只蝌蚪在碗里,黑乎乎的小生物在清水中扭动。
张琳顿时明白了婆婆的意图,声音提高了八度:“妈,你不会是要让晓明吃这个吧?”
“大惊小怪什么?活蝌蚪清热解毒,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用的!”
“不行!绝对不行!”张琳挡在床前,“这多不卫生,谁知道有没有细菌寄生虫!”
王秀英一把推开儿媳:“走走走,我养大的儿子就是这么治好的,现在不也挺健康?你们这些书呆子,就知道迷信医院!”
争吵声中,李晓明的父亲李强回来了。了解情况后,他犹豫地站在了母亲这边。
“琳琳,妈也是为孩子好。我小时候发烧,妈也给我吃过蝌蚪,不是没事吗?”
张琳不可置信地看着丈夫:“李强!你疯了吗?这是活蝌蚪啊!”
最终,在三比一的“投票”中,张琳败下阵来。她眼睁睁看着婆婆捏住儿子的鼻子,待他张嘴呼吸时,将两只活蝌蚪塞了进去。李晓明咳嗽了几声,把小生物吞了下去。
孩子恶心得直干呕,王秀英却满意地笑了:“今晚再吃两次,明天保管退烧。”
张琳冲进卫生间,忍不住呕吐起来。
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李晓明的烧真的退了。他在床上玩着积木,脸色也红润了许多。
“看看!我说什么来着?”王秀英得意洋洋,“老祖宗的智慧,比什么专家都强!”
李强也松了口气:“妈,还是你有办法。”
只有张琳仍然忧心忡忡:“我还是不放心,万一有什么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不是已经好了吗?”王秀英打断她,“你就是见不得我孙子跟我亲。”
张琳咬紧嘴唇,没再说话。
随后的几个月里,李晓明似乎恢复了正常。王秀英越发得意,逢人便夸她的“祖传秘方”。张琳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疑虑,或许婆婆是对的,这种古老的方法确实有效。
直到十月的一个晚上。
李晓明正在地板上玩玩具车,突然,他手中的车掉在了地上。张琳刚想问他怎么了,却见孩子眼神发直,小小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抽搐。
“明宝!”张琳冲过去,只见儿子口吐白沫,双手紧紧抱住头部,发出凄厉的哀嚎。
李强从厨房跑出来,看到这一幕,手机差点掉在地上:“怎么回事?”
“不知道,突然就这样了!快叫救护车!”
去医院的路上,李晓明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等到达江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时,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
“立即做CT检查!”急诊科医生当机立断。
等待结果的时间漫长而煎熬。张琳靠在李强肩上,浑身发抖。王秀英也闻讯赶来,不停地念叨:“怎么会这样,前几天还好好的...”
当CT结果出来时,医生的脸色让一家人的心沉到了谷底。
“情况非常严重。”神经外科主任陈医生指着CT片,声音凝重,“孩子颅内有多处阴影,初步判断是...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李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
CT片子上,那些细密的阴影如同恶魔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大脑里。
“需要立即手术。”陈医生的语气不容置疑,“但在此之前,我需要了解孩子最近是否吃过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或者生食?”
张琳突然想起什么,猛地转向王秀英:“妈!那些蝌蚪!”
王秀英脸色霎时惨白:“不...不可能,就是普通的蝌蚪...”
“什么蝌蚪?”陈医生锐利的目光扫过来。
在医生的逼视下,王秀英支支吾吾地交代了半年前给孙子喂活蝌蚪的经过。
陈医生倒吸一口冷气:“生吞蝌蚪?你们知不知道蝌蚪可能携带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这些寄生虫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入侵中枢神经系统!”
张琳彻底崩溃了,她抓住王秀英的肩膀疯狂摇晃:“都是你!我当初就不该听你的!你害了我儿子!”
李强拉开妻子,自己的手也在颤抖:“医生,手术成功率多少?”
“现在不是讨论成功率的时候。”陈医生面色严峻,“每耽误一分钟,孩子脑损伤的风险就增加一分。我们需要立刻手术。”
手术同意书签完后,李晓明被推进了手术室。门上的红灯亮起,像一把刀悬在一家人的心上。
手术持续了六个小时。
当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时,陈医生疲惫地走出来,口罩上方的眼睛布满血丝。
“取出了十二条活体寄生虫。”他展示了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这是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学名叫裂头蚴。它们已经在孩子脑内形成了迁移轨迹和包裹。”
张琳捂住嘴,强忍着不吐出来。
“医生,我孙子...怎么样了?”王秀英怯生生地问。
“命保住了。”陈医生的话让众人稍松一口气,但接下来的话又让他们的心揪紧,“但是,寄生虫对大脑功能区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孩子可能会留下终身后遗症:视力部分丧失、偶尔的癫痫发作,以及学习能力受损。”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些寄生虫如果在半年前刚进入体内时就及时治疗,本来可以用药物清除的。现在太迟了。”
“太迟了”三个字像锤子一样砸在每个人心上。
王秀英瘫倒在地,老泪纵横:“是我害了明宝,是我啊...”
重症监护室外,张琳面无表情地看着玻璃倒影中憔悴的自己。李强试图安慰她,却被她冷冷推开。
“你和你妈,都是凶手。”
“琳琳,妈也是好意...”
“好意?”张琳猛地转身,眼睛里燃烧着怒火,“李强,你明知道那是错的,却还是纵容你妈!你和你妈一样,用愚昧杀死了我儿子的未来!”
她的声音在走廊回荡,几个护士投来同情的目光。
李强低下头,无言以对。角落里的王秀英听到这番话,整个人缩成一团,恨不得就此消失。
一个月后,李晓明出院了。他的左眼几乎失明,需要定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偶尔还会无故发呆。
陈医生告诉张琳,这是脑损伤后的表现,需要长期康复治疗。
回家的路上,李晓明突然小声问:“妈妈,我是不是变笨了?老师说的数字我都记不住了。”
张琳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紧紧抱住儿子:“不,明宝最聪明了,只是生病了,会好起来的。”
后视镜里,王秀英羞愧地低下头。她知道,有些错误永远无法弥补,有些伤害会持续一生。这个家,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活蝌蚪的诅咒,将伴随他们余生每一个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