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傅家大宅庭院里的银杏树披上了灿烂的金黄,偶尔有叶子随风飘落,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疲倦的蝴蝶。西翼套房内,恒温系统维持着宜人的温度,隔绝了外界的寒凉,也隔绝了季节更替的鲜活气息。
午后的时光,往往是一天中最漫长的。晨间繁重的护理工作已经完成,晚间的流程尚未来临,德森通常会在这个时间去处理文书工作或短暂休息。偌大的套房里,常常只剩下张丽涵,和床上始终沉默的傅天融。
起初,这段空白的时间让她感到无措和压抑。寂静会放大仪器规律的滴答声,也会放大她内心无处安放的孤寂。她试过在房间里踱步,试过望着窗外发呆,试过整理那些早已一尘不染的物品,但都无法真正驱散那种灵魂无处栖息的漂浮感。
直到有一天,她百无聊赖地再次翻开傅天融书架上的那些书。指尖拂过那些或坚硬或柔软的书脊,她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她抽出一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他学生时代购书的日期和一个小小的签名,字迹清晰有力。她走到床边,在惯常坐的那张扶手椅上坐下,调整了一个舒适的姿势,然后,翻开了书页。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她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清晰,平和,带着一点她自己都未刻意调整的、自然的节奏。她读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仿佛不是在朗读,而是在品味,在将那些文字背后的画面和情感,通过声音,娓娓道来。
没有期待回应,也没有表演的成分。这更像是一种自我排遣,一种将注意力从自身困境转移开的方式。她沉浸在马孔多小镇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暂时忘却了身在何方。
一章读完,她停下来,喝了口水,目光自然地落在傅天融沉睡的脸上。他依旧毫无反应,呼吸平稳,仿佛她的声音只是这房间里另一种无关紧要的背景音。
但她却莫名地感到,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似乎被她的读书声冲淡了一些。至少,这个空间里,多了一种属于人类思维活动的、温暖的气息。
从那天起,午后读书,成了张丽涵一个固定的、属于自己的仪式。
她不再局限于傅天融书架上的那些经济管理或深奥的外文原着,而是请周管家帮忙,从傅家大宅那庞大的图书馆里,借来各种类型的书籍。有文学经典,有游记随笔,有历史传记,甚至还有一些轻松的散文集。她选择的,往往是自己感兴趣,或者觉得那个曾经
午后的时光,往往是一天中最漫长的。晨间繁重的护理工作已经完成,晚间的流程尚未来临,德森通常会在这个时间去处理文书工作或短暂休息。偌大的套房里,常常只剩下张丽涵,和床上始终沉默的傅天融。
起初,这段空白的时间让她感到无措和压抑。寂静会放大仪器规律的滴答声,也会放大她内心无处安放的孤寂。她试过在房间里踱步,试过望着窗外发呆,试过整理那些早已一尘不染的物品,但都无法真正驱散那种灵魂无处栖息的漂浮感。
直到有一天,她百无聊赖地再次翻开傅天融书架上的那些书。指尖拂过那些或坚硬或柔软的书脊,她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她抽出一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他学生时代购书的日期和一个小小的签名,字迹清晰有力。她走到床边,在惯常坐的那张扶手椅上坐下,调整了一个舒适的姿势,然后,翻开了书页。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她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清晰,平和,带着一点她自己都未刻意调整的、自然的节奏。她读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仿佛不是在朗读,而是在品味,在将那些文字背后的画面和情感,通过声音,娓娓道来。
没有期待回应,也没有表演的成分。这更像是一种自我排遣,一种将注意力从自身困境转移开的方式。她沉浸在马孔多小镇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暂时忘却了身在何方。
一章读完,她停下来,喝了口水,目光自然地落在傅天融沉睡的脸上。他依旧毫无反应,呼吸平稳,仿佛她的声音只是这房间里另一种无关紧要的背景音。
但她却莫名地感到,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似乎被她的读书声冲淡了一些。至少,这个空间里,多了一种属于人类思维活动的、温暖的气息。
从那天起,午后读书,成了张丽涵一个固定的、属于自己的仪式。
她不再局限于傅天融书架上的那些经济管理或深奥的外文原着,而是请周管家帮忙,从傅家大宅那庞大的图书馆里,借来各种类型的书籍。有文学经典,有游记随笔,有历史传记,甚至还有一些轻松的散文集。她选择的,往往是自己感兴趣,或者觉得那个曾经